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2014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我们认为关于认识的发展心理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这个信念从下述事实得到了进 步的支持:所有科学,包括高度发展了的科学,都是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为其特征的。例如 在物理学中,最稳妥的理论也经常遭到被其它理论取而代之的威胁,后者只把前者部分地归 并进去。即使是最精确的实验结果也经常会受到校正,使甚更接近真理。虽然在逻辑学和数 学的范围内已被承认的理论并未被后来的理论所否定,可是这些理论可能被放进新的或更广 阔的相互关系中去,以致它们的意义有了改变或者变得更加丰富起来:而关于它们的论证也 能够达到新的严密程度。简言之,任何一门科学都总还是不完善的,经常处于建构的过程之 中。因此,很清楚,认识论的分析必然迟早会获得一种历史的或历史批判的高度和广度:科 学史是对科学作哲学理解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问题是历史是否包含了一个史前史。但是关于 史前人类概念形成的文献是完全缺乏的,因为我们对史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虽然有一些知识, 我们却没有关于史前人类认识功能的充分补充资料。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出路,是向生 物学家学习,他们求教于胚胎发生学以补充其贫乏的种族发生学知识的不足,在心理学方面 这就意味着去研究每一年龄儿童心理的个体发生情况。 ②其次,即使人们把自己局限于所谓本来意义上的历史,但历史与心理发生还是会有某 些有时并不是不重要的联系的。例如,象库恩那样一个有远见的科学史家就谈到了我们的研 究工作,甚至还写了下面这样的话:“我之所以能想出对早已死去的学者们提问的方法,部 分地要归功于我研究过皮亚杰对活着的儿童提问的方法”。 ③第三,我们要说明,虽然研究认识论的哲学家们太经常地置心理发生问题于不顾,但 我们主要关心的是跟那些对他们自己那门科学的认识论感兴趣的科学家们建立联系。事实 上,近代数学、物理学等的最有价值的认识论是由数学家、物理学家自己提出来的。使我们 很受鼓舞的是研究这些科学的认识论的学者当中有许多人对于心理发生问题感到兴趣。例 如,哥本哈根的尼尔斯波尔研究所在它五十周年时举行了一个关于统计性因果关系的学术报 告会,除了纯物理学家的论文以外,还有两篇逻辑学论文和四篇(在总共十二篇论文当中) 是关于偶然性、概率、因果关系等概念的心理发展的报告:我们看到在物理学家与心理学家 之间进行着和我们的发生认识论年会一样的讨论。无可否认,这不过是一些确定的迹象,但 是这些迹象却指明了:当各门不同学科之间人们日益感觉到的那些现在还不存在的跨专业关 系一旦建立起来时发生认识论所将起的作用 ④总的说来,我们想说:对认识的心理发生的研究是进行认识论分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 部分。这种研究教导我们: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 同化到那些超越于客体之上的逻辑数学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 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 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 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因此,逻辑数学运演最后就跟行动的一般 调节(联合、排列顺序、对应等等)联系起来,分析到最后,就跟生物的自我调节系统联系 起来:但是生物自我调节系统并不是预先就包含着所有那些建构物,而仅仅是这些建构物的 (选自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英译本序言》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1自然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它理论常常把物理学中最稳妥的理论都归并进去。为了更接近真理,即使是最精 确的实验结果也经常会受到校正
安徽省马鞍山 2014 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我们认为关于认识的发展心理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这个信念从下述事实得到了进一 步的支持:所有科学,包括高度发展了的科学,都是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为其特征的。例如 在物理学中,最稳妥的理论也经常遭到被其它理论取而代之的威胁,后者只把前者部分地归 并进去。即使是最精确的实验结果也经常会受到校正,使甚更接近真理。虽然在逻辑学和数 学的范围内已被承认的理论并未被后来的理论所否定,可是这些理论可能被放进新的或更广 阔的相互关系中去,以致它们的意义有了改变或者变得更加丰富起来;而关于它们的论证也 能够达到新的严密程度。简言之,任何一门科学都总还是不完善的,经常处于建构的过程之 中。因此,很清楚,认识论的分析必然迟早会获得一种历史的或历史批判的高度和广度;科 学史是对科学作哲学理解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问题是历史是否包含了一个史前史。但是关于 史前人类概念形成的文献是完全缺乏的,因为我们对史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虽然有一些知识, 我们却没有关于史前人类认识功能的充分补充资料。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出路,是向生 物学家学习,他们求教于胚胎发生学以补充其贫乏的种族发生学知识的不足,在心理学方面, 这就意味着去研究每一年龄儿童心理的个体发生情况。 ②其次,即使人们把自己局限于所谓本来意义上的历史,但历史与心理发生还是会有某 些有时并不是不重要的联系的。例如,象库恩那样一个有远见的科学史家就谈到了我们的研 究工作,甚至还写了下面这样的话:“我之所以能想出对早已死去的学者们提问的方法,部 分地要归功于我研究过皮亚杰对活着的儿童提问的方法”。 ③第三,我们要说明,虽然研究认识论的哲学家们太经常地置心理发生问题于不顾,但 我们主要关心的是跟那些对他们自己那门科学的认识论感兴趣的科学家们建立联系。事实 上,近代数学、物理学等的最有价值的认识论是由数学家、物理学家自己提出来的。