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命题,来提倡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他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 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2009.9】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不仅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而且对实事求是的科 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 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 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来,他通过《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初步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进 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我国到底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首先抓 住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 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并成为党一直坚持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980年,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针对党内外存在 的一些自满和懈怠的情绪,强调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他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品质。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在 实践中探索前进。【2006.12】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海,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 1
11 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 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命题,来提倡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他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 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2009.9】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不仅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而且对实事求是的科 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 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 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来,他通过《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初步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进 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我国到底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首先抓 住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 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并成为党一直坚持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980 年,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针对党内外存在 的一些自满和懈怠的情绪,强调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他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品质。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 实践中探索前进。【2006.12】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
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洒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 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米。”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 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毛泽东还把这种“相 联系”比喻成“有的放矢”。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其活力。理论 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吃透理论,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搞 清实际,从而把对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找出其中的规律。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 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 愿,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正是因 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 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健【2009.13】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 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 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 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者中国实际将 12
12 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 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 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毛泽东还把这种“相 联系”比喻成“有的放矢”。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其活力。理论 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吃透理论,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搞 清实际,从而把对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找出其中的规律。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 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 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正是因 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 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009.13】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 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 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 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着中国实际将
其进一步具体化,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 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 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桔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 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贯穿的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中关 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 深刻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成果, 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 依据、总任务、总布局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以及其他方面的理论,是将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进程中 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体现的也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各个方面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蕴含者丰富的方法论原则。这 一哲学思想以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为代表,包含若丰富的内容。其中,实事 求是是这个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渗透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中国共产党 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一切胜利,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所遭受的一切挫折,或者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制定出 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经验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 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习近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 13
13 其进一步具体化,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 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 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 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贯穿的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中关 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 深刻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成果, 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 依据、总任务、总布局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以及其他方面的理论,是将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进程中 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体现的也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各个方面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这 一哲学思想以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为代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实事 求是是这个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渗透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中国共产党 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一切胜利,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所遭受的一切挫折,或者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制定出 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经验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 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习近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
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助于深入 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2002.7】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 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 时代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 14
14 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助于深入 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2002.7】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 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 时代特征。 1840 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
和发居,已经孕有著瓷本主义的萌葬。孢片战年后中国社合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随着帝国主义发 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步形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 据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 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02.22文】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 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草命,从原来属于旧 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 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领导力量)。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 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 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分水岭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二大明确提 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到党的四大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车的思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 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 行了艰辛探索。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松 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 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制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 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 命道路理论。 经过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 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 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设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实践经验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 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 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 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 15
15 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随着帝国主义发 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步形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 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 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 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02.22 文】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 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 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 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 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领导力量)。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 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分水岭),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二大明确提 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到党的四大,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 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 行了艰辛探索。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 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 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 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 命道路理论。 经过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 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 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实践经验,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 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 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 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