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轻省效的观空方法 进入现场进行观察记录 并整理形成课堂观察报 根据课堂观看的 教学研磨 告:能针对课堂内容开 节课的录像,每组设 26观课、评课 展评教学日标、评教学 2 计一份评价量表,每 1、2、3 技能 过程 评教学方法 评 组选派 名代表全 学生参与度、教学效果 班分享 以及评教师基本功等技 能练。 建立有效的课堂时间管 理观念,把握课堂时间 选择1篇教学设计 课堂管理 撰写“课堂教学时间 27课堂时间曾 调控的技巧,能够根据 2 1、2 计划表”,并分组实 教学内容讲行课堂时何 分配 践自己的计划表 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实 每人针对某个年级 课堂管理 际,建立课堂常规、调 制定一份个性化课 28课堂行为管 控课微气氯、管理课贵 2、3 理 堂常规,小组集中研 注意 讨并进行优化 课堂管理 从教师教学危机和学生 教师给出不同的场 景,每组选取一个场 29课堂危机管 学习危机两个方面有效 2 2、3 处理常见的课堂危机。 景进行研讨,画出处 理危机的步骤图 根据班级组织建设的原 理与方法确定班级建设 教师给出多个模拟 班级管理 日标、制定班级规章先 30班级组织建 的班级概况,每组选 、 科学地选拔和培乳 2 4 取 个制定班级组 12 班干部,最终建成班集 织建设方案 根据班级常规管理的方 班级管理 法与技巧开展班级的每 每组设计 一份班级 班级常规管 x 日常规管理、阶段性常 常规管理工作计划, 1、2 理 然后小组间互评 规管理和自主性工作。 根据班级活动的类型和 班级管理 组织原则,组织专题讲 每组设计一份班级 32班级活动管 座、报告、座谈会、讨 2 活动并在全班同学 1、2、3 理 论会、知识竞赛、参观 面前交流 演讲等各种班级活动: 17
17 26 教学研磨— 观课、评课 技能 选择有效的观察方法, 进入现场进行观察记录 并整理形成课堂观察报 告;能针对课堂内容开 展评教学目标、评教学 过程、评教学方法、评 学生参与度、教学效果 以及评教师基本功等技 能训练。 2 4 根据课堂观看的一 节课的录像,每组设 计一份评价量表,每 组选派一名代表全 班分享 1、2、3 27 课堂管理— 课堂时间管 理 建立有效的课堂时间管 理观念,把握课堂时间 调控的技巧,能够根据 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时间 分配。 2 4 选择 1 篇教学设计, 撰写“课堂教学时间 计划表”,并分组实 践自己的计划表 1、2 28 课堂管理— 课堂行为管 理 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实 际,建立课堂常规、调 控课堂气氛、管理课堂 注意。 2 4 每人针对某个年级 制定一份个性化课 堂常规,小组集中研 讨并进行优化 2、3 29 课堂管理— 课堂危机管 理 从教师教学危机和学生 学习危机两个方面有效 处理常见的课堂危机。 2 8 教师给出不同的场 景,每组选取一个场 景进行研讨,画出处 理危机的步骤图 2、3 30 班级管理— 班级组织建 设 根据班级组织建设的原 理与方法确定班级建设 目标、制定班级规章制 度、科学地选拔和培养 班干部,最终建成班集 体。 2 4 教师给出多个模拟 的班级概况,每组选 取一个制定班级组 织建设方案 1、2 31 班级管理— 班级常规管 理 根据班级常规管理的方 法与技巧开展班级的每 日常规管理、阶段性常 规管理和自主性工作。 2 4 每组设计一份班级 常规管理工作计划, 然后小组间互评 1、2 32 班级管理— 班级活动管 理 根据班级活动的类型和 组织原则,组织专题讲 座、报告、座谈会、讨 论会、知识竞赛、参观、 演讲等各种班级活动。 2 4 每组设计一份班级 活动并在全班同学 面前交流 1、2、3 合 计 64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Educational Psychology)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必修■洗修口 编号 B1480033 属性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32 上机 0 实验 0 学时 学 子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口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修 普通心理学 课程 开课 适用 单位 教育学院 专业 全校师范类专业 课程负 杨闰荣 撰写人 杨闰荣 审核人 邹萍 责人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教育心理学》是全校师范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大类基础课 程。本课程以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为架构,其授课内容主要包括 绪论、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的获得与迁移、品德的 发展、学习策略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本课程力求使学生掌握教有心理学的基本原 理,学会探索以中学生为主体,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 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形成科学的发 展观和教育观。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s a major basic course of Fine Arts (teachers' education),which emphasizes both theory and application.With the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under the context of schools.The syllabus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the theory of learning.learning motivation,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transfer,moral development,learning strategies etc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activities.this course striv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learn to explore wi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follow the characteristi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law of school education,to solve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teaching.and form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8
18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Educational Psycholog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1480033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普通心理学 开课 单位 教育学院 适用 专业 全校师范类专业 课程负 责人 杨闰荣 撰写人 杨闰荣 审核人 邹萍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教育心理学》是全校师范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大类基础课 程。本课程以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为架构,其授课内容主要包括: 绪论、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的获得与迁移、品德的 发展、学习策略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互动活动,本课程力求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 理,学会探索以中学生为主体,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 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形成科学的发 展观和教育观。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s a major basic course of Fine Arts (teachers' education),which emphasizes both theory and application. With the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under the context of schools. The syllabus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theory of lea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transfer, moral development, learning strategies etc.