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凭:介词。用来介绍出行为、动作所依据的事、条件或理由。有时,“凭”的后面可以带“着”。例:他们凭着自己的力量,办起了小工厂。晚会要凭票入场,别忘了带票。课文第三部分:1.请阅读课文第8到11段,然后回答问题志强第一次寄邮包为什么没寄成?这次不但寄了,而且没有收邮费,为什么?2.重点词语、语法(1)总算:副词。表示经过较长的时间活做了很大的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例:找了一上午钥匙,总算找到了。经过大家的努力,问题总算解决了。课文第四部分:1.请阅读课文第12到14段,然后回答问题问题一志强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说要“对得起你的名字”?问题二“我”为什么说“你,是叔叔的“希望工程””?2.重点词语、语法(1)对/对于….来说/说来:这个固定格式表示从某人或者某事的角度来看待某一问题。在句中作状语。例: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对日、韩学生来说,学习汉字不太困难。(2)…下去:趋向补语。引申义表示已在进行的动作、行为继续进行。例:雨越下越大,比赛进行不下去了。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四)复习与练习1.听写生词。2.重要语法课堂提问。3.课后练习。(五)布置作业1.复述课文。2.说一说自己国家的教育情况
(4)凭:介词。用来介绍出行为、动作所依据的事、条件或理由。有时,“凭”的 后面可以带“着”。 例: 他们凭着自己的力量,办起了小工厂。 晚会要凭票入场,别忘了带票。 课文第三部分: 1.请阅读课文第 8 到 11 段,然后回答问题 志强第一次寄邮包为什么没寄成?这次不但寄了,而且没有收邮费,为什么? 2.重点词语、语法 (1)总算:副词。表示经过较长的时间活做了很大的努力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 例: 找了一上午钥匙,总算找到了。 经过大家的努力,问题总算解决了。 课文第四部分: 1. 请阅读课文第 12 到 14 段,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一 志强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说要“对得起你的名字”? 问题二 “我”为什么说“你,是叔叔的‘希望工程’”? 2.重点词语、语法 (1)对/对于.来说/说来:这个固定格式表示从某人或者某事的角度来看待某一 问题。在句中作状语。 例: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对日、韩学生来说,学习汉字不太困难。 (2).下去:趋向补语。引申义表示已在进行的动作、行为继续进行。 例: 雨越下越大,比赛进行不下去了。 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四)复习与练习 1.听写生词。 2.重要语法课堂提问。 3.课后练习。 (五)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说一说自己国家的教育情况
3.完成扩展练习题。五、总结与反思1.学生在词语的搭配与扩展上需要加强练习。2.需要从多方面了解中国国情第2课差不多先生传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的习惯表达“差不多”2.熟悉汉语中一些习惯性表达,如“随便”“还行”“回头再说”“慢点”。二、教学时间:8学时三、教学重点1.生词词语搭配与扩展分明/讲究/算/搭/从容/称赞/无数2.语法要点凡….就…·何必不是…吗既又…·一面…一面.…一时从此四、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用“马虎”的词语故事引入课文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宋代时京城有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竞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虎,小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3.完成扩展练习题。 五、总结与反思 1.学生在词语的搭配与扩展上需要加强练习。 2.需要从多方面了解中国国情 第 2 课 差不多先生传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的习惯表达“差不多”; 2.熟悉汉语中一些习惯性表达,如“随便”“还行”“回头再说”“慢点”。 二、教学时间:8 学时 三、教学重点 1.生词词语搭配与扩展 分明/讲究/算/搭/从容/称赞/无数 2.语法要点 凡.就./何必/不是.吗/既.又./一面.一面./一时/从 此 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用“马虎”的词语故事引入课文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 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 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 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 大儿子见了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虎,小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人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二)生词学习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2.重点生词讲解(1)分明:清楚、明白;很明显。例:他的态度不够分明。他是个爱忆分明的人。搭配:是非分明、公私分明、黑白分明这件事分明是我告诉他的,怎么成他自己知道的了?他总说有事,分明就是找借口不想见我。(2)讲究作形容词,例:他穿衣服很讲究。他买了一套很讲究的家具。作动词,例:栗子讲究热吃。老人穿衣服讲究宽松、舒服。作名词,例:过年发红包是中国人的讲究。我们家没什么讲究,你随意。(3)精细:仔细;细致例:她不是个精细人。这幅画画得太精细了。(4)赔不是:道歉用法.给…赔不是例:别惹他生气了,快给他陪个不是。他从来没给别人赔过不是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人赔 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 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 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二)生词学习 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 2.重点生词讲解 (1) 分明:清楚、明白;很明显。 例: 他的态度不够分明。 他是个爱憎分明的人。 搭配:是非分明、公私分明、黑白分明 这件事分明是我告诉他的,怎么成他自己知道的了? 他总说有事,分明就是找借口不想见我。 (2) 讲究 作形容词,例: 他穿衣服很讲究。 他买了一套很讲究的家具。 作动词,例: 栗子讲究趁热吃。 老人穿衣服讲究宽松、舒服。 作名词,例: 过年发红包是中国人的讲究。 我们家没什么讲究,你随意。 (3) 精细:仔细;细致 例: 她不是个精细人。 这幅画画得太精细了。 (4) 赔不是:道歉 用法:给.赔不是 例: 别惹他生气了,快给他陪个不是。 他从来没给别人赔过不是
(5)搭:搭某种交通工具。用法:搭+车、火车、飞机。有两种意思:一是自已买票乘坐交通工具,二是坐别人的交通工具。例:他是搭昨天的飞机来兰州的。我打不到出租车,有个好心人让我搭他的车过来的。(6)从容:形容词,镇定,不紧张。例:张老师是个很从容的人,做什么事都不慌不忙。我做事情喜欢提前准备,从从容容的。(7)未免:表示不赞成,否定某种做法,后面常有“太、有点儿、过分”等词例:你这样做未免太可笑了吧。18岁就结婚,未免太早了。一套衣服卖几千块,未免太贵了吧!(8)断断续续:不连续例: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个月才读完。信号不好,你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他断断续续地说·“要……要………照顾好…弟弟。”(9)称赞:表扬例:他讲课得到了老教师们的称赞。经理称赞他的工作做得不错。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称赞。凡(是).就都….凡:只要。例:凡是学过的生词我都记住了。凡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就应该接受批评。凡是那个作家的作品,我没有一本不看的。(11)何必:不必,不需要。用于反问句。例: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何必生气呢?
