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七、九中高07级联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钟。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4B或5B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4B或5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积累阻塞/塞住商贾云集/余勇可贾中医诊脉/脉脉含情 B.饮料/饮马碑帖/妥帖流了点血/呕心沥血长吁短叹/吁请注意 C.道行/内行翘首/翘尾巴一撇一捺/撇开不管疾风劲草/刚劲有力 D.扎针/挣扎钻研/钻石 载歌载舞/三年五载惟妙惟肖/不肖子孙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罗唆水蒸汽 呕心沥血 诗性大发 倒记时 声名雀起 不假思索 C.赃款 座右铭 金榜提名 自暴自弃 D.愿景局域网 竭泽而渔 迫不及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体制的拖累,“进金钱”集团沦为“特困”,到2005年春节,已是捉襟见肘。 B.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 的一种方法 C.新车迭出老款翻新市场火爆,私家车市场谁执牛耳? D.“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危急,不绝如缕 语文试題及答案第1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1 页(共 13 页) 成都四、七、九中高 07 级联考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全卷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钟。第 I 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 II 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 4B 或 5B 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4B 或 5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积累. 阻塞./塞.住 商贾.云集/余勇可贾. 中医诊脉./脉.脉含情 B.饮.料/饮.马 碑帖./妥帖. 流了点血./呕心沥血. 长吁.短叹/吁.请注意 C.道行./内行. 翘.首/翘.尾巴 一撇.一捺/撇.开不管 疾风劲.草/刚劲.有力 D.扎.针/挣扎. 钻.研/钻.石 载.歌载舞/三年五载. 惟妙惟肖./不肖.子孙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罗唆 水蒸汽 呕心沥血 诗性大发 B.平添 倒记时 声名雀起 不假思索 C.赃款 座右铭 金榜提名 自暴自弃 D.愿景 局域网 竭泽而渔 迫不及待 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体制的拖累,“进金钱”集团沦为“特困”,到 2005 年春节,已是捉襟见肘 ....。 B.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 ....,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 的一种方法。 C.新车迭出老款翻新市场火爆,私家车市场谁执牛耳 ....? D.“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危急,不绝如缕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B.在本届世乒赛团体比赛中,刘国梁就首开中国选手输球先例,最终被排除出主力阵容 C.张国立一人入选“十大”,实力不够,加上妻子邓婕,分量差不多了,就忝列其中吧 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 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新解 吴康零 汉代饮酒之风盛行,不仅官吏、富豪、文化墨客饮酒,一般百姓甚至奴仆也普遍饮酒。 王褒《僮约》就曾严格限制奴仆饮酒的数量,“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 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牛"。当时城邑中出现了专门酿酒的作坊,市场上设有销售酒 的商铺,路边道旁开有沽酒的小店,路上常见推酒的独轮车和挑酒的挑夫。在这幅酿酒、 售酒、饮酒图中,“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干古佳话.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字长卿,蜀邦成都人,是我国汉赋的奠基者,汉景帝 时曾担任武骑常侍,后东游梁国(西汉封国)受到梁孝王的热情接待,写了《子虚赋》等 名篇。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返回成都。因家贫,受临邛令王吉之邀到了临邛(今邛崃市 -次,临邛巨富卓王孙大宴宾客,邀请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参加。酒酣,王吉请司马相如 演奏古琴。相如知道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丈夫死去不久,正寡居家中,于是拔动 琴弦,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卓文君早就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听到相如奏出的琴音中 含有挑动之意,又从窗户中窥见了相如的翩翩风度,于是二人通过琴音产生了爱情。一天 深夜,卓文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投奔司马相如住处,二人结仹驰归成都。卓王孙 对女儿的叛逆行为十分气愤,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司马相如与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2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2 页(共 13 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B.在本届世乒赛团体比赛中,刘国梁就首开中国选手输球先例,最终被排除出主力阵容。 C.张国立一人入选“十大”,实力不够,加上妻子邓婕,分量差不多了,就忝列其中吧。 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 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新解 吴康零 汉代饮酒之风盛行,不仅官吏、富豪、文化墨客饮酒,一般百姓甚至奴仆也普遍饮酒。 王褒《僮约》就曾严格限制奴仆饮酒的数量,“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 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牛”。当时城邑中出现了专门酿酒的作坊,市场上设有销售酒 的商铺,路边道旁开有沽酒的小店,路上常见推酒的独轮车和挑酒的挑夫。在这幅酿酒、 售酒、饮酒图中,“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千古佳话。 司马相如(前 179—前 117 年),字长卿,蜀邦成都人,是我国汉赋的奠基者,汉景帝 时曾担任武骑常侍,后东游梁国(西汉封国)受到梁孝王的热情接待,写了《子虚赋》等 名篇。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返回成都。因家贫,受临邛令王吉之邀到了临邛(今邛崃市)。 一次,临邛巨富卓王孙大宴宾客,邀请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参加。酒酣,王吉请司马相如 演奏古琴。相如知道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丈夫死去不久,正寡居家中,于是拨动 琴弦,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卓文君早就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听到相如奏出的琴音中 含有挑动之意,又从窗户中窥见了相如的翩翩风度,于是二人通过琴音产生了爱情。一天 深夜,卓文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投奔司马相如住处,二人结伴驰归成都。卓王孙 对女儿的叛逆行为十分气愤,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司马相如与
