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独立请求权”是指第三人认为案件中原告和被告之间 争议的诉讼标的,其合法权益全部或者部分是自己的。(2)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 自己的权益。(3)第三人是在他人诉讼已经开始后,审理终结前参加诉讼的 根据第三人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是否具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 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二)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者协助当事 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诉讼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所产 生的终极结果(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由被代理人承担 在案例中,孙某后来向武侯法院起诉甲商场和乙电器公司,并聘请成都某律师所律师李某代 理自己的诉讼。这样,本案中,孙某就是原告,甲商场和乙电器公司为共同被告,李某为诉讼代 理人 四、民事诉讼的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所在, 是法庭进行裁判的依据,是解决民事纠纷的关键。民事诉讼证据要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客 观性。证据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本身首先应该是真实而客观存在的,任何想象的、 揣测的或者臆造的东西都不能够成为证据。(2)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中的待 证事实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3)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证据的事实
件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独立请求权”是指第三人认为案件中原告和被告之间 争议的诉讼标的,其合法权益全部或者部分是自己的。(2)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 自己的权益。(3)第三人是在他人诉讼已经开始后,审理终结前参加诉讼的。 根据第三人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是否具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 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二)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代理人,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在一定权限内代替或者协助当事 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诉讼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所产 生的终极结果(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由被代理人承担。 在案例中,孙某后来向武侯法院起诉甲商场和乙电器公司,并聘请成都某律师所律师李某代 理自己的诉讼。这样,本案中,孙某就是原告,甲商场和乙电器公司为共同被告,李某为诉讼代 理人。 四、民事诉讼的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所在, 是法庭进行裁判的依据,是解决民事纠纷的关键。民事诉讼证据要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客 观性。证据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本身首先应该是真实而客观存在的,任何想象的、 揣测的或者臆造的东西都不能够成为证据。(2)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中的待 证事实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3)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证据的事实
必须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存在,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7种形式的证据种类:二是证据的取得必须 符合法定程序,非法证据即使具备客观性和关联性,也应当排除。 1、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7种: (1)书证。凡是用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所记载的内容或者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 实情况的物品,就是书证。 (2)物证。物证是指以自身存在的外形、重量、规格、质量、特征等标志来证明案件事实 的物品或者痕迹。 (3)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采用图形、音响及电脑贮存反映的数据和资料来证明案件事 实情况的一种证据 (4)证人证言。人民法院传唤证人到庭,其就知道的本案事实所作的陈述,或者向人民法 院提交的书面陈述,称为证人证言。这里的证人是指受在民事诉讼中受当事人调查和人民法院询 问或传唤到庭作证的人 (5)当事人陈述。它是指当事人就有关案件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口头表述。 (6)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针对专门性问题,指定具有专业知 识的人进行鉴定,从而做出科学分析,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常见的鉴定结论有医学鉴定结论、文 书鉴定结论、痕迹鉴定结论、事故鉴定结论、产品质量鉴定结论、行为能力鉴定结论等
必须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存在,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 7 种形式的证据种类;二是证据的取得必须 符合法定程序,非法证据即使具备客观性和关联性,也应当排除。 1、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 7 种: (1)书证。凡是用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所记载的内容或者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 实情况的物品,就是书证。 (2)物证。物证是指以自身存在的外形、重量、规格、质量、特征等标志来证明案件事实 的物品或者痕迹。 (3)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采用图形、音响及电脑贮存反映的数据和资料来证明案件事 实情况的一种证据。 (4)证人证言。人民法院传唤证人到庭,其就知道的本案事实所作的陈述,或者向人民法 院提交的书面陈述,称为证人证言。这里的证人是指受在民事诉讼中受当事人调查和人民法院询 问或传唤到庭作证的人。 (5)当事人陈述。它是指当事人就有关案件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口头表述。 (6)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针对专门性问题,指定具有专业知 识的人进行鉴定,从而做出科学分析,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常见的鉴定结论有医学鉴定结论、文 书鉴定结论、痕迹鉴定结论、事故鉴定结论、产品质量鉴定结论、行为能力鉴定结论等
