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畜产品加工实验指导 指导老师:袁丽
1 畜产品加工实验指导 指导老师:袁丽
2 实验一 肉的新鲜度测定及肉质评定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掌握肉的感官检查、细菌镜检、理化学检查及肉质评定方法和标准。 实 验 项 目 一、仪器用具:检肉刀 1 把、手术刀 1 把、外科剪刀 1 把、镊子 1 把、温度计 1 支、100mL 量 筒 1 个、200mL 烧杯 3 个、表面皿 1 个、酒精灯 1 个、石棉网 1 个、天平 1 台、电炉 1 个。 二、检查方法 (1) 用视觉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肉的表面及脂肪的色泽,有无污染附着物,用刀顺肌纤维方向 切开,观察断面的颜色。 (2) 用嗅觉在常温下嗅其气味。 (3) 用食指按压肉表面,触感其硬度指压凹陷恢复情况、表面干湿及是否发粘。 (4) 称取碎肉样 20g,放在烧杯中加水 10mL,盖上表面皿罩于电炉上加热至 50~60℃时,取 下表面皿,嗅其气味。然后将肉样煮沸,静置观察肉汤的透明度及表面的脂肪滴情况。 三、评定标准:按下列国家标准评定,见表 1-2。 表 1 鲜猪肉卫生标准(GB2722-81) 项目 一 级 鲜 度 二 级 鲜 度 色泽 肌肉有光泽,虹色均匀脂肪洁白 肌肉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泽 粘度 外表微于或微湿润,不粘手 外表干燥或粘手 弹性 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恢复慢,且不完全 气味 正 常 稍有氨昧或酸味 煮沸肉汤 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有香味 稍有混浊,脂肪呈小滴状,无鲜味 表 2 鲜牛肉卫生标准 项目 一 级 鲜 度 一 级 鲜 度 色泽 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或淡 红色 肌肉色稍暗,切面尚有光泽 粘度 外表傲干或右风干膜,不粘手 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 弹性 指压凹陷,立即恢复 指压后凹陷恢复慢和不完全
2 实验一 肉的新鲜度测定及肉质评定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掌握肉的感官检查、细菌镜检、理化学检查及肉质评定方法和标准。 实 验 项 目 一、仪器用具:检肉刀 1 把、手术刀 1 把、外科剪刀 1 把、镊子 1 把、温度计 1 支、100mL 量 筒 1 个、200mL 烧杯 3 个、表面皿 1 个、酒精灯 1 个、石棉网 1 个、天平 1 台、电炉 1 个。 二、检查方法 (1) 用视觉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肉的表面及脂肪的色泽,有无污染附着物,用刀顺肌纤维方向 切开,观察断面的颜色。 (2) 用嗅觉在常温下嗅其气味。 (3) 用食指按压肉表面,触感其硬度指压凹陷恢复情况、表面干湿及是否发粘。 (4) 称取碎肉样 20g,放在烧杯中加水 10mL,盖上表面皿罩于电炉上加热至 50~60℃时,取 下表面皿,嗅其气味。然后将肉样煮沸,静置观察肉汤的透明度及表面的脂肪滴情况。 三、评定标准:按下列国家标准评定,见表 1-2。 