使我们 很受鼓舞的是研究这些科学的认识论的学者当中有许多人对于心理发生问题感到兴趣。例 如,哥本哈根的尼尔斯波尔研究所在它五十周年时举行了一个关于统计性因果关系的学术报 告会,除了纯物理学家的论文以外,还有两篇逻辑学论文和四篇(在总共十二篇论文当中) 是关于偶然性、概率、因果关系等概念的心理发展的报告:我们看到在物理学家与心理学家 之间进行着和我们的发生认识论年会一样的讨论。无可否认,这不过是一些确定的迹象,但 是这些迹象却指明了:当各门不同学科之间人们日益感觉到的那些现在还不存在的跨专业关 系一旦建立起来时发生认识论所将起的作用。 ④总的说来,我们想说:对认识的心理发生的研究是进行认识论分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 部分。这种研究教导我们: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 同化到那些超越于客体之上的逻辑数学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 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 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 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因此,逻辑数学运演最后就跟行动的一般 调节(联合、排列顺序、对应等等)联系起来,分析到最后,就跟生物的自我调节系统联系 起来;但是生物自我调节系统并不是预先就包含着所有那些建构物,而仅仅是这些建构物的 起点。 (选自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英译本序言》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 1 自然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其它理论常常把物理学中最稳妥的理论都归并进去。为了更接近真理,即使是最精 确的实验结果也经常会受到校正
B.逻辑学和数学的范围内已被承认的理论被放进新的或更广阔的相互关系中去,以致 它们的意义有了改变或者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C.因为认识论的分析必然迟早会获得一种历史的或历史批判的高度和广度,所以任何 门科学都总还是不完善的,经常处于建构的过程之中 D.我们肯定已被承认的逻辑学和数学的理论,也将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关于它们的论 证也能够达到新的严密程度 答案:D.A项错误“改变范围”。原文是:“后者只把前者部分地归并进去”。B项错误“可 能作现实”,原文:“这些理论可能被放进新的或更广阔的相互关系中去”。C项错误“颠倒因 果”,原文:“因此,很清楚,认识论的分析必然迟早会获得一种历史的或历史批判的高度和 广度”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首先明确关于认识的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然后举例证明了只有那些高度发 展了的科学,都是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为其特征的 B.第2段承第1段,引用科学史家的语言证明了即使人们把自己局限于所谓本来意义 上的历史,但历史与心理发生还是会有某些细微的联系的 C.第3段由第2段的历史与心理的关系推导而出。我们主要关心的是跟那些对他们自 己那门科学的认识论感兴趣的科学家们建立联系。最后通过一些迹象总结出人们已经理解了 那些跨专业关系建立起来后发生认识论起到过的重要作用 D.文章首先明确关于认识的发展心理学是必不可少的,然后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最 后一段总结,呼应开头。强调了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结起 来的理论来说明的观点。 答案:A项篡改原文。原文为“所有科学,包括高度发展了的科学”。B项曲解文意。原 文“但历史与心理发生还是会有某些有时并不是不重要的联系的而不是”是双重否定句,是重 要的不是“细微”。C项“已然未然。原文“一旦建立起来时”而不是选项中“已经理解了那些跨 专业关系建立起来后”:并且第3段不是由第2段的历史与心理的关系推导而出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我们对史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虽然有一些知识,我们却没有关于史前人类认识功 能的充分补充资料,所以关于史前人类概念形成的文献是完全缺乏的。 B.无论人们是否把自己局限于所谓本来意义上的历史,历史与心理发生有时还是会产 生一些重要的联系的 C.近代数学家、物理学家自己提出来的一些最有价值的关于认识论的心理问题,这些 使我们的研究很受鼓舞。 D.每一个结构都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 的心理发生的结果 答案:C.篡改原文。原文:“事实上,近代数学、物理学等的最有价值的认识论是由数 学家、物理学家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提出的是“认识论”而不是选项中的“关于认识论的心理 问题”。 、(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①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②顺德意:有 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③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