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course striv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learn to explore wi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law of school education, to solve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form a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学习的本质和规律,掌握学生心理发 展特点和个别差异,掌握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探讨、解决教育教学工 作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能够针对学生的个别差 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课程目标3(素养目标):树立现代的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形成自觉 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和反思教学实践意识,逐渐提升理论素养。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者《教有心理学》(第三版) 张大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教材 《当代教有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美】安妮塔佃 参考 《伍尔福克教有心理学》(第 尔福克著,伍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板料 2015 书目 12版,中文版) 春笔译 《教有心理学》(第三版) 冯忠良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2)课程网站 教育心理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大学M0OC(幕课) https://w w.icourse163.org/ se/BUU-1206450817 教有心理学_洛阳师范学院_中国大学M00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LYNC-1001794024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课后作业 主要评价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掌 屋的程度,占比20% 基干一定探究主顾,主要考核学牛杏间资料,分 专而作业、闭队会 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个体或合作闭队 作探究任务 小组)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学习成果评价,占 比40% 平时成绩(40% 结合不同专题的知识要点出具测试题进行专题 阶段性测验 测验,以差缺补漏、反馈效果,占比20%。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听讲的专注程度,参 出勤及课堂表现 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融 入随机性点名、迟到、请假、旷课等出勤记录结 果整合评分,占比20%。 期末考试(60%) 开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 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60%,能力题约40%
19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学习的本质和规律,掌握学生心理发 展特点和个别差异,掌握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探讨、解决教育教学工 作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能够针对学生的个别差 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课程目标 3(素养目标):树立现代的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形成自觉 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和反思教学实践意识,逐渐提升理论素养。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张大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参考 书目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 12 版,中文版) 【美】安妮塔·伍 尔福克著,伍新 春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冯忠良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2)课程网站 教育心理学_北京联合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BUU-1206450817 教育心理学_洛阳师范学院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LYNC-1001794024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40%) 课后作业 主要评价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掌 握的程度,占比 20%。 专项作业、团队合 作探究任务 基于一定探究主题,主要考核学生查阅资料,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个体或合作团队 (小组)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学习成果评价,占 比 40%。 阶段性测验 结合不同专题的知识要点出具测试题进行专题 测验,以差缺补漏、反馈效果,占比 20%。 出勤及课堂表现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听讲的专注程度,参 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融 入随机性点名、迟到、请假、旷课等出勤记录结 果整合评分,占比 20%。 期末考试(60%) 开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 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 60%,能力题约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 对应的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方法和手段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梳理提 第一章教有心理学发展概况, 对象,掌握教有心理学研 炼复习 绪论 研究方法 究中的常月 方法 了解教 2 1、2 思考题 有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掌握中学生的认知、情绪 讲授与 阅读文 1、2 心理发 情感及意志的发展规律 案例教 展与个 学相结 体差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个体差异及因材施 2 阅读文 合 教的具体措施 1、2、 了解学习的概念和学习 2 第二音 学习的概述 的米刑 井授与 学习理 掌握行为主义和认知学 讨论结 阅读文 献 1、2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派的主要学习理论,理解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了解学习动机的念和 第四章 学习动机的理论 类型,掌 主要的学习动 讲授与 专项价 业、团 子习动 机理论 案例教 1、2、3 探究任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 学结合 2 激发的途径与方法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解知识的分类和知识 的表征掌握陈述性知识 2 第五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 知识的 讲授与 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获得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2 案例教 献、专项 1、2 过程和教学策略 学结合作业 迁移 了解学习迁移的概今和 知识的迁移 类型,理解学习迁移的理 2 第六章 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掌 讲授与 查阅文 学习帝 学习策略概述,学习策 据主要的认知箭路与元2 讨论结 1、2 路的分分类 略 认知簧略 第七章品德发展理论 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2 讲授与阅读文 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品德的 案例教献、专项1、2、3 掌握品德发展的想律和 发展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培养方法 学结合作业 计
