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质量检查 语文科(试题卷) 2009-2 (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高骚》) (2)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3)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4)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赛引》) (5)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 (6)鹰击长空 万类箱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5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吴起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日:“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 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土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孑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 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 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 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日:“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日: “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日: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 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群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 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 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子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1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1 福州一中 2008-2009 学年高三质量检查 语 文 科(试题卷) 2009-2 (完卷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3)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4)女娲炼石补天处, 。 (李贺《李凭箜篌引》) (5)五更鼓角声悲壮, 。 (杜甫《阁夜》) (6)鹰击长空 ,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2-5 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吴起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 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 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 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 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 “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 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群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 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 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子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 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昊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余家。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侯浮西河而下 泛舟B、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崇尚 C、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轻视D、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余家诛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吴起“普用兵”的一组是()(3分) ①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②击秦,拔五城 ③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④于是南平百越 ⑤破驰说之言纵横者⑥北并陈蔡,却三晋 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起用兵如神,所以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太守来抗拒秦韩,结果大败秦军,夺秦五座城池 B、吴起认为君王治理国家不能只靠国家险峻的地势,而要依靠德行,不修德义,国家终究要灭亡 C、公叔依计设下圈套,使吴起谢绝娶公主而令魏武侯不再信任他,为避祸患,吴起只好高开魏国。 D、吴起在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他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施展,树立了赫赫战功,但却没有善终。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德义不修,禹灭之。(3分) 译文: 2)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古人谓写景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请简析颔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涵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3分) (2)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说这首诗“结韵(尾)用高一层意自慰”。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蓍、文化经典阅读(16分)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2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2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 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余家。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武侯浮.西河而下 泛舟 B、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崇尚 C、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 轻视 D、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余家 诛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 ...说明..吴起“善用兵”的一组是( )(3 分) ①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②击秦,拔五城 ③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④于是南平百越 ⑤破驰说之言纵横者 ⑥北并陈蔡,却三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吴起用兵如神,所以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太守来抗拒秦韩,结果大败秦军,夺秦五座城池。 B、吴起认为君王治理国家不能只靠国家险峻的地势,而要依靠德行,不修德义,国家终究要灭亡。 C、公叔依计设下圈套,使吴起谢绝娶公主而令魏武侯不再信任他,为避祸患,吴起只好离开魏国。 D、吴起在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他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施展,树立了赫赫战功,但却没有善终。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3 分) 译文: (2)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古人谓写景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请简析颔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涵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3 分) (2)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说这首诗“结韵(尾)用高一层意自慰”。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蓍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瑞玉临近分娩,却被送到城外,最后因难产而死。她临产时,一直悲惨地叫着:“明轩……救我…… 于是,觉新不顾一切砸开门冲进去,但悲剧却已经没有办法挽回 《家》) B、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 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 (《三国演义》) C、公爵夫妇为继续让堂吉诃德主仆受骗,就让桑丘去做海岛总督,并用了很多办法捉弄他。虽然桑丘 执法断案都颇为机智,但是没过多久他终于明白了实情,明智地辞去了总督职务。(《堂吉诃德》) D、冯云卿原是前清的举人,家里有很多田产,到上海后卷入了公债投机中。投机公债失利后,他为了 刺探商业机密,竞然使用美人计,毫不犹豫地唆使女儿去勾引赵伯韬 《子夜》 E、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 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红楼梦》) 8.阅读下列文学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任选一题,6分) (1)在决定跟玛丝洛娃赴西伯利亚之后,聂赫留朵夫来到库兹明斯科耶。他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民,但 在这件事情上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请简要说说聂赫留朵夫的思想斗争。(100字左右) (2)吕布在白门楼被缢死前曾说过一句话:“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吕布为什么说这句话,这 句话所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100字左右)。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孟子日:“乃着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着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 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 耳矣。故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0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日:“天 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日:‘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 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孟子·告子上》 孟子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 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注⑩蓰:五倍。②蒸民:众民。鼻:常 9.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3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3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瑞珏临近分娩,却被送到城外,最后因难产而死。