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40/42.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2 先: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支撑:食品化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授课时间:1-7周星期一/三1-2节 授课地点:优学院平台、6B-406、实验室(12E-301、302) 授课对象:202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救师姓名职称:余祥英/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微信、QQ)进行远程答疑:3.课外时 间在科创院3楼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仪器分析》(第五版),胡坪,王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仪器分析实验》(第三版),胡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教学参考资料:《现代仪器分析》,杨桂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分析化学》(第6版)(下),武汉大学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理论基础、仪器的基本结 构、重要分析条件的选择、主要的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及其分析结果表达。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同时通过配套 的实验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了解现代化分析检测手段在食品、药品科研、生物制品、 化学、环境等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应用
1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40/4/2.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支撑:食品化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授课时间:1-7 周 星期一/三 1-2 节 授课地点:优学院平台、6B-406、实验室(12E-301、302) 授课对象:2020 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1 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余祥英/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 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微信、QQ)进行远程答疑;3. 课外时 间在科创院 3 楼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 使用教材:《仪器分析》(第五版),胡坪,王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仪器分析实验》(第三版),胡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教学参考资料:《现代仪器分析》,杨桂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分析化学》(第 6 版)(下),武汉大学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理论基础、仪器的基本结 构、重要分析条件的选择、主要的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及其分析结果表达。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同时通过配套 的实验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了解现代化分析检测手段在食品、药品科研、生物制品、 化学、环境等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 8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实守则,具有人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 了解仪器分析在社会、健康、安全领域的应 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 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掌 83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 和规范,履行责任。 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 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目标2: 32能针对特定的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系 3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与质量控制的 理解掌握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色 统方案设计,包括教育宜传、控制评价体系建立、检测方 解决方案,设计满足食品工程及项目的系统、 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 法优化等。 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仪器构造:能够根据样品性质及检测要求, 33能够根据检测对象的来源、性质等特征进分析方法设 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运用仪器分析方法初步设计出具体的分析 计,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体现创新意识。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检测方案。 51了解质量与安全专业中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 5能够针对食品复杂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问 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 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限性。 代测试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食品复杂 53学握使用现代分析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并用于具 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问题的预测与分析,并能 体的质量与安全检测对象的定性定量分析。 够理解其局限性。 目标3: 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实验系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食品的 熟练学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数据采集、数据 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复杂工程问题及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 处理及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 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综合科 学研究能力。 合理有效结论。 信息综合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
2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 了解仪器分析在社会、健康、安全领域的应 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掌 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 8-1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实守则,具有人 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8-3 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 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8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 在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 和规范,履行责任。 目标 2: 理解掌握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色 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和 仪器构造;能够根据样品性质及检测要求, 运用仪器分析方法初步设计出具体的分析 检测方案。 3-2 能针对特定的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系 统方案设计,包括教育宣传、控制评价体系建立、检测方 法优化等。 3-3 能够根据检测对象的来源、性质等特征进分析方法设 计,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体现创新意识。 5-1 了解质量与安全专业中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 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 限性。 5-3 掌握使用现代分析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并用于具 体的质量与安全检测对象的定性定量分析。 3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与质量控制的 解决方案,设计满足食品工程及项目的系统、 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 能够针对食品复杂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问 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测试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食品复杂 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问题的预测与分析,并能 够理解其局限性。 目标 3: 熟练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数据采集、数据 处理及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综合科 学研究能力。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实验系 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4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 合理有效结论。 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食品的 复杂工程问题及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 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 信息综合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
