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题 、填空题 1.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原材料、库存商品 2.银行存款、个人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3.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在途资金、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 4.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保持原来实物形态 5.现金 6.近期出售 7.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银行存款 8.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直接转销法、备抵法 10.带息票据、不带息票据 11.入账时间的长短 12.取得时的实际成本 13.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较高、能分批保管 14.单项计提法、分类计提法、总额计提法 15.成本法、权益法 16.折旧基数、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17.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8.“资产减值损失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9.公允价值、相关的交易费用、应收项目 20.研究阶段、开发阶段 21.进行摊销 22.“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23.“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累计摊销” 24.6 “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 26.本金、利息 27.对象不同、性质不同、偿还期不同、享受的权利不同 28.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公益金 29.百分之五十以上 30.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二、判断题 7. × × 2345 15. 10.V 16.V × 11.× 6.V 18
第四章 答案 第一部分 概念题 一、填空题 1. 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原材料、库存商品 2. 银行存款、个人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3. 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在途资金、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 4. 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保持原来实物形态 5. 现金 6. 近期出售 7. 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银行存款 8.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 直接转销法、备抵法 10. 带息票据、不带息票据 11. 入账时间的长短 12. 取得时的实际成本 13. 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较高、能分批保管 14. 单项计提法、分类计提法、总额计提法 15. 成本法、权益法 16. 折旧基数、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17.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8. “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9. 公允价值、相关的交易费用、应收项目 20. 研究阶段、开发阶段 21. 进行摊销 22.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23. “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累计摊销” 24. 6 25. “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 26. 本金、利息 27. 对象不同、性质不同、偿还期不同、享受的权利不同 28. 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公益金 29. 百分之五十以上 30.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3. × 20. 25. 26.V 三、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6789 7.C 21 9.A 23 37 B 24 A DCDBABDAccccDA BCAADcBDAcADA B 13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11. ABD 21. ABCDE 2. BCDE 12.AC 22. CDE 3. ABE 23. ABCDE 14.AD 24. ABD 5. ABC 25. ABCDE 6. ABDE 16. BCD 26. ABDE 7. ABCDE 17. ABC 27. ABDF 8. ABC 1 8. ABCD 28. ABD 9. ABD 19. ABCDF 29. ABCE 10. ABCD 20. ABCD 第二部分核算题 习题一 1.借:其他货币资金—一外埠存款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2.借:在途物资 23750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B 4. B 5. C 6. A 7. C 8. B 9. A 10. B 11. A 12. B 13. C 14. A 15. D 16. C 17. D 18. B 19. A 20. B 21. D 22. A 23. C 24. C 25. C 26. C 27. D 28. A 29. B 30. C 31. A 32. A 33. D 34. C 35. B 36. D 37. A 38. C 39. A 40. D 41. A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BCDE 3. ABE 4. AC 5. ABC 6. ABDE 7. ABCDE 8. ABC 9. ABD 10. ABCD 11. ABD 12. AC 13. CD 14. AD 15. AD 16. BCD 17. ABC 18. ABCD 19. ABCDF 20. ABCD 21. ABCDE 22. CDE 23. ABCDE 24. ABD 25. ABCDE 26. ABDE 27. ABDF 28. ABD 29. ABCE 第二部分 核算题 习题一 1.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2.借:在途物资 23 75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一进项税3910 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外埠存款 27660 3.借:银行存款 2340 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外埠存款2340 习题二 各年的会计分录如下 ×1年12月: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计算:100000×5%=5000 2年10月:借:坏账准备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12月: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计算:120000×5%-1000=5000 3年6月:借:应收账款 4000 贷:坏账准备 4000 借:银行存款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12月:借:坏账准备 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00 计算:150000×5%-10000=-2500 ×4年10月:借:坏账准备 3500 贷:应收账款 3500 12月不用做会计分录 计算:80000×5%-4000=0 ×5年6月:借:坏账准备 1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 12月:借:资产减值损失 16000 贷:坏账准备 16000 计算:20000×59%+6000=16000 习题三 解题思路同习题二,答案略 习题四 1年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120万元×3%=36000元 补提坏账准备金额=36000-(24000-12500)=24500元 ×2年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100万元×5%=50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 91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27 660 3.