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财产清查 学习目标:财产清査是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 法。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应该了解财产清査的基本含义及种类,掌握确定期末存 货的技术,明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清査的方法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熟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基本概念 、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査是指对企业等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 进行实地盘点、查询和核对,以查明它们的实存数,并与其账面数进行对比,以 确证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保证账面资料的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 要的质量要求,财产清査也是财产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会计核算要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基本职能就是反映和控制经济 业务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起到会计核算应有的作用。但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往往会出现各项财产的账面数与实际结存数 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会计凭证或账簿出现漏记、重记或计算错误;错 收、错付;计量器具失灵;水灾、火灾、风灾等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不法分子 的贪污盗窃、营私舞弊。上述原因都可能使各项财产的账面数与实际结存数不相 符。因此,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必须进行 定期和不定期的财产盘点和核对,确保企业财产的完整无损,确保在账实相符的 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加强会计责任,完善物资管理制度。 会计的责任就是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保证账实相符性。通过财产 清査,能够加强企业会计人员记录经济业务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心。对于清查 出来的账实不符要及时调整账面记录,同时对于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 明原因,明确责任,改进财产物资的保管工作。 (二)提高财产物资的使用效率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发现财产物资的储存和使用情况,对储存不足和积压现 象要积极补足和处理,改善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 (三)切实贯彻结算制度 财产清査包括债权债务等往来结算账款,清査时要与对方逐一核对,对于清
1 第五章 财产清查 学习目标: 财产清查是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 法。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应该了解财产清查的基本含义及种类,掌握确定期末存 货的技术,明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熟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基本概念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对企业等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 进行实地盘点、查询和核对,以查明它们的实存数,并与其账面数进行对比,以 确证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保证账面资料的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 要的质量要求,财产清查也是财产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会计核算要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基本职能就是反映和控制经济 业务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起到会计核算应有的作用。但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往往会出现各项财产的账面数与实际结存数 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会计凭证或账簿出现漏记、重记或计算错误;错 收、错付;计量器具失灵;水灾、火灾、风灾等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不法分子 的贪污盗窃、营私舞弊。上述原因都可能使各项财产的账面数与实际结存数不相 符。因此,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必须进行 定期和不定期的财产盘点和核对,确保企业财产的完整无损,确保在账实相符的 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加强会计责任,完善物资管理制度。 会计的责任就是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保证账实相符性。通过财产 清查,能够加强企业会计人员记录经济业务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心。对于清查 出来的账实不符要及时调整账面记录,同时对于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 明原因,明确责任,改进财产物资的保管工作。 (二)提高财产物资的使用效率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发现财产物资的储存和使用情况,对储存不足和积压现 象要积极补足和处理,改善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 (三)切实贯彻结算制度 财产清查包括债权债务等往来结算账款,清查时要与对方逐一核对,对于清
