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雅俗观是在王纲解纽、政教分离、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阶段发生的 虽然以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人格为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 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倾向,但是,这时的知识分子都 仍然将自己的学术和社会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都希望自己的学术成为改造社会 政治的指导思想,甚至盼望有君主赏识他们,依靠他们来改良社会政治。在诸侯们 尚无力控制社会力量、需要争取社会支持的情势下,知识分子大都能够?乐道而忘 人之势?或?以道抗势?,体现出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理想和社会精神的代表者所具 有的人格力量 然而,一旦统治者们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有了规范社会的统一思想,那些希 望借助政治力量改造社会的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统治者合作,为统治者服务,以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史记?李斯列传》记李斯赴秦前对他的老师荀子所说的 一段话表明,他是抱着屈身事主、争取富贵的心态去见秦王的,这与孔子、孟子所 主张的处世态度大相径庭,而和韩非主张的尊人主之势的思想是一致的,反映出 战国末年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当国家需要统一,而统一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 在主强臣弱、?势尊道卑?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要实现文化理想和自身价值, 除了依赖于政治权威外也没有其他选择。于是,知识分子便从幻想中的?为王者师? 蜕变为现实中的君王?言语侍从之臣?,文学不再是知识分子文化理念的崇高勋章, 而是为天子?润色鸿业?的漂亮花环,精英文学不得不与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 观也就与政治雅俗观合流了 如果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用铁血手段粉碎了知识分子坚持文化操守的痴情 梦幻,那么,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则用绥靖政策激发了知识分子为政治服务的巨 大热情。作为?一代之文学?的汉大赋正是在大一统的政治语境和?劝百讽一?的文 化期待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 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从大赋的创作来说,它是地道的精英文学;而从大赋 的消费来说,它又是典型的贵族文学。实际上,它是精英文学与贵族文学的联姻 是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依附于政治权力之后的文学新变。早期的汉大赋还多少保留 有一点诗人的讽谕传统,而后期的汉大赋就只剩下?铺张扬厉?的华丽辞藻了。正 所谓?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随着汉代政治鼎盛时期的结束,汉大 赋也逐渐式微,以致?少而好赋?的扬雄到晩年悔其少作,以为大赋乃?雕虫小技?, 声言?壮夫不为?。 汉大赋的衰微宣告了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政治的破产,却为文学的私人化和情感 化开辟了道路,抒情小赋的兴起和文人五言诗的诞生使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 能得到加强,而以人格为基础的文化雅俗观便逐渐向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雅俗观 转变。 (摘编自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时候,适逢王纲解纽、政教分离,文 化的雅俗观也在此时生出了萌芽 B.最早的文化雅俗观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在学术与社会政治 相联系的情况下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批判与改造倾向