(7)勘验笔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对与争议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亲自进 行勘验检査,进行拍照、测量,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成笔录,称为勘验笔录 【案例】原告周某诉被告吴某汽车肇事侵权赔偿一案中有下列几个证据:1、甲某说他在2005 年7月8日听乙某说吴某开车撞了周某;2、交通警察出具的肇事现场的照片;3、乙某说,我 看见两段拍摄的录象,上面有这起肇事发生的全过程;4、原告周某向法庭作了陈述,周某说 我在2005年7月8日开车正常行驶在路上,吴某闯了红灯,撞了我;5、周某向法庭提交了事 后修理自己汽车的发票。在此案证据中,1、3项为证人证言,2为视听资料证据,4为当事人 陈述,5为书证 2、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又称为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负有提出证据,以证 明其真实的责任。举证责任有两层含义:一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举出证据加以证明 是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如果不能举证或者拒绝举证,则导致其主张不能成立的不利后果。 确定当事人谁承担举证责任非常重要。我国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 则。这样,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原告负有举证责任。如果原告不举证或者举出的证据不足以证明 其诉讼理由,法院将不支持其诉讼请求,原告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当然,“谁主张,谁举证 也不绝对,有关的法律以及司法解释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做出一些规 定,即举证责任倒置。例如,患者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纠纷而起诉医院,就不由原告(即患者) 举证,而是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 3、证明标准
(7)勘验笔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对与争议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亲自进 行勘验检查,进行拍照、测量,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成笔录,称为勘验笔录。 【案例】原告周某诉被告吴某汽车肇事侵权赔偿一案中,有下列几个证据:1、甲某说,他在 2005 年 7 月 8 日听乙某说吴某开车撞了周某;2、交通警察出具的肇事现场的照片;3、乙某说,我 看见两段拍摄的录象,上面有这起肇事发生的全过程;4、原告周某向法庭作了陈述,周某说, 我在 2005 年 7 月 8 日开车正常行驶在路上,吴某闯了红灯,撞了我;5、周某向法庭提交了事 后修理自己汽车的发票。在此案证据中,1、3 项为证人证言,2 为视听资料证据,4 为当事人 陈述,5 为书证。 2、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又称为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对自己的主张,负有提出证据,以证 明其真实的责任。举证责任有两层含义:一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举出证据加以证明;二 是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如果不能举证或者拒绝举证,则导致其主张不能成立的不利后果。 确定当事人谁承担举证责任非常重要。我国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 则。这样,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原告负有举证责任。如果原告不举证或者举出的证据不足以证明 其诉讼理由,法院将不支持其诉讼请求,原告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当然,“谁主张,谁举证” 也不绝对,有关的法律以及司法解释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做出一些规 定,即举证责任倒置。例如,患者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纠纷而起诉医院,就不由原告(即患者) 举证,而是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 任。 3、证明标准
证明标准,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对案件事实以及其他事实的证明所应达到的程度 事人举出的证据证明了自己的主张,达到了证明标准,法院就认为其主张是成立的。我国民事诉 讼,采用的是“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没有 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其中一方的证据与另外一方的证 据相比较是否具有明显优势,并对优势证据予以确认,做出有利于优势证据一方当事人的裁 五、民事诉讼的程序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 1、民事案件的起诉和受理 (1)起诉 起诉,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我国法院奉行“不告 不理”原则,无人起诉,法院不会启动民事诉讼程序。原告起诉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原告 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明确的被告是指被控告的 相对方,应是明白、确切、具体的公民、法人起诉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井且允当原告状 或者其他组织。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需能人使小临 要求其问小M 理由。诉讼请求是指原告通过人民法院向被告 方提出的民事权益要求。事实和理由,是指原 照法律规 告须向法院陈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④属于人长2题是 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 起诉必须符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起 诉必须符合 件:(-)原告是与本案 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请求和事实,理由《园)属于人民法院受 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证明标准,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对案件事实以及其他事实的证明所应达到的程度。当 事人举出的证据证明了自己的主张,达到了证明标准,法院就认为其主张是成立的。我国民事诉 讼,采用的是“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没有 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其中一方的证据与另外一方的证 据相比较是否具有明显优势,并对优势证据予以确认,做出有利于优势证据一方当事人的裁判。 五、民事诉讼的程序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 1、民事案件的起诉和受理 (1)起诉 起诉,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我国法院奉行“不告 不理”原则,无人起诉,法院不会启动民事诉讼程序。原告起诉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原告 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明确的被告是指被控告的 相对方,应是明白、确切、具体的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 理由。诉讼请求是指原告通过人民法院向被告 方提出的民事权益要求。事实和理由,是指原 告须向法院陈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④属于人 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 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