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 共价化合物RY2和RY3,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C时 0.01mol·L-1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Y>R,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高于R的最高价氧化物水 化物的酸性 B.在Z、Y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为1:2和1:1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是:Z>R>W>Y>X D.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26.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Y元素的单质常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Z元素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W与 Z同族,R与Y同族,其单质有杀菌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且均能与水反应 B.根据非金属性强弱,不可能由Z的最高价氧化物制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 C.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和热稳定性均大于R的简单氢化物 D.向两份BaCl2溶液中分别通入RY2、WY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但一段时间后, 通入RY2的一份中可能产生沉淀 第6页,共18页
第 6 页,共 18 页 25. X、Y、Z、R、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 和 R 同主族,可组成 共价化合物RY2和RY3,Y 和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W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 0.01mol ⋅ L −1X和 W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 pH 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Y > R,则 Y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高于 R 的最高价氧化物水 化物的酸性 B. 在 Z、Y 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为 1:2 和 1:1 C.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是:Z > R > W > Y > X D. Y、Z、W 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26. X、Y、Z、W、R 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Y 元素的单质常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Z 元素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W 与 Z 同族,R 与 Y 同族,其单质有杀菌作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X 与 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1:2,且均能与水反应 B. 根据非金属性强弱,不可能由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制出 W 的最高价氧化物 C. Y 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和热稳定性均大于 R 的简单氢化物 D. 向两份BaCl2溶液中分别通入RY2、WY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但一段时间后, 通入RY2的一份中可能产生沉淀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非金属性O大于N,对应氢化物稳定性为NH3<H2O,故A错误 B含氢键的物质易溶于水,则水溶性:CH3CH2OH>CH3CH2OCH2CH3,故B正确 CPCl3为三角锥型,为极性分子,而PCl为三角双锥结构,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 则分子极性:PCl<PCl2,故C错误 D离子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则晶格能:NaCl<MgO,故D错误; 故选:B 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B含氢键的物质易溶于水 CPC23为三角锥型,为极性分子,而PCl为非极性分子; D.离子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本题考査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 构与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 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A.影响HF、HCl、HBr、Ⅲ稳定性的因素是化学键键能的大小,与化学键 有关,故A不选 BNaF、NaCl、NaBr、Na属于离子晶体,影响熔点高低的因素是离子键的强弱,与化 学键有关,故B不选 CF2、C12、Br2、I2属于分子晶体,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 化学键无关,故C选 DLi、Na、K、Rb是金属晶体,影响熔点高低的因素是金属键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 故D不选: 故选:C 当物质发生变化时,存在化学键的断裂或生成,则与化学键有关,发生变化时只有分子 间作用力的变化,则与化学键无关 本题考查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以及氢键的区别 3.【答案】C 【解析】解:①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而碳酸钠性质稳定,所以热 稳定性:Na2CO3>CaCO3> NaHco3,故①正确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I>S,对应离子还原性S2->1,又碘离子能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 所以还原性>Fe2+,则还原性:S2->1->Fe2+,故2正确 ③微粒半径,K+、S2-的电子层数比F多离子半径大,K+、S2-电子层数相同,核电 荷数越大,半径越小,K+<S2-,所以离子半径大小S2->K+>Fˉ故③错误 第7页,共18页
第 7 页,共 18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非金属性 O 大于 N,对应氢化物稳定性为NH3 < H2O,故 A 错误; B.含氢键的物质易溶于水,则水溶性:CH3CH2OH > CH3CH2OCH2CH3,故 B 正确; C.PCl3为三角锥型,为极性分子,而PCl5为三角双锥结构,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 则分子极性:PCl5 < PCl3,故 C 错误; D.离子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则晶格能:NaCl < MgO,故 D 错误; 故选:B。 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B.含氢键的物质易溶于水; C.PCl3为三角锥型,为极性分子,而PCl5为非极性分子; D.离子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 构与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 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A.影响 HF、HCl、HBr、HI 稳定性的因素是化学键键能的大小,与化学键 有关,故 A 不选; B.NaF、NaCl、NaBr、NaI 属于离子晶体,影响熔点高低的因素是离子键的强弱,与化 学键有关,故 B 不选; C.F2、C12、Br2、I2属于分子晶体,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 化学键无关,故 C 选; D.Li、Na、K、Rb 是金属晶体,影响熔点高低的因素是金属键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 故 D 不选; 故选:C。 当物质发生变化时,存在化学键的断裂或生成,则与化学键有关,发生变化时只有分子 间作用力的变化,则与化学键无关. 本题考查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以及氢键的区别. 3.【答案】C 【解析】解:①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而碳酸钠性质稳定,所以热 稳定性:Na2CO3 > CaCO3 > NaHCO3,故①正确;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I > S,对应离子还原性S 2− > I −,又碘离子能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 所以还原性I − > Fe 2+,则还原性:S 2− > I − > Fe 2+,故②正确; ③微粒半径,K +、S 2−的电子层数比F −多离子半径大,K +、S 2−−电子层数相同,核电 荷数越大,半径越小,K + < S 2−,所以离子半径大小S 2− > K + > F − 故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