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则 第八章内部人交湯 217 §8.1引论 218 §8,2内部人交易造成的损害 219 §8.2.1对公司的损害 219 §8.2.2交易活动对投资人的损害 220 $8.2.3迟延信息披露对市场的损害 221 §8.2.4获取秘密收益对效率的损害 224 S8.2.5私下调整规则 226 §8.3内部交易的积极因素 227 §8.3.】企业主获得收益 227 §8.3.2从市场价格波动中获取信息 29 $8,4内部人交易的普遍性和可防止性 229 §8.5法律救济与损害的协调 231 §8.5.1引论 231 §8.5.2公司追偿 §8.5.3股东追偿 §8.5.4行之有效的抑制措施 §8.5.5不利信息的后果 237 §8.6第16条(b)款:基础 88.6.11论 8 $8.6.2受益所有人 240 $8.6.3“股票证券” §8.6.4“任何收益” $8.7第16条(b)款:非传统交易 243 888州法的方法:代理理论 247 §8.910h-5规则简介 §8.10规则10b-5:诉讼的基础 §8,10.1谁可以起诉:买方一卖方原理 §8.10.2起诉谁:受信托人、消息透孱人以及其他人 256 §8.10.3欺诈的故意 260 §8.10.4关键性 262 §8.10.5因果关系、信赖及相互关系 262 §8.10.6直接因果关系及相互关系 268 88.10.7损害赔偿 269 §8.11内部人交易之外:误述和漏述 0 §8.11.1欺诈与违反信托义务 270 88.11.2从公司获得赔偿的问题 272
§8.11.3损害赔偿的方法 274 88.12内部人交易之外:根据非公开亦非内部消息进行的交易 275 §8.12.1有关自我交易活动的信息 275 §8.12.2偶然或努力获得的市场信息 276 §8.12.3秘密获取的市场信息 277 §8.12.4结构性内部人获得的市场信息 280 第九章投票制度 288 §9.1投票权的州法 288 §9,1.1什么时候投票 289 §9.1.2什么人投票和如何投票 289 §9.1.3投票权如何分配 291 §9.1.4 关于什么事项投票 294 §9.2联邦代理规则 294 §9.3股东提议 300 $9.4反欺诈诉讼 306 §9.4.1诉讼的私权 307 §9.4.2重要性 307 §9.4.3可罚性 307 §9.4.4因果关系、信赖和起诉权 308 S9.4.5补偿 309 $9.5投票权理论 310 §9.5.1理性冷漠问题 311 §9:5.2搭便车问题 312 §9.5.3公平问题 33 §9.5.4集体诉讼问题的解决办法 313 第十章公司联合的基本规则 324 §10.1 截然不同的简单案例:出售与合并 324 §10.2适用这两种不同案例的法律和其它处理方式 328 §10.2.1联邦所得税 328 §10.2.2会计处理方式 330 §10.2.3证券条例 332 §10.2.4州商业公司法规定的处理方式 333 $10.2.5反垄断处理方式 36 §10.3类型:出售的不同方式 337 810.4类型:合并的不同形式 341 §10.5类型:介于出售与合并之间的混合形式 351
6 公司法则 §10.5,1税务处理方式 351 §10.5.2会计处理方式 354 §10.6评定补偿权 355 810.6.1引论 355 §10.6.2法规的适用范围与程序 359 810.6.3评估方法 361 §10.6.4 排他性 363 810.7实质合并 365 第十一章 控例权转移和内部人救诈:控制权合并和出售 37列 §11.1臂长合并 380 §11.2两步收购 382 11.3母子公司合并 385 §11.4控制权出售 390 §11.4.1出售给“抢劫者” 390 §11.4.2职位出售 391 §11.4.3集体机会的转移 392 §11.4.4控制公司资产 39g §11.4.5平等机会规则 401 第十二章控制权转移和内部人扩张:排斥和清购 409 812.1引论 409 $12.2 司法规范的理论基础 412 §12.2.1损害 412 §12.2.2益处 417 §12.2.3非法控制 418 §12.2.4损害和收益概述 419 §12.2.5自我交易分析 419 §12.2.6不同情况下的含义 420 812.3法律的发展:公开公司 423 §12.3.1最高法院的权利放弃声明 423 §12,3.2特拉华对挑战作出反应 424 §12.3.3下级法院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425 §12.3.4证交委的反应 426 §12.3.5特拉华采取复查 427 812.4封闭公司的判例 429
录 第十三章控制权转移和内部人抵制:股权收购 436 §13.1引论 436 813.2股权收购理论 437 §13.2,1对股权收购的解释 438 813.2.2关于这些理论的证据 443 §13.2.3可能的含义 446 §13.3威廉姆斯法:基本原理 813.3.1背景和目的 §13.3.2道路规则 §13.3.3一个解释性假说 §13.4威廉姆斯法:诉讼 454 §13.4.1§13(d)中的收购 §13.4.2对违反§13(d)的补偿 §13.4.3“股权收购”的意义 §3.4.4§14(e)下的诉讼 4 §13.5州兼并规范 4 号13.6对兼并企图的防御 463 §13.6.1策略 463 813,6.2联邦判例法 468 §13.6.3.州判例法 469 §13.6.4评价 475 第十四章股东分配 492 §14.1股息政策 492 $14.2股东保护 498 §14.3债权人保护:股息法令 503 §14.3.1收入盈余准则 505 §14.3.2资本盈余分配 506 §14.3.3变更法定资本为资本盈余 507 §14.3.4破产准则 508 §14.3.5机智股息准则 508 §14.3.6重估盈余股息 509 §14.3.7通过会计变更提高盈余 510 §14.3.8财务比率准则 513 §14.3.9新标准公司法 513 §14.3.10欺诈产权转让法 13 §4.4重购:理论和实践 51
8 公司法则 §14.5重购和股东保护 518 §14.6重购:法定会计对待 521 第十五章股东诉讼 531 §15.1引论 531 §15.2对蓝率的要求 532 §15.2.1免除 533 §15.2.2拒绝 534 §15.2.3独立委员会 535 §15:3对股东的要求 538 §15.4当时所有权规则 539 §15.5费用担保 540 §5.6派生诉讼辩护中的利益冲突 542 §15.7和解 543 815.8费用 545 815.9诉讼的特性 547 §15.10损害赔偿和责任保险 548 §15.10.1第三方诉讼 549 §15.10.2派生诉讼 553 815.10.3D&0保险的价值 554 第十六章法人人格的内洒 562 §16.1 引论 562 §16,2关于公司适当作用的观点 623 816.2.1二元论:严格利润最大化准则 564 §16,2.2一元论:公私利益的远期一致 566 $16.2.3适度理想主义:自守法 568 $16.2,4高度理想主义:利益集团的调和与作为利余目标的公共利益目标571 816.2,5实用主义:立约提供公益服务 575 §16.3重新定义 576 §16.3.1区分公共行为 577 §16.3.2确定政府组织“纵向统一”的程度 578 $16.3.3划分非营利和营利行为 578 §16.4结论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