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 徐崇温主编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 张峰吕世平译 单向度的人 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0工C
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 单向度的人 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国 外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社 会 主 义 研 究 丛 书 单 向 度 的 人 — — 发 达 工 业 社 会 意 识 形 态 研 究
中译者序 本书作者赫伯特·马尔库塞是当代美国著名 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和弗洛伊德 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六十年代下 半期,美国和西欧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造反运动, 造反学生拥戴马尔库塞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当然, 就马尔库塞个人的意愿而言,他也许无意追求这 种精神领袖的地位,但当造反学生把这个头衔加 在他头上时,他也不反对 1898年,马尔库塞诞生在德国柏林的一个犹 太人家庭。先后在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就读。 1917年至1918年,他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但 随着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暗杀后,他便 退出了该党,此后再也没有参加任何政党。为了 取得在大学哲学系教书的资格,他在存在主义哲 学家海德格尔的指导下,写了《黑格尔的本体论 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一文,发表于1931年。在
中 译 者 序 本 书 作 者 赫 伯 特 · 马 尔 库 塞 是 当 代 美 国 著 名 哲 学 家 和 政 治 思 想 家 , 法 兰 克 福 学 派 和 弗 洛 伊 德 主 义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重 要 代 表 人 物 。 六 十 年 代 下 半 期 , 美 国 和 西 欧 爆 发 了 大 规 模 的 学 生 造 反 运 动 , 造 反 学 生 拥 戴 马 尔 库 塞 为 他 们 的 精 神 领 袖 。 当 然 , 就 马 尔 库 塞 个 人 的 意 愿 而 言 , 他 也 许 无 意 追 求 这 种 精 神 领 袖 的 地 位 , 但 当 造 反 学 生 把 这 个 头 衔 加 在 他 头 上 时 , 他 也 不 反 对 。 1 8 9 8 年 , 马 尔 库 塞 诞 生 在 德 国 柏 林 的 一 个 犹 太 人 家 庭 。 先 后 在 柏 林 大 学 和 弗 莱 堡 大 学 就 读 。 1 9 1 7 年 至 1 9 1 8 年 , 他 参 加 了 德 国 社 会 民 主 党 , 但 随 着 李 卜 克 内 西 和 罗 莎 · 卢 森 堡 被 暗 杀 后 , 他 便 退 出 了 该 党 , 此 后 再 也 没 有 参 加 任 何 政 党 。 为 了 取 得 在 大 学 哲 学 系 教 书 的 资 格 , 他 在 存 在 主 义 哲 学 家 海 德 格 尔 的 指 导 下 , 写 了 《 黑 格 尔 的 本 体 论 与 历 史 性 理 论 的 基 础 》 一 文 , 发 表 于 1 9 3 1 年 。 在
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 此期间,他还写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初步奠定了他后来思 想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公布于世后,他是最早认识到这篇手稿的重要性 的人之一。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他移居国外,先在瑞士住 了一年,后定居美国。在美国,起初他在法兰克福学派迁住 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研究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 国战略情报研究所工作。以后他重新执教,先后在哥伦比亚、 哈佛、勃兰第斯和圣地亚哥等大学工作。1970年退休。