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 般的艺术,也并没有不加分辨地反对各种类型的戏剧。卢梭 曾一再表明:他深信在一种不再是基于社会不平等而建立起 来的制度下,艺术在道德方面是会起良好作用的。艺术应该 有它伦理的和政治的内容。卢梭之所以反对古典戏剧,是因 为他认为那是一种贵族艺术。他这种看法虽然不正确,但为 了给人民艺术开辟道路,这种看法在当时也是必要的。“致达 兰贝尔的信”的末段提出了关于人民和公民的节日的方案。这 个方案后来在大革命时期被采用了。由大卫下令规定的重大 的革命节日,在卢梭的著作中,是可以找得出理论根据的。 1761年利1762年,卢梭先后发表了三部最重要的著作: 新哀洛伊丝”、“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这三部著作都 具有教育意义。在此以前,卢梭只揭露了在以财产不平等为 基础的社会中,他的同时代的人所以堕落的原因。现在他则 指给他同时代的人一个新人的形象。“社会契约论”提出了 个民主的、平等的社会原则。那种社会里的人可以说都是由 道德激励着的公民,换句话说,都是一些爱国者。 新哀洛伊丝”一书,针对着贵族的腐化堕落,提出了 种合乎资产阶级理想的家庭道德:针对着色情和荒淫,提出 了一种更健康的情感生活 但是并不只此,处在当时那个时代的卢梭,认为要建设 个更好的社会,必须改造个人,所以他在“爱弥尔”一书 中提出了一个合乎自然法的教育计划 三部著作相互关联,好象都属于一个整个的伟大的计划 但是卢梭思想的固有矛盾,以及他所代表的阶级的固有 矛盾,在这三部著作里,随处都可以发现。只须一个比较详
般 的 艺 术 , 也 并 没 有 不 加 分 辨 地 反 对 各 种 类 型 的 戏 剧 。 卢 梭 曾 一 再 表 明 : 他 深 信 在 一 种 不 再 是 基 于 社 会 不 平 等 而 建 立 起 来 的 制 度 下 , 艺 术 在 道 德 方 面 是 会 起 良 好 作 用 的 。 艺 术 应 该 有 它 伦 理 的 和 政 治 的 内 容 。 卢 梭 之 所 以 反 对 古 典 戏 剧 , 是 因 为 他 认 为 那 是 一 种 贵 族 艺 术 。 他 这 种 看 法 虽 然 不 正 确 , 但 为 了 给 人 民 艺 术 开 辟 道 路 , 这 种 看 法 在 当 时 也 是 必 要 的 。 “ 致 达 兰 贝 尔 的 信 ” 的 末 段 提 出 了 关 于 人 民 和 公 民 的 节 日 的 方 案 。 这 个 方 案 后 来 在 大 革 命 时 期 被 采 用 了 。 由 大 卫 下 令 规 定 的 重 大 的 革 命 节 日 , 在 卢 梭 的 著 作 中 , 是 可 以 找 得 出 理 论 根 据 的 。 1 7 6 1 年 利 1 7 6 2 年 , 卢 梭 先 后 发 表 了 三 部 最 重 要 的 著 作 : “ 新 哀 洛 伊 丝 ” 、 “ 社 会 契 约 论 ” 和 “ 爱 弥 尔 ” 。 这 三 部 著 作 都 具 有 教 育 意 义 。 在 此 以 前 , 卢 梭 只 揭 露 了 在 以 财 产 不 平 等 为 基 础 的 社 会 中 , 他 的 同 时 代 的 人 所 以 堕 落 的 原 因 。 现 在 他 则 指 给 他 同 时 代 的 人 一 个 新 人 的 形 象 。 “ 社 会 契 约 论 ” 提 出 了 一 个 民 主 的 、 平 等 的 社 会 原 则 。 那 种 社 会 里 的 人 可 以 说 都 是 由 道 德 激 励 着 的 公 民 , 换 句 话 说 , 都 是 一 些 爱 国 者 。 “ 新 哀 洛 伊 丝 ” 一 书 , 针 对 着 贵 族 的 腐 化 堕 落 , 提 出 了 一 种 合 乎 资 产 阶 级 理 想 的 家 庭 道 德 ; 针 对 着 色 情 和 荒 淫 , 提 出 了 一 种 更 健 康 的 情 感 生 活 。 