《财务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43203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基础 英文名称:Primary Financial Account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 适用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财务会计基础》详细介绍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会 计的定义、对象、职能、基本前提、一般原则等基本理论:账户设置、复式记账、成 本计算程序、财产清查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主要 会计报表编制等基本技术:财务会计核算的程序与方式(手工核算)等。 "Primary Financial Accounting"introduced the elementary theories and essential methods of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account processing in details,including:Accounting's definition,object,function,basic premise.general principles and so on the essential method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ccount,duplicate recording of the account,the procedure of calculating the cost,property checking and so on;the filling of the accounting records,the book registration,the report establishment of the main accounting and so on, the procedure and method(manual calculation)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alculating and so 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有关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基础性、原理性课程。 只有在掌握本课程的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讲授或学习其他会计或财务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
1 《财务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43203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基础 英文名称:Primary Financial Account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时 学 分:3 适用对象: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财务会计基础》详细介绍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会 计的定义、对象、职能、基本前提、一般原则等基本理论;账户设置、复式记账、成 本计算程序、财产清查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主要 会计报表编制等基本技术;财务会计核算的程序与方式(手工核算)等。 “Primary Financial Accounting” introduced the elementary theories and essential methods of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account processing in details, including: Accounting’s definition, object, function, basic premis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so on; the essential method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ccount, duplicate recording of the account, the procedure of calculating the cost, property checking and so on; the filling of the accounting records, the book registration, the report establishment of the main accounting and so on; the procedure and method (manual calculation)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alculating and so 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有关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基础性、原理性课程。 只有在掌握本课程的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讲授或学习其他会计或财务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
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职责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相关思维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 2.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 3领会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 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主要内容 一、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含义 二、会计的属性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 第四节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一、会计的任务 二、会计的作用 第五节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的概念 二、会计方法的构成 三、会计核算方法
2 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职责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相关思维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 2.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 3.领会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 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主要内容 一、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含义 二、会计的属性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 第四节 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一、会计的任务 二、会计的作用 第五节 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的概念 二、会计方法的构成 三、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报告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核算方法 3.问题与应用 正确理解有关会计性质的我国会计学界的两大基本观点: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 4.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会计?会计师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2)会计学科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3)为什么说会计具有双重属性? (4)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5)会计的两大基本怎么的关系如何? (6)什么是会计的目标?其内涵是什么? (7)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哪些内容?各种专门方法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上市公司热点案例融入方式。职能与目标融入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强化法治意识,坚定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会计发展史融入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自信,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民族文化自信。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目的与要求
3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报告。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目标 会计核算方法 3.问题与应用 正确理解有关会计性质的我国会计学界的两大基本观点: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 4.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会计?会计师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2)会计学科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3)为什么说会计具有双重属性? (4)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5)会计的两大基本怎么的关系如何? (6)什么是会计的目标?其内涵是什么? (7)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哪些内容?各种专门方法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上市公司热点案例融入方式。职能与目标融入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强化法治意识,坚定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会计发展史融入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自信,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民族文化自信。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资金运动的含义 2.重点掌握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包括的内容,以及会计等式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含义 二、会计对象的内容 (一)企业类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表现为循环与周转的方式 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 第二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第三节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基本组成内容 1.静态会计等式 2.动态会计等式 3.扩展的会计等式 二、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基本概令和知识点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等式 3.问题与应用 正确理解各会计要素的涵义:正确理解会计科目的作用及其分类:正确理解会计等式 的经济含义
4 1.理解资金运动的含义 2.重点掌握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包括的内容,以及会计等式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含义 二、会计对象的内容 (一)企业类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表现为循环与周转的方式 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基本组成内容 1.静态会计等式 2.动态会计等式 3.扩展的会计等式 二、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会计等式 3.问题与应用 正确理解各会计要素的涵义;正确理解会计科目的作用及其分类;正确理解会计等式 的经济含义
4.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资金?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是如何循环周转的? (2)什么是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要素是如何划分的? (3)什么是资产?资产的确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4)资产按照流动性不同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各备课哪些内容? (5)什么是负债?负债有哪些特征? (6)负债按照流动性不同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各备课哪些内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和负债有和不同? (8)收入、费用各有哪些内容?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收入与费用是广义的还是狭 义的? (9)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有何不同? (10)什么是利润?它由哪些部分构成?如何计算? (11)什么是会计等式?其一般表达式有哪些? (12)为什么说无论发生怎样的会计事项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流程图、报表分析融入和本校学生真实创业案例融入方式,会计对象融入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流通原理:会计等式与创新创业、人生观、价值观融合。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实务中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具体应用形式,能够运用权责发生制 和收付实现制对企业发生的收入、费用及利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2.重点掌握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假设 一、会计假设的含义 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5 4.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资金?制造业企业的资金是如何循环周转的? (2)什么是会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要素是如何划分的? (3)什么是资产?资产的确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4)资产按照流动性不同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各备课哪些内容? (5)什么是负债?负债有哪些特征? (6)负债按照流动性不同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各备课哪些内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和负债有和不同? (8)收入、费用各有哪些内容?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收入与费用是广义的还是狭 义的? (9)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有何不同? (10)什么是利润?它由哪些部分构成?如何计算? (11)什么是会计等式?其一般表达式有哪些? (12)为什么说无论发生怎样的会计事项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流程图、报表分析融入和本校学生真实创业案例融入方式,会计对象融入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流通原理;会计等式与创新创业、人生观、价值观融合。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实务中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具体应用形式,能够运用权责发生制 和收付实现制对企业发生的收入、费用及利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2.重点掌握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假设 一、会计假设的含义 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