B.逻辑学和数学的范围内已被承认的理论被放进新的或更广阔的相互关系中去,以致 它们的意义有了改变或者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C.因为认识论的分析必然迟早会获得一种历史的或历史批判的高度和广度,所以任何 一门科学都总还是不完善的,经常处于建构的过程之中。 D.我们肯定已被承认的逻辑学和数学的理论,也将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关于它们的论 证也能够达到新的严密程度。 答案:D. A 项错误“改变范围”。原文是: “后者只把前者部分地归并进去”。B 项错误“可 能作现实”,原文:“这些理论可能被放进新的或更广阔的相互关系中去”。C 项错误“颠倒因 果”,原文:“因此,很清楚,认识论的分析必然迟早会获得一种历史的或历史批判的高度和 广度”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 1 段首先明确关于认识的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然后举例证明了只有那些高度发 展了的科学,都是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为其特征的。 B.第 2 段承第 1 段,引用科学史家的语言证明了即使人们把自己局限于所谓本来意义 上的历史,但历史与心理发生还是会有某些细微的联系的。 C.第 3 段由第 2 段的历史与心理的关系推导而出。我们主要关心的是跟那些对他们自 己那门科学的认识论感兴趣的科学家们建立联系。最后通过一些迹象总结出人们已经理解了 那些跨专业关系建立起来后发生认识论起到过的重要作用。 D.文章首先明确关于认识的发展心理学是必不可少的,然后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最 后一段总结,呼应开头。强调了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结起 来的理论来说明的观点。 答案:A 项篡改原文。原文为“所有科学,包括高度发展了的科学”。B 项曲解文意。原 文“但历史与心理发生还是会有某些有时并不是不重要的联系的而不是”是双重否定句,是重 要的不是“细微”。C 项“已然未然”。原文“一旦建立起来时”而不是选项中“已经理解了那些跨 专业关系建立起来后”;并且第 3 段不是由第 2 段的历史与心理的关系推导而出。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因为我们对史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虽然有一些知识,我们却没有关于史前人类认识功 能的充分补充资料,所以关于史前人类概念形成的文献是完全缺乏的。 B.无论人们是否把自己局限于所谓本来意义上的历史,历史与心理发生有时还是会产 生一些重要的联系的。 C.近代数学家、物理学家自己提出来的一些最有价值的关于认识论的心理问题,这些 使我们的研究很受鼓舞。 D.每一个结构都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 的心理发生的结果。 答案:C.篡改原文。原文:“事实上,近代数学、物理学等的最有价值的认识论是由数 学家、物理学家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提出的是“认识论”而不是选项中的“关于认识论的心理 问题”。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①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②顺德意;有 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③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
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 为,乃营治之东北隅。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瓦壁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 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④且有日,旴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 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 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 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 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尔曹得贤官,俾⑤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诞礼乐 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 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有改动) 【注释】①李觏(1009—1059),字泰伯,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②祗:恭敬。③ 尼:通“泥”,停止,阻止。④舍菜:开学典礼。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 称为舍菜。⑤俾: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旧夫子庙 相:视,察看 B庖廪有次 廪:粮仓 C.草茅危言者 危:危害 D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徼:通“邀”,要求 答案:c.危:正直 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倡而不和,教尼不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乃营治之东北隅 当立者乃公子复苏 c教道之结人心如此蚓无爪牙之利 D则诞礼乐以陶吾民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答案:D。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来 详解:A,而。连词,转折关系,却;连词,递进关系,而且。B,乃。顺承关系,于 是就;表确认判断,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叙述袁州学馆建造经过,并阐述了作者对立学兴教重要作用的看法。针对皇帝下 令州县立学,有的地方官员积极响应,把设立学馆、兴办教育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也有的地 方官阳奉阴违,阻碍重重教化无法推行。 B.陈侁通判觉得旧有的夫子庙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于是决定在东北角上建造新 的学馆。作者记叙营治学舍的过程,并无称道之语,但对陈通判办学雷厉风行的赞赏之意己 在不言之中。 C作者分析认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从而加速了秦的灭亡 而汉武帝、汉光武帝努力发扬儒家学说,醇厚的风俗教化一直延续。 