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 农业昆虫学生产实习指导书 植物保护专业适用 (学制四年) 草业学院昆虫学系编印 二00六年三月 目 录 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昆,虫学生产实习运作进程计划表 一、田间虫口密度和为害程度的调查: (一)地下害虫种类、虫口密度的调查: (二)地下害虫为害情况调查: (三)孝类害越的田间虫情调查及受害程度分级: (四)岁蚜的系统调查与测报: (五)小孝吸浆虫的调查: (六)麦茎蜂田间蛀茎率的调查: (七)、叶蝉虫口密度的调查: (八)玉米螟田间虫口密度和植株被害情况调查: (九)果树害螨的种类及数量调查: (土)、梨小食心虫卵果率、虫果率和桃梢折率的调查: 主要农业害虫的害状烈察与比较: 上、桃树上三种蚜虫的为害程度及害状观察: 2、桃小食小虫、梨小食虫、梨大食小虫、梨蓝越、梨茎蜂为害方式和害状的观察与比较: 3、苹果全爪蛾、山楂叶螨、二点叶螨、李始叶蛐、果苔蛐为害特点、害状及四边形识别特征的察与此较: 4、粘虫、玉米螟、地老虎、甘兰夜蛾、菜击虫为害特点及害状的观察与出较: 5、麦茎蜂和小孝根病为害所引致白穗的识别: 5、金针虫、蛴蜡、蝼蛄田间害状的观察与比较: T、各种蚜中在小麦羞株期植株上分布规律的观察, 8、美洲斑潜蝇与陈豆潜蝇去状的观察比较: 9、天慕手虫、苹果毛虫和各种卷叶蛇的危害特点及害状观察: 三、主要害虫的越冬调查: L。果树害虫的越冬调查: 2。地下当虫的越冬遇查: 3.麦蚜越冬虫态及数量调查: 四、害虫区系调查: 五、常用透测器具安装的制作透剂的配制及田间设置和结果调查: (一)黑光灯的安装(由指导数师现场指导) (二)诱蛾器的安装与使用: (三)杨枝把(诱粘虫): (四)谷草把的制作与使用: 六、鼢鼠的调查方法 (一)选定调查样地 (二)确定调查方法: (三)察发生规律: (四)危害损失调查: 士、黄鼠的调查方法 (一)密度调查: (二)发生拟律观察: (三)危害调查:
植物保护专业农业昆虫学生产实习运作进程计划表 学 时间 周次 教学内容 运作方式 指导教师 1.果树害虫的越冬 调查 12 2.地下害虫的越冬 集体 1天 昆虫学系全体 调查 教师 3.麦蚜的越冬调查 1.玉米螟幼虫冬 放假前分别由 后存活率和秸秆 昆虫和病理实 残存量调查 验室主任根据 2.柑橘害虫的越 学生来源和病 冬调查(武都) 虫分布规律布 3.棉蚜越冬虫 置和验收报告 态、寄主和越冬 和标本 数量调查(酒泉 地区) 假期 4.桃小食心虫越 分散 冬场所和数量的 调查(天水、平 凉、庆阳) 5.麦类害螨越冬 虫态和数量调查 6.叶蝉越冬场 所、虫态和数量 调查(平凉、庆 阳) 1.果树害虫出蛰活 动情况调查 6 2.地下害虫为害情 集体 0.5天 昆虫组全体教 况调查及害状观 师 察 1.小麦吸浆虫和麦 茎蜂上升活动情 况调查 分散 2.麦蚜的系统调查 6-7 3.杨柳枝把的制作 集体安装,轮流观察 昆虫实验室 与使用 4.常用诱剂和其它 常用制剂的配制 5.黑光灯的安装及 其诱虫效果观察 1.麦茎蜂田间为害 率的调查 2.小麦吸浆虫为害 率的调查 3.果树害螨的种类 和为害情况调查 4.各种食心虫为害 情况调查 17- 5.各种害虫为害状 20 的的观察与比较 集体 昆虫学系教师 6.小麦不同蚜虫、 温室白粉虱不同 虫态在寄主上的 分布规律观察 7.美洲斑潜蝇和豌 豆潜叶蝇害状的 观察与比较 8.各种卷叶蛾为害 特点及害状比较 标本采集、制作与 鉴定
