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光栏则可调节视场亮度,以满足观察需要。2、成像部分:包括样品台、物镜、物镜转换台、镜筒、目镜及其相应的支承调节机构。i:工作台:放置观察用载玻片的小平台,为便于观察,辅有前后左右移动载玻片的装置。i,物镜:面对着被观察样品形成第一个像的光学装置,使用时安装在镜筒下端的物镜转换台上。物镜的外壳刻有放大倍数、数值孔径、镜筒的长度、盖玻片的厚度等数字。例如外壳上刻有100x/1.25160/0.17说明这只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0倍,数值孔径为1.25,镜筒长度为160mm,使用厚0.17mm的盖玻片,物镜通常有10、40、60、100等放大倍数。.目镜:目镜把物镜所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目镜的放大倍数直接刻在其塑料镜盖上,通常有5x/10x/12.5x等放大倍数。生物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iv.微、粗调机构: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与被观察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调节时先将粗调旋钮调节看到图像,再用微调至图像清晰为止。3、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i据被观察样品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一般原料的细胞形态观察总放大倍数为100倍即可,细胞形态的测定则需要400一600倍。i:打开镜头盒、装镜头时防止镜头掉下损坏。ii为了保护物镜及载玻片,观察时,特别是使用高倍数观察时,应先把物镜调至离载玻片最近的位置(眼睛从侧面看着),然后用粗、微调机构逐渐往上调至清晰的图像出现。iv所有光学镜片,如有灰尘或其他脏物,要用擦镜纸,切不可用手、普通纸片和布擦,以免磨损镜头,影响观察效果。V,观察完毕,小心取下镜头,放回镜头盒并将显微镜复原,放回显微镜箱。二细胞形态的观察(一)细胞形态观察前准备6
6 变光栏则可调节视场亮度,以满足观察需要。 2、成像部分:包括样品台、物镜、物镜转换台、镜筒、目镜及其相应的支承调 节机构。 ⅰ.工作台: 放置观察用载玻片的小平台,为便于观察,辅有前后左 右移动载玻片的装置。 ⅱ. 物镜: 面对着被观察样品形成第一个像的光学装置,使用时安装 在镜筒下端的物镜转换台上。物镜的外壳刻有放大倍数、数值孔 径、镜筒的长度、盖玻片的厚度等数字。例如外壳上刻有 100x/1.25 160/0.17 说明这只物镜的放大倍数为 100 倍,数值孔径为 1.25,镜筒长度 为 160mm,使用厚 0.17mm 的盖玻片,物镜通常有 10、40、60、100 等放大倍数。 ⅲ.目镜: 目镜把物镜所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目镜的放大倍数直接刻在 其塑料镜盖上,通常有 5x/10x/12.5x 等放大倍数。生物显微镜的总 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ⅳ.微、粗调机构: 为了得到清晰的物像,必须调节物镜与被观察载玻片 之间的距离。调节时先将粗调旋钮调节看到图像,再用微调至图像清 晰为止。 3、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 i. 据被观察样品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一般原料的细胞形态观察 总放大倍数为 100 倍即可,细胞形态的测定则需要 400 一 600 倍。 ⅱ. 打开镜头盒、装镜头时防止镜头掉下损坏。 ⅲ. 为了保护物镜及载玻片,观察时,特别是使用高倍数观察时,应先把 物镜调至离载玻片最近的位置(眼睛从侧面看着),然后用粗、微调机 构逐渐往上调至清晰的图像出现。 ⅳ. 所有光学镜片,如有灰尘或其他脏物,要用擦镜纸,切不可用手、普 通纸片和布擦,以免磨损镜头,影响观察效果。 ⅴ. 观察完毕,小心取下镜头,放回镜头盒并将显微镜复原,放回显微镜 箱。 二 细胞形态的观察 (一)细胞形态观察前准备
1、选取合适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一般为40-100倍,当需要观察局部时,可选用更大的倍数。2、将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固定好,调好焦距,进行观察。(二)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形态观察组成各种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类型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7
7 1、选取合适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一般为40-100倍,当需要观察局部时,可选 用更大的倍数。 2、将准备好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固定好,调好焦距,进行观察。 (二)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形态观察 组成各种植物纤维原料的细胞类型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 上有很大差异
