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溶液 物化试卷(-) 1.在298K时,A和B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k(A)和k(B),且知k(A)>k(B) 则当A和B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 (A)A的量大于B的量(B)A的量小于B的量 (C)A的量等于B的量(①)A的量与B的量无法比较 2.在温度了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化学势为,并且已知在标准压力下的凝固点为,当A中溶入 少量与A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DA,μA,Tf,则 p H A 以A<HA, DA. HAHA. T>Te u A 3.在400K时,液体A的蒸气压为40000Pa,液体B的蒸气压为60000Pa,两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A的 物质的量分数为0.6,则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0.60B)0.5 (C)0.40()0.31
第四章 溶液 物化试卷(一) 1. 在 298 K 时,A 和 B 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 k(A)和 k(B),且知 k(A)> k(B), 则当 A 和 B 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 (A) A 的量大于 B 的量 (B) A 的量小于 B 的量 (C) A 的量等于 B 的量 (D) A 的量与 B 的量无法比较 2. 在温度 T 时,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化学势为 ,并且已知在标准压力下的凝固点为 ,当 A 中溶入 少量与 A 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 pA,μA,Tf ,则 (A) < pA, <μA, < Tf (B) > pA, <μA, < Tf (C) < pA, <μA, > Tf (D) > pA, >μA, > Tf 3. 在 400 K 时,液体 A 的蒸气压为 40000 Pa,液体 B 的蒸气压为 60000 Pa,两者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 A 的 物质的量分数为 0.6,则气相中 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0.60 (B) 0.50 (C) 0.40 (D) 0.31
4.已知373.15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33.32kPa,另一液体B可与A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A在溶液中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1/2时,A在气相中的物质量分数为2/3时,则在373.15K时,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应为 (B)88.88kPa (C)133.32kPa (D)266.64kPa 5.关于享利定律,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溶剂在某浓度区间遵从拉乌尔定律,则在该浓度区间组分B必遵从享利定律 (B)温度越高、压力越低,亨利定律越正确 (C)因为享利定律是稀溶液定律,所以任何溶质在稀溶液范围内都遵守享利定律 ①D)温度一定时,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解的气体体积与该气体的分压力无关 6.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某物质在临界点的性质 (A)与外界温度有关 (B)与外界压力有关 (C)与外界物质有关 (D)是该物质本身特性 7.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混合吉布斯自由能△mixG≠0,恒温下△mixG对温度T进行微商,则 C(a△mixG/am)r<0C)(a△mix6/aT)D0 Co(a△mixG/aT)T=0o)(a△mixG/a)T≠0
4. 已知 373.15 K 时,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133.32 kPa,另一液体 B 可与 A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 A 在溶液中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 1/2 时,A 在气相中的物质量分数为 2/3 时,则在 373.15 K 时,液体 B 的饱和蒸气压应为: (A) 66.66 kPa (B) 88.88 kPa (C) 133.32 kPa (D) 266.64 kPa 5. 关于亨利定律,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溶剂在某浓度区间遵从拉乌尔定律,则在该浓度区间组分 B 必遵从亨利定律 (B)温度越高、压力越低,亨利定律越正确 (C)因为亨利定律是稀溶液定律,所以任何溶质在稀溶液范围内都遵守亨利定律 (D)温度一定时,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解的气体体积与该气体的分压力无关 6. 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 某物质在临界点的性质: (A) 与外界温度有关 (B) 与外界压力有关 (C) 与外界物质有关 (D) 是该物质本身特性 7. 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混合吉布斯自由能 ΔmixG ≠ 0,恒温下 ΔmixG 对温度 T 进行微商,则: (A) (aΔmixG/aT)T < 0 (B) (aΔmixG/aT)T> 0 (C) (aΔmixG/aT)T = 0 (D) (aΔmixG/aT)T≠ 0