1979 年7月29日,他在赴西德访问和讲学途中,逝世于施塔贝恩 克 马尔库塞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如果可以称作马克思主义 的话,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奇特的理论混合物。他 毕生致力于把西方的某些哲学思潮同马克思的学说相结合, 他在1941年出版的《理性与革命》中,强调黑格尔哲学的实 质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马克思学说的 思想根源,并且是同实证主义哲学对现实的肯定态度正相反 对的。不言而喻,马尔库塞的这一思想继承了卢卡奇开创的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而1955年出版的《爱欲与文 明》标志着马尔库塞思想的一个转折。这时,马尔库塞开始 对弗洛伊德主义抱有浓厚兴趣,企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补 充马克思的学说,并在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 种新的乌托邦。据此,马尔库塞又被当作弗洛伊德主义的马 克思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 《单向度的人》(1964年)是马尔库塞的一部读者最为广 泛的著作。这部著作标志着马尔库塞思想的又一次转折。这
此 期 间 , 他 还 写 了 一 些 文 章 , 这 些 文 章 初 步 奠 定 了 他 后 来 思 想 的 基 础 。 特 别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在 马 克 思 的 《 1 8 4 4 年 经 济 学 哲 学 手 稿 》 公 布 于 世 后 , 他 是 最 早 认 识 到 这 篇 手 稿 的 重 要 性 的 人 之 一 。 1 9 3 3 年 希 特 勒 掌 权 后 , 他 移 居 国 外 , 先 在 瑞 士 住 了 一 年 , 后 定 居 美 国 。 在 美 国 , 起 初 他 在 法 兰 克 福 学 派 迁 住 哥 伦 比 亚 大 学 的 社 会 研 究 所 工 作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在 美 国 战 略 情 报 研 究 所 工 作 。 以 后 他 重 新 执 教 , 先 后 在 哥 伦 比 亚 、 哈 佛 、 勃 兰 第 斯 和 圣 地 亚 哥 等 大 学 工 作 。 1 9 7 0 年 退 休 。 1 9 7 9 年 7 月 2 9 日 , 他 在 赴 西 德 访 问 和 讲 学 途 中 , 逝 世 于 施 塔 贝 恩 克 。 马 尔 库 塞 的 哲 学 和 政 治 思 想 , 如 果 可 以 称 作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话 , 那 么 这 种 马 克 思 主 义 也 是 一 种 奇 特 的 理 论 混 合 物 。 他 毕 生 致 力 于 把 西 方 的 某 些 哲 学 思 潮 同 马 克 思 的 学 说 相 结 合 , 他 在 1 9 4 1 年 出 版 的 《 理 性 与 革 命 》 中 , 强 调 黑 格 尔 哲 学 的 实 质 是 对 现 实 的 批 判 和 否 定 精 神 , 这 种 精 神 也 是 马 克 思 学 说 的 思 想 根 源 , 并 且 是 同 实 证 主 义 哲 学 对 现 实 的 肯 定 态 度 正 相 反 对 的 。 不 言 而 喻 , 马 尔 库 塞 的 这 一 思 想 继 承 了 卢 卡 奇 开 创 的 黑 格 尔 主 义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传 统 , 而 1 9 5 5 年 出 版 的 《 爱 欲 与 文 明 》 标 志 着 马 尔 库 塞 思 想 的 一 个 转 折 。 这 时 , 马 尔 库 塞 开 始 对 弗 洛 伊 德 主 义 抱 有 浓 厚 兴 趣 , 企 图 用 弗 洛 伊 德 的 理 论 来 补 充 马 克 思 的 学 说 , 并 在 弗 洛 伊 德 的 文 明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建 立 一 种 新 的 乌 托 邦 。 据 此 , 马 尔 库 塞 又 被 当 作 弗 洛 伊 德 主 义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一 个 代 表 人 物 。 《 单 向 度 的 人 》 ( 1 9 6 4 年 ) 是 马 尔 库 塞 的 一 部 读 者 最 为 广 泛 的 著 作 。 这 部 著 作 标 志 着 马 尔 库 塞 思 想 的 又 一 次 转 折 。 这 2 国 外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社 会 主 义 研 究 丛 书