理论敏学进程表 教学模式 周次 敦学主题 授课数师 学时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支排课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线上/线下) 程目标 仪器分析的发展、分类、评价指标 课程思政作业:要 重点: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求学生每人至少查 余祥英 难点:无 线上 观看录播/ 1 绪论 阅一项与仪器分析 目标1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仪器分析发展过程中 直播讨论 课程有关的诺贝尔 的诺贝尔获得者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积极 奖项,介绍相关性。 进取、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光谱法概论、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 余祥英 2 线上 观看录播/ 重点: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原理、仪器结构 目标2 谱法 直播讨论 难点:无 原子吸收光谱法 课后作业 原子吸收光 重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仪器结构 观看录播/ 2 余祥英 2 线上 目标2 谱法 难点:光谱定性定量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的 直播讨论 干扰及其消除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 重点: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仪 2-3 余祥英 3 线上 观看录播/ 目标2 收光谱法 器结构 直播讨论 课后作业 难点:无 红外吸收光 红外吸收光谱法 观看录播/ 3 余祥英 3 线上 目标2 谱法 重点:红外吸收光谱的基础理论 直播讨论 3
3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师 学时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1 绪论 余祥英 2 仪器分析的发展、分类、评价指标 重点: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难点:无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仪器分析发展过程中 的诺贝尔获得者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积极 进取、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课程思政作业:要 求学生每人至少查 阅一项与仪器分析 课程有关的诺贝尔 奖项,介绍相关性。 目标 1 1 原子发射光 谱法 余祥英 2 光谱法概论、原子发射光谱法 重点: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原理、仪器结构 难点:无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课后作业 目标 2 2 原子吸收光 谱法 余祥英 2 原子吸收光谱法 重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仪器结构 难点:光谱定性定量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的 干扰及其消除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目标 2 2-3 紫外可见吸 收光谱法 余祥英 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重点: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仪 器结构 难点:无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课后作业 目标 2 3 红外吸收光 谱法 余祥英 3 红外吸收光谱法 重点:红外吸收光谱的基础理论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目标 2
难点:红外图谱解释 电位分析法 余祥英 2 观看录播/ 4 电位分析法 重点:电位分析法理论(能斯特方程) 线上 目标2 直播讨论 难点:选择性离子电极的理论基础 课后作业 伏安分析法 观看录播/ 4 伏安分析法 余祥英 2 重点:极谱法基础基本理论(尤考维奇方程) 线上 目标2 直播讨论 难点:各种伏安法的改进方法及其依据 气相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分 重点: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气相色谱仪器结 观看录播/ 5 余祥英 4 线上 课后作业 目标2 析 构 直播讨论 难点:色谱法理论(塔板理论、热力学理论) 课程思政作业:要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求学生结合某次食 重点: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仪器结构 品安全事件,阅读 高效液相色 难点: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观看录播/ 余祥英 线上 有关仪器分析方法 6 目标2 谱分析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色谱法在食品安全领 直播讨论 在食品质量安全领 域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 域的应用文献,介 决实际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绍实验流程及数据 分析。 质谱分析 7 质谱分析法 余祥英 2 重点:方法基本原理、仪器及离子种类 线下 讲授 课后作业 目标2 难点:图谱解释
4 难点:红外图谱解释 4 电位分析法 余祥英 2 电位分析法 重点:电位分析法理论(能斯特方程) 难点:选择性离子电极的理论基础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课后作业 目标 2 4 伏安分析法 余祥英 2 伏安分析法 重点:极谱法基础基本理论(尤考维奇方程) 难点:各种伏安法的改进方法及其依据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目标 2 5 气相色谱分 析 余祥英 4 气相色谱分析 重点: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气相色谱仪器结 构难点:色谱法理论(塔板理论、热力学理论)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课后作业 目标 2 6 高效液相色 谱分析 余祥英 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重点: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仪器结构 难点: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色谱法在食品安全领 域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 决实际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线上 观看录播/ 直播讨论 课程思政作业:要 求学生结合某次食 品安全事件,阅读 有关仪器分析方法 在食品质量安全领 域的应用文献,介 绍实验流程及数据 分析。 目标 2 7 质谱分析法 余祥英 2 质谱分析 重点:方法基本原理、仪器及离子种类 难点:图谱解释 线下 讲授 课后作业 目标 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核磁共振波 7 余祥英 重点:方法基本原理 线下 讲授 目标2 谱分析法 难点:定性分析、图谱解释 合计 28 备注:课程进度以实际授课为准,任课教师根据需要可能会适当调整。 实践敏学进程表 项目类型(验 教学 支撑课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授课款师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证/综合设 程目标 计) 方式 重点:气相色谱仪器操作、参数设定 分组实验,须完成实验报 难点:内标法的应用 乙酸正丁酯中杂质 告(课程思政作业)。实 课程思政融入点: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 的气相色谱分析(内 余样英 综合性实验 验报告须有详细真实的 目标3 坚持实事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实 标法) 实验分析方法条件参数 验过程中主动思考理论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 记录和实验数据。 辅相成。 分组实验,须完成实验报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 告。实验报告须有详细真 极测定水中微量F离 余样英 重点:ISE的应用 验证性实验 目标3 难点:外标法定量 实的实验分析方法条件 参数记录和实验数据。 10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 余样英 3 重点:UV-Vis操作,显色反应 验证性实验 分组实验,须完成实验报 目标3
5 7 核磁共振波 谱分析法 余祥英 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重点:方法基本原理 难点:定性分析、图谱解释 线下 讲授 目标 2 合计 28 备注:课程进度以实际授课为准,任课教师根据需要可能会适当调整。 实践教学进程表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授课教师 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项目类型(验 证/综合/设 计) 教学 方式 支撑课 程目标 8 乙酸正丁酯中杂质 的气相色谱分析(内 标法) 余祥英 3 重点:气相色谱仪器操作、参数设定 难点:内标法的应用 课程思政融入点:要求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必须 坚持实事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实 验过程中主动思考理论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 辅相成。 综合性实验 分组实验,须完成实验报 告(课程思政作业)。实 验报告须有详细真实的 实验分析方法条件参数 记录和实验数据。 目标 3 9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 极测定水中微量 F 离 子 余祥英 3 重点:ISE 的应用 难点:外标法定量 验证性实验 分组实验,须完成实验报 告。实验报告须有详细真 实的实验分析方法条件 参数记录和实验数据。 目标 3 10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 余祥英 3 重点:UV-Vis 操作,显色反应 验证性实验 分组实验,须完成实验报 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