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胚芽/家醅慰藉/狼藉鸟瞰/侃侃而谈劲敌/引颈受戮 B.磋商/蹉跎稽首/犄角荫庇/绿草如茵颌骨/颔首低眉 C.沉湎/缅怀喟叹/昏聩间或/挑拨离间名讳/诲人不倦 D.襁褓/勉强拮据/诘难轶事/卷帙浩繁羞赧/万恶不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荣赝霹雳吹毛求疵苦心孤诣 B.澄澈螽斯 荒草悽悽相得益彰 C.戏虐谰语 芊芊细草 心旷神饴 D.羁绊告罄铤而走险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到现在,保尔才明白:当一个人年轻力壮的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事 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韧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 B.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外祖 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 C.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或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或在 范字的红模上描(这叫做“描红”),写成的字跟范字一样大小。 D.颜体书法名作众多,楷书名作如《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行书 名作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裴将军诗》……等。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机遇要靠实力去创造。机遇摆在你面前,你却没有能力去
1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胚.芽/家醅. 慰藉./狼藉. 鸟瞰./侃.侃而谈 劲.敌/引颈.受戮 B.磋.商/蹉.跎 稽.首/犄.角 荫.庇/绿草如茵. 颌.骨/颔.首低眉 C.沉湎./缅.怀 喟.叹/昏聩. 间.或/挑拨离间. 名讳./诲.人不倦 D.襁.褓/勉强. 拮.据/诘.难 轶.事/卷帙.浩繁 羞赧./万恶不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荣赝 霹雳 吹毛求疵 苦心孤诣 B.澄澈 螽斯 荒草悽悽 相得益彰 C.戏虐 谰语 芊芊细草 心旷神饴 D.羁绊 告罄 铤而走险 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到现在,保尔才明白:当一个人年轻力壮的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 事; 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韧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 B.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 去!”外祖 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 C.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或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或在 范字的红模上描(这叫做“描红”),写成的字跟范字一样大小。 D.颜体书法名作众多,楷书名作如《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行书 名作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裴将军诗》……等。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机遇要靠实力去创造。 机遇摆在你面前,你却没有能力去
应对,机会就会离你而去 创造机遇,永远是强者的行动指南。一个人_不断锤炼自己 执着努力,勇于进取,才能够在机遇到来时脱颖而出,赢得成功 A.假如 尽管 只要 B.假如 因此 只有 C.无论因此只要D.无论尽管有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许多李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这句话是病句,可以改 为:“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李老师许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B.村后的场院里堆满了粮食。夜色阑珊,贪吃的麻雀悄悄地光临,谨慎地瞅瞅周围,然后低下头 一个劲的吃起来。(句中加点的“贪吃的麻雀”是一个偏正短语。) C.尼莫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非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 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句中加点的“非常”一词的词性是副词。) D.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立春过后”在句中的成分是状语,这个句子的主干 是“大地渐渐苏醒”。)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把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称为记叙的六要素。阅读记叙文,抓住了 这六要素,也就大体把握了全文的基本内容 B.阅读说明文,需要理清说明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一种是递进式。 事物说明文大都用总分式结构;事理说明文大都用递进式结构。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 人间》《我的大学》),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水浒 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李清照的词作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易安体”;欧阳修、苏轼 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风代表人物: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二安”,与苏轼合称“苏辛”。 (13分) 7.请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5)虽千里不敢易也,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2 应对,机会就会离你而去。 ,创造机遇,永远是强者的行动指南。一个人 不断锤炼自己, 执着努力,勇于进取,才能够在机遇到来时脱颖而出,赢得成功。 A.假如 尽管 只要 B.假如 因此 只有 C.无论 因此 只要 D.无论 尽管 只有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许多李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这句话是病句,可以改 为:“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李老师许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B.村后的场院里堆满了粮食。夜色阑珊,贪吃的麻雀 .....悄悄地光临,谨慎地瞅瞅周围,然后低下头 一个劲的吃起来。(句中加点的“贪吃的麻雀”是一个偏正短语。) C.尼莫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非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 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句中加点的“非常”一词的词性是副词。) D.立春过后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立春过后”在句中的成分是状语,这个句子的主干 是“大地渐渐苏醒”。)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把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称为记叙的六要素。阅读记叙文,抓住了 这六要素,也就大体把握了全文的基本内容。 B.阅读说明文,需要理清说明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一种是递进式。 事物说明文大都用总分式结构;事理说明文大都用递进式结构。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 人间》《我的大学》),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水浒》 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李清照的词作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欧阳修、苏轼 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风代表人物;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二安”,与苏轼合称“苏辛”。 二、( 13 分) 7.请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8 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 (《礼记·礼运》) (2)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3)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 (5)虽千里不敢易也, ?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8.名著阅读。(5分) (1)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原作内容,从括号内的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依次填写出尼莫船长 行所经历的险情。(3分) 海峡搁浅一→① →冰山封路一→③ (搏斗鲨鱼、章鱼袭击、土人围攻) (2)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2分) 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 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 祥子的爱车“丢了”、“卖出去”,原因何在?请根据原著分别回答。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9—-11题。(5分) 【材料一】目前,中国80%以上的中小学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然开设书法课,但是【甲】 (名存实亡/差强人意),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乙】(淡出/脱离)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 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 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抽查10 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 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材料二】①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 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②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③一个人 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呢?