但 是 并 不 只 此 , 处 在 当 时 那 个 时 代 的 卢 梭 , 认 为 要 建 设 一 个 更 好 的 社 会 , 必 须 改 造 个 人 , 所 以 他 在 “ 爱 弥 尔 ” 一 书 中 提 出 了 一 个 合 乎 自 然 法 的 教 育 计 划 。 三 部 著 作 相 互 关 联 , 好 象 都 属 于 一 个 整 个 的 伟 大 的 计 划 。 但 是 卢 梭 思 想 的 固 有 矛 盾 , 以 及 他 所 代 表 的 阶 级 的 固 有 矛 盾 , 在 这 三 部 著 作 里 , 随 处 都 可 以 发 现 。 只 须 一 个 比 较 详 论 人 类 不 平 等 的 起 源 和 基 础 1 7
18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细的分析就可以把那些矛盾揭示出来。不过在这一简短的评 述中,我们只想指出这三部著作每一部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关于政治法的论著,内容非常抽象, 读起来也比较枯燥,但这是一部宣布人民主权原则的、最深 刻最成熟的著作。为了确保自己的自由,每个公民把自己置 于代表公共意志的至高无上的主权支配之下,公共意志所体 现的就是人民的意志。卢梭并把主权者,换句话说,就是把 公共意志,和负责执行法律的政府区别开来。这里就出现了 难题,因为卢梭停留在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没有考虑到消 灭私有制的问题。社会上既然有富人和穷人,那么如何防止 富人攫取政权,强奸公共意志呢?这是资产阶级思想所不能 解决的问题,卢梭只好用一些空想来摆脱这些难题。他赞赏 财产的平等,赞赏能以阻止工商业发展的那些取缔奢侈的法 律。他预感到这些方法是无济于事的,结果他只有求助于建 立一种国教,来巩固国家的组织。 对于雅各宾革命党人,没有比这本书影响再大的了。在 他们看来,这是一本革命道德,国民精神,总而言之,爱国 主义的手册。再没有比卢梭的思想与世界主义更相径庭的了。 正是在“社会契约论”里,人们可以最明显地看出,在1789 年前,爱国主义和共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另一方面,根据卢梭的主张,既然所有公民已经把他们 的一切权利都交与了最高权力者,则为了保障自由,最高权 力者应当具有无限的权力。这种主张给雅各宾党人提供了实 行革命恐怖的理论根据
细 的 分 析 就 可 以 把 那 些 矛 盾 揭 示 出 来 。 不 过 在 这 一 简 短 的 评 述 中 , 我 们 只 想 指 出 这 三 部 著 作 每 一 部 在 历 史 上 的 重 要 性 而 已 。 “ 社 会 契 约 论 ” 是 一 部 关 于 政 治 法 的 论 著 , 内 容 非 常 抽 象 , 读 起 来 也 比 较 枯 燥 , 但 这 是 一 部 宣 布 人 民 主 权 原 则 的 、 最 深 刻 最 成 熟 的 著 作 。 为 了 确 保 自 己 的 自 由 , 每 个 公 民 把 自 己 置 于 代 表 公 共 意 志 的 至 高 无 上 的 主 权 支 配 之 下 , 公 共 意 志 所 体 现 的 就 是 人 民 的 意 志 。 卢 梭 并 把 主 权 者 , 换 句 话 说 , 就 是 把 公 共 意 志 , 和 负 责 执 行 法 律 的 政 府 区 别 开 来 。 这 里 就 出 现 了 难 题 , 因 为 卢 梭 停 留 在 资 产 阶 级 的 思 想 范 畴 , 没 有 考 虑 到 消 灭 私 有 制 的 问 题 。 社 会 上 既 然 有 富 人 和 穷 人 , 那 么 如 何 防 止 富 人 攫 取 政 权 , 强 奸 公 共 意 志 呢 ? 