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3届高三1月期末模拟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粗糙(cao) 靓妆( liang) 羁勒(le) 教学相长( zhang) B.菁华(qing)骀荡(di) 跫然( qiong) 悄然落泪(qiao) C.铜臭(xi)骁勇(xiao) 蓓蕾(bei) 数典忘祖(shu) D.瓜蔓(wan)谂知(shen) 纤细(xian) 逸兴遄飞( chu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 猥亵 乍暖还寒 黄梁美梦 B.斑驳 勖勉 义愤填膺 冠冕堂皇 C.苍茫 战栗 涂指抹粉 引以为戒 D.暧昧 颂读 利害冲突 不经之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仪式于 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②2011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可能超过1万亿,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 秘书长陈永杰的一番言论,使得有关“银行暴利”的讨论进入公 众 ③昨天,足协副主席韦迪介绍 管办分离离不开规则与 政策的规定,在接下来的管办分离改革中,将邀请国际足联法务专家来华协助中 国足协。 A.授奖视野鉴于 B.受奖视野 基于 C.受奖视线鉴于 D.授奖视线 基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 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B.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 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査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 无疑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一条特大的野生中华鲟,5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 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为山同志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 自己家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易建联严肃的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战术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 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 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己成了明日黄花。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 要作用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 2013 届高三 1 月期末模拟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粗糙(cāo) 靓妆(liàng) 羁勒(lè) 教学相长(zhǎng) B. 菁华(qīng) 骀荡(dài) 跫然(qióng) 悄然落泪(qiǎo) C. 铜臭(xiù) 骁勇(xiāo) 蓓蕾(bèi) 数典忘祖(shù) D. 瓜蔓(wàn) 谂知(shěn) 纤细(xiān) 逸兴遄飞(ch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松弛 猥亵 乍暖还寒 黄梁美梦 B. 斑驳 勖勉 义愤填膺 冠冕堂皇 C. 苍茫 战栗 涂指抹粉 引以为戒 D. 暧昧 颂读 利害冲突 不经之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 仪式于 12 月 10 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②2011 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可能超过 1 万亿,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 秘书长陈永杰的一番言论,使得有关“银行暴利”的讨论进入公 众 。 ③昨天,足协副主席韦迪介绍, 管办分离离不开规则与 政策的规定,在接下来的管办分离改革中,将邀请国际足联法务专家来华协助中 国足协。 A. 授奖 视野 鉴于 B. 受奖 视野 基于 C. 受奖 视线 鉴于 D. 授奖 视线 基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 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B.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 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 无疑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一条特大的野生中华鲟,5 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 致使身体多处受伤,随时面临濒于死亡的危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为山同志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 自己家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易建联严肃的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战术,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 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 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了明日黄花。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 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 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 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①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位 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B.明代主要有两种戏剧样式:一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明杂剧,一是由南曲戏 文发展而来的明传奇戏剧。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 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C.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孙犁,是″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高晓声的代表作《陈奂生上城》。 D.世界名著《百万英镑》《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牛虻》的作者 分别是美国的马克·吐温,法国的雨果、莎士比亚和伏尼契。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今天的中国己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新闻传媒日益瞩目的国家。随着中国经 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 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正取决于中国今 天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印度学者谭中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世 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在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巧妙地融合了中外文化。 中国以文化立于世界,通过文化展现了其独特性。没有文化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体现。中国文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 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以其历史的积淀、优秀的 文化传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发挥惊人的文化影响力 人类文明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 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在内的亚洲文明。尽管人 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 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古代中国文明在工程、医药、军事、交通和音乐等方面的伟大贡献,中国造纸术 印刷术、水转翻车、浑天仪与地震仪、独轮车等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 革命提供了灵感。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这些特点在当今世界仍散发着 独特的人文光辉。中国人从古代就会依据文化而不是战争准则生活并治理自己的 国家,这是他们的智慧之处。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在东亚形成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 中华文化圈,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日本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 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 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①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位 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B.明代主要有两种戏剧样式:一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明杂剧,一是由南曲戏 文发展而来的明传奇戏剧。