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 (2)一百零八条好汉上梁山的不同方式。 (3)分析宋江形象的复杂性。从宋江披侠义之名行忠孝之事的制裂中,培养学 生家国情怀。 (4)分析《武松打虎》的艺术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1.叙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2.分析林冲性格的转变。 3.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将以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五章明代戏曲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明代戏曲发展历程。 2.掌握明代戏曲流派的构成及其分歧 3.一般了解四大声腔的基础知识。 4.了解《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在我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明代杂剧的历史进程 (2)明代传奇的历史进程。 (3)吴江派与“汤沈之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传奇的兴起与四大声腔。 (2)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的繁荣。从《鸣凤记》中忠奸斗争的记 载中,邪不压正,敢于与斗争。 (3)汤沈之争。文学的争论,和平地看待,兼容并蓄,能够包容不同的声音。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三大传奇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三)思考与实践
6 (1)分析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 (2)一百零八条好汉上梁山的不同方式。 (3)分析宋江形象的复杂性。从宋江披侠义之名行忠孝之事的割裂中,培养学 生家国情怀。 (4)分析《武松打虎》的艺术特点。 (三)思考与实践 1.叙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2.分析林冲性格的转变。 3.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将以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五章明代戏曲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明代戏曲发展历程。 2.掌握明代戏曲流派的构成及其分歧。 3.一般了解四大声腔的基础知识。 4.了解《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在我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 明代杂剧的历史进程。 (2)明代传奇的历史进程。 (3)吴江派与“汤沈之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传奇的兴起与四大声腔。 (2)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的繁荣。从《鸣凤记》中忠奸斗争的 记 载中,邪不压正,敢于与斗争。 (3)汤沈之争。文学的争论,和平地看待,兼容并蓄,能够包容不同的声音。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三大传奇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三)思考与实践
1.分析《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2.什么是“四大声腔”。 3.“汤沈之争”对晚明戏曲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六章汤显祖 (一)目的与要求 1.汤显祖生平。 2.《牡丹亭》的主题、人物分析。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汤显祖的生平与人生观 (2)《牡丹亭》 (3)汤显祖的其他剧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从汤显祖数次拒绝权相拉找中,让学生知道人生的 捷径并不可取。 (2)《牡丹亭》的主题。 (3)杜丽娘形象分析 (4)《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分析《牡丹亭》的思想艺术成就。 (2)比较杜丽娘与崔莺莺的异同。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汤显祖的儒道释思想与“临川四梦”之间的关系? 2.有人认为《牡丹亭》的“情理之争”体现了人欲与天理之间的冲突,是人性 解放的号角,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如何理解汤显祖的诗人情怀与传奇创作之间的关系? 4.结合文学史知识分析汤显祖在明清传奇发展史上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7 1.分析《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2.什么是“四大声腔”。 3.“汤沈之争”对晚明戏曲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六章 汤显祖 (一)目的与要求 1.汤显祖生平。 2.《牡丹亭》的主题、人物分析。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汤显祖的生平与人生观 (2)《牡丹亭》 (3)汤显祖的其他剧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从汤显祖数次拒绝权相拉拢中,让学生知道人生的 捷径并不可取。 (2)《牡丹亭》的主题。 (3)杜丽娘形象分析。 (4)《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分析《牡丹亭》的思想艺术成就。 (2)比较杜丽娘与崔莺莺的异同。 (三)思考与实践 1.如何理解汤显祖的儒道释思想与“临川四梦”之间的关系? 2.有人认为《牡丹亭》的“情理之争”体现了人欲与天理之间的冲突,是人性 解放的号角,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如何理解汤显祖的诗人情怀与传奇创作之间的关系? 4.结合文学史知识分析汤显祖在明清传奇发展史上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