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年月日 第4章系统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 教学内容 第1节概述 第2节常用规划方法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正确认识组织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所处的阶段,明确是什么原 因促使组织需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所需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如何进行可行性硏究 教学目的如何从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进行系统规划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的常用方法的基本思想,规划过程、使用工具,理解各种规划 方方法所适用的范围。 系统规划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重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各种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规划过程和工具 教学难点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体现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PT) 第1节概述 第2节常用规划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启动的原因 企业系统规划法 演示设计 诺兰模型及其指导作用 二、关键成功因素法 板书设计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三、战略目标集转移法 四、系统规划及其作用 五、系统规划阶段的成果 教学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很多,各有其侧重点。就各种方法比较而言,结构化系统分 析方法是一种比较能够全面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方法。其他方法可以作为结构化开发方法 中南大学商学院2 的补充。 课程导入 从本章开始,就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 中南大学商学院 2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第 4 章 系统规划 第 1 节 概述 第 2 节 常用规划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正确认识组织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所处的阶段,明确是什么原 因促使组织需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所需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如何进行可行性研究, 如何从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进行系统规划。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的常用方法的基本思想,规划过程、使用工具,理解各种规划 方方法所适用的范围。 教学重点 系统规划的内容和作用。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各种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规划过程和工具。 教学难点 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体现。 建议学时 2 学时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讲授(PPT)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第 1 节 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启动的原因 二、诺兰模型及其指导作用 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四、系统规划及其作用 五、系统规划阶段的成果 第 2 节 常用规划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二、关键成功因素法 三、战略目标集转移法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很多,各有其侧重点。就各种方法比较而言,结构化系统分 析方法是一种比较能够全面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方法。其他方法可以作为结构化开发方法 的补充。 从本章开始,就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第1节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启动的原因 现有系统的问题、期望开拓新机遇、增强竞争力、期望更有效的利 用信息、组织的增长、合并和购并、社会、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加 之开始变化的个人能力所感知的潜在效益将促使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 启动,归结起来 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需要(利益驱动)一必要性; 科技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一可能性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其它原因 诺兰模型及其指导作用 1、诺兰模型 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成熟的成长过 程。诺兰( Nolan)1973年首次提出了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称为 诺兰阶段模型。1980年把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 初装。组织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计算机的作 用被初步认识到,个别人具有了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一般而言,“初 装”阶段大多发生在单位的财务、人事等数据处理量大的部门 蔓延。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 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使组织的事务处理效率有了提 高。出现了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有待解决的问题,只 有一部分计算机的应用收到了实际的效益 中南大学商学院3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 中南大学商学院 3 第 1 节 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启动的原因 现有系统的问题、期望开拓新机遇、增强竞争力、期望更有效的利 用信息、组织的增长、合并和购并、社会、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加 之开始变化的个人能力所感知的潜在效益将促使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 启动,归结起来: 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需要(利益驱动) —必要性; 科技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可能性;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其它原因。 二、诺兰模型及其指导作用 1、诺兰模型 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成熟的成长过 程。诺兰(Nolan)1973 年首次提出了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称为 诺兰阶段模型。1980 年把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 初装。组织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计算机的作 用被初步认识到,个别人具有了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一般而言,“初 装”阶段大多发生在单位的财务、人事等数据处理量大的部门。 蔓延。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 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使组织的事务处理效率有了提 高。出现了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只 有一部分计算机的应用收到了实际的效益