8.在50℃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B饱和蒸气压的3倍,A,B两液体形成理想溶液。气液平衡时,在液相中A的物质的 量分数为0.5,则在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Cc0.15C(0.25Cca.5C D)0.65 9.298K,标准压力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dm3(溶有0.5mo1萘)第二瓶为1dm3(溶有0.25mol萘),若以μ1和 H2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A)μ1=10 B)μ1=22 C (C)1=(1/2)μ2 D)μ1=μ2 10.2molA物质和3mol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 m3/mol,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A)9.67×10m C (B)9.85 010.03×103aC 0)8.95×103m 11.对于理想溶液,下列偏微商不为零的是 (A)[a(△mixG/T)/aTlp (B)[a(△mixs)/anlp 0a(△ F/arl c (D)[a(△mixG)/alp 12.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A)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8. 在 50℃时,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 B 饱和蒸气压的 3 倍,A,B 两液体形成理想溶液。气液平衡时,在液相中 A 的物质的 量分数为 0.5,则在气相中 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0.15 (B) 0.25 (C) 0.5 (D) 0.65 9. 298 K,标准压力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 2 dm3(溶有 0.5 mol 萘),第二瓶为 1 dm3(溶有 0.25 mol 萘),若以 μ1 和 μ2 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A) μ1= 10μ2 (B) μ1= 2μ2 (C) μ1=(1/2)μ2 (D) μ1=μ2 10. 2 mol A 物质和 3 mol B 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 A 和 B 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 1.79× m3/mol,2.15× m3/mol,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A) 9.67× m3 (B) 9.85× m3 (C) 10.03× m3 (D) 8.95× m3 11. 对于理想溶液,下列偏微商不为零的是: (A) [a(ΔmixG/T)/aT]p (B) [a(ΔmixS)/aT]p (C) [a(ΔmixF)/aT]p (D) [a(ΔmixG)/aT]p 12.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0)降低混凝士的固化温度Co)吸收混凝士中的水份 13.由渗透压法测得的分子量为 (A)重均分子量(B)粘均分子量 (C)数均分子量 Co)上述都不是 4.两只烧杯各有1kg水,向A杯中加入0.01mol蔗糖,向B杯内溶入0.01 mol Nacl,两只烧杯按同样速度冷却降温, (A)A杯先结冰 (B)B杯先结冰 (C)两杯同时结冰 D)不能预测其结冰的先后次序 15.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的饮料应该是哪一种? (A)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料 (B)20%葡萄糖水 (C)含适量维生素的等渗饮料 (D)含兴奋剂的饮料 6.下述方法中,哪一种对于消灭蚂蝗比较有效? (A)击打 (B)刀割 (C)晾晒 D)撒盐
(C) 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份 13. 由渗透压法测得的分子量为: (A) 重均分子量 (B) 粘均分子量 (C) 数均分子量 (D) 上述都不是 14. 两只烧杯各有 1 kg 水,向 A 杯中加入 0.01 mol 蔗糖,向 B 杯内溶入 0.01 mol NaCl,两只烧杯按同样速度冷却降温, 则有: (A) A 杯先结冰 (B) B 杯先结冰 (C) 两杯同时结冰 (D) 不能预测其结冰的先后次序 15. 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的饮料应该是哪一种? (A)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料 (B) 20% 葡萄糖水 (C) 含适量维生素的等渗饮料 (D) 含兴奋剂的饮料 16. 下述方法中,哪一种对于消灭蚂蝗比较有效? (A) 击打 (B) 刀割 (C) 晾晒 (D) 撒盐
17.在0.1kgH20中含0.0045kg某纯非电解质的溶液,于272.685K时结冰,该溶质的摩尔质量最接近于 (A)0. 135 kg/ mol (B)0. 172 kg/mol (C) 0.090 kg/mol C ()0.180 kg/mol 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为1.86K×kg/mol 18.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称为 (A)一般特性 (B)依数性特征 Cc各向同性特性Co)等电子特性 19.已知H2O()在正常沸点时的气化热为40.67kJ/m0l,某非挥发性物质B溶于H20()后,其沸点升高10K,则该物质B在溶 液中的摩尔分数为: (A)0.290 (B)0.710 C (C)0.530 (D)0.467 20.氯仿(1)和丙醒(2)形成非理想液体混合物,在T时,测得总蒸气压为29398Pa,蒸气中丙酮的物质的量分数y2=0.818 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为29571Pa,则在溶液中氯仿的活度a1为 (A)0.500 (B)0.823 (C)0.181 (D)0.813 第四章溶液 物化试卷(二)
17. 在 0.1 kg H2O 中含 0.0045 kg 某纯非电解质的溶液,于 272.685 K 时结冰,该溶质的摩尔质量最接近于: (A) 0.135 kg/mol (B) 0.172 kg/mol (C) 0.090 kg/mol (D) 0.180 kg/mol 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Kf 为 1.86 K×kg/mol。 18. 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称为: (A) 一般特性 (B) 依数性特征 (C) 各向同性特性 (D) 等电子特性 19. 已知 H2O(l)在正常沸点时的气化热为 40.67 kJ/mol,某非挥发性物质 B 溶于 H2O(l)后,其沸点升高 10 K,则该物质 B 在溶 液中的摩尔分数为: (A) 0.290 (B) 0.710 (C) 0.530 (D) 0.467 20. 氯仿 (1) 和丙酮 (2) 形成非理想液体混合物,在 T 时,测得总蒸气压为 29 398 Pa,蒸气中丙酮的物质的量分数 y2= 0.818 , 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为 29 571 Pa,则在溶液中氯仿的活度 a1 为: (A) 0.500 (B) 0.823 (C) 0.181 (D) 0.813 第四章 溶液 物化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