她临产时,一直悲惨地叫着:“明轩……救我……” 于是,觉新不顾一切砸开门冲进去,但悲剧却已经没有办法挽回。 (《家》) B、听说关羽 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 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 (《三国演义》) C、公爵夫妇为继续让堂吉诃德主仆受骗,就让桑丘去做海岛总督,并用了很多办法捉弄他。虽然桑丘 执法断案都颇为机智,但是没过多久他终于明白了实情,明智地辞去了总督职务。 (《堂吉诃德》) D、冯云卿原是前清的举人,家里有很多田产,到上海后卷入了公债投机中。投机公债失利后,他为了 刺探商业机密,竟然使用美人计,毫不犹豫地唆使女儿去勾引赵伯韬。 (《子夜》) E、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 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红楼梦》) 8.阅读下列文学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任选一题,6 分) (1)在决定跟玛丝洛娃赴西伯利亚之后,聂赫留朵夫来到库兹明斯科耶。他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民,但 在这件事情上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请简要说说聂赫留朵夫的思想斗争。(100 字左右) (2)吕布在白门楼被缢死前曾说过一句话:“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吕布为什么说这句话,这 句话所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100 字左右)。 (二)文化经典阅读 ( 6 分)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 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 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 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 生蒸民②,有物有则。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 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 孟 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 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 — 《孟子·尽心上》 [注 ] ① 蓰 :五倍。 ② 蒸 民 :众民。 ③ 彝 :常。 9.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10.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 音乐的作用井不止于创刨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的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 像观赏精美的浪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你不可能 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听 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 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而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当作目的。也正是这一点, 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 们注入了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 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 式(这是从莫扎尔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 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 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 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 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 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 “我爱听那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人静一会儿的 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 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4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4 10.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3 分)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1—13 题。 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的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 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你不可能 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听 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 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而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当作目的。也正是这一点, 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 们注入了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 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 式(这是从莫扎尔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 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 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 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 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 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 “我爱听那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人静一会儿的 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 18 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 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注]⑩乐式: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回《唐璜》:莫扎特(1756-~1971年)根据传说而写的歌剧,交着悲剧和喜剧成分 主人公唐骥是个放纵的贵族,结局是被送入了地狱。 11.作者所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指怎样的音乐?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能让人津津有味地欣赏,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的音乐 B、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的音乐 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音乐 具有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激情的音乐。 12.第2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是哪一类人?(不超过18字)(3分 13.(6分)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再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以下甲、乙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6题 珠子灯 汪曾棋 ()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 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 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孑灯:绿色 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 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 (2)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 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 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 的希望。 (3小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 次。 (4)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 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⑤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5
高三校质检语文科试题卷—5 [注] ① 乐 式 : 指 音 乐 作 品 的 结 构 形 式 。 ② 《 唐 璜 》: 莫 扎 特 ( 1 75 6~ 19 71 年 ) 根 据 传 说 而 写 的 歌 剧 , 交 织 着 悲 剧 和 喜 剧 成 分 , 主人公唐璜是个放纵的贵族,结局是被送入了地狱。 11.作者所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指怎样的音乐?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能让人津津有味地欣赏,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的音乐。 B、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的音乐。 C、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音乐。 D、具有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激情的音乐。 12.第 2 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是哪一类人? (不超过 18 字)(3 分) 13.(6 分)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再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以下甲、乙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16 题。 珠 子 灯 汪曾祺 ⑴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节前几天, 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灯的队伍。一堂灯一般是六盏。四盏较小,大都是染成红色或白色而画了红花的羊角 琉璃泡子。一盏是麒麟送子:一个染色的琉璃角片扎成的娃娃骑在一匹麒麟上。还有一盏是珠子灯:绿色 的玻璃珠子穿扎成的很大的宫灯。这盏灯分量相当的重,送来的时候,得两个人用一根小扁担抬着。这是 一盏主灯,挂在房间的正中。旁边是麒麟送子,玻璃泡子挂在四角。 ⑵到了“灯节”的晚上,这些灯里就插了红蜡烛。点亮了。从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接连点 几个晚上。平常这些灯是不点的。屋里点了灯,气氛就很不一样了。尤其是那盏珠子灯,洒下一片淡绿的 光,绿光中珠幡的影子轻轻地摇曳,如梦如水,显得异常安静。元宵的灯光扩散着吉祥、幸福和朦胧暧昧 的希望。 ⑶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 一次。 ⑷王常生在南京读书,秘密地加入了革命党,思想很新。订婚以后,他请媒人捎话过去:请孙小姐把 脚放了。孙小姐的脚当真放了,放得很好,看起来就不像裹过的。 ⑸孙小姐是个才女。孙家对女儿的教育很特别,教女儿读诗词。除了《长恨歌》、《琵琶行》,孙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