表 1 鲜猪肉卫生标准(GB2722-81) 项目 一 级 鲜 度 二 级 鲜 度 色泽 肌肉有光泽,虹色均匀脂肪洁白 肌肉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泽 粘度 外表微于或微湿润,不粘手 外表干燥或粘手 弹性 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恢复慢,且不完全 气味 正 常 稍有氨昧或酸味 煮沸肉汤 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有香味 稍有混浊,脂肪呈小滴状,无鲜味 表 2 鲜牛肉卫生标准 项目 一 级 鲜 度 一 级 鲜 度 色泽 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或淡 红色 肌肉色稍暗,切面尚有光泽 粘度 外表傲干或右风干膜,不粘手 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 弹性 指压凹陷,立即恢复 指压后凹陷恢复慢和不完全
3 气味 正 常 稍有氨味和酸味 煮沸肉汤 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有特有的 香味 稍有混浊,脂肪呈小滴浮十表面,香味 差无鲜味 4.大理石花纹的观察:大理石花纹是一块肌肉范围内,可见的肌肉脂肪的分布情况,也以最 后胸椎处背最长肌横断面为代表,用目测评分法评定。只有痕量评为 1 分,微量评委 2 分,少 量评为 3 分,适量评 4 分,过量评 5 分。目前暂用大理石纹评分标准图评定。如果评定鲜肉样 时不清楚,可以置冰箱中于 4℃左右保存 24h 后再进行评分。 实验二 灌肠的加工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灌肠的加工工艺。 实 验 项 目 一、原材料和设备 猪肉、牛肉、肠衣、淀粉、食盐、硝酸盐(NaNO3、KNO3)、白糖、料酒、 胡椒粉、桂皮、大茴香、生姜粉、味精、蒜(去皮)。 主要设备有:绞肉机、拌和机、剁肉机、灌肠机、烘房、冷库。 二、工艺操作 1. 原材料整理、腌制: (1) 整理:生产灌肠的原料肉,应选择脂肪含量低、结着力好的新鲜猪肉、牛肉。要求剔去大 小骨头、剥去肉皮,修去肥油、筋头、血块、淋巴结等。最后切成拳头大小的小块,将猪膘切 成 1cm 见方的膘丁,以备腌制。 各种灌肠配料见附表 3。 (2) 腌制:每 100kg 原料加入 3~5Kg 精盐,硝酸钠 50g,磨细拌和均匀后拌合在切好的肉块上, 装入容器腌制 2~3 天。大规模生产时,须在 5℃以内的条件下进行。待肉块切面变成鲜红色, 且较坚实有弹性性,无黑心时腌制结束。肥膘的腌制,一般以带皮的大块肉膘进行腌制,也可 腌去皮的脂肪块,将按配料比例混合好的硝酸盐,均匀地揉擦在脂肪上,然后移入 10℃以下的 冷库内,一层层地堆起,经 3~5 日脂肪坚硬,切面色泽一致即可使用。 2.制馅: (1) 绞碎:腌制后的肉块,需要用绞肉机绞碎。一般用 2~3mm 孔径粗眼绞肉机绞碎。牛肉纤 维组织坚实,硝酸盐不易渗人,所以要多一道工序,即在加入硝酸盐后,先用大眼(1.3cm)绞肉 机绞碎,并搅拌后再冷却。在绞碎时必须注意,由于与机器摩擦而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天更应 注意,必要时须进行冷却。 (2) 剁碎:为把原料粉碎至肉浆状,使成品具有鲜嫩细腻特点。原料须经剁碎工序(大红肠、小 红肠必须经剁碎工序)。剁碎的程序是先剁牛肉后剁其他原料。因为牛肉的脂肪较少,比较耐 热。牛肉置人剁肉机时,须同时加入适量的水(夏季用冰屑水)和预先配好的配料,然后加入猪 肉混合剁碎至浆糊状,具有粘性时,再翻入搅拌机和膘丁搅拌均匀即成肉馅。剁制时的加水量, 一般每 100kg 原料为 30~40kg,根据原料干湿程度和肉馅是否具有粘性为准,灵活掌握。 (3) 拌馅:通常是将剁碎的牛肉和规定量的水在拌馅机中混合,经 6~8min,水被肉充分吸收 后,再按配方规定加入香料,然后加人猪肉,棍合 4~6min,最后加入膘丁充分混合 2~3min。 淀粉必须先以清水调合,除去底部杂质后,在加肥肉丁前加入。拌馅时间应以拌好的肉馅弹力 好,包水性强,没有乳状分离,脂肪块分布均匀为宜。肉馅温度不应超过 10℃为宜