D本文风格庄重高古,凝厚质实;议论切中时弊,逻辑性强;结构上前后对比,形成映 衬,颇见作者深邃、严谨的思想风貌。 答案:B 袁州太守祖无泽和陈侁一起为营治学舍相地选材,从下文“尔曹得贤官”(你们袁州人又 有一位贤明的太守),可见作者主要赞赏祖无泽太守办学给人以雷厉风行之感,“无称道之 语”、“不言之中”不准确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 为,乃营治之东北隅。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瓦壁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 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④且有日,旴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 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 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 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 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尔曹得贤官,俾⑤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诞礼乐 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 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有改动) 【注释】①李觏(1009—1059),字泰伯,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②祗:恭敬。③ 尼:通“泥”,停止,阻止。④舍菜:开学典礼。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 称为舍菜。⑤俾: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相旧夫子庙 相:视,察看 B.庖廪有次 廪:粮仓 C.草茅危言者 危 :危害 D.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 徼:通“邀”,要求 答案:c. 危 :正直。 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乃营治之东北隅 当立者乃公子复苏 c.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蚓无爪牙之利 D.则诞礼乐以陶吾民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答案:D。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来。 详解:A,而。连词,转折关系,却;连词,递进关系,而且。B,乃。顺承关系,于 是就;表确认判断,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叙述袁州学馆建造经过,并阐述了作者对立学兴教重要作用的看法。针对皇帝下 令州县立学,有的地方官员积极响应,把设立学馆、兴办教育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也有的地 方官阳奉阴违,阻碍重重教化无法推行。 B.陈侁通判觉得旧有的夫子庙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于是决定在东北角上建造新 的学馆。作者记叙营治学舍的过程,并无称道之语,但对陈通判办学雷厉风行的赞赏之意已 在不言之中。 C.作者分析认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从而加速了秦的灭亡; 而汉武帝、汉光武帝努力发扬儒家学说,醇厚的风俗教化一直延续。 D.本文风格庄重高古,凝厚质实;议论切中时弊,逻辑性强;结构上前后对比,形成映 衬,颇见作者深邃、严谨的思想风貌。 答案:B 袁州太守祖无泽和陈侁一起为营治学舍相地选材,从下文“尔曹得贤官”(你们袁州人又 有一位贤明的太守),可见作者主要赞赏祖无泽太守办学给人以雷厉风行之感,“无称道之 语”、“不言之中”不准确。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3分) (2)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3分) 3)今代逢圣君,尔曹得贤官,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4分) 答案 (1)(祖无泽)很担心人材流失,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2) 秦始皇凭借崤山以西之地,与六国激战,想万世称帝,被刘邦率军振臂一呼,却连关门也守 不住。(3)如今躬逢圣明天子,你们袁州人又遇到了贤明的官长,使你们能通过学馆的教化 追随古代圣贤的遗迹 【译文】仁宗皇帝二十三年,下诏命令各州县设立学馆。那时的州县长官,有的贤明, 有的愚昧。奉行诏令时,有的尽心竭力,恭敬地仰承皇帝旨意:有的装装门面,充当官、师 胡乱写一道奉诏文书了事。以致有些地方,一连几座城邑,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上面倡导 而地方不响应,使得教学受阻,不能推行 仁宗皇帝三十二年,范阳人祖无泽任袁州知州。初来时,就召见一班儒生,了解到学馆 残缺破败的情况。他很担心人材流失,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颍川 人陈侁通判,听了很以为然,意见与祖无泽完全一致。他们一同察看了旧有的夫子庙,觉得 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于是决定在城的东北角上建造新学馆。那儿土地干燥坚硬,那 儿地势朝南,那儿建筑材料非常优良。学馆的陶瓦、墙壁、大门、房廊,有深灰、雪白、朱 红、漆黑诸色,完全合乎法度。所以学生、老师都有安身之所,厨房、粮仓都有安排之处。 各种器物准备齐全,大家齐心协力建造,工匠技艺高超,官吏勤快不怠,没日没夜努力从事, 过了一年,就将学馆建成。 在即将开学之时,旴江人李觏对众人勉励说:“那虞、夏、商、周四代办学之事,我们 只需考察一下经书就可以知道。那秦始皇凭藉崤山以西之地,与六国大战,想万世称帝,被 刘邦率军振臂一呼,却连关门也守不住。武官战将,争相投降惟恐落后,这是为什么呢?