查出的坏账要按规定及时处理,严肃结算纪律和强化商业信用 三、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其清査的对象和范围可分为全面清査和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 全面清査就是对企业的全部财产进行全面的实地盘点和核对,以保证账实相 符。全面清査的对象一般包括:货币资金、实物、债权和债务等。 需要全面清查的情形主要如下: (1)年终决算之前,为确保年度会计报表真实性需进行的全面清查。 (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为明确经济责任要进行的全面检査 (3)在核实资金定额或开展清仓査库时,为摸清家底而需进行的全面清査。 2、局部清查 局部清査就是根据管理的需要或有关规定,对部分实物资产产、债权债务进 行实地盘点和核对。 需要局部清查的情形主要如下 (1)对于流动性较大的物资,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年内需要轮 流盘点或重点清查 (2)各种贵重物资,需至少每月作一次清查 (3)库存现金,每日终了时要作清点。 (4)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每月初需同银行核对。 (5)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应与业务往来单位核对一至两次。 (二)按其清査的时间可分为定期清査和不定期清査 1、定期清查 定期清査是指根据计划进行的财产清查。定期清査一般在财产管理制度中就 有明确规定,它通常在年未、季末或月末进行。 2、不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査是指根据需要临时安排的财产清査。通常,当有如下一些特殊情 况发生时,需作清查。 (1)更换财产物资保管员和现金出纳员; (2)发生非常损失 (3)审计 (4)企业关、停、并、转、清产核资、破产清算。 (三)按其清査的执行单位可分为内部清查和外部清查 1、内部清查 内部清查就是由本企业内部的有关人员所进行的财产清查。 2、外部清查
2 查出的坏账要按规定及时处理,严肃结算纪律和强化商业信用。 三、 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其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 全面清查就是对企业的全部财产进行全面的实地盘点和核对,以保证账实相 符。全面清查的对象一般包括:货币资金、实物、债权和债务等。 需要全面清查的情形主要如下: (1)年终决算之前,为确保年度会计报表真实性需进行的全面清查。 (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为明确经济责任要进行的全面检查。 (3)在核实资金定额或开展清仓查库时,为摸清家底而需进行的全面清查。 2、局部清查 局部清查就是根据管理的需要或有关规定,对部分实物资产产、债权债务进 行实地盘点和核对。 需要局部清查的情形主要如下: (1)对于流动性较大的物资,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年内需要轮 流盘点或重点清查。 (2)各种贵重物资,需至少每月作一次清查。 (3)库存现金,每日终了时要作清点。 (4)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每月初需同银行核对。 (5)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应与业务往来单位核对一至两次。 (二)按其清查的时间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1、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是指根据计划进行的财产清查。定期清查一般在财产管理制度中就 有明确规定,它通常在年未、季末或月末进行。 2、不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需要临时安排的财产清查。通常,当有如下一些特殊情 况发生时,需作清查。 (1)更换财产物资保管员和现金出纳员; (2)发生非常损失; (3)审计; (4)企业关、停、并、转、清产核资、破产清算。 (三)按其清查的执行单位可分为内部清查和外部清查 1、内部清查 内部清查就是由本企业内部的有关人员所进行的财产清查。 2、外部清查
外部清査就是由本单位以外的人员进行的财产清査。如,接受来自上级主管 部门、财税机关、审计、银行等的清査。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实物资产的清查 实物资产的清査对象包括具有实物形态的各种财产。如,固定资产、原材料、 在产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等。本节我们重点应掌握在实地盘存和永续盘 存制下确定期末存货的技术 (一)实物资产的盘存制度 实物资产的盘存制度,包括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两种 1、永续盘存制。它是指财务部门必须对日常发生的实物资产的増加数、减 少数和账面结存数加以反映。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账面期末余额=账面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采用“永续盘存制”,是一种账簿记录,它是否反映各项实物资产的实际结 存数,需要企业对各项实物资产进行清点,对于账实不符的情况要找出原因加以 纠正。 2、实地盘存制。平时只反映实物资产的增加数,不反映减少数,至月末结 账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出本月的减少数,再据以登记减少数 实地盘存制下的盘点仅仅是作为登记实物资产减少的依据,并不表明账实的 相符性 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各有优缺点: 永续盘存制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结存情况,便于我 们对各项实物资产的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该盘存制度为企业广泛采用。 但核算工作量比较大,需要耐心细致对待。 实地盘存制下,平时只反映实物资产的增加数,所以其优点也很显然,期间 核算工作量相对较小。但实地盘存制是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出当期的减 少数,所以它一种不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财产的丢失、物资毁损、盜窃等情况 易隐藏于当期发出数内。因此,该制度局限于小型企业、经营鲜活商品的零售企 业等 (二)实物资产的盘查方法 对实物资产的盘査方法包括实地盘点法、抽样盘存法、技术推算法和函证核 对法。 在清査中,要填制好相关表格,并由经办人和负责人签章 1、清査人员应将盘点结果填制如表5-1的“盘存单
3 外部清查就是由本单位以外的人员进行的财产清查。如,接受来自上级主管 部门、财税机关、审计、银行等的清查。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实物资产的清查 实物资产的清查对象包括具有实物形态的各种财产。如,固定资产、原材料、 在产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等。本节我们重点应掌握在实地盘存和永续盘 存制下确定期末存货的技术。 (一)实物资产的盘存制度 实物资产的盘存制度,包括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两种。 1、永续盘存制。它是指财务部门必须对日常发生的实物资产的增加数、减 少数和账面结存数加以反映。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账面期末余额=账面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采用“永续盘存制”,是一种账簿记录,它是否反映各项实物资产的实际结 存数,需要企业对各项实物资产进行清点,对于账实不符的情况要找出原因加以 纠正。 2、实地盘存制。平时只反映实物资产的增加数,不反映减少数,至月末结 账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出本月的减少数,再据以登记减少数。 实地盘存制下的盘点仅仅是作为登记实物资产减少的依据,并不表明账实的 相符性。 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各有优缺点: 永续盘存制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结存情况,便于我 们对各项实物资产的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该盘存制度为企业广泛采用。 但核算工作量比较大,需要耐心细致对待。 实地盘存制下,平时只反映实物资产的增加数,所以其优点也很显然,期间 核算工作量相对较小。但实地盘存制是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出当期的减 少数,所以它一种不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财产的丢失、物资毁损、盗窃等情况 易隐藏于当期发出数内。因此,该制度局限于小型企业、经营鲜活商品的零售企 业等。 (二)实物资产的盘查方法 对实物资产的盘查方法包括实地盘点法、抽样盘存法、技术推算法和函证核 对法。 在清查中,要填制好相关表格,并由经办人和负责人签章。 1、清查人员应将盘点结果填制如表 5-1 的 “盘存单