卓文君在成都一贫如洗,无以为生,不久便一起回到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令文君 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诨,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感到丢了面子,杜门不出。 后经昆弟诸公反复劝告,卓王孙才改变态度,“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 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这段史料,《史记》和《汉书》均有记载,内容基本一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据此,通常的理解是,他们在临邛开 了一家卖酒的小店子,卓文君坐在柜台內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则负责跑堂刷洗酒碗酒杯。 这种理解,未必妥贴。因为,《汉书司马相如传》说他们“尽卖车骑,买酒舍"。这“酒舍”, 可以理解为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即通常所说的前店后坊,自酿自销。既然西汉时期 的“甘酒”可以“一宿而熟″,而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糟的又是妇女,说明妇 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聪明能干的卓文君很可能就是一名酿酒高手。司马相如身穿犊 鼻诨(围裙或裤子),“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既表现了司马相如“大不拘”的“名 士风度”,又说明他们所开的“酒舍”还雇佣了若干名酿酒卖酒的小工,并不是规模很小 的夫妻店。至今邛崃市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酒。如果只开 一个零售酒店,而当时的酒,所含酒精浓度本身就低,再从井中取水往酒里注,那还有什 么酒味呢?如此说来,司马相如在临邛开的是一家自产自销的酿酒作坊,卓文君应当是“文 君酒”的创始人 成都的琴台,相传是司马相如的故宅,唐宋时期为成都名胜古迹,宋以后荒芜不存。 明代觅址修建的琴台,已非故址。当年的琴台在哪里?说法不-。据专家考证,大约在今 通惠门附近的东南面。后来的好事者,多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再次返回成都后,曾在“琴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3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3 页(共 13 页) 卓文君在成都一贫如洗,无以为生,不久便一起回到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令文君 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感到丢了面子,杜门不出。 后经昆弟诸公反复劝告,卓王孙才改变态度,“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 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这段史料,《史记》和《汉书》均有记载,内容基本一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据此,通常的理解是,他们在临邛开 了一家卖酒的小店子,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则负责跑堂刷洗酒碗酒杯。 这种理解,未必妥贴。因为,《汉书·司马相如传》说他们“尽卖车骑,买酒舍”。这“酒舍”, 可以理解为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即通常所说的前店后坊,自酿自销。既然西汉时期 的“甘酒”可以“一宿而熟”,而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糟的又是妇女,说明妇 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聪明能干的卓文君很可能就是一名酿酒高手。司马相如身穿犊 鼻裈(围裙或裤子),“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既表现了司马相如“大不拘”的“名 士风度”,又说明他们所开的“酒舍”还雇佣了若干名酿酒卖酒的小工,并不是规模很小 的夫妻店。至今邛崃市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酒。如果只开 一个零售酒店,而当时的酒,所含酒精浓度本身就低,再从井中取水往酒里注,那还有什 么酒味呢?如此说来,司马相如在临邛开的是一家自产自销的酿酒作坊,卓文君应当是“文 君酒”的创始人。 成都的琴台,相传是司马相如的故宅,唐宋时期为成都名胜古迹,宋以后荒芜不存。 明代觅址修建的琴台,已非故址。当年的琴台在哪里?说法不一。据专家考证,大约在今 通惠门附近的东南面。后来的好事者,多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再次返回成都后,曾在“琴
台卖酒。梁载言《十道志》复谓“琴台即相如与文君卖酒处。此说大谬。因为,《史记 《汉书》都说“文君当垆”之地在临邛而非成都,更何况他们已经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回 成都即“买田宅,为富人”,何必再去卖酒?今日成都琴台路上的“文君酒家”,自称即为 当年文君卖酒之处,显然是一种商业炒作。 (选自《巴蜀文化研究通讯》2004年第3期) 5.本文是对“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一说的新解,那么,作者不同以往的观点是 A.以往人们以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地点在成都,但作者认为文君开店卖酒之 处在临邛而不在成都琴台。 B.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酒店很小,夫妻二人自为庸保,但作者认为他 们开的酒店雇佣了一些小工,具备一定的规模。 C.以往人们认为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但作者认为卓文君可能不在卖酒,而在 酿酒 D.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是一家卖酒的零售小店,但作者认为他们二人 很可能开的是一家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 下面哪一项不是佐证作者“新解“的支撑材料 A.《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尽卖车骑,买酒舍”。“酒舍”,既可以理解为卖酒的小店, 又可理解为自酿自销的作坊 B.“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可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的“酒舍”颇有规模。 C.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精的是妇女,说明妇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D.现在的邛崃市(汉时的临邛)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 酒,文君井极有可能是酿酒的取水之井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舍”的初衷在于谋生,摆脱贫困 B.司马相如不拘于小节,与佣人杂处劳作,颇有名士风度。 C.司马相如为追求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便于宴会时弹奏古琴,一曲《凤求凰》让卓文 君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发生在临邛的事;而成都的琴台仅是司马相如的故宅 D.“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这说明 统治阶级严格禁止奴仆饮酒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鮑、晏③,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4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4 页(共 13 页) 台卖酒”。