3 气味 正 常 稍有氨味和酸味 煮沸肉汤 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有特有的 香味 稍有混浊,脂肪呈小滴浮十表面,香味 差无鲜味 4.大理石花纹的观察:大理石花纹是一块肌肉范围内,可见的肌肉脂肪的分布情况,也以最 后胸椎处背最长肌横断面为代表,用目测评分法评定。只有痕量评为 1 分,微量评委 2 分,少 量评为 3 分,适量评 4 分,过量评 5 分。目前暂用大理石纹评分标准图评定。如果评定鲜肉样 时不清楚,可以置冰箱中于 4℃左右保存 24h 后再进行评分。 实验二 灌肠的加工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灌肠的加工工艺。 实 验 项 目 一、原材料和设备 猪肉、牛肉、肠衣、淀粉、食盐、硝酸盐(NaNO3、KNO3)、白糖、料酒、 胡椒粉、桂皮、大茴香、生姜粉、味精、蒜(去皮)。 主要设备有:绞肉机、拌和机、剁肉机、灌肠机、烘房、冷库。 二、工艺操作 1. 原材料整理、腌制: (1) 整理:生产灌肠的原料肉,应选择脂肪含量低、结着力好的新鲜猪肉、牛肉。要求剔去大 小骨头、剥去肉皮,修去肥油、筋头、血块、淋巴结等。最后切成拳头大小的小块,将猪膘切 成 1cm 见方的膘丁,以备腌制。 各种灌肠配料见附表 3。 (2) 腌制:每 100kg 原料加入 3~5Kg 精盐,硝酸钠 50g,磨细拌和均匀后拌合在切好的肉块上, 装入容器腌制 2~3 天。大规模生产时,须在 5℃以内的条件下进行。待肉块切面变成鲜红色, 且较坚实有弹性性,无黑心时腌制结束。肥膘的腌制,一般以带皮的大块肉膘进行腌制,也可 腌去皮的脂肪块,将按配料比例混合好的硝酸盐,均匀地揉擦在脂肪上,然后移入 10℃以下的 冷库内,一层层地堆起,经 3~5 日脂肪坚硬,切面色泽一致即可使用。 2.制馅: (1) 绞碎:腌制后的肉块,需要用绞肉机绞碎。一般用 2~3mm 孔径粗眼绞肉机绞碎。牛肉纤 维组织坚实,硝酸盐不易渗人,所以要多一道工序,即在加入硝酸盐后,先用大眼(1.3cm)绞肉 机绞碎,并搅拌后再冷却。在绞碎时必须注意,由于与机器摩擦而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天更应 注意,必要时须进行冷却。 (2) 剁碎:为把原料粉碎至肉浆状,使成品具有鲜嫩细腻特点。原料须经剁碎工序(大红肠、小 红肠必须经剁碎工序)。剁碎的程序是先剁牛肉后剁其他原料。因为牛肉的脂肪较少,比较耐 热。牛肉置人剁肉机时,须同时加入适量的水(夏季用冰屑水)和预先配好的配料,然后加入猪 肉混合剁碎至浆糊状,具有粘性时,再翻入搅拌机和膘丁搅拌均匀即成肉馅。剁制时的加水量, 一般每 100kg 原料为 30~40kg,根据原料干湿程度和肉馅是否具有粘性为准,灵活掌握。 (3) 拌馅:通常是将剁碎的牛肉和规定量的水在拌馅机中混合,经 6~8min,水被肉充分吸收 后,再按配方规定加入香料,然后加人猪肉,棍合 4~6min,最后加入膘丁充分混合 2~3min。 淀粉必须先以清水调合,除去底部杂质后,在加肥肉丁前加入。拌馅时间应以拌好的肉馅弹力 好,包水性强,没有乳状分离,脂肪块分布均匀为宜。肉馅温度不应超过 10℃为宜