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 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C.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孙犁,是"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老舍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高晓声的代表作《陈奂生上城》。 D.世界名著《百万英镑》《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牛虻》的作者 分别是美国的马克·吐温,法国的雨果、莎士比亚和伏尼契。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新闻传媒日益瞩目的国家。随着中国经 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 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正取决于中国今 天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印度学者谭中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世 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在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巧妙地融合了中外文化。 中国以文化立于世界,通过文化展现了其独特性。没有文化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体现。中国文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 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以其历史的积淀、优秀的 文化传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发挥惊人的文化影响力。 人类文明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 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在内的亚洲文明。尽管人 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 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古代中国文明在工程、医药、军事、交通和音乐等方面的伟大贡献,中国造纸术、 印刷术、水转翻车、浑天仪与地震仪、独轮车等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 革命提供了灵感。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这些特点在当今世界仍散发着 独特的人文光辉。中国人从古代就会依据文化而不是战争准则生活并治理自己的 国家,这是他们的智慧之处。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在东亚形成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 中华文化圈,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日本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尤为巨大,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的传入,为日 本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以何为代表?一项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 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是 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外国公众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比如北京 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高度物质化的生活方式等。从积极 的意义上讲,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使文化能够以 直观的形象体现出来,但是从消极的意义上讲,文化符号也限制了国外民众对绚 丽多彩、生机勃勃的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的不同侧面,以便全面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同时,中国文化符号不能一成不变, 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如龙的图腾“需淡化其‘威严’的一面,而呈现 其和善的一面。 8.下列对“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体现”的理解,最准确的 项是( A.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 力逐步提高。 B.中国凭借自己的文化立于世界,通过中国的文化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性。 C.中国文化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 D.中国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 9.下列各句中,不能证明“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这 观点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从两大文明开始,其中一个就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在内的 亚洲文明。 B.在东亚形成的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是东方文明的核心 体系。 C.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的传入,为日本文化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古代中国文明的伟大贡献和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 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 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 B.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 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 C.中国文化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国人对 中国文化的内涵了解得不深刻。 D.龙作为中国文化符号,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这样才能更有助于中 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赵俨,字伯然,颍川州,与同郡杜袭、繁钦通财同计,合为一家。太祖 始 迎献帝都许,俨谓钦曰:“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建安 二年。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诣太祖,太祖以俨为朗陵长。县多豪猾,无所畏忌 俨取其尤甚者,收缚案验,皆得死罪。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恩威并著
尤为巨大,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的传入,为日 本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以何为代表?一项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 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是 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外国公众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比如北京 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高度物质化的生活方式等。从积极 的意义上讲,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使文化能够以 直观的形象体现出来,但是从消极的意义上讲,文化符号也限制了国外民众对绚 丽多彩、生机勃勃的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的不同侧面,以便全面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同时,中国文化符号不能一成不变, 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如龙的图腾“需淡化其‘威严’的一面,而呈现 其和善的一面。” 8.下列对“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体现”的理解,最准确的一 项是( ) A. 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 力逐步提高。 B. 中国凭借自己的文化立于世界,通过中国的文化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性。 C. 中国文化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 D. 中国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 9.下列各句中,不能证明“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这 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人类文明从两大文明开始,其中一个就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在内的 亚洲文明。 B. 在东亚形成的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是东方文明的核心 体系。 C. 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的传入,为日本文化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 古代中国文明的伟大贡献和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 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 B. 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 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 C. 中国文化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国人对 中国文化的内涵了解得不深刻。 D. 龙作为中国文化符号,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这样才能更有助于中 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 三、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14 题。(19 分) 赵俨,字伯然,颍川州,与同郡杜袭、繁钦通财同计,合为一家。太祖 始 迎献帝都许,俨谓钦曰:“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建安 二年。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诣太祖,太祖以俨为朗陵长。县多豪猾,无所畏忌。 俨取其尤甚者,收缚案验,皆得死罪。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恩威并著
