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给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 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 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 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 光禿秃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 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年,我陪母亲回甘肃酒泉老家,在村里看望一个叔叔,院门锁着,家里人下地 干活去了。等到大中午,看见两个老人扛农具走来,远看着一样老,都白了头,一脸皱纹 走近了,经介绍才知道,是叔叔和他的父亲,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活成一对老兄 弟,还在一起干农活。 我父亲没有和我一起活老。 我8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 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后父的父母走得早,他的前面光秃秃的,就他一个人, 后面也光秃秃的,无儿无女。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 我18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 我已经50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 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 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 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 料,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进不去 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 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 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 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 老上了。 老有老样子,留胡须,背手,吃饭坐上席,大声说话。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裝 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 塑造尊严,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 也是我18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突然腰乜疼了,腿也困了,有时候抽烟呛着,故意 多咳嗽两声。去年秋天还能背动的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其实我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给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 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 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 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 光秃秃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 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年,我陪母亲回甘肃酒泉老家,在村里看望一个叔叔,院门锁着,家里人下地 干活去了。等到大中午,看见两个老人扛农具走来,远看着一样老,都白了头,一脸皱纹。 走近了,经介绍才知道,是叔叔和他的父亲,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活成一对老兄 弟,还在一起干农活。 我父亲没有和我一起活老。 我 8 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 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 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后父的父母走得早,他的前面光秃秃的,就他一个人, 后面也光秃秃的,无儿无女。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 我 18 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 我已经 50 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 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 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 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 料,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进不去。 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 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 家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 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 老上了。 老有老样子,留胡须,背手,吃饭坐上席,大声说话。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装 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 塑造尊严,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 也是我 18 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突然腰也疼了,腿也困了,有时候抽烟呛着,故意 多咳嗽两声。去年秋天还能背动的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其实我
们两个的劲加起来,也没他大。 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 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50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 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 后父活到84岁,走了 距他给我和大哥交代备老房那年,已经过去34年。 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12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 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 回到沙湾已是半夜,后父的遗体被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棺材里,面容 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 听母亲说,半下午的时候,后父把自己的衣物全收拾起来,打了包,说要走了。 母亲问,你走哪去,活糊涂了。 后父在生产队时赶过马车。在临终前的时光里,他看见来接他的马车,要把他接回到村 里。可是,我们没有让马车把他接回村里。我们把他葬在了县城边的公墓 但我知道,他的魂,一定被那辆马车接走,回到了故乡。在离县城70公里的老沙湾太 平渠村,后父家荒寂多年的祖坟上,他几十年前送走的老母亲的坟墓旁,一定有了一串轻微 的脚步声,一个儿子回到了那里 (选自《新华文摘》2019年第17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就是像文中他的叔叔与其父亲那样,到年老时还能像“兄弟” 那样一起劳动,不离不弃 B.“老房”就摆在院子里,家庭可储物、小孩可玩耍、老人可试躺,可见村民不避讳“老”, 从容面对“老” C.后父在我18岁时就郑重交代我和哥哥为其备老房,并开始装老,体现了后父为培养 我们担当意识的良苦用心。 D.文章写奶奶、父母、后父的老,以及老家备老房的习俗,意在告诉读者要传承“养 老敬老送老”的优良家风。 8.文章蕴含了作者对后父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9.为什么说“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们两个的劲加起来,也没他大。 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 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 50 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 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 后父活到 84 岁,走了。 距他给我和大哥交代备老房那年,已经过去 34 年。 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 12 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 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 回到沙湾已是半夜,后父的遗体被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棺材里,面容 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 听母亲说,半下午的时候,后父把自己的衣物全收拾起来,打了包,说要走了。 母亲问,你走哪去,活糊涂了。 后父在生产队时赶过马车。在临终前的时光里,他看见来接他的马车,要把他接回到村 里。可是,我们没有让马车把他接回村里。我们把他葬在了县城边的公墓。 但我知道,他的魂,一定被那辆马车接走,回到了故乡。在离县城 70 公里的老沙湾太 平渠村,后父家荒寂多年的祖坟上,他几十年前送走的老母亲的坟墓旁,一定有了一串轻微 的脚步声,一个儿子回到了那里。 (选自《新华文摘》2019 年第 17 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就是像文中他的叔叔与其父亲那样,到年老时还能像“兄弟” 那样一起劳动,不离不弃。 B.“老房”就摆在院子里,家庭可储物、小孩可玩耍、老人可试躺,可见村民不避讳“老”, 从容面对“老”。 C.后父在我 18 岁时就郑重交代我和哥哥为其备老房,并开始装老,体现了后父为培养 我们担当意识的良苦用心。 D.文章写奶奶、父母、后父的老,以及老家备老房的习俗,意在告诉读者要传承“养 老敬老送老”的优良家风。 8.文章蕴含了作者对后父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9.为什么说“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