重庆市铜梁县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雅俗观是在王纲解纽、政教分离、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阶段发生的。 虽然以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人格为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 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倾向,但是,这时的知识分子都 仍然将自己的学术和社会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都希望自己的学术成为改造社会 政治的指导思想,甚至盼望有君主赏识他们,依靠他们来改良社会政治。在诸侯们 尚无力控制社会力量、需要争取社会支持的情势下,知识分子大都能够?乐道而忘 人之势?或?以道抗势?,体现出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理想和社会精神的代表者所具 有的人格力量。 然而,一旦统治者们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有了规范社会的统一思想,那些希 望借助政治力量改造社会的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统治者合作,为统治者服务,以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史记?李斯列传》记李斯赴秦前对他的老师荀子所说的 一段话表明,他是抱着屈身事主、争取富贵的心态去见秦王的,这与孔子、孟子所 主张的处世态度大相径庭,而和韩非主张的尊人主之势的思想是一致的,反映出 战国末年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当国家需要统一,而统一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 在主强臣弱、?势尊道卑?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分子要实现文化理想和自身价值, 除了依赖于政治权威外也没有其他选择。于是,知识分子便从幻想中的?为王者师? 蜕变为现实中的君王?言语侍从之臣?,文学不再是知识分子文化理念的崇高勋章, 而是为天子?润色鸿业?的漂亮花环,精英文学不得不与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 观也就与政治雅俗观合流了。 如果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用铁血手段粉碎了知识分子坚持文化操守的痴情 梦幻,那么,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则用绥靖政策激发了知识分子为政治服务的巨 大热情。作为?一代之文学?的汉大赋正是在大一统的政治语境和?劝百讽一?的文 化期待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 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从大赋的创作来说,它是地道的精英文学;而从大赋 的消费来说,它又是典型的贵族文学。实际上,它是精英文学与贵族文学的联姻, 是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依附于政治权力之后的文学新变。早期的汉大赋还多少保留 有一点诗人的讽谕传统,而后期的汉大赋就只剩下?铺张扬厉?的华丽辞藻了。正 所谓?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随着汉代政治鼎盛时期的结束,汉大 赋也逐渐式微,以致?少而好赋?的扬雄到晚年悔其少作,以为大赋乃?雕虫小技?, 声言?壮夫不为?。 汉大赋的衰微宣告了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政治的破产,却为文学的私人化和情感 化开辟了道路,抒情小赋的兴起和文人五言诗的诞生使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 能得到加强,而以人格为基础的文化雅俗观便逐渐向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雅俗观 转变。 (摘编自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时候,适逢王纲解纽、政教分离,文 化的雅俗观也在此时生出了萌芽。 B.最早的文化雅俗观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理念和精英意识,在学术与社会政治 相联系的情况下反映了士人对现实的批判与改造倾向
C.知识分子大多能够“乐道而忘人之势”甚至“以道抗势”,依靠的是他们在社 会精神和文化理想方面的人格力量 D.统治者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规范以后,一些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君 王合作以实现他们的学术主张和人生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尊人主之势”到战国晚期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其社会原因在于国 家统一的趋势下君主政治权威日益强势,有志之士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B.在国家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精英文学和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观与政治 雅俗观合流,知识分子在与权贵交流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C.