实验二植物纤维原料的纤维形态测定造纸原料的纤维形态主要指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度和宽度的均一性、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及非纤维细胞含量等。它是评价造纸原料的优劣、确定工艺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纤维长度、宽度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及投影仪测定法(GB/T10336一1989)、下面主要介绍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一、试样的制备用于分析的试样可能是原料、纸浆或纸,无论是哪种试样都需作适当分散处理后才能进行测定。1、原料的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纤维原料试样,将其沿纵向切成火柴棍大小(约为lmmx2mmx30mm),放在水中多次煮沸,并换水数次,以排除试样中的空气,使试样条下沉。然后,将1:1的冰醋酸:过氧化氢(30%-35%)溶液及试样放人带螺口盖的耐热塑料瓶中,并在保温箱中,在60℃的温度下,浸泡试样约30-48h,以使试样变自、纤维分散。分散好的试样经过充分洗涤后,制成滤片或0.05%浓度的纤维悬浮液备用。2、纸浆的处理:将浆片润湿后,选有代表性的部位,分别取边长约1-2cm的浆片3-5片,总质量约相当于绝干浆0.1g。用手将湿浆揉搓成小球,然后放人试管,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或摇动,使纤维分散。再稀释至大约0.05-0.1%的浓度备用,或者将分散的纤维倒在滤网上,做成湿滤片备用。3、成纸的处理(参见GB/T4688一1984):成纸试样要根据其耐水性能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方法参见第四章第四节。二、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GB/T10336一1989)该方法是最基本的、较为原始的测定方法。1、实验仪器(1)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20-500,具有测量目镜及带推进器的载物台等。(②)目镜测微尺:是一个圆形玻片,其中部有一个均分成50格的刻度尺。(3)物镜测微尺: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片,其中部有一个1mm长的被平均分成100格的刻度尺。2、测量方法(1)显微试片的制备:首先取出制备好的相当手于绝于0.1g量的浆样,置于试管中,加半试管蒸馏水,充分摇动分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0.05-0.1%左8
8 实验二 植物纤维原料的纤维形态测定 造纸原料的纤维形态主要指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度和宽度的均一性、 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及非纤维细胞含量等。它是评价造纸原料的优劣、确 定工艺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 纤维长度、宽度的测定 目 前 主要 采用 的方 法有 普通 光 学显 微镜 测定 法及 投影 仪测 定 法 (GB/T10336一1989)、下面主要介绍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 一、试样的制备 用于分析的试样可能是原料、纸浆或纸,无论是哪种试样都需作适当分 散处理后才能进行测定。 1、原料的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纤维原料试样,将其沿纵向切成火柴棍大小 (约为lmmx2mmx3Omm),放在水中多次煮沸,并换水数次,以排除试样中的 空气,使试样条下沉。然后,将1:1的冰醋酸:过氧化氢(30%-35%)溶液及 试样放人带螺口盖的耐热塑料瓶中,并在保温箱中,在60℃的温度下,浸 泡试样约30-48h,以使试样变自、纤维分散。分散好的试样经过充分洗涤 后,制成滤片或0.05%浓度的纤维悬浮液备用。 2、纸浆的处理:将浆片润湿后,选有代表性的部位,分别取边长约1-2cm的浆 片3-5片,总质量约相当于绝干浆0.1g。用手将湿浆揉搓成小球,然后放 人试管,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或摇动,使纤维分散。再稀释至大约 0.05-0.1%的浓度备用,或者将分散的纤维倒在滤网上,做成湿滤片备用。 3、成纸的处理(参见GB/T4688一1984):成纸试样要根据其耐水性能的不同, 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方法参见第四章第四节。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法(GB/T10336一1989) 该方法是最基本的、较为原始的测定方法。 1、实验仪器 (1)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20-500,具有测量目镜及带推进器的载物台等。 (2)目镜测微尺:是一个圆形玻片,其中部有一个均分成50格的刻度尺。 (3)物镜测微尺:是一个长方形的玻片,其中部有一个lmm长的被平均分成100 格的刻度尺。 2、测量方法 (1)显微试片的制备:首先取出制备好的相当于绝干0.1 g量的浆样,置于试管 中,加半试管蒸馏水,充分摇动分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0.05-0.1%左