那 是因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的缘故。汉武帝即位于民富国强之际,光 武帝出身于行伍之间,都能极力推行儒学,所以民风淳厚极了,一直影响到汉灵帝、汉献帝 的时代。当时,那些在野之人而敢直言的,即使有杀身之祸也不反悔自己的忠直:那些功劳 大得连皇帝也感到威摄的大臣,一听到天子的命令就放下了武器。各路诸侯虎视眈眈,却都 不敢称帝,这种局面尚且维持了数十年。儒家的教化之道竞能这样地维系人心。如今躬逢圣 明天子,你们袁州人又遇到了贤明的官长,使你们能通过学馆的教化,追随古代圣贤的遗迹。 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则可以继承礼乐来陶冶我们百姓的性情:一旦有了变故,还可以坚持节 操,做臣子的为国尽忠,当人子的为父尽孝。学了儒道,可以使人有所效法,有了精神支柱 这就是国家倡导教学之意。如果到这里来只学得一套舞文弄墨的本领以求得名利,那岂仅是 你们的羞耻,而且也是治国之人的忧虑。”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8.结合词句,请说说上阕表现了词人的哪些情感?(4分) 9.“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历来被后人称道,说说你读这一句词表达特色方面的体 会。(4分) 答案: 8分离惜别之情。以“绿树”、“长亭”交待了分别的特定环境:用感伤的“阳关曲”音乐渲 染离别的气氛:(2分):羁旅感伤之情。将自己“行人”的身份与“今朝秋色”的时令特点结合
(1)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3 分) (2)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3 分) (3)今代逢圣君,尔曹得贤官,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4 分) 答案: (1)(祖无泽)很担心人材流失,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2) 秦始皇凭借崤山以西之地,与六国激战,想万世称帝,被刘邦率军振臂一呼,却连关门也守 不住。(3)如今躬逢圣明天子,你们袁州人又遇到了贤明的官长,使你们能通过学馆的教化, 追随古代圣贤的遗迹。 【译文】仁宗皇帝二十三年,下诏命令各州县设立学馆。那时的州县长官,有的贤明, 有的愚昧。奉行诏令时,有的尽心竭力,恭敬地仰承皇帝旨意;有的装装门面,充当官、师, 胡乱写一道奉诏文书了事。以致有些地方,一连几座城邑,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上面倡导 而地方不响应,使得教学受阻,不能推行。 仁宗皇帝三十二年,范阳人祖无泽任袁州知州。初来时,就召见一班儒生,了解到学馆 残缺破败的情况。他很担心人材流失,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颍川 人陈侁通判,听了很以为然,意见与祖无泽完全一致。他们一同察看了旧有的夫子庙,觉得 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于是决定在城的东北角上建造新学馆。那儿土地干燥坚硬,那 儿地势朝南,那儿建筑材料非常优良。学馆的陶瓦、墙壁、大门、房廊,有深灰、雪白、朱 红、漆黑诸色,完全合乎法度。所以学生、老师都有安身之所,厨房、粮仓都有安排之处。 各种器物准备齐全,大家齐心协力建造,工匠技艺高超,官吏勤快不怠,没日没夜努力从事, 过了一年,就将学馆建成。 在即将开学之时,旴江人李觏对众人勉励说:“那虞、夏、商、周四代办学之事,我们 只需考察一下经书就可以知道。那秦始皇凭藉崤山以西之地,与六国大战,想万世称帝,被 刘邦率军振臂一呼,却连关门也守不住。武官战将,争相投降惟恐落后,这是为什么呢?那 是因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的缘故。汉武帝即位于民富国强之际,光 武帝出身于行伍之间,都能极力推行儒学,所以民风淳厚极了,一直影响到汉灵帝、汉献帝 的时代。当时,那些在野之人而敢直言的,即使有杀身之祸也不反悔自己的忠直;那些功劳 大得连皇帝也感到威摄的大臣,一听到天子的命令就放下了武器。各路诸侯虎视眈眈,却都 不敢称帝,这种局面尚且维持了数十年。儒家的教化之道竟能这样地维系人心。如今躬逢圣 明天子,你们袁州人又遇到了贤明的官长,使你们能通过学馆的教化,追随古代圣贤的遗迹。 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则可以继承礼乐来陶冶我们百姓的性情;一旦有了变故,还可以坚持节 操,做臣子的为国尽忠,当人子的为父尽孝。学了儒道,可以使人有所效法,有了精神支柱。 这就是国家倡导教学之意。如果到这里来只学得一套舞文弄墨的本领以求得名利,那岂仅是 你们的羞耻,而且也是治国之人的忧虑。”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8.结合词句,请说说上阕表现了词人的哪些情感?(4 分) 9.“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历来被后人称道,说说你读这一句词表达特色方面的体 会。(4 分) 答案: 8.分离惜别之情。以“绿树”、“长亭”交待了分别的特定环境;用感伤的“阳关曲”音乐渲 染离别的气氛;(2 分);羁旅感伤之情。将自己“行人”的身份与“今朝秋色”的时令特点结合
起来,更增强了分离时的感伤色彩。(2分) 9用想象的手法(虚写,以虚写实也可);(1分)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 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便可与朋友不必分离:(1分)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起 的愿望,更突显了当下不得不别的痛苦。(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 墙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⑤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木鱼馄饨 林清玄 (1)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 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2)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 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 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3)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的望着窗外 的长空,心里不断的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 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 (4)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 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的敲出低量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 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借木鱼报晓来布施 化缘,得些斋衬钱。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种 极好的佐证 (5)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阎巷很久的传统,却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因而每 当夜里在小楼上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6)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 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 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 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 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的从巷子那 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 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8)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 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
起来,更增强了分离时的感伤色彩。(2 分) 9.用想象的手法(虚写,以虚写实也可);(1 分)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 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便可与朋友不必分离;(1 分)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起 的愿望,更突显了当下不得不别的痛苦。(2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 墙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③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⑤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⑴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 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⑵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 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 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⑶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的望着窗外 的长空,心里不断的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 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 ⑷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 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的敲出低量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二 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借木鱼报晓来布施 化缘,得些斋衬钱。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种 极好的佐证。 ⑸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阎巷很久的传统,却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因而每 当夜里在小楼上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⑹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 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 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⑺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 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 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的从巷子那一 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 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⑻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 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