秦皇汉武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手段上有强硬和绥靖之分,但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 使知识分子丧失对自身文化理想和操守的坚持,只能服从于政治权威 D.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政治的书面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瓦解,文学不再仅仅是 歌功颂德的工具,开始成为个人审美和抒情的有效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早的文化雅俗观为证券标准,孔子和孟子处事态度 所体现出的文化理想与文化人格属于“雅 B.李斯与韩非“尊人主之势”的学术思想高度一致,表现在他为争取富贵而屈身 事主,也意味着抛弃了士人“为王者师”的幻想。 C.扬雄从“少而好赋”到声言作赋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表明旧有的 以人格为基础的文化雅俗观渐渐不再为知识分子接受 D.汉大赋的“铺张扬厉”辞藻华丽的风格是汉代鼎盛时期“雅文化”的体现,后 来其衰落原因在于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文学的破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月7日,记者走访太钢发现,圆珠笔尖钢是一个钢铁老厂专精一业、厚积薄发 的自然结果。太钢工程师听取用户反馈,不厌其烦地改进,让不锈钢这棵老树上 绽发新芽。 尽管中国年产圆珠笔380亿支,但圆珠笔的钢材和加工机器都是进口的,大部分 利润都被外国人赚走。这一状况在全国两会上被反复提及,最终被看作中国制造 业大而不强的一个缩影。 王辉绵说,研发笔尖钢的难度在于,它不能不强韧也不能太强韧,性能区间很窄。 一般来说,不锈钢用得最多的添加剂是碳、硅、锰、磷、硫、铬,笔尖钢则用到 十几种元素。如何添加这些元素是行业秘密,添加方法不对,元素不能均匀分布 于整炉钢水,钢材就不合格。 切资料都没有,王辉绵说:我们用几十公斤的炼炉开始实验,成千次地摸索, 失败次数已记不清了。 要做到均匀不容易,钢水不像一锅菜汤好搅匀,加入的元素往往聚焦不散。每次 冶炼之后,要测试上千个数据,然后分析和调整。工程师们可以试着将块状的料 磨成粉吹进去,也可以做成条和丝喂进去,凭借的是多年炼钢经验。 当初步试验成功,工程师就使用一二百公斤的炼炉继续实验。然后是1吨规模的 炉子;最终目标是45吨和90吨的大熔炉。从小试到中试,再到试生产,每一个 环节都要靠耐心 材料
C.知识分子大多能够“乐道而忘人之势”甚至“以道抗势”,依靠的是他们在社 会精神和文化理想方面的人格力量。 D.统治者有了掌控社会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规范以后,一些知识分子就不得不与君 王合作以实现他们的学术主张和人生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尊人主之势”到战国晚期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其社会原因在于国 家统一的趋势下君主政治权威日益强势,有志之士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B.在国家需要政治权威的形势下,精英文学和贵族文学联姻,文化雅俗观与政治 雅俗观合流,知识分子在与权贵交流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C.秦皇汉武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手段上有强硬和绥靖之分,但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 使知识分子丧失对自身文化理想和操守的坚持,只能服从于政治权威。 D.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政治的书面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瓦解,文学不再仅仅是 歌功颂德的工具,开始成为个人审美和抒情的有效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早的文化雅俗观为证券标准,孔子和孟子处事态度 所体现出的文化理想与文化人格属于“雅”。 B.李斯与韩非“尊人主之势”的学术思想高度一致,表现在他为争取富贵而屈身 事主,也意味着抛弃了士人“为王者师”的幻想。 C.扬雄从“少而好赋”到声言作赋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表明旧有的 以人格为基础的文化雅俗观渐渐不再为知识分子接受。 D.汉大赋的“铺张扬厉”辞藻华丽的风格是汉代鼎盛时期“雅文化”的体现,后 来其衰落原因在于精英文学依附于贵族文学的破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 月 7 日,记者走访太钢发现,圆珠笔尖钢是一个钢铁老厂专精一业、厚积薄发 的自然结果。太钢工程师听取用户反馈,不厌其烦地改进,让不锈钢这棵老树上 绽发新芽。 尽管中国年产圆珠笔 380 亿支,但圆珠笔的钢材和加工机器都是进口的,大部分 利润都被外国人赚走。