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MS的系统实施 本章的内容 1.物理系统的实现 2.编程、调试; 3.项目管理 4.培训; 5.准备数据、录入; 6.系统转换、评价。 §71物理系统的实施 1.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主要考虑的因素: (1)品牌; 2)性能价格比 3)可扩充性; (4)有否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5)机房的设计等。 2.网络系统的实施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网络类型 局域网/广域网 (2)通信设备的安装; (3)网线的选择、铺设 92
—92— 第七章 MIS 的系统实施 本章的内容: 1.物理系统的实现; 2.编程、调试; 3.项目管理; 4.培训; 5.准备数据、录入; 6.系统转换、评价。 §7.1 物理系统的实施 1. 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主要考虑的因素: ⑴ 品牌; ⑵ 性能价格比; ⑶ 可扩充性; ⑷ 有否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⑸ 机房的设计等。 2. 网络系统的实施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⑴ 网络类型 局域网/广域网 ⑵ 通信设备的安装; ⑶ 网线的选择、铺设;
(4)网络性能的测试等。 §72程序设让 程序设计的目标 (1)可维护性 环境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变化需要相应的维护 工作。一般,一个MS可工作3-10年。 (2)可靠性 容错能力。 (3)可理解性 可读性。 (4)效率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模块化设计 种自顶向下的方法。该方法能从总体上理 解、把握整个系统,并逐步细化。 应注意的问题: ①模块的独立性 尽可能减少模块之间的信息耦合; ②模块的大小要适当,子模块数要合适; ③模块功能要简单; ④共享模块要集中管理。 93
—93— ⑷ 网络性能的测试等。 §7.2 程序设计 1. 程序设计的目标 ⑴ 可维护性 —— 环境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变化需要相应的维护 工作。一般,一个 MIS 可工作 3-10 年。 ⑵ 可靠性 —— 容错能力。 ⑶ 可理解性 —— 可读性。 ⑷ 效率 2.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⑴ 模块化设计 —— 一种自顶向下的方法。该方法能从总体上理 解、把握整个系统,并逐步细化。 应注意的问题: ① 模块的独立性 尽可能减少模块之间的信息耦合; ② 模块的大小要适当,子模块数要合适; ③ 模块功能要简单; ④ 共享模块要集中管理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有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循环和选 择。 §7.3软件开发工具 电子数据表格 EXCEL、otus1-2-3等 2.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与报表生成器、菜单生成器等结合在一起。 3.套装软件 如,0FFCE系列软件 4.可枧化编程工具 如, Visua basic(VB)、 Power Builder等。 5.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GASE 支持系统调查之外的所有过程,汇集了大量的软 件工具。 s74程序和系统调试 1.程序调试 理论方法—尚在研究,不能实用 实验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代码测试 ①正常数据调试; ②异常数据调试; ③错误数据调试
—94— ⑵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有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 —— 顺序、循环和选 择。 §7.3 软件开发工具 1. 电子数据表格 EXCEL、lotus 1-2-3 等 2.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与报表生成器、菜单生成器等结合在一起。 3. 套装软件 如,OFFICE 系列软件。 4. 可视化编程工具 如,Visual Basic(VB)、Power Builder 等。 5.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支持系统调查之外的所有过程,汇集了大量的软 件工具。 §7.4 程序和系统调试 1. 程序调试 理论方法 —— 尚在研究,不能实用; 实验方法 ——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⑴ 代码测试 ① 正常数据调试; ② 异常数据调试; ③ 错误数据调试
(2)功能测试 “黑盒子”法,面向程序的应 用环境。 2.分调 即功能模块的调试,主要测试模块之间的控 制关系、模块的运行效率等。 3.总调 总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的调试 此时,并不注重程序运行的结构正确与否,而是 注重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的正确性以及数据资源调度 的正确性。 (2)程序的总调 主要测试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出错。 4.特殊测试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峰值负载测试; 容量测试; (3)响应时间测试; (4)恢复能力测试。 §7.5系统切换、运行及维护 1.系统切换 新旧系统之间的过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 95
—95— ⑵ 功能测试 —— “黑盒子”法,面向程序的应 用环境。 2. 分调 —— 即功能模块的调试,主要测试模块之间的控 制关系、模块的运行效率等。 3. 总调 总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⑴ 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的调试 此时,并不注重程序运行的结构正确与否,而是 注重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的正确性以及数据资源调度 的正确性。 ⑵ 程序的总调 主要测试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出错。 4. 特殊测试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 峰值负载测试; ⑵ 容量测试; ⑶ 响应时间测试; ⑷ 恢复能力测试。 §7.5 系统切换、运行及维护 1. 系统切换 —— 新旧系统之间的过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
种 (1)直接切换法 原系统 新系统 系统测试 (2)并行切换法 原系统 新系统 错误曲线 (3)试点过渡法 96
—96— 种: ⑴ 直接切换法 ⑵ 并行切换法 ⑶ 试点过渡法 t 系统测试 原系统 新系统 原系统 新系统 错误曲线 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