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优秀科技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国外名校名著 有机化学 结构与功能 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原著第四版) Fourth Edition [美]K.彼得C.福尔哈特 尼尔E.肖尔著 K. Peter C. Vollhardt Neil E. Schore 戴立信 1 席振峰 王梅祥等译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关于封面 北学家在实骏室中别音 球菌的最新株有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花生 Chemistry Scture and Function 机花学有.20酒-@肖.③戴.国席.⑤王.■.有 中国版本图书馆CP数据核字(2005)第095291号 wYork and Basingstoke redionthe edbyW.H.Freeman and Company. 索婴贵莲粮ndy装权花学谁费保图所有权利。 未经许可,不每以程何方式复制或抄爱本书的任何部分: 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01-2003-8470 有机盘与功能 (原著第四版) 美]K故极你哈约正黄星尔保有尔著 责任编辑:何瑞宽米林告 费任技:货 20a心年月第版货流第致9千字
关于作者 K.Peter C.Vollhardt生于西班牙马德里,成长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 利斯和德国的貉尼黑,并在慕尼黑大学就读。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随Peter Garratt教授获得Ph.D.学位,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随Bob Bergman教授从事 博士后研究。随后至美国Berkeley加州大学任教,致力于发展有机钴试剂在 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理论兴趣的碳氢化合物的制备,可能用于催化的新型过 渡金属阵列的组装以及在Berkeley找到一个车位,在他众多的科研经历中, 他曾获德国国家优秀基金,并是Adolf Windaus奖、洪堡高级科学家奖、美国 化学会金属有机化学奖、Otto Bayer奖、美国化学会 A.C.Cope学者奖、日本学术振兴会奖、法国马赛大学奖 等多种奖励的获得者。他现为SYNLETT的主编。在他 265篇(本)著作中,他特别珍爱这本有机化学教科书, 该书已有七种不同文字的译本。他与法国艺术家,Marie Jose Sat女士结婚,有两位女儿,Paloma(1994年生) 和Julien(1997年生),她们的照片出现在本书137页。 可一睹芳容。 Neil E.Schore1948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组瓦克市 中学教有在纽约州Bronx和新泽西州Ridgefield的公立学 校。1969年以荣誉成绩自宾州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再次回到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随Nicholas Turro教授攻 读Ph,D学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光化学和光物理过程 他和Peter首次相遇是20世纪70年代,二人都在加州理 工学院Bob Bergma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76年任 教于戴维斯加州大学,教授有机化学。累计有一万以上的 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曾获三次教学奖。他曾在有机合成各有关领域中发表了八 十余筒研究论文,他与同校兽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Carrie Erickson女士结婚。 有两个孩子,Michael(1981年生)和Stefanie(1983年生),他们都曾做过本 书的实验
审:戴立信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 院院士 席振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王梅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参加翻译人员:甘良兵第1~2章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王剑波第3~4章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许家喜第5~6章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裴坚第7一8章和索引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杨震第910章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席振峰第11~12章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王东第13~14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成莹第15章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 张德清第16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俞初一第17~18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传峰第19~20章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炳辉第21~23章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耀全第24一26章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贡 索引编制人员:陆江马明宋志毅王超王志会张燕
译者序 在Vollhardt和Schore的《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的中译本 即将付印之际,我们向读者一学习和从事有机化学的学生、教师 以及科研人员等,竭诚地推荐这本主线清晰,内容新颖,编排独特, 突出应用的有机化学教科书。 这本书的副题是结构与功能。全书突出了有机物的结构特征。 在结构特征下,它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反应性又是如何?在反应介 绍中,以结构化学为基础更强调了反应的机理。由于结构一功 能一反应机理贯穿全书,使读者能够始终抓住主线,更好地在理性 上理解有机化学,也为学习物理有机化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如作者为中译本序言所写,本书在帮助读者理解有机化学的 同时,也要带给读者有机化学前沿领域的研究乐趣。因此,很多新 的研究结果出现在各章的“化学亮点”,并反映在各章的内容和习题 之中。由于取材新颗,这本教科书对于研究生,对于科研人员也是 一本有益的阅读资料。 本书在编排上有其独特之处。每节教材之后有一“小结”,每章 最后又有串联前后各章的“大视野”,在习题部分每章都有“运用概 念解题”,非常详尽的示范解题。作者通过这些形式不断地强化该章 中介绍的重要概念。因此,只要认真阅读本书,就不致于在有机化 学纷繁的素材中忽略了重要的概念。书中还应用很多静电势能图用 以直观地显示结构特征。 本书用各种方式展现了有机化学的广泛应用性和与生活的息息 相关。有很多素材介绍了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关连, 如从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到有机导体等。以生命科学为例,有关 的条日达数百条之多,因此本书也是医学院医预科学习的材料,并 且为医预科学生准备了专门的试题(深度不同于化学系)。本书原文 的可读性很好,文笔极佳,这一点是中译本难以企及之处。 在从英文翻译为中文时,有以下几点说明,并请读者谅解 1.化学名词的中文译名尽可能参照《英汉化学化工词汇》和全 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1年公布的《化学名词》二书。仍有 少数术语,为了保留确切的含义和使用方便,我们在某些地方仍保 留,如y、ai等。 2。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阅读有关文献,在一些关键词语首次出 现时,都附有原文。对于一些常见人名,我们使用了译名,较多场 合仍使用原文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