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然而,对于如何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 问题的思想。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明确了最终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 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 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全党 坚决纠正“左”倾错误,注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逐渐 形成了合平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2007.8.单选】 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与 此同时,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成熟的科学体系。在党的七大上,刘 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 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 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历史经验证明,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 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2010.21.多选】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然而,对于如何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 问题的思想。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明确了最终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 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 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1935 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全党 坚决纠正“左”倾错误,注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逐渐 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2007.8.单选】 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与 此同时,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成熟的科学体系。在党的七大上,刘 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 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 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历史经验证明,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 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2010.21.多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米,既坚持马克思主 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嘶赋予 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 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201L.21.多选】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 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 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正是由于党恢复 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 本工作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党始终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党的基本路 线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 准备。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 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一 系列重要思想成果,比如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 义建设的重大关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坚持走中国 工业化道路等许多重要思想。党的其他领导人也提出过很多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成果对于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反两方面经 2
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 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 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 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2011.21.多选】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 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 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正是由于党恢复 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 本工作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党始终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党的基本路 线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 准备。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 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一 系列重要思想成果,比如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 义建设的重大关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坚持走中国 工业化道路等许多重要思想。党的其他领导人也提出过很多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成果对于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反两方面经
验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 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若重思考和 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 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比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洋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提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 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提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 思想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外交 和国际战略的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 设的思想: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 个“承”和“进”,主要就体现在以上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 有若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 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但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不是取代马克 思主义的另一个什么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 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毛洋 东主张把我们的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我们思想 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我们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绝不意味者抛弃或贬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而是体现和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成果,体现和强调毛泽东思想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3
3 验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 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 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 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比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提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 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提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 思想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外交 和国际战略的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 设的思想;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 个“承”和“进”,主要就体现在以上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 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 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但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不是取代马克 思主义的另一个什么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 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毛泽 东主张把我们的理论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我们思想 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我们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绝不意味着抛弃或贬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而是体现和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成果,体现和强调毛泽东思想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003.22】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 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 产党集体智慧的结品。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 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成立之后,领 导人民求翻身、求解放,经历了干辛万苦的奋斗过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 教训,党内多次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历史经验促使党更深入地思考中国 革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而形成的理论概括。也正是 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 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 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这标志 若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 4
4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003.22】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 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 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 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成立之后,领 导人民求翻身、求解放,经历了干辛万苦的奋斗过程,有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 教训,党内多次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历史经验促使党更深入地思考中国 革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思想正是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而形成的理论概括。也正是 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 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 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这标志 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 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 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且领导全党全 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洋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 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 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和成立初期,鉴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他多次提出务必使同 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 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集中群众 的智慧、力量。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2005,10】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 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 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犯有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 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 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这两种态度都是 5
5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 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且领导全党全 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 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 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夕和成立初期,鉴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他多次提出务必使同 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 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集中群众 的智慧、力量。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2005.10】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 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 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犯有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 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 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这两种态度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