4 3. 灌制:灌制过程包括灌馅,捆扎和吊挂等工作。在装馅前对肠衣进行质量检查。肠衣必须 用清水冲洗,不得有漏气。灌制前将肠衣按规格要求剪断,用纱绳扎好一头,另一头套在灌肠 机的管子上进行灌馅,待灌满后,用手或扎绳机将肠衣顶端用纱绳结紧。口径大或质量差的肠 衣,大多在灌肠半腰处加扎一道纱绳,并与肠衣顶端纱绳连结,以防肠子中断。灌好的肠子, 须用小针戳孔放气。灌制时必须掌握松紧均匀,肠子过松,易于渗入空气而变质,过紧则肉馅 膨胀而使肠衣破裂。每根灌肠上端结以约 l0cm 长的双道纱绳,悬挂于木棒上,待烘烤。吊挂 的灌肠互相之间不应紧贴在一起,以防烘烤时受热不均。 4. 烘烤:为使灌肠膜干燥及肠内杀菌,延长保存时间,一般均要进行烘烤。烘房温度保持在 65~80℃,烘烤时间应以肠中心温度达 45℃以上为准,待肠衣表皮千燥、光滑,手摸无粘湿感 觉,表面深红色,肠头附近无油脂流出时,即可出烘房,大约 1h 左右。烘烤使用的木材应不 含或少含树脂类的硬木为好,以防上产生黑烟将灌肠熏黑。灌肠在烘房内距火焰应保持一定距 离,以下垂的一端与焰火相距 60cm 以上为宜,以防肠端脂肪烤化流油,甚或把肠端肉馅烤焦。 同时必须保持温度正常稳定,每隔 5~l0min,要把烘烤房内的灌肠上下和近火远火端调换一下 位置,避免烘烤不均。目前一些大城市食品厂烘烤采用煤气上少加木柴,保持烟熏味。 5. 煮制:煮制和染色同时进行。煮制通常用水煮,先使锅内水温达到 90~95℃,放入色素, 搅和均匀,随即放入灌肠。保持水温在 80℃左右。灌肠在锅内的位置须移动 l~2 次,以防染 色不匀。约 1h 左右,待灌肠中心温度达 75℃以上时厂用手掐肠体感到挺硬、有弹性时,即为 煮熟的标志,可以出锅。习惯上每 50kg 灌肠需用水量约 150kg。 灌肠的色泽,除了大红肠、小虹肠是红色外,其他品种根据需要而定。红色素国家规定使 用红曲米(即红米),一般均在煮灌肠锅内随水放入红米粉,数量按需要而定(上海市用微生物发 酵法试制成功食用色素曲色素)。 6.熏烟:熏烟的作用主要使灌肠有一种清香的烟熏味,并借烟中的酚、醛类的化学作用,使 灌肠易于防霉防腐。熏烟和烘烤可在同一处进行。熏房内温度须保持在 60~70℃之间,烟的来 源,目前在烧着的木柴堆上覆盖锯木屑的办法来产生烟。熏烟过程中,要使灌肠之间保持—定 间距,如相互紧靠,则靠着的一面烟未熏到,会形成“粘疤”(灰白色)而影响质量。熏烟室温 保持在 40~50℃,熏烟 5~7h,待灌肠表面光滑而透出内部肉馅红色,并且有枣子式的皱纹时, 即为熏烟成熟的成品。出烘房自然冷却,揩去烟尘,即可食用。 三、灌肠品质鉴定 参考灌肠类卫生标准 GB2725-81。 表 3 几种灌肠的配方 瘦猪肉 肥猪肉 其 他 配 料 名 称 重 量 (kg) 规 格 (筛孔 mm) 重 量 (kg) 规 格 (cm3 ) (kg/50kg 肉馅) 备 注 哈 尔 滨 红 肠 38 2~3 12 1 淀粉 3.0,味精 0.045,胡椒粉 O.045, 大蒜 O.15, 硝酸钠, O.025,精盐 1.75~2 松 江 肠 38.5 2~3 8.5 0.25~ 0.4 淀粉 2.0,味精 0.045,大蒜 0.05,胡椒粉 O.O7,胡椒粒 0.07, 桂皮粉 0.025,硝酸钠 0.05,精 盐 1.75~2.0 用牛 拐头 灌制
4 3. 灌制:灌制过程包括灌馅,捆扎和吊挂等工作。在装馅前对肠衣进行质量检查。肠衣必须 用清水冲洗,不得有漏气。灌制前将肠衣按规格要求剪断,用纱绳扎好一头,另一头套在灌肠 机的管子上进行灌馅,待灌满后,用手或扎绳机将肠衣顶端用纱绳结紧。口径大或质量差的肠 衣,大多在灌肠半腰处加扎一道纱绳,并与肠衣顶端纱绳连结,以防肠子中断。灌好的肠子, 须用小针戳孔放气。灌制时必须掌握松紧均匀,肠子过松,易于渗入空气而变质,过紧则肉馅 膨胀而使肠衣破裂。每根灌肠上端结以约 l0cm 长的双道纱绳,悬挂于木棒上,待烘烤。吊挂 的灌肠互相之间不应紧贴在一起,以防烘烤时受热不均。 4. 烘烤:为使灌肠膜干燥及肠内杀菌,延长保存时间,一般均要进行烘烤。烘房温度保持在 65~80℃,烘烤时间应以肠中心温度达 45℃以上为准,待肠衣表皮千燥、光滑,手摸无粘湿感 觉,表面深红色,肠头附近无油脂流出时,即可出烘房,大约 1h 左右。