梁载言《十道志》复谓“琴台即相如与文君卖酒处”。此说大谬。因为,《史记》、 《汉书》都说“文君当垆”之地在临邛而非成都,更何况他们已经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回 成都即“买田宅,为富人”,何必再去卖酒?今日成都琴台路上的“文君酒家”,自称即为 当年文君卖酒之处,显然是一种商业炒作。 (选自《巴蜀文化研究通讯》2004 年第 3 期) 5.本文是对“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一说的新解,那么,作者不同以往的观点是 A.以往人们以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地点在成都,但作者认为文君开店卖酒之 处在临邛而不在成都琴台。 B.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酒店很小,夫妻二人自为庸保,但作者认为他 们开的酒店雇佣了一些小工,具备一定的规模。 C.以往人们认为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但作者认为卓文君可能不在卖酒,而在 酿酒。 D.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是一家卖酒的零售小店,但作者认为他们二人 很可能开的是一家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 6.下面哪一项不是佐证作者“新解“的支撑材料 A.《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尽卖车骑,买酒舍”。“酒舍”,既可以理解为卖酒的小店, 又可理解为自酿自销的作坊。 B.“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可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的“酒舍”颇有规模。 C.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精的是妇女,说明妇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D.现在的邛崃市(汉时的临邛)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 酒,文君井极有可能是酿酒的取水之井。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舍”的初衷在于谋生,摆脱贫困。 B.司马相如不拘于小节,与佣人杂处劳作,颇有名士风度。 C.司马相如为追求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便于宴会时弹奏古琴,一曲《凤求凰》让卓文 君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发生在临邛的事;而成都的琴台仅是司马相如的故宅。 D.“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这说明 统治阶级严格禁止奴仆饮酒。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
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 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夫 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 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 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葑而 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 焉②,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而 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日不如伐吴。伐 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日:“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日:“君按兵 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昊,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①高、国、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②不与:不在其中。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坚以新,士选以饱 选:挑选这里是“经过挑选”,“精锐”的意思 B.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封:封赏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 C.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 恣:放纵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 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过:过错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 9.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②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 ③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5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5 页(共 13 页) 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 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夫 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 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 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 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 焉②,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而骄 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 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 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①高、国、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②不与:不在其中。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坚以新,士选.以饱 选:挑选 这里是“经过挑选”,“精锐”的意思 B.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 封:封赏 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 C.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 恣:放纵 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 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过:过错 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 9.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②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 ③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