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 高2011级高三(上)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ni)处分(ch)折本(she)倾轧( B.甲壳(qio)商贾(g)称心( cheng)擂台(lei) C.牵强(qng)伯父(f)咀嚼(jue)露面(lou) D.卡壳(ka) 吞咽(ydn)恐吓(he)隽永(jud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针灸 报效 脍炙人口 抱憾终身 B.辩护 松弛 明辨是非心驰神往 聚集 锻练 积思广益 千锤百炼 D.像形 吉人天相 向隅而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多观察、多阅读、多练习和多思考虽然都已经是陈词滥调,但是却是我们学好语文 的不二法广 B.在亚运会的赛场上,面对日本队咄咄逼人的攻势,我国的足球队毫无招架之力,连 饮三弹,守门员王大雷鞭长莫及,对于失球不可救药。 C.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 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日军惨绝人寰地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六 周的大规模屠杀。 D.面对股市的持续震荡,股民们不禁要问,股市中到底有没有外国热钱,是确实有呢 还是捕风捉影,如果有的话,其资金规模如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科院近来搞了一个针对科学家子女就业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从小就接受 科学熏陶的科学家子女,绝大部分的职业选择是当公务员,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 B.过度劳累为何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健康来说,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没 日没夜的加班,而是巨大的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 情所致 我国的水、电、油、煤、气等价格还没有完全放开,其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资源的
重庆八中 高 2011 级高三(上)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执拗.(niù) 处.分(chǔ) 折.本(shé) 倾轧.(yà) B.甲壳.(qiào) 商贾.(gǔ) 称.心(chēng) 擂.台(lèi) C.牵强.(qiáng) 伯父.(fù) 咀嚼.(jué) 露.面(lòu) D.卡.壳(kǎ) 吞咽.(yàn) 恐吓.(hè) 隽.永(j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针灸 报效 脍炙人口 抱憾终身 B.辩护 松弛 明辨是非 心驰神往 C.聚集 锻练 积思广益 千锤百炼 D.像形 印象 吉人天相 向隅而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观察、多阅读、多练习和多思考虽然都已经是陈词滥调 ....,但是却是我们学好语文 的不二法门。 B.在亚运会的赛场上,面对日本队咄咄逼人的攻势,我国的足球队毫无招架之力,连 饮三弹,守门员王大雷鞭长莫及,对于失球不可救药 ....。 C.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城沦陷,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 6 师团师团长 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日军惨绝人寰 ....地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六 周的大规模屠杀。 D.面对股市的持续震荡,股民们不禁要问,股市中到底有没有外国热钱,是确实有呢 还是捕风捉影 ....,如果有的话,其资金规模如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中科院近来搞了一个针对科学家子女就业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从小就接受 科学熏陶的科学家子女,绝大部分的职业选择是当公务员,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 B.过度劳累为何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健康来说,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没 日没夜的加班,而是巨大的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 情所致。 C.我国的水、电、油、煤、气等价格还没有完全放开,其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资源的
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是近年来有关部门致力于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原因之 D.在一次接受网上访谈时,中国石化副董事长、总裁王天普明确否决舆论认为中国石 化“垄断”这一指责,称公司近年来的效益有相当一部分作为税收上缴给了国家, 另一部分被用作红利分给了投资者,剩余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发展建设。 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 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 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増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 因此基因污染是唯——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 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地向田间释放 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 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 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 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干万公 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 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 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干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 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 农业中生物的基因重组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的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 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相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 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 物种原有屏障进行“职业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
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是近年来有关部门致力于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原因之 一。 D.在一次接受网上访谈时,中国石化副董事长、总裁王天普明确否决舆论认为中国石 化“垄断”这一指责,称公司近年来的效益有相当一部分作为税收上缴给了国家, 另一部分被用作红利分给了投资者,剩余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发展建设。 二、(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 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 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 因此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 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地向田间释放 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 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 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 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 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 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 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 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 农业中生物的基因重组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的,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 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相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 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 物种原有屏障进行“职业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
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 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 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干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 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巨大的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 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地球上这最后一片“净土”吗? 5.“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在文中的明确的含意是() A.指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人们运用基因设计和装配的技术,使某些物种具有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 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C.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 物和家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 D.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 6.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 A.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 B.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实验,造成了基因污染。 C.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 基因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 面研究有很大的欠缺 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对基因的改造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污染的现象早已有 B.随着人们对基因污染认识的逐步深入和科技手段的逐步提高,那些被污染的外来基 因还是可能被清除的 C.基因工程农业生物是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传统农业中生物的基因重组是按生 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的,这就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D.“我们现在还能守住地球上这最后一片‘净土’吗?”这表明了作者对地球上自然 环境正在遭受污染的担忧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 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 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
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 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 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 30 亿年地 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巨大的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 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地球上这最后一片“净土”吗? 5.“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在文中的明确的含意是( ) A.指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人们运用基因设计和装配的技术,使某些物种具有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 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C.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 物和家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 D.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 6.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 ( ) A.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 B.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实验,造成了基因污染。 C.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 基因。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 面研究有很大的欠缺。 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对基因的改造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污染的现象早已有 之。 B.随着人们对基因污染认识的逐步深入和科技手段的逐步提高,那些被污染的外来基 因还是可能被清除的。 C.基因工程农业生物是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传统农业中生物的基因重组是按生 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的,这就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D.“我们现在还能守住地球上这最后一片‘净土’吗?”这表明了作者对地球上自然 环境正在遭受污染的担忧。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 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 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
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此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 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 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 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必乱作。昔礼防至密,其 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倘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若为后图,政必多难;则 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 图其终,非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日:“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 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 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 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 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 提拔 B.元庆宜伏辜 辜:罪 C.亲亲相雠,其乱谁救 亲:敬爱 D.然后旌其闾墓 旌:表彰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 B.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苟全性命于乱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简要叙述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 事件,然后从“礼”与“法”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 的特殊性
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此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 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 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 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必乱作。昔礼防至密,其 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倘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若为后图,政必多难;则 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 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 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 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 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 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 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 辜:罪 C.亲.亲相雠,其乱谁救 亲:敬爱 D.然后旌.其闾墓 旌:表彰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 斧斤以.时入山林 B.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苟全性命于.乱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简要叙述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 一事件,然后从“礼”与“法”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 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但触犯国法,应 置之以刑。由此可见,在治国方面,作者认为,“法”重于“礼”。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 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第Ⅱ卷(共120分) 四、(24分) 1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此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3分) ②是曰能刑,未可以训。(2分) ③今倘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若为后图,政必多难。(3分) (2)用斜线“/”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2分) 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 (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请简要分析此诗耐人寻味的意境。(3分) (2)请简要分析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8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3)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但触犯国法,应 置之以刑。由此可见,在治国方面,作者认为,“法”重于“礼”。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 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4 分) 1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①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此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3 分) ②是曰能刑,未可以训。(2 分) ③今倘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若为后图,政必多难。(3 分) (2)用斜线“/”给文中划“ ”线的文字断句。(2 分) 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绝 句 (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请简要分析此诗耐人寻味的意境。(3 分) (2)请简要分析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8 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 (2) ,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3)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