中译者序 次转折表现在,马尔库塞对现代文明,特别是美国文明的批 判,主要依据的不是弗洛伊德的文明理论,而是他早年硏究 黑格尔哲学的主题:人类解放的先验理性准则。而且,在这 部著作里,马尔库塞还扩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早期论点, 如批判工具的合理性,模糊手段和目的的区别。这部著作的 基本思想是: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批判意识已消失殆尽,统 治已成为全面的,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 所谓“单向度的人”就是指丧失这种能力的人。 马尔库塞用“单向度”0一词来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 经济机制对一切人类经验的不知不觉的协调作用。他认为,发 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 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 考虑自己的需求。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 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人们失 去的“第二向度”是什么呢?就是否定性和批判性原则,即 把现存的世界同哲学的准则所揭示的真实世界相对照的习 惯。哲学的准则能使我们理解自由、美、理性、生活享受等 等的真正性质。 马尔库塞认为,双向度社会与单向度社会对立的哲学根 源是辩证思维与形式思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可以追溯到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柏拉图赞美同经验对象相比较的规 ①“单向度”one dimen sion)又可译为“单面”和“一维”。我们认为译 为“单面”虽通俗易懂,但难以体现其中包含的“趋势”之意:译为 “一维”虽准确严谨,但过于抽象而不便理解,故取“单向度”的译法
次 转 折 表 现 在 , 马 尔 库 塞 对 现 代 文 明 , 特 别 是 美 国 文 明 的 批 判 , 主 要 依 据 的 不 是 弗 洛 伊 德 的 文 明 理 论 , 而 是 他 早 年 研 究 黑 格 尔 哲 学 的 主 题 : 人 类 解 放 的 先 验 理 性 准 则 。 而 且 , 在 这 部 著 作 里 , 马 尔 库 塞 还 扩 展 了 法 兰 克 福 学 派 的 一 些 早 期 论 点 , 如 批 判 工 具 的 合 理 性 , 模 糊 手 段 和 目 的 的 区 别 。 这 部 著 作 的 基 本 思 想 是 : 在 发 达 的 工 业 社 会 里 , 批 判 意 识 已 消 失 殆 尽 , 统 治 已 成 为 全 面 的 , 个 人 已 丧 失 了 合 理 地 批 判 社 会 现 实 的 能 力 。 所 谓 “ 单 向 度 的 人 ” 就 是 指 丧 失 这 种 能 力 的 人 。 马 尔 库 塞 用 “ 单 向 度 ” ① 一 词 来 意 指 现 代 资 本 主 义 的 技 术 经 济 机 制 对 一 切 人 类 经 验 的 不 知 不 觉 的 协 调 作 用 。 他 认 为 ,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以 前 的 社 会 是 双 向 度 的 社 会 , 在 这 个 社 会 里 , 私 人 生 活 和 公 共 生 活 是 有 差 别 的 , 因 此 个 人 可 以 合 理 地 批 判 地 考 虑 自 己 的 需 求 。 而 现 代 文 明 , 在 科 学 、 艺 术 、 哲 学 、 日 常 思 维 、 政 治 体 制 、 经 济 和 工 艺 各 方 面 都 是 单 向 度 的 。 人 们 失 去 的 “ 第 二 向 度 ” 是 什 么 呢 ? 就 是 否 定 性 和 批 判 性 原 则 , 即 把 现 存 的 世 界 同 哲 学 的 准 则 所 揭 示 的 真 实 世 界 相 对 照 的 习 惯 。 哲 学 的 准 则 能 使 我 们 理 解 自 由 、 美 、 理 性 、 生 活 享 受 等 等 的 真 正 性 质 。 马 尔 库 塞 认 为 , 双 向 度 社 会 与 单 向 度 社 会 对 立 的 哲 学 根 源 是 辩 证 思 维 与 形 式 思 维 的 冲 突 , 而 这 种 冲 突 可 以 追 溯 到 柏 拉 图 和 亚 里 士 多 德 那 里 。 柏 拉 图 赞 美 同 经 验 对 象 相 比 较 的 规 中 译 者 序 3 ① “ 单 向 度 ” ( O n e - d i m e n s i o n ) 又 可 译 为 “ 单 面 ” 和 “ 一 维 ” 。 我 们 认 为 译 为 “ 单 面 ” 虽 通 俗 易 懂 , 但 难 以 体 现 其 中 包 含 的 “ 趋 势 ” 之 意 ; 译 为 “ 一 维 ” 虽 准 确 严 谨 , 但 过 于 抽 象 而 不 便 理 解 , 故 取 “ 单 向 度 ” 的 译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