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养生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442102 课程名称:体育养生选项课 英文名称:Health Preservation in a.PE.View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学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全校选修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传统体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 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养生是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 调整,呼吸锻炼,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心理、生理活动,来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 力,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效果。 本课程以传统体育养生学说为理论基础,强身健体为课程目标。以八式太 极拳、16式太极剑、健身导引气功(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养生 瑜伽等各种有效的体育养生方法为主要教材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培养学生 具备 八式太极拳、16式太极剑、健身导引气功和养生瑜伽等技术 动作的自我锻炼能力,树立科学的养生观和终身体育意识。 英文简介: Health preservation by physi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health culture in China.It is a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e ancient theory of health preservati ion with the physical training.The traditional wa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pplies excises of body posture adjustment,breathing exercise,and self control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thus to induce and inspire human potential which would build up body, guard against and cure and pro ng life e span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preserving health by physical exercises,this course is to strengthen students'bodies by teaching them Taiji in 8 Postures,Taiji Sword in 16 Postures,Qikong (6 Postures,8 Postures,Yijin Jing,Wuqin Xi),Yoga and so on.Aided by teachers' flexible teaching, the students are osed to acquire the echnique op the consciousness of keeping in good health by physical exercises lifelo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 体育养生选项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442102 课程名称:体育养生选项课 英文名称:Health Preservation in a P.E. View 课程类别: 通识必修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全校选修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传统体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 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养生是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 调整,呼吸锻炼,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心理、生理活动,来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 力,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效果。 本课程以传统体育养生学说为理论基础,强身健体为课程目标。以八式太 极拳、16 式太极剑、健身导引气功(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养生 瑜伽等各种有效的体育养生方法为主要教材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培养学生具备八式太极拳、16 式太极剑、健身导引气功和养生瑜伽等技术 动作的自我锻炼能力,树立科学的养生观和终身体育意识。 英文简介: Health preservation by physi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health culture in China. It is a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combining the ancient theor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with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training. The traditional wa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pplies excises of body posture adjustment, breathing exercise, and self control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thus to induce and inspire human potential which would build up body, guard against and cure diseases, add wit and prolong life spa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preserving health by physical exercises, this course i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bodies by teaching them Taiji in 8 Postures, Taiji Sword in 16 Postures, Qikong (6 Postures, 8 Postures, Yijin Jing, Wuqin Xi), Yoga and so on. Aided by teachers’ flexible teaching,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acquire the techniques of the exercises mentioned above, and develop the consciousness of keeping in good health by physical exercises lifelo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体育养生课是根据广东财经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为 喜欢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体育选项课,是我校公共体育必修课的 子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技术教学,使学生掌握传统体有养生理论知 识和基本技术和锻炼技能,了解正确进行健身锻炼的方法与手段,培养终身锻炼 的意识和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终身体育和毕生事业奠定 良好的基础,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任务 1、向学生传授体育养生功法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有关知识和功法功理。 