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原理 第章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和网络分析 口10.1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口10.2网络分析仪 第1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页 第10章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和网络分析 ❑ 10.1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 10.2 网络分析仪
电子测量原理 10.1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10.1.1幅频特性测量 ◆10.1.2扫频测量与扫频源 ◆10.1.3相频特性测量 第2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2页 10.1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 10.1.1 幅频特性测量 ◆ 10.1.2 扫频测量与扫频源 ◆ 10.1.3 相频特性测量
电子测量原理 引言 ◆频域中的两个基本测量问题 信号的频谱分析:可由频谱分析仪完成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可由网络分析仪完成 ◆什么是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正弦信号 线性网丝稳态响应 H(i):频率响应∫幅度|H(jo)|:幅频特性 或频率特性相位p(a):相频特性 第3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3页 引 言 ◆ 什么是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线性网络 正弦信号 稳态响应 H(jω):频率响应 或频率特性 幅度|H(jω)|:幅频特性 相位φ(ω) :相频特性 ◆ 频域中的两个基本测量问题 信号的频谱分析:可由频谱分析仪完成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测量:可由网络分析仪完成
电子测量原理 10.1.1幅频特性测量 点频测量法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经典测量法 每次只能将加到被测线性系统的信号源的频率调 节到某一个频点。依次设置调谐到各指定频点上, 分别测出各点处的参数,再将各点数据连成完整的 曲线,从而得到频率特性测量结果。 所得频率特性是静态的,无法反映信号的连续 变化; 测量频点的选择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特别 对某些特性曲线的锐变部分以及失常点,可能会因 频点选择不当或不足而漏掉这些测量结果。 第4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4页 10.1.1 幅频特性测量 点频测量法——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经典测量法 每次只能将加到被测线性系统的信号源的频率调 节到某一个频点。依次设置调谐到各指定频点上, 分别测出各点处的参数,再将各点数据连成完整的 曲线,从而得到频率特性测量结果。 ➢ 所得频率特性是静态的,无法反映信号的连续 变化; ➢ 测量频点的选择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特别 对某些特性曲线的锐变部分以及失常点,可能会因 频点选择不当或不足而漏掉这些测量结果
电子测量原理 幅频特性扫频测量法 频率源的输出能够在测量所需的范围内连续扫描 因此可以连续测出各频率点上的频率特性结果并立 即显示特性曲线。 >优点:扫频信号的频率连续变化,扫频测量所得 的频率特性是动态频率特性,也不会漏掉细节。 >不足:如果输入的扫频信号频率变化速度快于系 统输出响应时间,则频率的响应幅度会出现不足 扫频测量所得幅度小于点频测量的幅度;电路中 LC元件的惰性会使幅度峰值有所偏差,因此会产 生频率偏离。 第5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5页 幅频特性扫频测量法 频率源的输出能够在测量所需的范围内连续扫描, 因此可以连续测出各频率点上的频率特性结果并立 即显示特性曲线。 ➢优点:扫频信号的频率连续变化,扫频测量所得 的频率特性是动态频率特性,也不会漏掉细节。 ➢不足:如果输入的扫频信号频率变化速度快于系 统输出响应时间,则频率的响应幅度会出现不足, 扫频测量所得幅度小于点频测量的幅度;电路中 LC元件的惰性会使幅度峰值有所偏差,因此会产 生频率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