2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绪论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研究方法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掌握教育心理学研 究中的常用方法,了解教 育心理学的发展脉络 2 讲授 梳理提 炼复习 思考题 1、2 第二章 心理发 展与个 体差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掌握中学生的认知、情绪 情感及意志的发展规律 2 讲授与 案例教 学相结 合 阅读文 献 1、2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个体差异及因材施 教的具体措施 2 阅读文 献 1、2、3 第三章 学习理 论 学习的概述 了解学习的概念和学习 的类型 2 讲授与 讨论结 合 阅读文 献 1、2、3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 掌握行为主义和认知学 派的主要学习理论,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 第四章 学习动 机 学习动机的理论 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和 类型,掌握主要的学习动 机理论 4 讲授与 案例教 学结合 专项作 业、团队 探究任 务 1、2、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 发 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 激发的途径与方法 2 第五章 知识的 获得与 迁移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了解知识的分类和知识 的表征掌握陈述性知识 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 2 讲授与 案例教 学结合 阅读文 献、专项 作业 1、2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掌握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过程和教学策略 2 知识的迁移 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和 类型,理解学习迁移的理 论 2 第六章 学习策 略 学习策略概述,学习策 略的分类 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掌 握主要的认知策略与元 认知策略 2 讲授与 讨论结 合 查 阅 文 献 1、2 第七章 品德的 发展 品德发展理论 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 讲授与 案例教 学结合 阅读文 献、专项 作业 1、2、3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掌握品德发展的规律和 培养方法 2 合 计 32 --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General Psychology) 基本信息 课 课程 代码 B148006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32 上机 。 0 学时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者质口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口 专业主干口 专业方向口 专业任选口 顶峰课程口 先修 无 课程 单位 教有学院 全校师范类专业 课程高宝梅、贾 撰写人 高宝梅、贾玉 负责人 玉梅 审核人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普通心理学是全校师范类专业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大类基础课程。课 程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为框架,结合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聚焦现 实生活与典型案例,从认识世界、提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完善人格、了解心 理健康等方面阐释与人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培养高素质中学美术教师 提供心理理论支持。 本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力求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和 规律,养成从心理学视角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获得将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生 活、活学活用的能力,提升能胜任未来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应具备的心 理素养。 General Psychology is a basic course with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The course is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psychology,and combines the concept which emphasizes moral education and all-round education.It focuses on real life and typical cases,from understanding the world,improving self-cognition,emotional management,improving personality.and understanding mental health to explai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art education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Through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this course striv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essences,mechanisms and laws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a,develop the consciousness and habit of analyzing problems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and 21
21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General Psycholog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1480061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0 实训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 开课 单位 教育学院 适用 专业 全校师范类专业 课程 负责人 高宝梅、贾 玉梅 撰写人 高宝梅、贾玉 梅 审核人 邹萍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普通心理学是全校师范类专业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大类基础课程。课 程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为框架,结合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聚焦现 实生活与典型案例,从认识世界、提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完善人格、了解心 理健康等方面阐释与人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培养高素质中学美术教师 提供心理理论支持。 本课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力求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和 规律,养成从心理学视角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获得将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生 活、活学活用的能力,提升能胜任未来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应具备的心 理素养。 General Psychology is a basic course with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The course is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psychology, and combines the concept which emphasizes moral education and all-round education. It focuses on real life and typical case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improving self-cognition, emotional management, improving personality, and understanding mental health to explai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art education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Through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course strives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essences, mechanisms and laws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develop the consciousness and habit of analyzing problems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