这一状况在全国两会上被反复提及,最终被看作中国制造 业大而不强的一个缩影。 王辉绵说,研发笔尖钢的难度在于,它不能不强韧也不能太强韧,性能区间很窄。 一般来说,不锈钢用得最多的添加剂是碳、硅、锰、磷、硫、铬,笔尖钢则用到 十几种元素。如何添加这些元素是行业秘密,添加方法不对,元素不能均匀分布 于整炉钢水,钢材就不合格。 一切资料都没有,王辉绵说:我们用几十公斤的炼炉开始实验,成千次地摸索, 失败次数已记不清了。 要做到均匀不容易,钢水不像一锅菜汤好搅匀,加入的元素往往聚焦不散。每次 冶炼之后,要测试上千个数据,然后分析和调整。工程师们可以试着将块状的料 磨成粉吹进去,也可以做成条和丝喂进去,凭借的是多年炼钢经验。 当初步试验成功,工程师就使用一二百公斤的炼炉继续实验。然后是 1 吨规模的 炉子;最终目标是 45 吨和 90 吨的大熔炉。从小试到中试,再到试生产,每一个 环节都要靠耐心。 材料二
既然制造能力没问题,为什么消费者会觉得国产笔不好用?中国制笔行业为什么 没有多少高端品牌呢? 《人民日报》记者的调查显示,虽然一些好企业的产品质量可靠,但中国3000 家制笔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45家,还有大量小作坊式企业。这些小企业 以仿冒为主,从东家买笔到西家买墨水,有的甚至还在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 产设备,拉低了中国笔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影响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知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小作坊靠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挑起低价竞争,破坏了市场秩 序,大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对电器等耐用品,消费者可能还会以质量为重 但对不到一元钱一支的笔,消费者对质量的敏感度远不及价格。假冒伪劣大行其 道,正规企业的路就不好走了。?解思鹏说,?市场上除了假白雪,还有过白雷、 白雾、飞雪,甚至还有黑雪,外观都和白雪笔一模一样,消费者很容易买到冒牌 货。我们没少替这些企业背黑锅。?由于在国内市场被仿冒困扰,昌隆文具只好 靠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贴牌出口扩个大销量,出口比例高达75%。 低价竞争的直接危害,是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动力和能力。陈湖雄 说: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还不够健全,这就导致欠缺鼓励创新的环境 个公司花了很大力气研发的产品,却可能被仿冒打死,导致企业的合理盈利水平 无法保障,无法持续提髙产品品质。?这样的市场环境,造成制笔行业创新能力 偏弱 低价竞争还使国产品牌被打上?便宜货?的烙印。目前国产笔以中低端为主。以 圆珠笔为例,2014年全行业圆珠笔产量141亿支,中低端产品占了约80%。品牌 形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国产品牌迈向高端举步维艰。?同样的技术,同 群人,同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贴上国际知名品牌可以卖四五元一支,换成国产 品牌,卖两元就少有人问津了。 材料三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 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 具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 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 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 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 仅是掌 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 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 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 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 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 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共工作环境。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报道了太钢工程师勤于钻研,耐心实践,不断改进,通过自身的努力探 索成功研制出圆珠笔尖钢的事迹
