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朱熹的学术生涯 及其理学集大成 20212/23
2021/2/23 1 第四章 朱熹的学术生涯 及其理学集大成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 程颐)所创立的理学发展至南宋,日趋成熟, 进入理学体系的完善时期。朱熹吸取北宋五子 的理学成果,建立起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理 学的集大成者。不仅如此,朱熹还对儒家以外 的其他诸多门派的学术多有涉猎,尤其是对道 家、道教之学更有独到的研究,他在天文学 历法、地理学等方面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故 而,所谓“集大成”实际上具有相当广泛的学 术文化与自然科学的背景 2021/2/23
2021/2/23 2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 程颐)所创立的理学发展至南宋,日趋成熟, 进入理学体系的完善时期。朱熹吸取北宋五子 的理学成果,建立起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理 学的集大成者。不仅如此,朱熹还对儒家以外 的其他诸多门派的学术多有涉猎,尤其是对道 家、道教之学更有独到的研究,他在天文学、 历法、地理学等方面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故 而,所谓“集大成”实际上具有相当广泛的学 术文化与自然科学的背景
朱熹的学术生涯 20212/23
2021/2/23 3 一、朱熹的学术生涯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又字仲晦,号 晦庵、晦翁等,祖籍徽 州婺源(今江西婺源) 他生于福建尤溪,长期 活动于福建,晚年定居 于建阳(今属福建)的 考亭,其学被称为“闽 学”,其学派称为考亭 学派 2021/2/23
2021/2/23 4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又字仲晦,号 晦庵、晦翁等,祖籍徽 州婺源(今江西婺源)。 他生于福建尤溪,长期 活动于福建,晚年定居 于建阳(今属福建)的 考亭,其学被称为“闽 学” ,其学派称为考亭 学派
干道三年(1167),朱熹到潭州(今属 湖南长沙),讲学于岳麓书院。干道六年 (1170),在建阳筑寒泉精舍,著述讲学 煕二年(1175),在寒泉精舍研读周敦颐 程和张载的著作。并从中选取622条语录,编 成《近思录》,作为理学的入门书。 2021/2/23
2021/2/23 5 干道三年(1167),朱熹到潭州(今属 湖南长沙),讲学于岳麓书院 。干道六年 (1170),在建阳筑寒泉精舍,著述讲学。淳 熙二年(1175),在寒泉精舍研读周敦颐、二 程和张载的著作。并从中选取622条语录,编 成《近思录》,作为理学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