2、向学生传授健身导引气功(六字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八式 太极拳、16式太极剑、养生瑜伽等功法与套路的功理和技术。 3、通过课堂练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 4、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一般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养生瑜伽的 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处置方法。 2、通过技术教学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2~3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养生功 法,能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3、桶过一般身休素质练习和专顶身体素质练习,增强学牛体质、提高身休 素质。 4、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稳定、乐观、爽朗、坚强的意志品质 和精神风貌。 5、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6、结合体育养生课的教学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 信仰、社会责任,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精 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在普拉提课程的学习中,感知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提高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增强 中国文化自信,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 (一) 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课堂教学与学习,让学生了解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渊源和基 本理论:了解印度瑜伽的的历史渊源与含意。 2.通过课程教与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健身机 理、锻炼的基本原则和要领以及瑜伽练习的注意事项 3.通过课程教与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所学养生功法与所学瑜伽体 位的功法特点、习练要领和功理作用
(一)课程性质: 体育养生课是根据广东财经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为 喜欢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体育选项课,是我校公共体育必修课的 子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技术教学,使学生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理论知 识和基本技术和锻炼技能,了解正确进行健身锻炼的方法与手段,培养终身锻炼 的意识和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终身体育和毕生事业奠定 良好的基础,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任务 1、向学生传授体育养生功法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有关知识和功法功理。 2、向学生传授健身导引气功(六字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八式 太极拳、16 式太极剑、养生瑜伽等功法与套路的功理和技术。 3、通过课堂练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 4、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一般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养生瑜伽的一 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处置方法。 2、通过技术教学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 2~3 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养生功 法,能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3、通过一般身体素质练习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 素质。 4、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稳定、乐观、爽朗、坚强的意志品质 和精神风貌。 5、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6、结合体育养生课的教学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 信仰、社会责任,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精 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在普拉提课程的学习中,感知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提高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增强 中国文化自信,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 理论知识 (一) 目的与要求 1. 通过课堂教学与学习,让学生了解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渊源和基 本理论;了解印度瑜伽的的历史渊源与含意。 2. 通过课程教与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健身机 理、锻炼的基本原则和要领以及瑜伽练习的注意事项 3. 通过课程教与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所学养生功法与所学瑜伽体 位的功法特点、习练要领和功理作用
4.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交流的组织和评判 方法,学会欣赏养生功法 5.让学生基本了解武德和武术礼仪。 6、学习党和政府关于人民体质健康的政策内容。包括“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广东省体育强 省、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 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体育课的特 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 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 者、模范践行者 (二) 教学内容 1.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和养生瑜伽文化简述。 2.健身导引气功(八段锦、六字决、五禽戏、易筋经)和养生瑜伽 的功法特占、习练要领及功法功理作用介绍」 3. 八式太极拳 16式太极剑健身价值 技术风格及特点介绍 4.介绍体育养生功法交流活动的组织与评判。 5.武德、武术礼仪介介绍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主要采取讲解法、语言提示与暗示法进行教学, 使学生掌握体育养 生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有关养生功法的任务、内容、动作过程 和形、意、气配合的要领,以及功法特点及功理作用,使学生理解 和正确动作方法。 2.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网络、 微信群、Q群、公众号 书籍等,提高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认识,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实我部分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学握养生功法的基本技术、技能 2.通过教与学,让学生掌握养生功法正确的锻炼要领与方法 3.通过教与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传统体育养生技术进行终身锻炼,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体育健身指导 (二)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 L.1经络的养生桩:托抱式、扶按式、撑抱式、外推式、垂提式 1.2太极拳基本技术: 1.2.1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桩、开合桩、升降桩、虚实桩、进步、退步
