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3 第四章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什么是模式 二、模式的类型 ·真实世界的一种理论化和简约化的表达 ·文字模式 是一种选择和抽象的形式 图像模式 ·数学模式 四、传播结构(过程)研究的一 类型 三、模式的功能 组织,对资料进行排序和联系,展示资料之间前所未 ·传统的线性模式 知的相似性和关系 ·控制论模式 启发,引出新的未知事实和方法。 ·社会系统模式 预测 ·测量 1
2014/1/3 1 第四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传播的结构与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真实世界的一种理论化和简约化的表达 是一种选择和抽象的形式 二、模式的类型 文字模式 图像模式 数学模式 三、模式的功能 组织,对资料进行排序和联系,展示资料之间前所未 知的相似性和关系。 启发,引出新的未知事实和方法。 预测 测量 四、传播结构(过程)研究的 类型 传统的线性模式 控制论模式 社会系统模式
2014/1/3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 所谓的“5W也就是 取得什么效果 谁(Who) 说了什么( 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 in What channel) 图211拉斯布尔模式及其所对应的传播过程基本元素 取得了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s) ·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直线性: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将传播过程看 ·第一次明确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传者分析(控制分析) 了反馈,也忽略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孤立性:丝毫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媒介分析 任何传播都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在真空当中进行的 受者分析 效果分析 (二)、布雷多克的7W模式 (三)、香农一韦弗模式 布雷多克在5W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要素,即什么情况 下( Where)、为了什么目的(Why),因此被称为 发射器 7W模式。 的信号接收器 p 噪音来源 说了什 通过什么媒体?对谁? 图221香农一韦弗的“数学模式将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和 向的过程香农和韦弗199年 在什么情况下 为了什么目的? 取得什么效果?
2014/1/3 2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 所谓的“5W”也就是: 谁(Who) 说了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第一次明确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传者分析(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者分析 效果分析 直线性: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将传播过程看 成是单向传播的现象,并且呈直线型态的过程,忽略 了反馈,也忽略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孤立性:丝毫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任何传播都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在真空当中进行的。 (二)、布雷多克的7W模式 布雷多克在5W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要素,即什么情况 下(Where)、为了什么目的(Why),因此被称为 7W模式。 (三)、香农—韦弗模式
2014/1/3 (四)、德弗勒模式 (五)、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 大众幅体没施 时世 C解者 释码者 码者 [司[区a[ 图223在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中,传播双方(如对话 图22.2德福助模式考选了反物,从西发展带衣一韦弗模式[值总,导年 执行着同样的功能拉如 (六)、格伯纳模式 ·传播单位: 1。某人 两种角色:“传者”、“受者”(统一称“释码 2.感知到某事 3.井作出反应 ●四种功能:“传送”(发信)、“接受”(受信) 4.在某种场合下 编码”(亦称“符号化”)、“译码”(亦称“符 借助某种工具 号解读” 6.制作可用的材料 8
2014/1/3 3 (四)、德弗勒模式 (五)、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单位: 两种角色:“传者”、“受者”(统一称“释码 者”); 四种功能:“传送”(发信)、“接受”(受信)、 “编码”(亦称“符号化”)、“译码”(亦称“符 号解读”)。 (六)、格伯纳模式
2014/1/3 (七)、纽科姆模式 (八)、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传倦念化境式其入了第二种 (九)、马莱茨克模式 ⊙巨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功能 一、媒介、社夸与文化:联系与=、作为一种广社过程一 冲突 的大众传播:社会关系和经 验的中介 ·媒介,知识的制造和传播机构。 是相互依赖 唯心论 文化影响 (相互影响) (媒介影响力强) ·媒介介入,我们与我们感官直接观察不到的世界的体 社会结构否唯物论 (媒介依赖于社会)(没有因果上的关联性) ·媒介提供,我们与社会的主要机构的最持久的联系通
2014/1/3 4 (七)、纽科姆模式 (八)、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九)、马莱茨克模式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功能 一、媒介、社会与文化:联系与 冲突 社会结构影响文化 是 否 文化影响 社会结构 是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唯心论 (媒介影响力强) 否 唯物论 (媒介依赖于社会) 自主 (没有因果上的关联性) 二、作为一种广泛社会过程 的大众传播:社会关系和经 验的中介 媒介,知识的制造和传播机构。 媒介介入,我们与我们感官直接观察不到的世界的体 验。 媒介提供,我们与社会的主要机构的最持久的联系通 道
2014/1/3 、联系媒介与社会的参阅框架 ●对中介角色的认知 我们的各种经验一直是由社会机构作为中介而获得的 观察事件、获得体验的窗户,延伸我们的视 ·作为一种新的中介,大众传播加入到这些机构里来 社会中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的镜子 过滤器或守门人 路标、向导或讲解员 将信息或思想介绍给受众的论坛或讲台 作为传播者承载或者制造无用的信息 对话者或者谈话中消息灵通的搭档 四、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 ·权力与不平等 ·媒介权力: 社会整合与认同 吸引并引导公众的注意力 社会变革和发展 空间和时间 有意或无意的影响行为 建构现实的定义 ·赋予地位与合法性 快速广泛但有选择性地告知 更易于被政治和经济权力所使用 大众传播对社会整合的四种效果 社会变革和发展 ·媒介在主要的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和能起的作用是 积极看法 什么? 自由、多样整合、团结 离心效果缺乏规范、丧失认同支配、统一向心效果 ·媒介的主要作用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媒介是“变革的机器”吗? ·有多少媒介引起的变革是由技术而不是由内容引起的? ·媒体能起到有效的创新扩散作用吗?
2014/1/3 5 对中介角色的认知: 观察事件、获得体验的窗户,延伸我们的视 觉 社会中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的镜子 过滤器或守门人 路标、向导或讲解员 将信息或思想介绍给受众的论坛或讲台 作为传播者承载或者制造无用的信息 对话者或者谈话中消息灵通的搭档 三、联系媒介与社会的参阅框架 我们的各种经验一直是由社会机构作为中介而获得的。 作为一种新的中介,大众传播加入到这些机构里来。 四、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 权力与不平等 社会整合与认同 社会变革和发展 空间和时间 媒介权力: 吸引并引导公众的注意力 意见与信念的劝服 有意或无意的影响行为 建构现实的定义 赋予地位与合法性 快速广泛但有选择性地告知 更易于被政治和经济权力所使用 大众传播对社会整合的四种效果 积极看法 离心效果 自由、多样 整合、团结 缺乏规范、丧失认同 支配、统一 向心效果 消极观点 社会变革和发展: 媒介在主要的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和能起的作用是 什么? 媒介的主要作用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媒介是“变革的机器”吗? 有多少媒介引起的变革是由技术而不是由内容引起的? 媒体能起到有效的创新扩散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