这 是 资 产 阶 级 思 想 所 不 能 解 决 的 问 题 , 卢 梭 只 好 用 一 些 空 想 来 摆 脱 这 些 难 题 。 他 赞 赏 财 产 的 平 等 , 赞 赏 能 以 阻 止 工 商 业 发 展 的 那 些 取 缔 奢 侈 的 法 律 。 他 预 感 到 这 些 方 法 是 无 济 于 事 的 , 结 果 他 只 有 求 助 于 建 立 一 种 国 教 , 来 巩 固 国 家 的 组 织 。 对 于 雅 各 宾 革 命 党 人 , 没 有 比 这 本 书 影 响 再 大 的 了 。 在 他 们 看 来 , 这 是 一 本 革 命 道 德 , 国 民 精 神 , 总 而 言 之 , 爱 国 主 义 的 手 册 。 再 没 有 比 卢 梭 的 思 想 与 世 界 主 义 更 相 径 庭 的 了 。 正 是 在 “ 社 会 契 约 论 ” 里 , 人 们 可 以 最 明 显 地 看 出 , 在 1 7 8 9 年 前 , 爱 国 主 义 和 共 和 精 神 是 密 不 可 分 的 。 另 一 方 面 , 根 据 卢 梭 的 主 张 , 既 然 所 有 公 民 已 经 把 他 们 的 一 切 权 利 都 交 与 了 最 高 权 力 者 , 则 为 了 保 障 自 由 , 最 高 权 力 者 应 当 具 有 无 限 的 权 力 。 这 种 主 张 给 雅 各 宾 党 人 提 供 了 实 行 革 命 恐 怖 的 理 论 根 据 。 1 8 论 人 类 不 平 等 的 起 源 和 基 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最后,“社会契约论”里的国民宗教论,曾启发罗伯斯庇 尔树立了对最高主宰的信仰。 论儿童教育的专著“爱弥尔”,曾起过进步的作用,特别 是人们如果把卢梭的思想和当时在学校里实施的那种教育加 以比较的话,它的进步意义就更为明显。那些学校大部分都 在耶稣会教士们手里,直到1762年他们被驱逐时为止。卢梭 依照文艺复兴时代那些伟大的人文主义者的榜样,要求无论 在生理上和精神上,人的全面发展。卢梭主张实行实物教育, 尽可能地用对事物的直接观察来代替书本知识,在这种教育 中,科学应当起主要作用,理论应当与实践相结合。爱弥尔 所以学习一种手艺,是因为“我们已面临危机而革命的时代 即将到来”,任何社会地位都难免要发生动摇。这种见童教 育是以这样的原则为基础的:应该发展儿童的个性,尊重自 然给予儿童的善良的禀赋,使他远离一切成见,远离一切不 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传统;总之,应该把他培养成一个能够独 立判断的人。这在大革命的前夕是很重要的 但是也许就是在“爱弥尔”一书中,卢梭思想上的矛盾 和他的喜好空想的性格,表现得最为明显。首先卢梭对于儿 童教育在培养新人方面应有的作用的看法是乌托邦式的。因 为由谁来培养新人呢?为使儿童教育具有一种革命意义,首 先应该教育那些教育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十八世纪哲学家 们的唯心主义,他们以为思想支配世界,因而认为要改造社 会,必须改造个人。 ①见“爱弥尔”,第3卷
最 后 , “ 社 会 契 约 论 ” 里 的 国 民 宗 教 论 , 曾 启 发 罗 伯 斯 庇 尔 树 立 了 对 最 高 主 宰 的 信 仰 。 论 儿 童 教 育 的 专 著 “ 爱 弥 尔 ” , 曾 起 过 进 步 的 作 用 , 特 别 是 人 们 如 果 把 卢 梭 的 思 想 和 当 时 在 学 校 里 实 施 的 那 种 教 育 加 以 比 较 的 话 , 它 的 进 步 意 义 就 更 为 明 显 。 那 些 学 校 大 部 分 都 在 耶 稣 会 教 士 们 手 里 , 直 到 1 7 6 2 年 他 们 被 驱 逐 时 为 止 。 