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文选》序 15 实主义小說的笑基人的作用,对后来的小說发展很有影响。 笛福是洛克、謝弗茨貝利(Shaftesbury,1621一1683)和博林 布魯克(Bolingbroke,1678一1751)的同时代人,他們的自由思想 會經給法国資产阶級革命很大的影响。偉大的科学家牛頓也是他 的同时代人。他所处的时代是启蒙运动时代,是英国資产阶級刚 刚与費族实現安协的时代,是近代工业无产阶級方在形成的时代。 在那个时候,封建殘余的势力还存在着,反封建的資产阶級的进步 作用还沒有消失。笛丽肯定了肚会进步,批判了那些留恋封建庄 园的自給經济的反动保守观念,批部了封建門第观念。对科学技 术的进展,他也是抱着肯定的态度。他的政治、經济观点是适应当 时資本主义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的。作为在政治上沒有权力的 中小資产阶級的一分子,他在某些地方与大資产阶級(金融貴族) 有一定的矛盾。反对壟断,要求中、小資产阶級的政治經济利盒应 骸受到保障。他的宗致自由的主張实际上也反映了这个要求。同 时資产阶級一切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表現。 十九世粑作家斯各脫(Walter Scott,.1771一1832)說,魯濱孙算帳 要算到最后的三个辨士。笛福也是这样。他冷冰冰地計算利潤, 只要产生利潤,殖民地与本国劳动人民受到的殘暴的压榨是不在 他的眼下的,他把資本主义的刺削看作神圣的权利,把殖民主义、 蓄奴制度看作美妙的秩序。金錢是他的偶象,私有財产是他的圣 地。他的一切主張都是从資产阶級的利盒出发的。 笛廂一生最关心的是发展資本主义經济的問題。他的基本的 政治、經济覌点,在他前后的著逃中大体上是一致的,他的政治生 活的变动对此沒有发生多大的影响。但是,整个說来,以早期作品 較为銳利、有力,本书所选的四篇文章都是他的早期作品,以后所 写的一些政論文章,很多是在内閣大臣授意下写出的,是雜护政府
、6 笛福文选 政策的。这些著述就失去了象本书所选的前三篇文章以及致下院 的备忘录》等早期著作的鋒芒。笛福的政論文章和文学作品一 样,带着鮮明的資产阶級性质。我們从他的著作中可以了解新兴 資产阶极有相当代表性的政治、經济观点;可以看到資产阶級在上 升时期对封建意識的否定、对肚会发展的肯定,和它与生俱来的刻 削、战争、殖民主义、利已主义等阶級性的种种表現。英国是一个 典型的資本主义国家,通过笛福的作品,了解資本主义上升时期資 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和肚会情况,就更有它的意义。 楊耀民 1960年11月
目 录 惩治不从国教者的捷徑 枷刑頌… …20 穷人的呼吁… 中。。0。,·▣”◆,+0。··。·年·4卡。中果年。第年。年”◆ 計划論…59
惩冶不从国教者®的捷徑 或 为确立国教提出的建議 罗格·莱斯特兰治爵士⑧在他的《寓言集》中給我們讲过一个 公鸡和馬的故事。有一次,人們把一只公鸡放到馬厩里,让它和儿 匹馬住在一起。看来馬房里并沒有为它預备的鸡架或别的設备, 于是公鸡只好栖息地上。桔果,几匹馬挤挤撞懂地搶地盘.那只公 鸡眼看生命难保。因此便郑重地忠告它們說:“先生們啊,为了避 免你們踏伤我、或者是我踩坏你佣,咱們大家都安靜点儿不要乱动 吧!” 現在世間有些人已經丧权失势,无枝可依,不再高人一等,他 們成天提心吊胆,生怕进一步受到应得的惩治(他們这样想确实有 其理由)。因此开始和《伊索寓言》中的公鸡一样,大談什么“和解 与团桔”,鼓吹什么“基督徒的溫和之道”。可是他們忘記了在他們 执掌权柄的时候,这些美德却是被他們拒之于千里之外的。 到今天,世界.上最純洁和最昌盛的教会横遭摧殘已經将近十 ①“不从国教者”主要指的是不信从英国国教的其他基督教新教教徒。这个名嗣 在1688年以后,特别是“容忍法”通过以后才开始流行于英国。尽管不从国教者和国 教派之間的斗争极为错棕复杂,但是主要反映的是資产阶級和贵族之間的冲突。 霹者· ②罗格·萊斯排兰治爵士(1616一1704),英国复辟时期保皇党短文作家,會經 测霹过許多世界文学名著。一一譯者
2 笛裙 文选 四年了①。它的光荣和安宁受到了威胁、攻击和侵害,有邪么一些 人趁着一时好运,对它百般侮辱,把它踏在脚下。但是它以不可战 胜的坚靓精神忍受着恶人的辱駡。結果,上帝終于听見了它的新 禱,把它从异邦人®的压迫下解救出来。 現在,这些人发党大势已去,他們的好日子完桔了,我国已經 有了一位英国国致的忠实教徒和朋友,其正的英国皇族貴胄③即 位。他們看出英国国教的正当情慨将給自己带来什么危險,于是 大声疾呼,叫嚷什么和解、团桔、寬容、仁爱等等,好象国教对她的 敌人纵容得时間还不够长似的,应該对这一窩險恶的毒蛇继續哺 育下去,直到它們噝噝地反噬养育着它們的母亲。 不,先生們,讲寬容的时期过去了,真容你們的期限已經秸束! 如果你們当真盼望和解、溫和与仁爱,邢你們早就該以身作則。 在以往的十四年中,我們从来也沒有听到过这种教誨,我們所 頜賂到的只是你們邢个“容忍法”④的威胁和恐吓。你們會經告訴 我們說,你們和别人一样,同样是依法建立的致会;你們會經对着 我們的致堂門口修建起你們那些虚伪的异教徒礼拜堂。国教和它 的致徒受尽了指責,被迫立下各种誓言和书面誓約,发誓断絕原来 的各种关系等等;那时侯,你們的“怜憫、寬容和仁慈”到哪里去了? 你們为什么不把这些恩惠施給英国国教敏威的良心呢?要知道,英 国国教发起誓来不会象你們制定誓約那样迅速,当他們宣誓效忠 ①本文写于1702年,“将近十四年”这句話指的是从1688年成廉执玫以后对不 从国教者較为宽容的这一段时期。—譯者 ②指威廉·三世,他在1688年来英国之前是荷兰的亲王。一一率者 ③指癃姆斯二世的女儿安娜女王,这里着重提出地是“英国人”,其实暗含着对 贵族集团的瞩刺。笛福在1701年写了一篇飄刺詩《其正的英国人》,嘲弄贵族这种可 笑的观念。一譯者 ④“容忍法于1689年通过,规定給不从国散者以自由寵拜的权利。一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