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4年全球最大250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以下简称“250强”)完 成国际市场营业额为5212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1%。65家中国 (内地)企业成功入选250强,其中8家跻身50强,21家进入100 强。65家承包商市场占有率达172%,完成国际市场营业额合计 900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3.5%。而同期美国、欧洲、韩国承包 商业绩普遍下滑10%以上,中国企业的表现可圈可点。内地上榜企 业平均完成国际市场营业额为138亿美元,虽比上年的128亿美 元显著进步,但与250强20.8亿美元的平均营业额仍差距明显。 826.6 700 613.2 600 69.7 550 500 432 平均海外资产(亿美元) 平均海外收入(亿美元) ■全球前100名非金融类跨国公司■中国前10名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 图1-15:全球前100名非金融类跨国公司与中国前10名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 业的国际化程度对比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 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第三章趋势展望 纵观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投资合 作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必将大有可为。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企业将积极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进
19 2015 年 8 月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4 年全球最大 250 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以下简称“250 强”)完 成国际市场营业额为 5212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 4.1%。65 家中国 (内地)企业成功入选 250 强,其中 8 家跻身 50 强,21 家进入 100 强。65 家承包商市场占有率达 17.2%,完成国际市场营业额合计 900 亿美元,比 2013 年增长 13.5%。而同期美国、欧洲、韩国承包 商业绩普遍下滑10%以上,中国企业的表现可圈可点。内地上榜企 业平均完成国际市场营业额为 13.8 亿美元,虽比上年的 12.8 亿美 元显著进步,但与 250 强 20.8 亿美元的平均营业额仍差距明显。 图1-15: 全球前100名非金融类跨国公司与中国前10名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 业的国际化程度对比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15 年世界投资报告》;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 外汇管理局《2014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第三章 趋势展望 纵观中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投资合 作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必将大有可为。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企业将积极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进一 826.6 613.2 569.7 550.9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平均海外资产(亿美元) 平均海外收入(亿美元) 全球前100名非金融类跨国公司 中国前10名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
步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进一步创新对外经济合作的模式 路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 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一带一路”倡议将带来更多新机遇 带一路”倡议契合中国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需求 在满足沿途国家发展利益诉求的同时,也将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 投资合作带来历史性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沿线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中国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对接,深入开展多领域互 利共贏的投资合作,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建设等。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 础设施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二、产能合作的全球区位布局将更加优化 未来几年,中国对外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全球区域布局将 进一步优化。相关企业将根据东道国的资源禀赋、配套能力、市 场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方向和重点。钢 铁、水泥、平板玻璃、轻纺等传统制造业和优势产业将到资源条 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有序开 展国际产能合作。铁路、电力、通讯、工程机械、汽车、航空航 天、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将发挥竞争优势,推动国 内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 值链中的地位。 并购将成为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快捷途径
20 步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进一步创新对外经济合作的模式、 路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 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一、“一带一路”倡议将带来更多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中国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需求, 在满足沿途国家发展利益诉求的同时,也将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 投资合作带来历史性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沿线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中国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对接,深入开展多领域互 利共赢的投资合作,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建设等。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 础设施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二、产能合作的全球区位布局将更加优化 未来几年,中国对外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全球区域布局将 进一步优化。相关企业将根据东道国的资源禀赋、配套能力、市 场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方向和重点。钢 铁、水泥、平板玻璃、轻纺等传统制造业和优势产业将到资源条 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有序开 展国际产能合作。铁路、电力、通讯、工程机械、汽车、航空航 天、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将发挥竞争优势,推动国 内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 值链中的地位。 三、并购将成为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快捷途径
在全球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有 望通过并购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提 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 链。中国制造业企业有望通过横向、纵向收购,不断学习先进技 术和管理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企业发展质量的跨越式提 升。中国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对发达经济体投资力度,更加主动地 配置国际高端产业资源,助力企业实现在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以及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 四、中国企业将更多关注海外可持续发展问题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倡议和引导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践 行了“互利共赢”、“惠及当地”的原则和宗旨,可持续发展的 意识普遍增强。可以预见,随着国际社会的关注提升,未来中国 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将更加强烈,海外社会责任目标将更 加清晰,将更加关注与东道国发展利益的互利共赢,更加重视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此外,当今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弱于预期,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面 临重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境外安全风险等外部局势复杂多变, 企业风险防范任务严峻
21 在全球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有 望通过并购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提 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 链。中国制造业企业有望通过横向、纵向收购,不断学习先进技 术和管理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企业发展质量的跨越式提 升。中国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对发达经济体投资力度,更加主动地 配置国际高端产业资源,助力企业实现在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以及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 四、中国企业将更多关注海外可持续发展问题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倡议和引导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践 行了“互利共赢”、“惠及当地”的原则和宗旨,可持续发展的 意识普遍增强。可以预见,随着国际社会的关注提升,未来中国 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将更加强烈,海外社会责任目标将更 加清晰,将更加关注与东道国发展利益的互利共赢,更加重视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此外,当今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弱于预期,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面 临重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境外安全风险等外部局势复杂多变, 企业风险防范任务严峻
第二篇政策措施篇 本篇系统介绍与“走出去”相关的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特别 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各项政策措施。 第一章党中央国务院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 本章重点梳理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会议精神及出台文件 中与对外投资合作相关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 第一节会议精神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构建开放型经 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维护公民、法人在海外正当权 益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工作作出部署。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行政审批、对外 投资等领域改革,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促进基础设施互 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 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 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二节有关文件 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 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提出简化海外并购的外汇管
22 第二篇 政策措施篇 本篇系统介绍与“走出去”相关的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特别 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各项政策措施。 第一章 党中央国务院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 本章重点梳理 2014 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会议精神及出台文件 中与对外投资合作相关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 第一节 会议精神 2014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构建开放型经 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维护公民、法人在海外正当权 益。 2014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 2015 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工作作出部署。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行政审批、对外 投资等领域改革,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促进基础设施互 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 2015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 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 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二节 有关文件 201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 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 号),提出简化海外并购的外汇管
理,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优化国内企业境外收购的事前信息 报告确认程序,加快办理相关核准手续;落实完善企业跨国并购 的相关政策,鼓励具备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 优化资源配置;规范企业海外并购秩序,加强竞争合作,推动互 利共贏;积极指导企业制定境外并购风险应对预案,防范债务风 险 2014年4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国发(2014)18号),提出建立 健全对外投资贸易便利化体制。主要包括: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 改革,实行以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方式,缩小核准范围, 确立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健全金融、法律、中介、领事 等服务,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整合和延伸产业链,支持企业 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菅销网络,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要 素的能力。 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 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愿景与行动》。在对外投资合作方面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 “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 体系的对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通信干线网络建 设等的互联互通合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 资和贸易壁垒;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 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 法权益。拓展相互投资领域,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 布局
23 理,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优化国内企业境外收购的事前信息 报告确认程序,加快办理相关核准手续;落实完善企业跨国并购 的相关政策,鼓励具备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 优化资源配置;规范企业海外并购秩序,加强竞争合作,推动互 利共赢;积极指导企业制定境外并购风险应对预案,防范债务风 险。 2014 年 4 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 2014 年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国发〔2014〕18 号),提出建立 健全对外投资贸易便利化体制。主要包括: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 改革,实行以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方式,缩小核准范围, 确立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健全金融、法律、中介、领事 等服务,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整合和延伸产业链,支持企业 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要 素的能力。 2015 年 3 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 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愿景与行动》。在对外投资合作方面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 “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 体系的对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通信干线网络建 设等的互联互通合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 资和贸易壁垒;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 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 法权益。拓展相互投资领域,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 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