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的研究途径 国外政策工具的研究已形成了多种途径,根据前述《公共 政策工具》一书的说法,主要有如下四种基本途径: 工具主义。这种途径认为,人们知道一种特殊的工具, 了解其内在的作用机制;这种工具的效果已被证明或具有十分的 现实性;人们在大部分可预测的环境中可以期待其产生的效果; 并且,恰当的工具可以将政策失败转变为政策成功。因此,政策 工具研究应弄清工具的属性与特点,以便辨别、提炼少数具有普 遍适用性的工具,扩大其应用范围。 2.过程主义。这种途径的支持者并不承认存在着超出特殊 具体问题之外的工具。他们认为,各种工具之间有着重要的差别, 没有哪一种或哪一类的工具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恰当的工具并不 是抽象计算的产物,而仅仅是一种在动态适应过程中的试探性解 决办法;工具的恰当与否是因具体情况而定的。因此,过程主义 者所强调的是工具发展的重复性过程,而不是工具的特性
二、政策工具的研究途径 国外政策工具的研究已形成了多种途径,根据前述《公共 政策工具》一书的说法,主要有如下四种基本途径: 1.工具主义。这种途径认为,人们知道一种特殊的工具, 了解其内在的作用机制;这种工具的效果已被证明或具有十分的 现实性;人们在大部分可预测的环境中可以期待其产生的效果; 并且,恰当的工具可以将政策失败转变为政策成功。因此,政策 工具研究应弄清工具的属性与特点,以便辨别、提炼少数具有普 遍适用性的工具,扩大其应用范围。 2.过程主义。这种途径的支持者并不承认存在着超出特殊 具体问题之外的工具。他们认为,各种工具之间有着重要的差别, 没有哪一种或哪一类的工具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恰当的工具并不 是抽象计算的产物,而仅仅是一种在动态适应过程中的试探性解 决办法;工具的恰当与否是因具体情况而定的。因此,过程主义 者所强调的是工具发展的重复性过程,而不是工具的特性
3.权变主义。这种途径所持的是传统的社会计划观点。 它认为,工具选择的根据是:工具的绩效特征是如何满足某 种特殊问题背景的需要的。一旦政策的目标或目的明晰化了, 那么,直截了当的事情就是要去工具箱中找出最适应的工具 因此,工具的研究既要注意弄清解决问题的特定要求,又要 注意选出最适合这种要求的工具。 4.建构主义。这种途径比权变主义又前进了一步。它 认为,要了解特定工具被采用的脉胳背景的特殊性,就必须 了解这些工具的主观意义。在这里,主观意义既表示非工具 性的方面(如符号的或伦理的内涵),又表示那些其意义和 解释被价值和感知所中介的工具性特征。依这种途径,并不 存在关于工具及其特征的客观现实,相反,工具代表了一种 社会地建构了的实践形式,其意义和合法性被不断地加以建 构和再建构
3.权变主义。这种途径所持的是传统的社会计划观点。 它认为,工具选择的根据是:工具的绩效特征是如何满足某 种特殊问题背景的需要的。一旦政策的目标或目的明晰化了, 那么,直截了当的事情就是要去工具箱中找出最适应的工具。 因此,工具的研究既要注意弄清解决问题的特定要求,又要 注意选出最适合这种要求的工具。 4.建构主义。这种途径比权变主义又前进了一步。它 认为,要了解特定工具被采用的脉胳背景的特殊性,就必须 了解这些工具的主观意义。在这里,主观意义既表示非工具 性的方面(如符号的或伦理的内涵),又表示那些其意义和 解释被价值和感知所中介的工具性特征。依这种途径,并不 存在关于工具及其特征的客观现实,相反,工具代表了一种 社会地建构了的实践形式,其意义和合法性被不断地加以建 构和再建构
三、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分类 1.什么是政策工具 关于工具概念的最常见的定义是:“一个行动者能够使用 或潜在地加以使用,以便达成一个或更多目的的任何事 物”( A Hoogerwerf语)。简单地说,政策工具就是达成政策目标 的手段。尽管“内部管理”、“人力资源政策”、“网络管 理”、“政策实验”等东西在某种意乂或角度上可以看作政策 工具,但最好是将政策工具限定在实现政策目标或结果的手段 这一特性上 事实上,政策工具既可以界定为一种“客体”( object),也 可以界定为一种活动( activity)。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工具看作为 种客体。例如,在法律文献中,人们往往将法律和行政命令 称为工具;另一方面,工具也可以看作是活动,因而有学者将 政策工具定义为“一系列的显示出相似特征的活动,其焦点是 影响和治理社会过程”( A'B Ringling语)。这种定义扩大了工具 的范围,将某些非正式的活动也纳入工具之中,然而,却使 “政策”与“工具”的界限更加模糊
三、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分类 1.什么是政策工具 关于工具概念的最常见的定义是:“一个行动者能够使用 或潜在地加以使用,以便达成一个或更多目的的任何事 物”(A·Hoogerwerf语)。简单地说,政策工具就是达成政策目标 的手段。尽管“内部管理” 、 “人力资源政策” 、 “网络管 理” 、 “政策实验”等东西在某种意义或角度上可以看作政策 工具,但最好是将政策工具限定在实现政策目标或结果的手段 这一特性上。 事实上,政策工具既可以界定为一种“客体”(object),也 可以界定为一种活动(activity)。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工具看作为 一种客体。例如,在法律文献中,人们往往将法律和行政命令 称为工具;另一方面,工具也可以看作是活动,因而有学者将 政策工具定义为“一系列的显示出相似特征的活动,其焦点是 影响和治理社会过程”(A·B·Ringeling语)。这种定义扩大了工具 的范围,将某些非正式的活动也纳入工具之中,然而,却使 “政策”与“工具”的界限更加模糊
2.政策工具的分类 ●荷兰经济学家科臣( Es Kirschen)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 以分类,他着重研究这样的问题,即是否存在着一系列的执行经 济政策以获得最优化结果的工具。他整理出64种一般化的工具, 但并未加以系统化的分类,也没有对这些工具的起源和影响加以 理论化探讨。 ●美国政治学家罗威、达尔和林德布洛姆等人也做过类似的 研究,但他们倾向于将这些工具归入一个宽泛的分类框架中,如 将工具分为规制性工具和非规制性工具两类。萨尔蒙推进了他们 的讨论,增加了开支性工具和非开支性工具两种类型。 ●著名政策分析家狄龙〔 Van der doelen)将政策工具划分为 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每组工具都有其变种,可 以限制和扩展其影响行动者行为的可能性。另一种更新近的三分 法是将政策工具分为管制性工具、财政激励工具和信息转移工具
2.政策工具的分类 ●荷兰经济学家科臣(E·S·Kirschen) 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 以分类,他着重研究这样的问题,即是否存在着一系列的执行经 济政策以获得最优化结果的工具。他整理出64种一般化的工具, 但并未加以系统化的分类,也没有对这些工具的起源和影响加以 理论化探讨。 ●美国政治学家罗威、达尔和林德布洛姆等人也做过类似的 研究,但他们倾向于将这些工具归入一个宽泛的分类框架中,如 将工具分为规制性工具和非规制性工具两类。萨尔蒙推进了他们 的讨论,增加了开支性工具和非开支性工具两种类型。 ●著名政策分析家狄龙(Van der Doelen)将政策工具划分为 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每组工具都有其变种,可 以限制和扩展其影响行动者行为的可能性。另一种更新近的三分 法是将政策工具分为管制性工具、财政激励工具和信息转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