既然制造能力没问题,为什么消费者会觉得国产笔不好用?中国制笔行业为什么 没有多少高端品牌呢? 《人民日报》记者的调查显示,虽然一些好企业的产品质量可靠,但中国 3000 家制笔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 245 家,还有大量小作坊式企业。这些小企业 以仿冒为主,从东家买笔到西家买墨水,有的甚至还在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 产设备,拉低了中国笔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影响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知。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小作坊靠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挑起低价竞争,破坏了市场秩 序,大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对电器等耐用品,消费者可能还会以质量为重, 但对不到一元钱一支的笔,消费者对质量的敏感度远不及价格。假冒伪劣大行其 道,正规企业的路就不好走了。?解思鹏说,?市场上除了假白雪,还有过白雷、 白雾、飞雪,甚至还有黑雪,外观都和白雪笔一模一样,消费者很容易买到冒牌 货。我们没少替这些企业背黑锅。?由于在国内市场被仿冒困扰,昌隆文具只好 靠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贴牌出口扩个大销量,出口比例高达 75%。 低价竞争的直接危害,是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动力和能力。陈湖雄 说: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还不够健全,这就导致欠缺鼓励创新的环境。一 个公司花了很大力气研发的产品,却可能被仿冒打死,导致企业的合理盈利水平 无法保障,无法持续提高产品品质。?这样的市场环境,造成制笔行业创新能力 偏弱。 低价竞争还使国产品牌被打上 ?便宜货?的烙印。目前国产笔以中低端为主。以 圆珠笔为例,2014 年全行业圆珠笔产量 141 亿支,中低端产品占了约 80%。品牌 形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国产品牌迈向高端举步维艰。?同样的技术,同一 群人,同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贴上国际知名品牌可以卖四五元一支,换成国产 品牌,卖两元就少有人问津了。 材料三: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 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 具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 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 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 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 仅是掌 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 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 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 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 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 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共工作环境。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报道了太钢工程师勤于钻研,耐心实践,不断改进,通过自身的努力探 索成功研制出圆珠笔尖钢的事迹
B.材料二报道了中国制笔业所面临的困境,特别强调了正规企业因创新能力较 弱,与小企业、小作坊相比没有了竞争优势。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 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制笔业正在不断地解决问 题,以期走出困境,寻求发展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A.正由于原材料和加工机器都依赖进口,因此,我国虽然圆珠笔年产量较高,但 获利却较少。 B.研发符合标准的笔尖钢难度在于添加哪些元素和如何添加这些元素,而这些行 业秘密只能靠研发者通过不断的实验来自行获取。 C.小作坊通过不法手段破坏市场秩序,质量可靠的制笔企业逐年减少,使得中国 笔业的整体质量下滑,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D.由于国内市场环境不好,正规制笔企业发展受限,因而一些企业调整战略,通 过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的方式,把自己的市场重心放在国外 E.