4.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交流的组织和评判 方法,学会欣赏养生功法 5. 让学生基本了解武德和武术礼仪。 6、学习党和政府关于人民体质健康的政策内容。包括“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广东省体育强 省、国民体质监测与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 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体育课的特 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 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 者、模范践行者。 (二) 教学内容 1.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和养生瑜伽文化简述。 2. 健身导引气功(八段锦、六字决、五禽戏、易筋经)和养生瑜伽 的功法特点、习练要领及功法功理作用介绍。 3. 八式太极拳、16 式太极剑健身价值、技术风格及特点介绍。 4. 介绍体育养生功法交流活动的组织与评判。 5. 武德、武术礼仪介介绍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主要采取讲解法、语言提示与暗示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养 生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有关养生功法的任务、内容、动作过程 和形、意、气配合的要领,以及功法特点及功理作用,使学生理解 和正确动作方法。 2.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网络、微信群、Q 群、公众号、 书籍等,提高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认识,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实践部分 (一) 目的与要求 1.通过教与学,让学生掌握养生功法的基本技术、技能 2.通过教与学,让学生掌握养生功法正确的锻炼要领与方法 3.通过教与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传统体育养生技术进行终身锻炼,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体育健身指导。 (二)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 1.1 经络的养生桩:托抱式、扶按式、撑抱式、外推式、垂提式 1.2 太极拳基本技术: 1.2.1 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桩、开合桩、升降桩、虚实桩、进步、退步
1.2.2八式太极拳基本技术 (2)主要手法:举、采、推、捌、云、挑、抱、分、拥、捋、挤、按 (3)主要步法:横开步、限步、侧行步、上步、并步、提膝、蹬脚 1.3太极剑基本技术 1.3.1握剑方法:平握、直握、垫握、钳握、提握、反握、反手握 1.3.2眼法:眼平视、眼随掌走、眼随剑走。 1.3.3步型:丁步、弓步、坐盘、并步、仆步、独立步、虚步。 1.3.4步法:横开步、碾步、侧行步、上步、进步、退步、跳步、跟步 1.3.5腿法:蹬脚、分脚、后举腿、摆腿。 1.3.6剑法:刺剑、劈剑、挂剑、撩剑、云剑、抹剑、点剑、崩剑、击剑 纹剑、架剑(托剑)、截剑、带剑、抽剑、挑剑、穿剑、提剑、推剑、捧剑(抱 剑)、扫剑、斩剑、压剑、拦剑。 1.3.7手法:举、采、推、挒、云、挑、抱、分、拥、捋、挤、按 2.养生功法 2.1健身气功 (1)六字诀功法与动作 预备势 第二式呵(he)字诀 第三式呼(hu)字诀 第四式咽(si)字诀 第五式吹(chui)字诀 第六式嘻(xi)字诀 收势 (2)八段锦功法与动作 预备势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肠胃须单举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收势 (3)五禽戏功法与动作 预备势:起势调息 第一戏虎戏(第一式虎举第二式虎扑 第二戏鹿戏(第三式鹿抵第四式鹿奔)
1.2.2 八式太极拳基本技术 (1)手型:拳、掌、勾 (2)主要手法:举、采、推、挒、云、挑、抱、分、掤、捋、挤、按 (3)主要步法:横开步、碾步、侧行步、上步、并步、提膝、蹬脚 1.3 太极剑基本技术 1.3.1 握剑方法:平握、直握、垫握、钳握、提握、反握、反手握。 1.3.2 眼法:眼平视、眼随掌走、眼随剑走。 1.3.3 步型:丁步、弓步、坐盘、并步、仆步、独立步、虚步。 1.3.4 步法:横开步、碾步、侧行步、上步、进步、退步、跳步、跟步。 1.3.5 腿法:蹬脚、分脚、后举腿、摆腿。 1.3.6 剑法:刺剑、劈剑、挂剑、撩剑、云剑、抹剑、点剑、崩剑、击剑、 绞剑、架剑(托剑)、截剑、带剑、抽剑、挑剑、穿剑、提剑、推剑、捧剑(抱 剑)、扫剑、斩剑、压剑、拦剑。 1.3.7 手法:举、采、推、挒、云、挑、抱、分、掤、捋、挤、按 2.养生功法 2.1 健身气功 (1)六字诀功法与动作 预备势 起势 第一式 嘘(xu)字诀 第二式 呵(he)字诀 第三式 呼(hu)字诀 第四式 呬(si)字诀 第五式吹(chui)字诀 第六式 嘻(xi) 字诀 收势 (2)八段锦功法与动作 预备势 第一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 调理肠胃须单举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 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 收势 (3)五禽戏功法与动作 预备势:起势调息 第一戏 虎戏 (第一式 虎举 第二式 虎扑) 第二戏 鹿戏 (第三式 鹿抵 第四式 鹿奔)
第三戏熊戏(第五式熊运第六式熊晃) 第四戏猿戏(第七式猿提第八式猿摘) 第五戏鸟飞 (第九式鸟伸第十式鸟飞) 收势:引气归元 (4)易筋经功法与动作 预备势 第一式 韦驮献杵第一势 第二式 韦驮献杵第二势 第三式 韦驮献杵第三势 第四式 摘星换斗势 第五式 倒拽九牛尾势 第六式 出爪亮翅势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势 第八式 三盘落地势 第九式 青龙探爪势 第十式 卧虎扑食势 第十一式打期势 第十二式掉尾势 收势 2.2八式太极拳套路 预备势 起 (1)卷肱势 (2)搂膝拗步 (3)野马分鬃 (4)云手 (5)金鸡独立 (6) 蹬脚 (7)揽雀尾 (8)十字手 收势 2.3十六式太极剑基本动作规格与套路 预备势 起势 (1)并步点剑 (2) 撤步反击 (3)讲步平刺 (4)向右平带
第三戏 熊戏 (第五式 熊运 第六式 熊晃) 第四戏 猿戏 (第七式 猿提 第八式 猿摘) 第五戏 鸟飞 (第九式 鸟伸 第十式 鸟飞) 收势:引气归元 (4)易筋经功法与动作 预备势 第一式 韦驮献杵第一势 第二式 韦驮献杵第二势 第三式 韦驮献杵第三势 第四式 摘星换斗势 第五式 倒拽九牛尾势 第六式 出爪亮翅势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势 第八式 三盘落地势 第九式 青龙探爪势 第十式 卧虎扑食势 第十一式 打躬势 第十二式 掉尾势 收势 2.2 八式太极拳套路 预备势 起势 (1) 卷肱势 (2) 搂膝拗步 (3) 野马分鬃 (4) 云手 (5) 金鸡独立 (6) 蹬脚 (7) 揽雀尾 (8) 十字手 收势 2.3 十六式太极剑基本动作规格与套路 预备势 起势 (1) 并步点剑 (2) 撤步反击 (3) 进步平刺 (4) 向右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