一、田间虫口密度和为害程度的调查: 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害虫田间调查的取样方式、取样单位、数量、调查方法、调查统计表的设 计、使用和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方法。 (一)地下害虫种类、虫口密度的调查: 目的:查明当地主要地下害虫种类及密度,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本实习调查以掌握方法和有关常识为主。 1、调查时间:生产上为制定防治计划的调查,一般在春、秋两季作物播种前或收获后各进行一次。 2、调查方法:选择代表不同地势、茬口土质的水浇地早地分别调查5-10块地,采用“Z”字形或棋盘式取样。样 点数量一般为每10亩地5-7点,每点取样0.5m2,挖土深度依调查时间和土温而定,春秋季调查一般为40-80厘米,早春越迟 越浅,秋季越早越浅。 本实习按排在10-11月份教学运行过程中进行。要求学生先以样点为单位自行设计调查记录表,经整理后将结果填 入表1: 表1 主要地下害虫田间虫口密度调查统计表: 调 调 地 前 ⑧ 代 调 虫☐密度(头米) 备注 样 表 查 查 查 金 蛴 蝼 面 积 田 地 日 针 积 块 点 期 势 茬 f 亩) 数 虫 螬 蛄 调查人: 年 月 日 (二)地下害虫为害情况调查: 生产上的为害调查,是为了掌握地下害虫为害的始、盛、末期和为害损失程度,为采取应急的补救措施和测定经济 阈值提供依据。 1、调查时间: 依作物种类和地区而异,一般春、夏播种作物播作物应在出苗后至定苗前各调查1次,各小麦应 在越冬前和返青后各调查一次。如果想获得系统的为害情况资料,还需在重点田块从作物受害后开始,每隔3-5天调查一 次,直至其为害停止。本实习调查不严格要求。 2、调查方法:选择不同地势、不同虫口基数和不同作物种类的代表性田块,随机取样或棋盘式取样,每次调查 10-20个点,撒播密植作物每点查0.25平方米、条播密植作物每点查1米行长、稀植作物如玉米、高梁等每点查2米行长或 一定株数,统计被害苗株数。 本实习的调查,主要以掌握调查方法为主要目的,样点面积和数量均可缩小一半调查。 表2 地下害虫危害情况调查统计表: 调 调 地 前 作 生 取 健 被害苗数 病 备 查 查 蛴 金 蝼 合 育 样 苗 率 时 地 针 间 点势 茬物 期 数 数 螬 虫 蛄它计 注 调查人: 年 月 日 (三)麦类害螨的田间虫情调查及受害程度分级: 麦类害螨的虫情调查,一般是在早春二、三月进行,主要目的是为短期预测提供依据,要求各种生态类型的田块都进 行调查,各查5-10块麦田,每块地按五点式取样,每点查1米行长(条播)或0.25平方米(撒播),统计总株数、总螨量 和平均百株螨量,调查结果先以样点为单位,自己设计调查登记表进行记录,经整理后填入表3: 表3 麦类害螨田间虫情调查统计表
调 地 小 调 有 螨 调 螨量(头) 查 麦生育 查 螨 备 率 麦 日 地点 株 株 岩 麦圆叶 8 百株量(头) 期 计 注 势 期 数 率 螨 螨 调查人: 年 月 日 附:害螨为害程度分级标准: 1、零级:植株上无虫或有很少的虫。叶色正常,无被害形成的失绿斑点,或斑点极不明显。 2、1级:平均百株虫量400头左右,叶片面性0%的面积有失绿斑点,但斑点分散不连成片。 3、2级:平均百株虫量度1000头左右,叶片40%的面积有失绿斑点,半连成片。 4、3级:平均百株虫量变2000头以上,叶片80%的面积布满连成片失绿或黄白色斑,叶类呈焦点枯状,植株生长停 顿。 (四)麦蚜的系统调查与测报: 1、调查内容和方法: 麦蚜系统调查的要求是:冬麦秋苗期,自出苗后至麦蚜进入越冬时止,调查1次。冬开始拔节及春麦出苗后,每5天调 查1次。孕穗后,当蚜量急剧上升时,每3天调查1次。以适时指导大田防治。 (1)虫口消涨定点调查:根据不同品种,播期、地势、作物长势等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麦田2-3块,每块不少于5 亩,固定田块,采用对角线随机五点取样,每点50株(单茎、单蘖或单穗)当百株蚜量超过500头、株间差异不大时,可 减少到每点20株。蚜量特大时还可减至10株。 (2)蚜虫种类调查:在蚜虫进入盛发期及盛发末期(约分别在小麦拔节、孕穗、乳熟期),进行3次调查。调查时在 田问随机选株,从麦株的不同部位取蚜虫100头,分别记载。 2、麦蚜卵量调查: (1)晚熟冬季区及冬春麦混种区: 调查时间在麦蚜越冬前,一般在11月上中旬,在麦田及禾本科杂草上,在调查越冬蚜量的同时调查越冬卵量。麦田 调查方法按五点取样,每点1/4平方米,主要查麦茬管、枯枝叶、麦苗茎叶和土块等。将调查结果记入“越冬蚜、卵量及孵 化率调查表”(表4): 表4 越冬蚜、卵量及孵化率调查表 已 调 调 植 调 平均 平均 孵 查 查 物 总 调查 每平 每百 孵化 化 日 株 卵 地点 面 方米 株卵 率 (%) 注 期 积 类 数 量 卵量 量 卵 量 调查人: 月 日 (2)春季区: 调查时间在蚜虫产卵后,一般也在11月上中旬。主要查冰草、赖草等禾本科杂草,随机多点取样,将调查结果记 入“越冬蚜、卵量及孵化率调查表”。 3、蚜虫卵孵化率调查: 调查时间在春季小麦返青或草寄主萌芽后,晚熟冬麦区和冬春麦混种区调查地点在冬麦田及禾本科杂草上,按 五点取样,春麦区划要查看草、赖草等禾本科杂草,随机多点取样。调查结果记入“越冬蚜卵、量及孵化率调查表”(表 4)
(3)天敌调查:在蚜虫进入盛发期及盛发末期分别进行2次天敌调查,可结合田间消涨调查同时进行,方法相 同,只是样点面积可适当放大。 本实习只要求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要求根据蚜虫种类调查的方法,一并调查统计麦蚜的种类、虫口密度及天敌种类 和密度,以样点为系统,自己设计调查记录表,经统计整理后分别填入表4、表5和表6。 表5. 麦蚜虫口消长系统调查表: 调调寄生调有蚜总 百 创 其 黄矮 中 天 敌 备 病 查查主 度 株 蚜株 育 长 病 病 瓢草 僵其 地 日 名 株 株 ( 蚜 管 铁 饼 蚜 点期称期数数 数 堂 嚼蚜它黄笑 虫蛉蝇蚜它注 调查人: 年 月 日 表6. 麦蚜天敌种群数量调查表: 调 调 生 调 蚜 百 天 敌 蚜 备 查 草 查 查 株 瓢 食 僵 寺 其 育 率 它 敌 地 日 株 蚜 蚜 生 安 天 百株天敌单位数 点 期 期 数 量虫 蝇蛉 蚜 敌 比 注 调查人: 年 月 日 (五)小麦吸浆虫的调查: 小麦吸浆虫系统的测报调查有:小麦吸浆虫冬前幼虫密度调查、小麦拔节期的小麦吸浆虫幼虫上升活动调查、小 麦吸浆虫化蛹进度调查、成虫网捕调查、成虫观测笼粘捕调查和吸浆虫剥穗调查等。幼虫和发育进度的调查的主要方法是 淘土调查: 1、淘土时间、次数和取样: 冬前幼虫密度调查一般在小麦播前整地前进行,选上年剥穗调查中虫量大、有代表性的麦田2-3块,淘查1次,并作 为下年系统调查田。面积不少于2-3亩,取样方法为对角线或棋盘式取样,取样数5-10个,样点面积100平方米、深20厘米。 结果记入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