卢 梭 依 照 文 艺 复 兴 时 代 那 些 伟 大 的 人 文 主 义 者 的 榜 样 , 要 求 无 论 在 生 理 上 和 精 神 上 ,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卢 梭 主 张 实 行 实 物 教 育 , 尽 可 能 地 用 对 事 物 的 直 接 观 察 来 代 替 书 本 知 识 , 在 这 种 教 育 中 , 科 学 应 当 起 主 要 作 用 , 理 论 应 当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 爱 弥 尔 所 以 学 习 一 种 手 艺 , 是 因 为 “ 我 们 已 面 临 危 机 而 革 命 的 时 代 即 将 到 来 ” ① , 任 何 社 会 地 位 都 难 免 要 发 生 动 摇 。 这 种 见 童 教 育 是 以 这 样 的 原 则 为 基 础 的 : 应 该 发 展 儿 童 的 个 性 , 尊 重 自 然 给 予 儿 童 的 善 良 的 禀 赋 , 使 他 远 离 一 切 成 见 , 远 离 一 切 不 是 以 理 性 为 基 础 的 传 统 ; 总 之 , 应 该 把 他 培 养 成 一 个 能 够 独 立 判 断 的 人 。 这 在 大 革 命 的 前 夕 是 很 重 要 的 。 但 是 也 许 就 是 在 “ 爱 弥 尔 ” 一 书 中 , 卢 梭 思 想 上 的 矛 盾 和 他 的 喜 好 空 想 的 性 格 , 表 现 得 最 为 明 显 。 首 先 卢 梭 对 于 儿 童 教 育 在 培 养 新 人 方 面 应 有 的 作 用 的 看 法 是 乌 托 邦 式 的 。 因 为 由 谁 来 培 养 新 人 呢 ? 为 使 儿 童 教 育 具 有 一 种 革 命 意 义 , 首 先 应 该 教 育 那 些 教 育 者 。 由 此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十 八 世 纪 哲 学 家 们 的 唯 心 主 义 , 他 们 以 为 思 想 支 配 世 界 , 因 而 认 为 要 改 造 社 会 , 必 须 改 造 个 人 。 论 人 类 不 平 等 的 起 源 和 基 础 1 9 ① 见 “ 爱 弥 尔 ” , 第 3 卷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另一方面,卢梭所想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自然人 呢?还是“社会契约论”中的公民呢? 从造物者手中出来时,一切都是好的,到了人的手里, 一切都变质了”,这是“爱弥尔”一书开头的两句话。但是以 后卢梭很快又肯定:“优良的社会制度是最善于改变人的本性 的那种制度”。在这里,我们认为卢梭是徘徊于两者之间的, 即:徘徊于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之间, 前者在雅各宾党人的英勇的乌托邦主义中曾找到过最出色的 表现,后者,则是为了发展以竞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必需 的。我们可以说,在这里卢梭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基本 倾向,这些矛盾的倾向是卢梭所不能超越的,因为要超越这 些矛盾,只有近代的无产阶级才有可能。实际上,应当成为 公民的爱弥尔,是与一切社会生活完全隔绝,在孤独中成长 起来,至少在他十五岁以前是那样的 这种反社会的倾向,后来竟被反动思想家所利用。现在 资产阶级仍然特别注意使儿童在不知社会生活的情形下来受 教育。另一方面,卢梭为了想使爱弥尔不受一切成见的影响, 竟不让他知道人类的文化,而人类文化,乃是人们生活经验 的果实。爱弥尔直到十二岁都没接触过书本,而且只是从那 时起人们才开始启发他的智慧。从各方面看,卢梭可以算得 是儿童教育家的鼻祖,不过使用的所谓新方法,实际上是表 明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倒退。 ①参看乔治·谷尼欧对这些方法所作的批评(“新批评”杂志,第36-38