借:银行存款 2 34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2 340 习题二 各年的会计分录如下: 1 年 12 月:借: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贷:坏账准备 5 000 计算:100 0005%=5 000 2 年 10 月:借:坏账准备 4 000 贷:应收账款 4 000 12 月: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贷:坏账准备 5 000 计算:120 0005%–1 000=5 000 3 年 6 月: 借:应收账款 4 000 贷:坏账准备 4 000 借:银行存款 4 000 贷:应收账款 4 000 12 月: 借:坏账准备 2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500 计算:150 0005%–10 000=–2 500 4 年 10 月:借:坏账准备 3 500 贷:应收账款 3 500 12 月不用做会计分录。 计算:80 0005%–4 000=0 5 年 6 月: 借:坏账准备 10 000 贷:应收账款 10 000 12 月: 借:资产减值损失 16 000 贷:坏账准备 16 000 计算:200 0005%+6 000=16 000 习题三 解题思路同习题二,答案略 习题四 1 年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120 万元3%=36 000 元 补提坏账准备金额=36 000−(24 000−12 500)=24 500 元 2 年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100 万元5%=50 000 元
补提坏账准备金额=50000-(36000+3000=11000元 习题五 (1)当年年末企业应该计提坏账准备金为: 250000×5‰+850000×1%+340000×2%+20000×5%+220000×9%=37350元 (2)如果己经有贷方余额20000元,则还应该计提 37350-20000=17350元 如果已经有贷方余额40000元,则应对坏账准备账户冲减40000-37350=2650元,即 借记2650元。 (3)如果已经有借方余额5000元,则还应该计提: 37350+5000=42350元 习题六 (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价=8700+12710+19200+14850+612=3.1742元 3000+4100+6000+4500+1800 1月销售成本=(2500+5500+7000)×3.1742=15000×3.1742=47613元 月末存货结存金额=(8700+12710+19200+14850+6120)-47613 =13967元 本题中,根据加权平均单价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倒挤本期销售成本也可。即: 1月末存货结存金额=4400×3.1742=13966元(与上述方法有1元的计算误差) 1月销售成本=(8700+12710+19200+14850+6120)-13966 =47614元 (2)先进先出法:1月初的存货单价=8700÷3000=29(元/件) 1月销售成本=2500×29+500×29+4100×3.1+900×32 +5100×3.2+1900×3.3=46880元 月末结存金额=2600×33+6120=14700元 或=(8700+12710+19200+14850+6120)-46880 =14700元 习题七 解题思路同习题六,答案略 习题八 (1)×1年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2)×2年12月31日 借:存货跌价准备10000
补提坏账准备金额=50 000−(36 000+3 000)=11 000 元 习题五 (1)当年年末企业应该计提坏账准备金为: 250 0005‰+850 0001%+340 0002%+20 0005%+220 0009%=37 350 元 (2)如果已经有贷方余额 20 000 元,则还应该计提: 37 350-20 000=17 350 元 如果已经有贷方余额 40 000 元,则应对坏账准备账户冲减 40 000-37350=2 650 元,即 借记 2 650 元。 (3)如果已经有借方余额 5 000 元,则还应该计提: 37 350+5 000=42 350 元 习题六 (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价= 3.1742元 3000 4100 6000 4500 1800 8700 12710 19200 14850 6120 = + + + + + + + + 1 月销售成本=(2 500+5 500+7 000)×3.1742=15 000×3.1742=47 613 元 1 月末存货结存金额=(8 700+12 710+19 200+14 850+6 120)-47 613 =13 967 元 本题中,根据加权平均单价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倒挤本期销售成本也可。即: 1 月末存货结存金额=4 400×3.1742=13 966 元(与上述方法有 1 元的计算误差) 1 月销售成本=(8 700+12 710+19 200+14 850+6 120)- 13 966 = 47 614 元 (2)先进先出法:1 月初的存货单价=8 700÷3 000=2.9(元/件) 1 月销售成本=2 500×2.9+500×2.9+4 100×3.1+900×3.2 +5 100×3.2+1 900×3.3=46 880 元 1 月末结存金额= 2 600×3.3+6 120=14 700 元 或=(8 700+12 710+19 200+14 850+6 120)-46 880 =14 700 元 习题七 解题思路同习题六,答案略。 习题八 (1) 1 年 12 月 31 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 (2) 2 年 12 月 31 日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00 (3)×3年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8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8500 习题九 表4-7 存货成本价与市价对比表 期末存货成本市价比较 存货名称成本市价个别比较法类别比较法综合比较法 服装 男装 西服150000135000135000 休闲服L10001500110000 小计25000285000 250000 女装 大衣|250000270000250000 西装200000150000150000 小计45000042000 420000 合计70000705000635000 670000 700000 最低635000 最高 700000 表内计算表明,个别比较法的存货计价最低,原因是逐项比较,选出的数据均最低,所以合 计数最低。类别比较法次之,综合比较法最高。三种方法中个别比较法最为稳健。 习题十 8月12日,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440万 应收股利 20万 投资收益 10万 贷:银行存款 470万 8月23日,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20万 12月31日,编制年报前: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40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万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万 贷:本年利润 万 2008年1月3日 借:银行存款 490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 440万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40万 投资收益 10万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3) 3 年 12 月 31 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8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8 500 习题九 表 4-7 存货成本价与市价对比表 存货名称 成 本 市 价 期末存货成本市价比较 个别比较法 类别比较法 综合比较法 服装 男装: 西服 150 000 135 000 135 000 休闲服 100 000 150 000 100 000 小计 250 000 285 000 250 000 女装: 大衣 250 000 270 000 250 000 西装 200 000 150 000 150 000 小计 450 000 420 000 420 000 合计 700 000 705 000 635 000 670 000 700 000 最低 635 000 最高 700 000 表内计算表明,个别比较法的存货计价最低,原因是逐项比较,选出的数据均最低,所以合 计数最低。类别比较法次之,综合比较法最高。三种方法中个别比较法最为稳健。 习题十 8 月 12 日,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40 万 应收股利 20 万 投资收益 10 万 贷:银行存款 470 万 8 月 23 日,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20 万 贷:应收股利 20 万 12 月 31 日,编制年报前: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万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万 贷:本年利润 40 万 2008 年 1 月 3 日 借:银行存款 490 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40 万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万 投资收益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