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首新许官骨院 教案 专业:运动训练 遝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2006年4月
教 案 专 业:运 动 训 练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2006 年 4 月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1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绪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任务:了解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掌握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 了解我国学校体育产生与发展的概况;了解各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体育 教学难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 绪论 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 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关内容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 体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的基本 原理。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主要有: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体 育的目标与功能、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与原则、体育教 学方法、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课余体育、学校 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等九章 展示:各类教材 《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一直是体育院校系的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但 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出现是在上世纪80年代。 1.上世纪50年代:《体育理论》 2.1983年10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学校体育学》,作为 全国各体育院校教学参考书 3.1986年4月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24个单位,在 杭州大学举行了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筹备《学校体 育学》课程 4.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 专业目录》,明确规定把原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 学等课程,并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为教育类专业中体育教育专业的 12门主要课程之 5.1991年6月根据专业目录要求,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施行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体育学被正式 列为体育专业10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 6.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并于1993年4月出版了包括学 校体育学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
1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1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绪论/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任务:了解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掌握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我国学校体育产生与发展的概况;了解各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体育。 教学难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绪论 一、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 体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的基本 原理。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主要有: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体 育的目标与功能、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与原则、体育教 学方法、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课余体育、学校 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等九章。 二、《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体育学的内容一直是体育院校系的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但 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出现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 1.上世纪 50 年代:《体育理论》 2.1983 年 10 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学校体育学》,作为 全国各体育院校教学参考书。 3.1986 年 4 月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 24 个单位,在 杭州大学举行了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筹备《学校体 育学》课程。 4.1988 年 11 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 专业目录》,明确规定把原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 学等课程,并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为教育类专业中体育教育专业的 12 门主要课程之一。 5.1991 年 6 月根据专业目录要求,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施行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体育学被正式 列为体育专业 10 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 6.1992 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并于 1993 年 4 月出版了包括学 校体育学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 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 关内容; 展示:各类教材
要求》(简称基本要求)。 7.后来,《学校体育学》几经改版,种类增多,当前有10本左 右的教材与专著 8.从2005年秋开始,《学校体育学》又变为两门课程,其一《学 校体育概论》、其二《体育教学论》。 三、《学校体育学》的主要内容 总论:总体概述学校体育的理论知识。 学校体育教学:针对体育教学进行分解学习 学校课外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运动竞赛、校 际体育交流 学校体育研究:学校体育涉及各方面的研究,宏观、中观、微 观等方面。 学校体育管理:国家学校体育管理、各省市自治区学校体育管 理、各具体学校对学校体育管理。 四、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 (二)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做好课堂笔记。 (三)考核方法: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考核根据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具体实 际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取得的成绩,平时 检查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成绩占 总成绩的60%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产生与发展概况 提问:中国学校体育的 、我国古代的学校体育 源头在哪里?(可适当 以“六艺”为主的教学,其中“射、御”类似现今的体育。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 二、我国近代的学校体育 的回答情况进行归 (一)“西学”与维新主义”—一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纳。) (二)北洋军阀时期的学校体育—“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衰退与 自然体育思想”的引入 (三)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分组讨论:1903年颁布 立与学校体育思想争论 的《奏定学堂章程》对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体育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 (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发展的阶段 意义是什么? 1、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为初创阶段。 2、第二阶段(1958-1965年)为过渡阶段 3、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为畸形发展阶段。 4、第四阶段(1977以后)为新的发展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校体育体制 2、学校体育的条件得到加强 3、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制度 4、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
2 要求》(简称基本要求)。 7.后来,《学校体育学》几经改版,种类增多,当前有 10 本左 右的教材与专著。 8.从 2005 年秋开始,《学校体育学》又变为两门课程,其一《学 校体育概论》、其二《体育教学论》。 三、《学校体育学》的主要内容 总论:总体概述学校体育的理论知识。 学校体育教学:针对体育教学进行分解学习。 学校课外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运动竞赛、校 际体育交流 学校体育研究:学校体育涉及各方面的研究,宏观、中观、微 观等方面。 学校体育管理:国家学校体育管理、各省市自治区学校体育管 理、各具体学校对学校体育管理。 四、学习《学校体育学》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 (二)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做好课堂笔记。 (三)考核方法: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考核根据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具体实 际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取得的成绩,平时 检查成绩占总成绩的 4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成绩占 总成绩的 60%。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学校体育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我国古代的学校体育 以“六艺”为主的教学,其中“射、御”类似现今的体育。 二、我国近代的学校体育 (一)“西学”与“维新主义”——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二)北洋军阀时期的学校体育——“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衰退与 “自然体育思想”的引入 (三)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 立与学校体育思想争论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体育 (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7 年)为初创阶段。 2、第二阶段(1958—1965 年)为过渡阶段。 3、第三阶段(1966—1976 年)为畸形发展阶段。 4、第四阶段(1977 以后)为新的发展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校体育体制 2、学校体育的条件得到加强 3、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制度 4、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 提问:中国学校体育的 源头在哪里?(可适当 展开讨论,并根据学生 的 回 答 情 况 进 行 归 纳。) 分组讨论:1903 年颁布 的《奏定学堂章程》对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 意义是什么?
5、学校体育科硏繁花似锦,学校体育理论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6、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 小结评价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产生于何年? 抽查提问:检查学生对 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要求: 布置作业及考题 时间期限为1周 作业字数为1000字左 作业(思考题):1、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 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 作业:实地考査一所中小学的体育现状,撰写一篇调查报眚。 课后小结:
3 5、学校体育科研繁花似锦,学校体育理论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6、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 小结/评价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产生于何年? 布置作业及思考题 抽查提问:检查学生对 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作业要求: 时间期限为 1 周 作业字数为 1000 字左 右 作业(思考题):1、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 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 作业:实地考查一所中小学的体育现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课后小结: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2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与且标 教学任务:了解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和体育的地位;了解学校体育的主要功熊;了解制定 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掌握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目标及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 形式与要求。 教学重点: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教学难点: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确定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地位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 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 (一)学校体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 关内容;补充有关材 分,其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系统 (二)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等紧密结合、相互促 进,共同实现学校教育对培养人的目标 二、学校体育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是体育的组成部分 (二)学校体育是社会(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 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 讨论:体育如何促进学 (一)促进智力发展 生智力的发展?补充 (二)形成优良品德 相关研究成果。 (三)培养审美情趣 二、健身功能 (一)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 (二)提高机能水平 (三)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4 首都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次: 2 授课对象:运动训练专业 授课内容: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与目标 教学任务:了解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和体育的地位;了解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了解制定 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掌握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目标及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 形式与要求。 教学重点: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教学难点: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确定 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考勤等 讲授新内容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系统 (二)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等紧密结合、相互促 进,共同实现学校教育对培养人的目标 二、学校体育在现代体育中的地位 (一)学校体育是体育的组成部分 (二)学校体育是社会(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 (一)促进智力发展 (二)形成优良品德 (三)培养审美情趣 二、健身功能 (一)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 (二)提高机能水平 (三)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 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 关内容;补充有关材 料。 讨论:体育如何促进学 生智力的发展?补充 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