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中学高2006级语文单元测试 (2004·10·12) 命题人:李拥军 本试卷共100分,时间120分钟,测试内容 二单元) 第I卷 、(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愆(qian)期偕(j)行踟蹰( chichu)自缢(ai) B、踯躅( zhizhu)拾掇(zhui)守拙(zhuo) 吐哺(b道) C、纤(qin)云阡(qian)陌迢迢(tiao)城隅(u) D、清渚(zhu) 砌(qi)砖 贾(gu)人 天暝(mi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枉用相存(存在) ②渠(他)会永无缘 ③与府吏要(要求) ④便言多令(美好)才 ⑤何意致(招致)不厚 ⑥皇览揆(揣度)余初度兮 ⑦肇(开始)锡余以嘉名 ⑧将(将要)子无怒 A.①③④⑦B.②④⑥⑦C.①④⑤⑧D.②③⑥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②恐美人之迟暮 ③昔三后之纯粹兮 ④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⑤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⑥秦以区区之地 ⑦府吏见丁宁 ⑧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A.①③④⑥B.②④⑥⑧C.②③⑦⑧D.①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断) ②惟觉(睡觉)时之枕席 ③去来(回来)江口守空船 ④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⑤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 ⑥中原北望气(悲愤)如山 ⑦都门帐饮无绪(心思) ⑧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 A.②④⑥⑦ B.①③⑥⑧ C.①④⑦⑧ D.④⑤⑥⑧ 5.下面对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 盘龙中学高 2006 级语文单元测试 (2004·10·12) 命题人:李拥军 (本试卷共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测试内容:第一、二单元) 第Ⅰ卷 一、(20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愆(qiān)期 偕(jiē)行 踟蹰(chíchú) 自缢(ài) B、踯躅(zhízhú) 拾掇(zhuì) 守拙(zhuō) 吐哺(bǔ) C、纤(qiān)云 阡(qiān)陌 迢迢(tiáo) 城隅(ǒu) D、清渚(zhǔ) 砌(qì)砖 贾(gǔ)人 天暝(m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枉用相存.(存在) ②渠.(他)会永无缘 ③与府吏要.(要求) ④便言多令.(美好)才 ⑤何意致.(招致)不厚 ⑥皇览揆.(揣度)余初度兮 ⑦肇.(开始)锡余以嘉名 ⑧将.(将要)子无怒 A.①③④⑦ B.②④⑥⑦ C.①④⑤⑧ D.②③⑥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②恐美人..之迟暮 ③昔三后之纯粹..兮 ④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⑤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⑥秦以区区..之地 ⑦府吏见丁宁.. ⑧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A.①③④⑥ B.②④⑥⑧ C.②③⑦⑧ D.①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断) ②惟觉.(睡觉)时之枕席 ③去来.(回来)江口守空船 ④莫辞.(拒绝)更坐弹一曲 ⑤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 ⑥中原北望气.(悲愤)如山 ⑦都门帐饮无绪.(心思) ⑧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划名称) A.②④⑥⑦ B.①③⑥⑧ C.①④⑦⑧ D.④⑤⑥⑧ 5.下面对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樯橹灰飞烟灭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心②③/④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今漂沦憔悴 ②因为长句 ③年长色衰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老大嫁作商人妇 ⑦凄凄不似向前声 ⑧感我此言良久立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势拔五岳掩赤城 低眉信手续续弹 出类拔萃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忍顾鹊桥归路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 B.凡六百一十六言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C.歌以赠之 D.转徙于江湖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于此 9.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 家经典。“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 加上“兮”字,具有浓厚了地方特色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 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 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到宋代时广为流行,只是以前被称作曲、杂
2 ①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樯橹灰.飞烟.灭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今漂沦憔悴.. ②因为..长句 ③年长..色衰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老大..嫁作商人妇 ⑦凄凄不似向前..声 ⑧感我此言良久..立 A.①③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势拔.五岳掩赤城 低眉信.手续续弹 出类拔.萃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忍顾.鹊桥归路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云霞明灭或.可睹 B.凡.六百一十六言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C.歌以.赠之 D.转徙于.江湖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于.此 9.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 305 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 家经典。“风” 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 加上“兮”字,具有浓厚了地方特色。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 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 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到宋代时广为流行,只是以前被称作曲、杂
曲或曲子词,只是在宋以后才被称作词 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 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C.刘禹锡是晚唐诗人,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品有《陋室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的名句。 D.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 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 二、(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隆,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 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 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 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 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毎饮 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 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 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 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 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 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 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 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 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侻的诗人无不喜欢 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ˆ初唐 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 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 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 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
3 曲或曲子词,只是在宋以后才被称作词。 B.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 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C.刘禹锡是晚唐诗人,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品有《陋室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的名句。 D.柳永和苏轼均是北宋词人,在北宋,柳永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水平,而 苏轼则开创了豪放一派。 二、(8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隆,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 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 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 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 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 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 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 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 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 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 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 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 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 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 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 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 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 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 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
《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重。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岀半 壶高粱酒来 ⑤据《世说新语》所载:-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 将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貝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 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 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 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 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 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 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 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 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 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 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 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⑥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 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 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11.下面对“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B.强调李白作诗必得饮酒。 C.是对李白饮酒为诗的夸张调侃。 D.酒味与酒诗成就了李白的清新飘逸 12.从全文看,不属于诗人喜酒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B.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 C.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D.对文人而言,诗文是酒的伴生物,无酒不成诗。 13.下列对文章的评析,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酒的态度。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文学 C.“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会持家
4 《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重。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 壶高粱酒来。 ⑤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 将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 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 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 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 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 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 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 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 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 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 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 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⑥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 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 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11.下面对“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B.强调李白作诗必得饮酒。 C.是对李白饮酒为诗的夸张调侃。 D.酒味与酒诗成就了李白的清新飘逸。 12.从全文看,不属于诗人喜酒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B.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 C.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D.对文人而言,诗文是酒的伴生物,无酒不成诗。 13.下列对文章的评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酒的态度。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文学。 C.“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会持家
D.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14.下列对文章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说的“能饮一杯无”句的味道实际是指欲醉而未醉的境界。 B.“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意谓二人对酌,可以在散文般的意兴 中驰骋。 C.三人以上群酌在作者看来带有戏剧诡异多变的味道,少了清幽的情趣。 D.“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形象地写出了部分古典 诗的题材特点 盘龙中学高2006级语文单元测试204,012 班级:姓名 学号 分数 第I卷 (28分,每小题2分) 题号12345 第Ⅱ卷 三、诗歌阅读和鉴赏(16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舂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诗后问题(6分) 江南春绝句 杜牧
5 D.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14.下列对文章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说的“能饮一杯无”句的味道实际是指欲醉而未醉的境界。 B.“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意谓二人对酌,可以在散文般的意兴 中驰骋。 C.三人以上群酌在作者看来带有戏剧诡异多变的味道,少了清幽的情趣。 D.“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形象地写出了部分古典 诗的题材特点。 盘龙中学高 2006 级语文单元测试(2004·10·12)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Ⅰ卷 一~二(28 分,每小题 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第Ⅱ卷 三、诗歌阅读和鉴赏(16 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诗后问题(6 分) 江南春绝句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