表5-1 盘存单 单位名称 编号: 盘点时间 材产类别 存放地点: 编号 名称计量单位数量 单价 备注 盘点人签章 实物保管人签章 2、清查人员要根据“盘存单”和账簿记录填制如表5-2的“实存账存对比表”。 表5- 实存账存对比表 单位名称 年月日 类别 差异 编号及名/计量 称/单位/单价 实存 账存 盘盈 盘亏备注 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 主管人员: 会计 制表: 对于清查出来的残损变质物资、伪劣产品应另行填制如表5-3的“残损 变质物资、伪劣产品情况表”,凡情节比较严重的应专案说明。 表5-3 残损变质物资、伪劣产品情况表 年月日 名称单位原价[账面记录 残损伪劣「处理 规格 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意见 合计 主管人员 制表 4、在固定资产清査中无论出现盘盈还是盘亏,均应根据清査结果按要求填 制如表5-4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并应查找原因,为进一步的处理提 供依据
4 表 5-1 盘存单 单位名称: 编号: 盘点时间: 财产类别: 存放地点: 编号 名称 计量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备注 盘点人签章 实物保管人签章 2、清查人员要根据“盘存单”和账簿记录填制如表 5-2 的 “实存账存对比表”。 表 5-2 实存账存对比表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编号 类别 及名 称 计量 单位 单价 实存 账存 差异 盘盈 盘亏 备注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主管人员: 会计: 制表: 3、对于清查出来的残损变质物资、伪劣产品应另行填制如表 5-3 的 “残损 变质物资、伪劣产品情况表”,凡情节比较严重的应专案说明。 表 5-3 残损变质物资、伪劣产品情况表 年 月 日 名称 规格 单位 原价 账面记录 报废 报损 残损伪劣 处理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意见 合计 主管人员: 会计: 制表: 4、在固定资产清查中无论出现盘盈还是盘亏,均应根据清查结果按要求填 制如表 5-4 的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并应查找原因,为进一步的处理提 供依据
表5-4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 单位名称 年月日 第号 财固-() 号资产资产单位数量市场成新入账数量固定已提己提账面书编 编号名称 资产折旧减值价值号 价值 单位领导 技术(设备)主管: 会计机构负责人 制表人 二、货币资金的清查 货币资金清査的对象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为加强现金管理,企业应建立库存现金的定期清査制度。确定库存现金实有 数的方法是实地盘点,并将盘点数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结余额进行核对。对 于存在的盘盈或盘亏情况,应填制如表5-5的“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库存 现金盘点报告表”兼有“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是反映库存现 金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重要原始凭证。库存现金清査时要把握如下几个要 点 1.库存现金数是否超过规定的库存限额 2.有无以不具备法律效力的私人借条或收据抵充库存现金 3.是否存在挪用公款的情况 表5-5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单位名称 年月日 实存金额 账存金额 实存与账存对比 备注 盘盈 合计 盘点人 出纳员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于每月末将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提供的银行对 账单进行逐笔核对。核对不符的原因通常属于记账错误和未达账项两种。 1.记账错误 记账错误或是来自企业或是来自银行方面。如果是企业的原因,可运用规定 的错账更正方法进行更正,如果是银行方面的原因,应立即通知银行加以更正
5 表 5-4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第 号 财固-( ) 卡 片 号 固 定 资 产 编号 固 定 资 产 名称 计 量 单位 盘盈 盘亏 理 由 书 编 号 附注 数量 市 场 价 成 新 率 入 账 价值 数量 固 定 资 产 入 账 价值 已 提 折旧 已 提 减值 账 面 价值 单位领导: 技术(设备)主管: 会计机构负责人: 制表人: 二、货币资金的清查 货币资金清查的对象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为加强现金管理,企业应建立库存现金的定期清查制度。确定库存现金实有 数的方法是实地盘点,并将盘点数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结余额进行核对。对 于存在的盘盈或盘亏情况,应填制如表 5-5 的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库存 现金盘点报告表”兼有“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是反映库存现 金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重要原始凭证。库存现金清查时要把握如下几个要 点: 1. 库存现金数是否超过规定的库存限额; 2. 有无以不具备法律效力的私人借条或收据抵充库存现金; 3. 是否存在挪用公款的情况。 表 5-5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实存金额 账存金额 实存与账存对比 备注 盘盈 盘亏 合计 盘点人: 出纳员: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于每月末将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提供的银行对 账单进行逐笔核对。核对不符的原因通常属于记账错误和未达账项两种。 1. 记账错误 记账错误或是来自企业或是来自银行方面。如果是企业的原因,可运用规定 的错账更正方法进行更正,如果是银行方面的原因,应立即通知银行加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