新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合理盈利无法保障,鼓励创新的环境欠缺,使得企业创新 能力不足,这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深层结构性问题的突出表现 6.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树立中国制笔业的品牌形象?(5分)(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情圈 这两口子从乡下到城里来打工,不知不觉过去了大半年 男的叫古正风,四十来岁,眉粗、鼻高、身体壮实,见人一副笑模样。妻子叫刘 秀姑,肤色黑,但眉目清爽。他们是雨湖公园的合同工,古正风在花木队侍弄树 圃、花坛,每月工资一千八百元;刘秀姑在清洁队打扫亭阁、厕所,每月一千五 百元 雨湖公园很大、很美,又处在城市的繁华地带,天天都是游人如织。为上下班方 便,这两口子租住马家巷的两间小平房里,一间是卧室兼餐厅,一间是厨房,不 到四十平方米。租金很便宜,每月六百。房东叫马绍祺,他家有一个独立的院子 出租小屋不在院中。古正风只在交房租的时候,才去马家院,交了租金不坐不喝 茶不扯闲话,转身就走。 在马家巷住了大半年,他们除了认识房东之外,巷中还有三十来户人家,几乎不 打交道。他们觉得很寂寞。在乡下,一个村的人都知根知底,没有不认识的,东 家做寿,西家结婚,都会闻讯而至,带上一点礼物或礼金去表示心意,邻里关系 鱼水情深。俗话说:人情是把锯,锯来又锯去。?真是一点也不假, 古正风对妻子说:?城里人有他们的交际圈,我们被隔在外面,既然我们想在这 里长久地生活,就得把自己融进去。 妻子问:人家不请,我们能厚着脸皮上门送礼??我们不是认识房东马绍祺吗, 这个老爷子很热情,巷里人有什么喜庆事,请他知会我们一声。俗话说伸手不打 送礼人。我们去送礼,别人会赶我们出来? 不久,巷口的李家孙子结婚,给各家送了请帖,只是没有送到古家。马绍祺遵嘱 把这件事告诉了古正风。古正风喜饱了,买来包封,特意在里面放了一百元钱(乡 下一般只放四十元),去了李家 李家人满脸是笑,接过包封,说?愧领了!我们过去没有人情来往,所以没送请 柬给你,请多多包涵。明天中等的喜酒,请你们全家光临
B.材料二报道了中国制笔业所面临的困境,特别强调了正规企业因创新能力较 弱,与小企业、小作坊相比没有了竞争优势。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 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制笔业正在不断地解决问 题,以期走出困境,寻求发展。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 分) A.正由于原材料和加工机器都依赖进口,因此,我国虽然圆珠笔年产量较高,但 获利却较少。 B.研发符合标准的笔尖钢难度在于添加哪些元素和如何添加这些元素,而这些行 业秘密只能靠研发者通过不断的实验来自行获取。 C.小作坊通过不法手段破坏市场秩序,质量可靠的制笔企业逐年减少,使得中国 笔业的整体质量下滑,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D.由于国内市场环境不好,正规制笔企业发展受限,因而一些企业调整战略,通 过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的方式,把自己的市场重心放在国外。 E.新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合理盈利无法保障,鼓励创新的环境欠缺,使得企业创新 能力不足,这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深层结构性问题的突出表现。 6.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树立中国制笔业的品牌形象?(5 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人情圈 这两口子从乡下到城里来打工,不知不觉过去了大半年。 男的叫古正风,四十来岁,眉粗、鼻高、身体壮实,见人一副笑模样。妻子叫刘 秀姑,肤色黑,但眉目清爽。他们是雨湖公园的合同工,古正风在花木队侍弄树 圃、花坛,每月工资一千八百元;刘秀姑在清洁队打扫亭阁、厕所,每月一千五 百元。 雨湖公园很大、很美,又处在城市的繁华地带,天天都是游人如织。为上下班方 便,这两口子租住马家巷的两间小平房里,一间是卧室兼餐厅,一间是厨房,不 到四十平方米。租金很便宜,每月六百。房东叫马绍祺,他家有一个独立的院子, 出租小屋不在院中。古正风只在交房租的时候,才去马家院,交了租金不坐不喝 茶不扯闲话,转身就走。 在马家巷住了大半年,他们除了认识房东之外,巷中还有三十来户人家,几乎不 打交道。他们觉得很寂寞。在乡下,一个村的人都知根知底,没有不认识的,东 家做寿,西家结婚,都会闻讯而至,帯上一点礼物或礼金去表示心意,邻里关系 鱼水情深。俗话说:人情是把锯,锯来又锯去。?真是一点也不假。 古正风对妻子说:?城里人有他们的交际圈,我们被隔在外面,既然我们想在这 里长久地生活,就得把自己融进去。 妻子问:人家不请,我们能厚着脸皮上门送礼??我们不是认识房东马绍祺吗, 这个老爷子很热情,巷里人有什么喜庆事,请他知会我们一声。俗话说伸手不打 送礼人。我们去送礼,别人会赶我们出来? 不久,巷口的李家孙子结婚,给各家送了请帖,只是没有送到古家。马绍祺遵嘱, 把这件事告诉了古正风。古正风喜饱了,买来包封,特意在里面放了一百元钱(乡 下一般只放四十元),去了李家。 李家人满脸是笑,接过包封,说?愧领了!我们过去没有人情来往,所以没送请 柬给你,请多多包涵。明天中等的喜酒,请你们全家光临
