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离子半径(radius) (1)同一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而阳离子 半径小于原子半径;同一元素正离子而言,半径随 离子电荷升高而减小。 例如:Fe3+<Fe2+ (2)对等电子离子而言,半径随负电荷的降低和正电 荷的升高而减小。 例如:O2->F>Na+>Mg2+>A3+ (3)对同一主族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而言,半径自上 而下增大。例如: Lit<Nat<K+<Rbt<Cst; F<CI<Br<I
(三)离子半径 (radius) (1)同一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而阳离子 半径小于原子半径;同一元素正离子而言, 半径随 离子电荷升高而减小。 例如: Fe3+<Fe2+ (2)对等电子离子而言,半径随负电荷的降低和正电 荷的升高而减小。 例如: O2->F->Na+>Mg2+>Al3+ (3)对同一主族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而言,半径自上 而下增大。例如: Li+<Na+<K+<Rb+<Cs+; F-<Cl-<Br-<I -
第二节共价键的价键理论 1916年,美国科学家Lewis提出共价键理论。 认为分子中的原子都有形成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趋 势,求得本身的稳定。达到这种结构,可以不通过 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和离子键来完成,还可以通过共 用电子对来实现。 以HC的形成为例: H*+.CI: 这种以共有电子对的方式结合的化学键, 称为共价键
第二节 共价键的价键理论 以HCl的形成为例: H* + Cl: * . . H Cl . . : 这种以共有电子对的方式结合的化学键, 称为共价键。 1916 年,美国科学家Lewis 提出共价键理论。 认为分子中的原子都有形成稀有气体电子结构的趋 势,求得本身的稳定。 达到这种结构,可以不通过 电子转移形成离子和离子键来完成,还可以通过共 用电子对来实现
Lewis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离 子键的新的键型,解释了电负性差值比较小的 元素之间原子的成键事实。 但Lewis没有说明这种键的实质,所以适 应性不强。在解释BCI3,PCIs等其中的 原子未全部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分子时,遇到 困难。 CI CI:P:CI CI:B:CI ●●】 ci 'cl CI
Lewis 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离 子键的新的键型,解释了电负性差值比较小的 元素之间原子的成键事实。 但 Lewis 没有说明这种键的实质,所以适 应性不强 。 在解释 BCl 3 , PCl 5 等其中的 原子未全部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分子时,遇到 困难。 Cl B Cl Cl Cl P Cl Cl Cl Cl
一、共价键的本质 1927年,Heitler和London用量子力学处理氢 气分子H2,解决了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本质 问题,使共价键理论从经典的Lewis理论发展到今 天的现代共价键理论。 量子力学计算表明,两个具有1s1电子构型的H 彼此靠近时,两个1s电子以自旋相反的方式形成电 子对,使体系的能量降低。 H2中化学键本质,可以认为是电子自旋相反 成对,造成体系的能量降低
一、共价键的本质 1927年,Heitler 和 London 用量子力学处理氢 气分子 H2 ,解决了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本质 问题,使共价键理论从经典的 Lewis 理论发展到今 天的现代共价键理论。 量子力学计算表明,两个具有 1s1 电子构型的 H 彼此靠近时, 两个 1s 电子以自旋相反的方式形成电 子对,使体系的能量降低。 H2 中化学键本质,可以认为是电子自旋相反 成对,造成体系的能量降低
从电子云的观点考虑,可认为H的1s轨道在两核间重 叠,使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几率大,形成负电区。两核吸 引核间负电区,使2个H结合在一起。 H H 将对H,的处理结果推广到其它分子中,形成了以量 子力学为基础的价键理论。 ·A、B两原子各有一个成单电子,当A、B相互接近时, 若两个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能量相近,对称性相同, 则可以相互重叠,两电子以自旋相反的方式结成电子 对。于是体系能量降低,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本质是电性的
从电子云的观点考虑,可认为H 的 1s 轨道在两核间重 叠,使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几率大,形成负电区。两核吸 引核间负电区,使 2 个 H 结合在一起。 • 将对 H2 的处理结果推广到其它分子中,形成了以量 子力学为基础的价键理论。 • A、B 两原子各有一个成单电子,当 A、B 相互接近时, 若两个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能量相近,对称性相同, 则可以相互重叠,两电子以自旋相反的方式结成电子 对。于是体系能量降低,形成共价键。 • 共价键的本质是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