另 一 方 面 , 卢 梭 所 想 培 养 的 是 什 么 样 的 人 呢 ? 是 自 然 人 呢 ? 还 是 “ 社 会 契 约 论 ” 中 的 公 民 呢 ? “ 从 造 物 者 手 中 出 来 时 , 一 切 都 是 好 的 , 到 了 人 的 手 里 , 一 切 都 变 质 了 ” , 这 是 “ 爱 弥 尔 ” 一 书 开 头 的 两 句 话 。 但 是 以 后 卢 梭 很 快 又 肯 定 : “ 优 良 的 社 会 制 度 是 最 善 于 改 变 人 的 本 性 的 那 种 制 度 ” 。 在 这 里 , 我 们 认 为 卢 梭 是 徘 徊 于 两 者 之 间 的 , 即 : 徘 徊 于 资 产 阶 级 的 爱 国 主 义 与 资 产 阶 级 的 个 人 主 义 之 间 , 前 者 在 雅 各 宾 党 人 的 英 勇 的 乌 托 邦 主 义 中 曾 找 到 过 最 出 色 的 表 现 , 后 者 , 则 是 为 了 发 展 以 竞 争 为 基 础 的 资 本 主 义 所 必 需 的 。 我 们 可 以 说 , 在 这 里 卢 梭 深 刻 地 表 达 了 资 产 阶 级 的 基 本 倾 向 , 这 些 矛 盾 的 倾 向 是 卢 梭 所 不 能 超 越 的 , 因 为 要 超 越 这 些 矛 盾 , 只 有 近 代 的 无 产 阶 级 才 有 可 能 。 实 际 上 , 应 当 成 为 公 民 的 爱 弥 尔 , 是 与 一 切 社 会 生 活 完 全 隔 绝 , 在 孤 独 中 成 长 起 来 , 至 少 在 他 十 五 岁 以 前 是 那 样 的 。 这 种 反 社 会 的 倾 向 , 后 来 竟 被 反 动 思 想 家 所 利 用 。 现 在 资 产 阶 级 仍 然 特 别 注 意 使 儿 童 在 不 知 社 会 生 活 的 情 形 下 来 受 教 育 。 另 一 方 面 , 卢 梭 为 了 想 使 爱 弥 尔 不 受 一 切 成 见 的 影 响 , 竟 不 让 他 知 道 人 类 的 文 化 , 而 人 类 文 化 , 乃 是 人 们 生 活 经 验 的 果 实 。 爱 弥 尔 直 到 十 二 岁 都 没 接 触 过 书 本 , 而 且 只 是 从 那 时 起 人 们 才 开 始 启 发 他 的 智 慧 。 从 各 方 面 看 , 卢 梭 可 以 算 得 是 儿 童 教 育 家 的 鼻 祖 , 不 过 使 用 的 所 谓 新 方 法 , 实 际 上 是 表 明 了 资 产 阶 级 文 化 的 倒 退 ① 。 2 0 论 人 类 不 平 等 的 起 源 和 基 础 ① 参 看 乔 治 · 谷 尼 欧 对 这 些 方 法 所 作 的 批 评 ( “ 新 批 评 ” 杂 志 , 第 3 6 — 3 8 期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1 因此,这部内容复杂的作品发生了双重的影响。它启发 了雅各宾党的进步的教育计划,例如雷伯乐季耶·德·圣 法尔果和圣·鞠斯特的教育计划,但也助长了十九世纪以及 今日某些儿童教育家的反动理论。 至于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所写的著名的“撒瓦雅副 主教发愿词”则应另当别论。在那篇发愿词中,卢梭陈述了 他所主张的宗教原则。他相信灵魂不灭,相信天上有一个赏 善罚恶的上帝。他所看到的自然界的奇迹和他的良知的直觉, 使他确信上帝的存在,这种直觉即所谓“神赋的本能”。