烘烤使用的木材应不 含或少含树脂类的硬木为好,以防上产生黑烟将灌肠熏黑。灌肠在烘房内距火焰应保持一定距 离,以下垂的一端与焰火相距 60cm 以上为宜,以防肠端脂肪烤化流油,甚或把肠端肉馅烤焦。 同时必须保持温度正常稳定,每隔 5~l0min,要把烘烤房内的灌肠上下和近火远火端调换一下 位置,避免烘烤不均。目前一些大城市食品厂烘烤采用煤气上少加木柴,保持烟熏味。 5. 煮制:煮制和染色同时进行。煮制通常用水煮,先使锅内水温达到 90~95℃,放入色素, 搅和均匀,随即放入灌肠。保持水温在 80℃左右。灌肠在锅内的位置须移动 l~2 次,以防染 色不匀。约 1h 左右,待灌肠中心温度达 75℃以上时厂用手掐肠体感到挺硬、有弹性时,即为 煮熟的标志,可以出锅。习惯上每 50kg 灌肠需用水量约 150kg。 灌肠的色泽,除了大红肠、小虹肠是红色外,其他品种根据需要而定。红色素国家规定使 用红曲米(即红米),一般均在煮灌肠锅内随水放入红米粉,数量按需要而定(上海市用微生物发 酵法试制成功食用色素曲色素)。 6.熏烟:熏烟的作用主要使灌肠有一种清香的烟熏味,并借烟中的酚、醛类的化学作用,使 灌肠易于防霉防腐。熏烟和烘烤可在同一处进行。熏房内温度须保持在 60~70℃之间,烟的来 源,目前在烧着的木柴堆上覆盖锯木屑的办法来产生烟。熏烟过程中,要使灌肠之间保持—定 间距,如相互紧靠,则靠着的一面烟未熏到,会形成“粘疤”(灰白色)而影响质量。熏烟室温 保持在 40~50℃,熏烟 5~7h,待灌肠表面光滑而透出内部肉馅红色,并且有枣子式的皱纹时, 即为熏烟成熟的成品。出烘房自然冷却,揩去烟尘,即可食用。 三、灌肠品质鉴定 参考灌肠类卫生标准 GB2725-81。 表 3 几种灌肠的配方 瘦猪肉 肥猪肉 其 他 配 料 名 称 重 量 (kg) 规 格 (筛孔 mm) 重 量 (kg) 规 格 (cm3 ) (kg/50kg 肉馅) 备 注 哈 尔 滨 红 肠 38 2~3 12 1 淀粉 3.0,味精 0.045,胡椒粉 O.045, 大蒜 O.15, 硝酸钠, O.025,精盐 1.75~2 松 江 肠 38.5 2~3 8.5 0.25~ 0.4 淀粉 2.0,味精 0.045,大蒜 0.05,胡椒粉 O.O7,胡椒粒 0.07, 桂皮粉 0.025,硝酸钠 0.05,精 盐 1.75~2.0 用牛 拐头 灌制
5 一 号 茶 肠 38.5 肉泥 8.5 O.8 淀粉 2.0,味精 0.09,胡椒粉 O.04,豆蔻粉 0.025,大蒜 O.35~ 0.40,硝酸钠 O.05,精盐 1.75~ 2.0 小 干 肠 38.5 2~3 8.5 0.4~ 0.5 淀粉 2.0,味精 0.09,胡椒粉 0.O9,桂皮粉 0,05,大蒜 O.075, 白糖 0.25,硝酸钠 0.05,精盐 1.5~1.75 用羊 小肠 衣灌 制 实验三 肉干的加工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要求对掌握肉干的加工过程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其加工方法。 实 验 项 目 一、材料及用具 猪肉、牛肉、剥皮刀、精盐、酱油、白糖、生姜、茴香、八角、 陈皮、桂皮、五香粉、葱、味精、炉灶、锅、锅铲、砧板、簸箕。 二、加工方法 肉干是用猪、牛等瘦肉经煮熟后,加入配料复煮,烘烤而成的一种肉制品。因其形状多为 1cm3 大小的块状,故叫做肉于。按原料分为猪肉于、中肉于等;按形状分为片状、条状、粒状等; 按配料分为五香肉干、辣味肉干和咖喱肉干等。一般的加工方法如下: (1) 原料肉的选择与处理:多采用新鲜的猪肉和牛肉,以前后腿的瘦肉为最佳。先 将原料肉的脂肪和筋腱剔去,然后洗净沥干,切成 0.5kg 左右的肉块。 (2) 水煮:将肉块放人锅中,用清水煮开后撇去肉汤上的浮沫,浸烫 20~30min,使肉发硬, 然后捞出切成 1.5cm3 的肉丁或切成 0.5cm×2.0cm×4.0cm 的肉片(按需要而定)。 (3) 配料:现按每 100kg 瘦肉计算,介绍三种配方。见表 4。 (4) 复煮:文叫红烧。取原汤一部分,加入配料,用大火煮开。当汤有香味时,改用小火,并 将肉了或肉片放人锅内,用锅铲不断轻轻翻动,直到汤汁将于时,将肉取出。 (5) 烘烤:将肉丁或肉片铺在铁丝网上用 50~55℃进行烘烤,要经常翻动,以防烤焦,需 8~ 10h,烤到肉发硬变干,具有芳香味美时即成肉干。牛肉干的成品率为 50%左右;猪肉干的成 品率约为 45%。 (6) 包装和贮藏:肉干先用纸袋包装,再烘烤 1h,可以防止发霉变质,能延长保存期。如果装 入玻璃瓶或马口铁罐中,约可保藏 3~5 个月。肉干受潮发软,可再次烘烤,但滋味较差。 表 4 肉干配方(/kg) 种 类 食 盐 酱 油 五香粉 白 糖 黄 酒 生 姜 葱 备 注 1 2 3 2.5 3.0 2.0 5.0 6.O 6.0 0.25 0.15 0.25 8.O 1.O 0.25 O.25
5 一 号 茶 肠 38.5 肉泥 8.5 O.8 淀粉 2.0,味精 0.09,胡椒粉 O.04,豆蔻粉 0.025,大蒜 O.35~ 0.40,硝酸钠 O.05,精盐 1.75~ 2.0 小 干 肠 38.5 2~3 8.5 0.4~ 0.5 淀粉 2.0,味精 0.09,胡椒粉 0.O9,桂皮粉 0,05,大蒜 O.075, 白糖 0.25,硝酸钠 0.05,精盐 1.5~1.75 用羊 小肠 衣灌 制 实验三 肉干的加工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要求对掌握肉干的加工过程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其加工方法。 实 验 项 目 一、材料及用具 猪肉、牛肉、剥皮刀、精盐、酱油、白糖、生姜、茴香、八角、 陈皮、桂皮、五香粉、葱、味精、炉灶、锅、锅铲、砧板、簸箕。 二、加工方法 肉干是用猪、牛等瘦肉经煮熟后,加入配料复煮,烘烤而成的一种肉制品。因其形状多为 1cm3 大小的块状,故叫做肉于。按原料分为猪肉于、中肉于等;按形状分为片状、条状、粒状等; 按配料分为五香肉干、辣味肉干和咖喱肉干等。一般的加工方法如下: (1) 原料肉的选择与处理:多采用新鲜的猪肉和牛肉,以前后腿的瘦肉为最佳。先 将原料肉的脂肪和筋腱剔去,然后洗净沥干,切成 0.5kg 左右的肉块。 (2) 水煮:将肉块放人锅中,用清水煮开后撇去肉汤上的浮沫,浸烫 20~30min,使肉发硬, 然后捞出切成 1.5cm3 的肉丁或切成 0.5cm×2.0cm×4.0cm 的肉片(按需要而定)。 (3) 配料:现按每 100kg 瘦肉计算,介绍三种配方。见表 4。 (4) 复煮:文叫红烧。取原汤一部分,加入配料,用大火煮开。当汤有香味时,改用小火,并 将肉了或肉片放人锅内,用锅铲不断轻轻翻动,直到汤汁将于时,将肉取出。 (5) 烘烤:将肉丁或肉片铺在铁丝网上用 50~55℃进行烘烤,要经常翻动,以防烤焦,需 8~ 10h,烤到肉发硬变干,具有芳香味美时即成肉干。牛肉干的成品率为 50%左右;猪肉干的成 品率约为 45%。 (6) 包装和贮藏:肉干先用纸袋包装,再烘烤 1h,可以防止发霉变质,能延长保存期。如果装 入玻璃瓶或马口铁罐中,约可保藏 3~5 个月。肉干受潮发软,可再次烘烤,但滋味较差。 表 4 肉干配方(/kg) 种 类 食 盐 酱 油 五香粉 白 糖 黄 酒 生 姜 葱 备 注 1 2 3 2.5 3.0 2.0 5.0 6.O 6.0 0.25 0.15 0.25 8.O 1.O 0.25 O.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