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四年(1177),编成《论语集 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 《孟子或问》、《诗集传》、《周易本 义》等著作,标志其理学体系的形成。 2021/2/23
2021/2/23 6 淳熙四年(1177),编成《论语集 注》、《孟子集注》、《论语或问》、 《孟子或问》、《诗集传》、《周易本 义》等著作,标志其理学体系的形成
淳熙六年(1179),重建白鹿洞书院。淳 十年(1183),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授 徒讲学。绍熙三年(1192),于建阳考亭建竹 林精舍(即考亭书院)讲学。绍熙五年 1194),朱熹重修并扩建岳麓书院,并经常 到此讲学。同年,扩建竹林精舍,更名为“沧 州精舍”,并一直在此授徒讲学,著述立说。 2021/2/23
2021/2/23 7 淳熙六年(1179),重建白鹿洞书院。淳 熙十年(1183),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授 徒讲学。绍熙三年(1192),于建阳考亭建竹 林精舍 ( 即 考 亭 书 院 ) 讲 学 。 绍 熙 五 年 (1194),朱熹重修并扩建岳麓书院,并经常 到此讲学。同年,扩建竹林精舍,更名为“沧 州精舍” ,并一直在此授徒讲学,著述立说
朱熹一生著述颇丰,后人将其论文 及书信等汇编成《朱文公文集》(包括 《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 《别集》十卷)和《朱子遗书》一百零 三卷;将其讲学的语录分类汇编成《朱 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2021/2/23
2021/2/23 8 朱熹一生著述颇丰,后人将其论文 及书信等汇编成《朱文公文集》(包括 《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 《别集》十卷)和《朱子遗书》一百零 三卷;将其讲学的语录分类汇编成《朱 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二、朱熹对“理一分殊” 与理气关系的解读 20212/23 9
2021/2/23 9 二、朱熹对“理一分殊” 与理气关系的解读
朱熹的哲学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 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 道教的思想而形成。在本体论上,朱熹理学对 程颢兄弟的“理”这一范畴以及“理一分殊” 题进一步展开;此外,他对理与太极、理与 气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讨论 2021/2/23 10
2021/2/23 10 朱熹的哲学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 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 道教的思想而形成。在本体论上,朱熹理学对 程颢兄弟的“理”这一范畴以及“理一分殊” 命题进一步展开;此外,他对理与太极、理与 气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