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报到,以后会 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着,一头匍匐在地……然 后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 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工作后拿到第 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 找到邮政所3019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对方大吃一惊, 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 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 切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捡破烂的怎么每 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 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 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 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子。围观的人争 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 现场观众焦急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房都卖了的女人 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待那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 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一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场景 (选自《文化月刊))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父亲多次阻止女孩动用“纸条”,说 明他是一位讲自尊、有骨气的勤劳农民,但他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 B.女孩在得到有人准备资助她完成学业的纸条后,曾多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但都 被父亲阻止,直到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 C.这篇小说语言质朴,叙事生动,构思巧妙。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理智与读者的情 感巧妙地勾连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D.结尾描写了女孩、记者以及围观的群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兑现了承诺的女人, 但她却没有到来。结尾的这种开放性设计,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 E.大娘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卖掉了房子,靠拾破烂维 持生计,供陌生的女孩完成大学学业,这种超越生命的承诺令人肃然起敬
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报到,以后会 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着,一头匍匐在地……然 后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 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工作后拿到第 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 找到邮政所 3019 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对方大吃一惊, 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 名? 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 一切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捡破烂的怎么每 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 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 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 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子。围观的人争 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 现场观众焦急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房都卖了的女人 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待那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 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一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场景…… (选自《文化月刊))2009 年第 l2 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父亲多次阻止女孩动用“纸条”,说 明他是一位讲自尊、有骨气的勤劳农民,但他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 B.女孩在得到有人准备资助她完成学业的纸条后,曾多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但都 被父亲阻止,直到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 C.这篇小说语言质朴,叙事生动,构思巧妙。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理智与读者的情 感巧妙地勾连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D.结尾描写了女孩、记者以及围观的群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兑现了承诺的女人, 但她却没有到来。结尾的这种开放性设计,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 E.大娘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卖掉了房子,靠拾破烂维 持生计,供陌生的女孩完成大学学业,这种超越生命的承诺令人肃然起敬
(2)小说中的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场的“女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以“一张纸条”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着“一张纸条”展开的。 (6分) (4)“白纸黑字”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 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 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陈景润上 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 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 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 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 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 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 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 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 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髙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 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 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 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一一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 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
(2)小说中的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场的“女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3)本文以“一张纸条”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着“一张纸条”展开的。 (6 分) (4)“白纸黑字”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 分) 四、实用类文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 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 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陈景润上 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 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 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 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 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 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 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 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 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 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 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 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 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 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