古正风夫妇吃过这一回喜酒后,巷里的男女老少对他们刮目相看了。他们认为这 对外乡人重情重义,不小气,应该高看一眼。老人亲切地叫他们“小古”“小 刘”,同龄人称他们“古哥”“古嫂”。 古正风和刘秀姑的心,像泡了一汪蜜水。 谁家有个喜事,都会正经地把请柬送上门来,不送就觉得对不起古正风夫妇。古 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真是至理名言 乡下的人情大概有婚丧、乔迁、生子、做寿等几大项,但城里又多了许多项,如 干部荣任新的职位;孩子考上了大学;知识分子职称晋升……都要设宴招待邻居、 好友,被邀请的人自然不能空手去。更奇怪的是,城里人过生日都下请柬。古正 风觉得这是乱了规矩。俗话说“生日无请”古书上还说“寿者为尊”说白了,谁 的诞辰都不能主动请人来吃寿宴,唯我独尊,指令人家来拜寿是失礼。凡至亲好 友,会记得寿者的诞辰,主动上门庆贺的。城里人居然不知道这个规矩,怪! 一天刘秀姑说:“我俩每月工资三千三百元,除去房租六百、伙食纲和其他费用 一千元,应存下一千七百元。可现在每月送人情就得七八百,一连几个月了,这 怎么好?” 古正风愁锁眉头:我原想进入城里人的人情交际圈,现在看来,我们还不够这个 资格。这繁多的礼尚往来,农村人还没有这个经济条件,承受不了,往后的日子 还长,人情是把锯,锯伤的是我们自己 那怎么办? 我们得去暗暗地寻一处出租房,要离马家巷远一些? 过了些日子,古正风从乡下把父亲接来了,说要在城里为老人做七十大寿。古正 风到各家各户去送了请柬,这叫“入乡随俗? 巷子里的人家都很高兴,表示一定来为老人拜寿。何况,古正风早有人情在前, 他还是第一次请大家去捧场,大家自然是都乐意去,送的礼金也很客气。 寿宴过后,一天夜里,古正风先让约请来的搬家公司把东西运走。然后,一个人 去了房东马绍祺家,说是一个亲戚有多余的房子,邀他们去免费住。这当然是谎 话,但他说得有情有理,令人信服。待交情房租,古正风向马绍祺双手抱拳,说:? 马老,多谢你照顾,我们后会有期!? 望着古正风远去的背影,马绍祺依依不舍,突然发觉自己年老记性差,刚才忘记 问古正风新家的地址了… (节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选材贴近现实,以古正风夫妇与城里人之间的人情往来为主要内容,展示 了城乡之间在人情观念和经济状况上的巨大差异,颇具讽刺意味。 B.文章用大量语言描写来突出主人公古正风的性格特点。从“伸手不打送礼 人”“多谢你的照顾,我们后会有期”等,看得出他是一个能言善道、处世圆滑 的人。 C.古正风反感送请帖请人参加寿宴,认为这样做是失礼,但是最后又借为父亲办 寿宴挨家挨户送请帖,然后辞别。这实际上是乡下人最终无法融入城里人情圈的 无奈之举 D.文中的城里人最初不与古正风夫妇打交道,后来在古正风送礼之后便热情起 来,“小古”“小刘”“古哥”“古嫂”叫的亲切,这前后变化足见城里人的势
古正风夫妇吃过这一回喜酒后,巷里的男女老少对他们刮目相看了。他们认为这 对外乡人重情重义,不小气,应该高看一眼。老人亲切地叫他们“小古”“小 刘”,同龄人称他们“古哥”“古嫂”。 古正风和刘秀姑的心,像泡了一汪蜜水。 谁家有个喜事,都会正经地把请柬送上门来,不送就觉得对不起古正风夫妇。古 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真是至理名言。 乡下的人情大概有婚丧、乔迁、生子、做寿等几大项,但城里又多了许多项,如 干部荣任新的职位;孩子考上了大学;知识分子职称晋升……都要设宴招待邻居、 好友,被邀请的人自然不能空手去。更奇怪的是,城里人过生日都下请柬。古正 风觉得这是乱了规矩。俗话说“生日无请”古书上还说“寿者为尊”说白了,谁 的诞辰都不能主动请人来吃寿宴,唯我独尊,指令人家来拜寿是失礼。凡至亲好 友,会记得寿者的诞辰,主动上门庆贺的。城里人居然不知道这个规矩,怪! 一天刘秀姑说:“我俩每月工资三千三百元,除去房租六百、伙食纲和其他费用 一千元,应存下一千七百元。可现在每月送人情就得七八百,一连几个月了,这 怎么好?” 古正风愁锁眉头:我原想进入城里人的人情交际圈,现在看来,我们还不够这个 资格。这繁多的礼尚往来,农村人还没有这个经济条件,承受不了,往后的日子 还长,人情是把锯,锯伤的是我们自己。 那怎么办? 我们得去暗暗地寻一处出租房,要离马家巷远一些? 过了些日子,古正风从乡下把父亲接来了,说要在城里为老人做七十大寿。古正 风到各家各户去送了请柬,这叫“入乡随俗?”。 巷子里的人家都很高兴,表示一定来为老人拜寿。何况,古正风早有人情在前, 他还是第一次请大家去捧场,大家自然是都乐意去,送的礼金也很客气。 寿宴过后,一天夜里,古正风先让约请来的搬家公司把东西运走。然后,一个人 去了房东马绍祺家,说是一个亲戚有多余的房子,邀他们去免费住。这当然是谎 话,但他说得有情有理,令人信服。待交情房租,古正风向马绍祺双手抱拳,说:? 马老,多谢你照顾,我们后会有期!? 望着古正风远去的背影,马绍祺依依不舍,突然发觉自己年老记性差,刚才忘记 问古正风新家的地址了…… (节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选材贴近现实,以古正风夫妇与城里人之间的人情往来为主要内容,展示 了城乡之间在人情观念和经济状况上的巨大差异,颇具讽刺意味。 B.文章用大量语言描写来突出主人公古正风的性格特点。从“伸手不打送礼 人”“多谢你的照顾,我们后会有期”等,看得出他是一个能言善道、处世圆滑 的人。 C.古正风反感送请帖请人参加寿宴,认为这样做是失礼,但是最后又借为父亲办 寿宴挨家挨户送请帖,然后辞别。这实际上是乡下人最终无法融入城里人情圈的 无奈之举。 D.文中的城里人最初不与古正风夫妇打交道,后来在古正风送礼之后便热情起 来,“小古”“小刘”“古哥”“古嫂”叫的亲切,这前后变化足见城里人的势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