(5)搭:搭某种交通工具。 用法:搭+车、火车、飞机。有两种意思:一是自己买票乘坐交通工具,二是坐 别人的交通工具。 例: 他是搭昨天的飞机来兰州的。 我打不到出租车,有个好心人让我搭他的车过来的。 (6)从容:形容词,镇定,不紧张。 例: 张老师是个很从容的人,做什么事都不慌不忙。 我做事情喜欢提前准备,从从容容的。 (7)未免:表示不赞成,否定某种做法,后面常有“太、有点儿、过分”等词 例: 你这样做未免太可笑了吧。 18 岁就结婚,未免太早了。 一套衣服卖几千块,未免太贵了吧! (8) 断断续续:不连续 例: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个月才读完。 信号不好,你的声音断断续续的。 他断断续续地说:“要.要.照顾.好.弟弟。” (9)称赞:表扬 例: 他讲课得到了老教师们的称赞。 经理称赞他的工作做得不错。 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称赞。 (10)凡(是).就/都. 凡:只要。 例: 凡是学过的生词我都记住了。 凡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就应该接受批评。 凡是那个作家的作品,我没有一本不看的。 (11)何必:不必,不需要。用于反问句。 例: 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何必生气呢?
吃个饭何必那么讲究呢?这么近,时间也还早,何必打车呢?(12)一时:短时间内。例:我在街上碰见老同学,却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了。我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可以等几天吗?他只是一时激动才说了那样的话,不是真的。(13)从此:从那时,用于过去时。例:他30年前来到这个城市,从此,一直呆在这儿。他欺骗了我,从此,我再也不相信他了。小时候他看了一个关于教师的电影,从此,当教师就成了他的梦想。(三)课文串讲课文第一部分:1.请阅读课文第1到3段,然后回答问题问题一差不多先生有什么特点?问题二差不多先生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重点词语、语法(1)挂在嘴上:每天都说,经常说例:他总是喜欢把“忙”挂在嘴上。这件事不要总是挂在嘴上,要落实下去。(2)分明:明显;清楚例:这件事分明是他不对。他的眼睛看得不太分明。(3)凡/凡是·就/便/都/没有不…·表示在某个范围内无一例外,有“只要是”的意思。例:凡(是)跟她在一起工作过的人没有不称赞他的。凡(是)孩子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课文第二部分:1.请阅读课文第4到9段,然后回答问题问题一差不多先生做了哪些差不多的事儿?
吃个饭何必那么讲究呢? 这么近,时间也还早,何必打车呢? (12)一时:短时间内。 例: 我在街上碰见老同学,却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了。 我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可以等几天吗? 他只是一时激动才说了那样的话,不是真的。 (13)从此:从那时,用于过去时。 例: 他 30 年前来到这个城市,从此,一直呆在这儿。 他欺骗了我,从此,我再也不相信他了。 小时候他看了一个关于教师的电影,从此,当教师就成了他的梦想。 (三)课文串讲 课文第一部分: 1.请阅读课文第 1 到 3 段,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一 差不多先生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 差不多先生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重点词语、语法 (1)挂在嘴上:每天都说,经常说 例: 他总是喜欢把“忙”挂在嘴上。 这件事不要总是挂在嘴上,要落实下去。 (2)分明:明显;清楚 例: 这件事分明是他不对。 他的眼睛看得不太分明。 (3)凡/凡是.就/便/都/没有不.:表示在某个范围内无一例外,有“只要是” 的意思。 例: 凡(是)跟她在一起工作过的人没有不称赞他的。 凡(是)孩子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课文第二部分: 1.请阅读课文第 4 到 9 段,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一 差不多先生做了哪些差不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