右的浓度,混合均匀。用滴管吸取悬浮液3-4滴,置于载玻片上。将玻片放在50-60℃电热板上烘干。当烘干试片冷却后,用碘氯化锌试剂染色一分钟,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备用。(2)测微尺比值的确定:将物镜标准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将目镜装上目镜测微尺。调焦,并将两测微尺开始的刻度重合,分别记下两测微尺重叠区间的格数,按下式求出测微尺比值K(mm):K=物镜测微尺格数/目镜测微尺格数*0.01例:目镜的50格与物镜的80格相重合,则K=80/50*0.01=0.016(mm)由以上计算可知K值实际上是目镜测微尺在该状态下每一格表示的长度(mm)。由于该值与镜筒的长度及显微镜放大倍数等因素有关,所以当条件变化时,应该重新确定K值。3)纤维长度、宽度的测量:将试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使纤维的一端与显微镜的目镜测微尺的零点对齐,并使物镜测微尺与要测的方向平行,量至纤维的另一端,记下测微尺的刻度。由于一般纤维原料的纤维长度和宽度都具有不均一性,所以每种样品需测量200-300根纤维,测量结果才较为准确。测量纤维长度时,一般选取40-70的放大倍数;测量纤维的宽度时,一般选取300-400的放大倍数,并以纤维的中段为测量宽度的部位。非纤维细胞一律不测,小于0.1mm的纤维及断损的纤维不测。棉花及韧皮等纤维,由于纤维长不需用显微镜观测,而用刷子将纤维疏理整齐,分散在黑色绒布上,用10倍的放大镜测量。放大倍数:纤维测定长纤维测定长「纤维测定长纤维测定长纤维测定长编号度(mm)编号度(mm)编号度(mm)编号度(mm)编号度(mm)19172533218263410192731135412202836529371321622303814715233139321624408纤维长度最大值:9
9 右的浓度,混合均匀。用滴管吸取悬浮液3-4滴,置于载玻片上。将玻片 放在50-60℃电热板上烘干。当烘干试片冷却后,用碘氯化锌试剂染色一 分钟,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备用。 (2)测微尺比值的确定:将物镜标准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将目镜装上目镜测 微尺。调焦,并将两测微尺开始的刻度重合,分别记下两测微尺重叠区间 的格数,按下式求出测微尺比值K(mm): K= 物镜测微尺格数/目镜测微尺格数*O.01 例:目镜的50格与物镜的80格相重合,则 K=80/50*0.01=0.016(mm) 由以上计算可知K值实际上是目镜测微尺在该状态下每一格表示的长度 (mm)。由于该值与镜筒的长度及显微镜放大倍数等因素有关,所以当条件变 化时,应该重新确定K值。 (3)纤维长度、宽度的测量:将试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使纤维的一端与显 微镜的目镜测微尺的零点对齐,并使物镜测微尺与要测的方向平行,量至 纤维的另一端,记下测微尺的刻度。 由于一般纤维原料的纤维长度和宽度都具有不均一性,所以每种样品需测 量200-300根纤维,测量结果才较为准确。 测量纤维长度时,一般选取40-70的放大倍数;测量纤维的宽度时,一般选 取300-400的放大倍数,并以纤维的中段为测量宽度的部位。非纤维细胞一律 不测,小于0.lmm的纤维及断损的纤维不测。 棉花及韧皮等纤维,由于纤维长不需用显微镜观测,而用刷子将纤维疏理 整齐,分散在黑色绒布上,用10倍的放大镜测量。 放大倍数: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纤维 编号 测定长 度(mm) 1 9 17 25 33 2 10 18 26 34 3 11 19 27 35 4 12 20 28 36 5 13 21 29 37 6 14 22 30 38 7 15 23 31 39 8 16 24 32 40 纤维长度最大值:
最小值:平均值:纤维纤维测定宽纤维测定宽纤维测定宽纤维测定宽测定宽编号度(mm)编号编号度(mm)编号度(mm)编号度(mm)度(mm)91733125218263410327111935420283612521293713614223038715233139162432408纤维宽度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长宽比=三、实验注意事项1.用硝酸一氯酸钾离析原料样品时,硝酸不可倒的太多,以浸没样品为宜。因离析过程有氯气放出,故应在通风橱内进行;硝酸对纤维的降解作用较强烈,离析的终点应很好掌握。2.硝酸为强酸,故离析结束倾倒离析废液时,不要直接倒入水槽,以免腐蚀水槽,可倒入抽滤瓶中,利用洗涤水稀释之。3.校正目镜测微尺时,物镜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朝上,校正完后,立即将物镜测微尺包好收入盒中,以免打烂。四、思考题植物纤维原料用硝酸一氯酸钾法离析时,为保证分离纤维的完整,在操作中应注意些什么?10
10 最小值: 平均值: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纤维 编号 测 定 宽 度(mm) 1 9 17 25 33 2 10 18 26 34 3 11 19 27 35 4 12 20 28 36 5 13 21 29 37 6 14 22 30 38 7 15 23 31 39 8 16 24 32 40 纤维宽度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长宽比= 三、实验注意事项 1.用硝酸—氯酸钾离析原料样品时,硝酸不可倒的太多,以浸没样品为宜。因 离析过程有氯气放出,故应在通风橱内进行;硝酸对纤维的降解作用较强烈, 离析的终点应很好掌握。 2.硝酸为强酸,故离析结束倾倒离析废液时,不要直接倒入水槽,以免腐蚀水 槽,可倒入抽滤瓶中,利用洗涤水稀释之。 3.校正目镜测微尺时,物镜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朝上,校正完后,立即将物镜 测微尺包好收入盒中,以免打烂。 四、思考题 植物纤维原料用硝酸-氯酸钾法离析时,为保证分离纤维的完整,在操作中 应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