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原理 扫频源的主要特性 对扫频源通常的技术要求 在预定频带內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且幅度稳 定,以获得最大的动态范围 调频线性好,并有经过校正的频率标记,以便 确定频带宽度和点频输岀; 为使测量误差最小,扫频信号中的寄生振荡和 谐浪均应很小; 扫频源输出的中心频率稳定,并可以任意调节; 频率偏移的范围越宽越好,并可以任意调节。 第11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1页 扫频源的主要特性 对扫频源通常的技术要求: ➢ 在预定频带内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且幅度稳 定,以获得最大的动态范围; ➢ 调频线性好,并有经过校正的频率标记,以便 确定频带宽度和点频输出; ➢ 为使测量误差最小,扫频信号中的寄生振荡和 谐波均应很小; ➢ 扫频源输出的中心频率稳定,并可以任意调节; ➢ 频率偏移的范围越宽越好,并可以任意调节
电子测量原理 扫频源的主要特性(续) 有效扫频宽度 4=2-A:扫频输出中心频率 ∫+后f:扫频起点;:扫频终点 扫频线性 线性系数 0丿max k:压控特性f曲线的斜率 0丿min 输出振幅平稳性 调幅系数=4-4×1%41:寄生调幅最大幅度 +A2 A2:寄生调幅最小幅度 第12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2页 ➢ 有效扫频宽度 ➢ 扫频线性 ➢ 输出振幅平稳性 扫频源的主要特性(续) 2 1 2 1 0 2 f f f f f f + − = ( ) ( ) 0 min 0 max k k 线性系数= 100% 1 2 1 2 + − = A A A A 调幅系数M f0:扫频输出中心频率 f1:扫频起点;f2:扫频终点 k0:压控特性f-V曲线的斜率 A1:寄生调幅最大幅度 A2:寄生调幅最小幅度
电子测量原理 获得扫频信号的方法 变容二极管电调扫频 常见于射频至微浪段。实现简单、输出功率适 中、扫频速度较快;扫频度小,在宽带扫频时线 性差,需额外进行扫频线性补偿。 >YG(钇铁石榴石)电调扫频 常用于产生GH以上频段的信号,利用下变频 可实现宽带扫频。可覆盖高达10倍频程的频率范围 扫频线性好、损耗低、稳定性好。 >合成扫频源 实际上是一种自动跳频的连续波工作方式,频 率不完全连续变化,输出频率准确。 第13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3页 获得扫频信号的方法 ➢ 变容二极管电调扫频 常见于射频至微波段。实现简单、输出功率适 中、扫频速度较快;扫频宽度小,在宽带扫频时线 性差,需额外进行扫频线性补偿。 ➢ YIG(钇铁石榴石)电调扫频 常用于产生GHz以上频段的信号,利用下变频 可实现宽带扫频。可覆盖高达10倍频程的频率范围, 扫频线性好、损耗低、稳定性好。 ➢ 合成扫频源 实际上是一种自动跳频的连续波工作方式,频 率不完全连续变化,输出频率准确
电子测量原理 频率标记 频率标记是扫频测量中的频率定度。产生频标的 基本方法是差频法,利用差频方式可产生一个或多个 频标,频标的数目取决于和扫频信号混频的基准频率 的成分 所用的频率基准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较高 频标幅度应基本一致、显示整齐 不包含杂频和泄漏进来的扫频信号 >多种频标形式以满足不同的显示和测量需要 >电路时延尽可能小以减小频率定度误差 第14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4页 频率标记 频率标记是扫频测量中的频率定度 。产生频标的 基本方法是差频法,利用差频方式可产生一个或多个 频标,频标的数目取决于和扫频信号混频的基准频率 的成分。 ➢ 所用的频率基准的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较高 ➢ 频标幅度应基本一致、显示整齐 ➢ 不包含杂频和泄漏进来的扫频信号 ➢ 多种频标形式以满足不同的显示和测量需要 ➢ 电路时延尽可能小以减小频率定度误差
电子测量原理 频率标记(续) 菱形频标 利用差频法得到,适用于测量高频段的频率特性。对作为基 准频率进行限幅、整形和微分,形成含有很多谐浪成分的尖脉 冲,再和扫频信号混频。 >脉冲频标 由菱形频标变换而来的。将菱形频标送去触发单稳电路并产 生输出,整形后形成极窄的矩形脉冲频标,也叫针形频标。宽 度较萎形频标窄,在测量低频电路时分辨力更高。 线形频标 状如一条条极细的垂直亮线,是光栅增辉式显示器特有的频 标形式。 第15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5页 频率标记(续) ➢菱形频标 利用差频法得到,适用于测量高频段的频率特性。对作为基 准频率进行限幅、整形和微分,形成含有很多谐波成分的尖脉 冲,再和扫频信号混频。 ➢脉冲频标 由菱形频标变换而来的。将菱形频标送去触发单稳电路并产 生输出,整形后形成极窄的矩形脉冲频标,也叫针形频标。宽 度较菱形频标窄,在测量低频电路时分辨力更高。 ➢线形频标 状如一条条极细的垂直亮线,是光栅增辉式显示器特有的频 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