时袁绍举兵南侵,遺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 都尉李通急录户调(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的赋税)。俨见通曰:“方今天下大乱, 诸郡并叛,独阳安怀附,复趣收其绵绢,小人乐乱,无乃不可乎?且远近多虞, 不可不详也。”通曰:“绍与大将军相持甚急,左右郡县背叛乃尔。若绵绢不调 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俨日:“诚亦如君虑,然当权其轻重 小缓调,当为君释此患。”乃书与荀或日:“今阳安郡当送绵绢,而道路艰阻, 必致寇害。百姓困穷,邻城并叛,易用倾荡,乃一方安危之机也。旦此郡人执守 忠节在险不贰。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以为国家宜垂慰 抚,所敛绵绢,皆俾还之。”或报日:“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 上下欢喜,郡内遂安 入为司空掾属主簿。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 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 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与平寇将军徐晃俱前。既到,羽围仁遂坚,馀救兵来到。 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责晃促救。俨谓诸将日:“今贼围素固,我徒卒单少, 而仁隔绝不得同力。当今不若前军逼围,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计北 军不过十日,尚足坚守。然后表里俱发,破贼必矣。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 之。”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羽 军既退,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成日:“今羽危 惧,必可追禽也。”俨日:“今羽已孤迸,更宣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 则改虞于彼,将生患于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解严。太祖闻羽走,恐诸 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选自《三国志·魏书·赵俨传》,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知归 矣去骗 B.且远近多虞,不可不详也 虞:欺 C.易用倾荡,乃一方安危之机也 倾荡:倾家 荡产 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敕: 传令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乃书与苟或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B.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以乱易整,不武 C.权则改虞于彼/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凌万顷之茫然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俨与杜袭、繁钦三个家族,避乱荆州,其姓氏各不同,仅靠同乡关 系,便能互通财物,共同谋划,合为一家,实属难能可贵。 B.赵俨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他认为曹操是应天顺时,力挽狂澜的英 雄人物,于是投奔曹操。在郎陵,赵俨恩威并用,成功地控制了本地豪强,使郎 陵的混乱局面迅速好转
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 都尉李通急录户调(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的赋税)。俨见通曰:“方今天下大乱, 诸郡并叛,独阳安怀附,复趣收其绵绢,小人乐乱,无乃不可乎?且远近多虞, 不可不详也。”通曰:“绍与大将军相持甚急,左右郡县背叛乃尔。若绵绢不调 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俨日:“诚亦如君虑,然当权其轻重, 小缓调,当为君释此患。”乃书与荀或日:“今阳安郡当送绵绢,而道路艰阻, 必致寇害。百姓困穷,邻城并叛,易用倾荡,乃一方安危之机也。且此郡人执守 忠节在险不贰。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以为国家宜垂慰 抚,所敛绵绢,皆俾还之。”或报日:“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 上下欢喜,郡内遂安。 入为司空掾属主簿。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 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 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与平寇将军徐晃俱前。既到,羽围仁遂坚,馀救兵来到。 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责晃促救。俨谓诸将日:“今贼围素固,我徒卒单少, 而仁隔绝不得同力。当今不若前军逼围,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计北 军不过十日,尚足坚守。然后表里俱发,破贼必矣。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 之。”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羽 军既退,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成日:“今羽危 惧,必可追禽也。”俨日:“今羽已孤迸,更宣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 则改虞于彼,将生患于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解严。太祖闻羽走,恐诸 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选自《三国志·魏书·赵俨传》,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吾知归 矣 归:归 去 B.且远近多虞,不可不详也 虞:欺 骗 C.易用倾荡,乃一方安危之机也 倾荡:倾家 荡产 D.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敕: 传令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乃书与苟或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B.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以乱易整,不武 C.权则改虞于彼/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凌万顷之茫然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赵俨与杜袭、繁钦三个家族,避乱荆州,其姓氏各不同,仅靠同乡关 系,便能互通财物,共同谋划,合为一家,实属难能可贵。 B.赵俨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他认为曹操是应天顺时,力挽狂澜的英 雄人物,于是投奔曹操。在郎陵,赵俨恩威并用,成功地控制了本地豪强,使郎 陵的混乱局面迅速好转
C.为表示对曹操的忠诚,李通下令急征阳安郡的赋税来支援曹操。赵俨急 忙劝阻李通并写信给荀彧,最终征得赋税全部退还给阳安百姓 D.孙权为帮助曹仁解围,出兵袭击关羽,使关羽南逃。赵俨在众人主张 生擒关羽的情况下指出应该放过关羽,让他和孙权相争,而曹魏可以坐收渔利, 可见其胆识过人,多谋善断。 14.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此郡人执守忠节,在险不贰。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5分) 译: (2)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5分) 译: (二)诗歌阅读 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4分) 答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 么样的情怀?(4分) (三)补写名句(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师不必贤于 弟子。(韩愈《师说》)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为表示对曹操的忠诚,李通下令急征阳安郡的赋税来支援曹操。赵俨急 忙劝阻李通并写信给荀彧,最终征得赋税全部退还给阳安百姓。 D.孙权为帮助曹仁解围,出兵袭击关羽,使关羽南逃。赵俨在众人主张 生擒关羽的情况下指出应该放过关羽,让他和孙权相争,而曹魏可以坐收渔利, 可见其胆识过人,多谋善断。 14.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且此郡人执守忠节,在险不贰。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5 分) 译: (2)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5 分) 译: (二)诗歌阅读 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 769 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4 分) 答: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 么样的情怀?(4 分) 答: (三)补写名句(8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师不必贤于 弟子。(韩愈《师说》)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