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④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 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⑤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 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9.给【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标题。(1分) 10.从括号内备选词语中为【甲】【乙】两处分别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2分) 【甲】 【乙】 11.【材料二】中有一句话不符合本段文字的内容和结构逻辑,请找出来。(只写句子序号)(2分)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3 (6)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8.名著阅读。(5 分) (1)根据《海底两万里》的原作内容,从括号内的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依次填写出尼莫船长一 行所经历的险情。(3 分) 海峡搁浅—→① —→② —→冰山封路—→③ (搏斗鲨鱼、章鱼袭击、土人围攻) (2)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2 分) 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 ...;三起三落,像 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 祥子的爱车“丢了”、“卖出去”,原因何在?请根据原著分别回答。 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9——11 题。(5 分) 【材料一】目前,中国 80%以上的中小学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然开设书法课,但是【甲】 (名存实亡/差强人意),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乙】 (淡出/脱离)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 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 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 40 份试卷中,有 6 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抽查 10 本作文本,其中 7 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 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 100%。 【材料二】①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 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②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③一个人 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呢?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④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 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⑤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 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9.给【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标题。(1 分) 10.从括号内备选词语中为【甲】【乙】两处分别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2 分) 【甲】 【乙】 11.【材料二】中有一句话不符合本段文字的内容和结构逻辑,请找出来。(只写句子序号)(2 分) 第二部分 阅读(40 分)
(1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4分)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2.试分析诗歌第一句中“衔”字的表达效果。(2分)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歌咏夏雨,令人欣喜,富有生活情趣 B.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 C.用“忽惊”“却是”进行转折,准确地写出了骤雨过后夕阳晚照的美景。 D.在结构上,诗歌分别从“前山”和“溪上”两处着笔,让景物既有时间上的变化,又有空间 上的对比,使得全诗错落有致。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17题。(13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 【乙】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 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 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⑤,故知 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 海之福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已有的业绩。③草昧之初:指国家草创秩序未定之时。草
4 四、(17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13 题(4 分)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2.试分析诗歌第一句中“衔”字的表达效果。(2 分)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这首诗歌咏夏雨,令人欣喜,富有生活情趣。 B.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 C.用“忽惊”“却是”进行转折,准确地写出了骤雨过后夕阳晚照的美景。 D.在结构上,诗歌分别从“前山”和“溪上”两处着笔,让景物既有时间上的变化, 又有空间 上的对比,使得全诗错落有致。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14—17 题。(13 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 【乙】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③,与群雄并起角力④而后臣.之,创业 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 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⑤,故知 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 海之福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已有的业绩。③草昧之初:指国家草创秩序未定之时。草
昧,此指开创国家。④角力:用武力争斗。⑤忽:不注意,不重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曾喻臣莫 (4)莫不得之于艰难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劳其筋骨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陈胜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 失之于安逸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分) (2)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2分) 【乙】文表达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用原文回答)(2分) 五、(2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2分) 布鞋 童庆炳 ①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每年一双也足够了。因为南方天气热,我们那里的习惯, 早晨一起床,穿的是木屐。早饭后一出门,或干活儿,或赶路,或上学,都是赤脚的。要是上山砍 柴则穿草鞋。只有在冬天或生病的时候才穿布鞋,而且是光着脚穿的。只有地主老爷或乡绅什么的 才穿着长长的白袜子加布鞋。可以说我们那时的客家人差不多都是赤着脚念完小学和中学的。母亲 为我每年做一双布鞋,在中学读书时,是绰绰有余的,是不会穿烂的 ②去北京上大学后,母亲给我做了两双布鞋,我以为这足够我一年穿的了。哪里想到来北京在 校门口看到的一幕是:农民穿着袜子和布鞋在地里耕地。我们几个从福建来的学生为此大惊小怪 觉得这在我们家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我只是觉得不习惯,不如赤脚自在舒服
5 昧,此指开创国家。④角力:用武力争斗。⑤忽:不注意,不重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3)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臣: (4)莫.不得之于艰难 莫: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劳其.筋骨 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陈胜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 D.失之.于安逸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 分) (2)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2 分) 17.【乙】文表达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用原文回答)(2 分) 五、(23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2 分) 布 鞋 童庆炳 ①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每年一双也足够了。因为南方天气热,我们那里的习惯, 早晨一起床,穿的是木屐。早饭后一出门,或干活儿,或赶路,或上学,都是赤脚的。要是上山砍 柴则穿草鞋。只有在冬天或生病的时候才穿布鞋,而且是光着脚穿的。只有地主老爷或乡绅什么的 才穿着长长的白袜子加布鞋。可以说我们那时的客家人差不多都是赤着脚念完小学和中学的。母亲 为我每年做一双布鞋,在中学读书时,是绰绰有余的,是不会穿烂的。 ②去北京上大学后,母亲给我做了两双布鞋,我以为这足够我一年穿的了。哪里想到来北京在 校门口看到的一幕是:农民穿着袜子和布鞋在地里耕地。我们几个从福建来的学生为此大惊小怪, 觉得这在我们家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我只是觉得不习惯,不如赤脚自在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