控制。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预算每年以30%40%或更高的比例 增长,投资的回收不理想。应用项目不断积累,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出 现了由组织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整个组织的系 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是实 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集成。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 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重新装备大量设 备,预算费用又一次迅速增长。 数据管理。“集成”之后,会进人“数据管理”阶段。 成熟。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组织中各管理层次(高层、中层、 基层)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2、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 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 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 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可行性研究 按照各种有效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以及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 目标,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和项目评估,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可行性不等于可能性,可行性含有必要性。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中南大学商学院4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 中南大学商学院 4 控制。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预算每年以 30%~40%或更高的比例 增长,投资的回收不理想。应用项目不断积累,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出 现了由组织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整个组织的系 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是实 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集成。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 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重新装备大量设 备,预算费用又一次迅速增长。 数据管理。“集成”之后,会进人“数据管理”阶段。 成熟。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组织中各管理层次(高层、中层、 基层)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2、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 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 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 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可行性研究 按照各种有效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以及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 目标,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和项目评估,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可行性不等于可能性,可行性含有必要性。 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通过了解用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方面 研究并论证本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硏究报告,制定初步项目 开发计划 -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3、可行性研究的作用(意义) 是确定项目开发的依据; 是划定下阶段工作范围、编制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活动的依据; 是分配资源的依据 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准则 4、可行性研究的实施步骤 对用户需求及现实环境进行调查。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写有关用户提出问题的书面材料。 依据书面材料及有关资料对待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从经济、技术、 操作、进度、社会因素的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审和审批,决定项目是取消还是继续。 若项目可行测制定初步的项目开发计划根据需要签署开发合同。 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概述;可行性硏究的前提;对现行系统的分析;建议的系统;投资 及效益分析;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结论。 四、系统规划及其作用 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用户提出的需求,从户的现状出 发,经过调查,对索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阶段 中南大学商学院5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 中南大学商学院 5 通过了解用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方面 研究并论证本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项目 开发计划。——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3、可行性研究的作用(意义) 是确定项目开发的依据; 是划定下阶段工作范围、编制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活动的依据; 是分配资源的依据; 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准则。 4、可行性研究的实施步骤 对用户需求及现实环境进行调查。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写有关用户提出问题的书面材料。 依据书面材料及有关资料对待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从经济、技术、 操作、进度、社会因素的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审和审批,决定项目是取消还是继续。 若项目可行,则制定初步的项目开发计划,根据需要签署开发合同。 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概述;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对现行系统的分析;建议的系统;投资 及效益分析;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结论。 四、系统规划及其作用 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用户提出的需求,从户的现状出 发,经过调查,对索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阶段
划分、开发组织和开发队伍、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工作进度,用系统 的、科学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规划。 在进行系统规划时,一般应对现行系统进行: 创造性分析( creative analysis):对现存问题采用新的方法进行调 查分析。 批判性分析 critical analysis):毫无偏见地仔细询问系统中各组成 部分是否有效益或效率,是否应建立新的关系,是否是超越手工作业系 统的自动化;询问用户的陈述和假设,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查清及分 析有冲突的目标及发展方向 2、作用 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利于集中全部资源优势,使 其得到合理配置与使用; 使开发的目标系统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促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深化 作为系统开发的标准 促使管理人员回顾过去的工作,发现可以改进的薄弱环节。 3、内容 组织的战略目标、政策和约束、计划和指标分析;新的管理信息系 统的目标、约束、计划和指标分析、功能结构、组织运行和管理、效益 分析和规划 组织的外部环境与管理现状调查 用户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描述 中南大学商学院6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 中南大学商学院 6 划分、开发组织和开发队伍、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工作进度,用系统 的、科学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规划。 在进行系统规划时,一般应对现行系统进行: 创造性分析(creative analysis):对现存问题采用新的方法进行调 查分析。 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毫无偏见地仔细询问系统中各组成 部分是否有效益或效率,是否应建立新的关系,是否是超越手工作业系 统的自动化;询问用户的陈述和假设,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法;查清及分 析有冲突的目标及发展方向。 2、作用 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利于集中全部资源优势,使 其得到合理配置与使用; 使开发的目标系统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促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深化; 作为系统开发的标准; 促使管理人员回顾过去的工作,发现可以改进的薄弱环节。 3、内容 组织的战略目标、政策和约束、计划和指标分析;新的管理信息系 统的目标、约束、计划和指标分析、功能结构、组织运行和管理、效益 分析和规划 组织的外部环境与管理现状调查 用户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