因此 卢梭可以说是自然神论者。表面上他是和伏尔泰接近的,因 为伏尔泰也是自然神论者。卢梭和伏尔泰完全一样,否认出 于这一教会或那一教会的一切神圣启示①、教仪和信条。他所 理想的宗教和伏尔泰所理想的一样,很可以不用教士。我们 不应当忽略卢梭和其他哲学家一样,是向教会作斗争的,因 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主要堡垒。 实际上,卢梭创立自然神论的愿望是和伏尔泰的愿望完 全不相同的。伏尔泰不接受唯物主义,至少他没有正式承认 过唯物主义,因为他需要在人世之外有一个监视人民的神,使 人民服从,并保护私有财产。相反地,卢梭则需要一个神作 人民的安慰者,在人世之外,替被压迫的人复仇,惩治恶人, 也就是说惩治富人。 “若真没有神的存在,当今有权势的人们、富人们、幸福者 们一定是很高兴的。但是对来世生活的期待,却可以安慰人民和 ①但卢梭觉得福音书中也有一些神圣的事物
因 此 , 这 部 内 容 复 杂 的 作 品 发 生 了 双 重 的 影 响 。 它 启 发 了 雅 各 宾 党 的 进 步 的 教 育 计 划 , 例 如 雷 伯 乐 季 耶 · 德 · 圣 · 法 尔 果 和 圣 · 鞠 斯 特 的 教 育 计 划 , 但 也 助 长 了 十 九 世 纪 以 及 今 日 某 些 儿 童 教 育 家 的 反 动 理 论 。 至 于 卢 梭 在 “ 爱 弥 尔 ” 一 书 中 所 写 的 著 名 的 “ 撒 瓦 雅 副 主 教 发 愿 词 ” 则 应 另 当 别 论 。 在 那 篇 发 愿 词 中 , 卢 梭 陈 述 了 他 所 主 张 的 宗 教 原 则 。 他 相 信 灵 魂 不 灭 , 相 信 天 上 有 一 个 赏 善 罚 恶 的 上 帝 。 他 所 看 到 的 自 然 界 的 奇 迹 和 他 的 良 知 的 直 觉 , 使 他 确 信 上 帝 的 存 在 , 这 种 直 觉 即 所 谓 “ 神 赋 的 本 能 ” 。 因 此 卢 梭 可 以 说 是 自 然 神 论 者 。 表 面 上 他 是 和 伏 尔 泰 接 近 的 , 因 为 伏 尔 泰 也 是 自 然 神 论 者 。 卢 梭 和 伏 尔 泰 完 全 一 样 , 否 认 出 于 这 一 教 会 或 那 一 教 会 的 一 切 神 圣 启 示 ① 、 教 仪 和 信 条 。 他 所 理 想 的 宗 教 和 伏 尔 泰 所 理 想 的 一 样 , 很 可 以 不 用 教 士 。 我 们 不 应 当 忽 略 卢 梭 和 其 他 哲 学 家 一 样 , 是 向 教 会 作 斗 争 的 , 因 为 教 会 是 封 建 制 度 的 主 要 堡 垒 。 实 际 上 , 卢 梭 创 立 自 然 神 论 的 愿 望 是 和 伏 尔 泰 的 愿 望 完 全 不 相 同 的 。 伏 尔 泰 不 接 受 唯 物 主 义 , 至 少 他 没 有 正 式 承 认 过 唯 物 主 义 , 因 为 他 需 要 在 人 世 之 外 有 一 个 监 视 人 民 的 神 , 使 人 民 服 从 , 并 保 护 私 有 财 产 。 相 反 地 , 卢 梭 则 需 要 一 个 神 作 人 民 的 安 慰 者 , 在 人 世 之 外 , 替 被 压 迫 的 人 复 仇 , 惩 治 恶 人 , 也 就 是 说 惩 治 富 人 。 “ 若 真 没 有 神 的 存 在 , 当 今 有 权 势 的 人 们 、 富 人 们 、 幸 福 者 们 一 定 是 很 高 兴 的 。 但 是 对 来 世 生 活 的 期 待 , 却 可 以 安 慰 人 民 和 论 人 类 不 平 等 的 起 源 和 基 础 2 1 ① 但 卢 梭 觉 得 福 音 书 中 也 有 一 些 神 圣 的 事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