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过关检测(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完成1~2题。 ② ①上层岩穴 ②下层洞穴 ③石钟乳、石笋④岩石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由图中的石钟乳、石笋等景观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 最先形成,然后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岩石,产生洞穴:由于溶蚀由表及里,上层洞 穴形成的时间早于下层,溶洞形成之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落,产生碳酸 钙沉淀,形成石钟乳、石笋等。因此,图中的岩石和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 ③。第2题,喀斯特地貌位于石灰岩山区,水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土层 较薄,土壤贫瘠。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3~4 题。 3.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槽形河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河谷 D.水深壁陡
第四章过关检测(A 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读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答案:1.D 2.C 解析:第 1 题,由图中的石钟乳、石笋等景观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 最先形成,然后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岩石,产生洞穴;由于溶蚀由表及里,上层洞 穴形成的时间早于下层,溶洞形成之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落,产生碳酸 钙沉淀,形成石钟乳、石笋等。因此,图中的岩石和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 ③。第 2 题,喀斯特地貌位于石灰岩山区,水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土层 较薄,土壤贫瘠。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 3~4 题。 3.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槽形河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河谷 D.水深壁陡
4.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3.A4.C 解析:第3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河流上游。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谷是深而窄 的“V”形河谷,水流湍急,水深壁陡。第4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而 成。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① ② ⊙ 5.四种地貌景观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四种地貌景观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B6.A 解析:四种地貌景观分别是三角洲、沙丘、峡谷、雅丹地貌。沙丘、雅丹地貌由 风力作用形成,三角洲、沙丘由堆积作用形成。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 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逐渐扩大、沙丘 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读 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图,完成7~9题。 1340~等高线/m 一积沙区边界 -、-风蚀坑边界 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4.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3.A 4.C 解析:第 3 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河流上游。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谷是深而窄 的“V”形河谷,水流湍急,水深壁陡。第 4 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而 成。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完成 5~6 题。 5.四种地貌景观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四种地貌景观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B 6.A 解析:四种地貌景观分别是三角洲、沙丘、峡谷、雅丹地貌。沙丘、雅丹地貌由 风力作用形成,三角洲、沙丘由堆积作用形成。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20 世纪 80 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 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逐渐扩大、沙丘 高度不断增加。2000 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读 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图,完成 7~9 题。 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 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C8.B9.C 解析:第7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可知,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说明是迎风坡,推测 该地盛行偏西风。第8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可 以减小风速,利于沙子堆积。第9题,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 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作用;该地区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宜造林,且该地位 于温带,不宜营造常绿阔叶林: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沙地不宜发展种 植业。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四沙丘 忍海滩 一海积与洲积地貌 三角洲 10.该地区的地貌有( ①沙丘 ②海蚀崖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①风力作用②波浪侵蚀作用③流水堆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0.C11.A 解析:第10题,图中有沙丘、海滩、三角洲、海积与河积地貌,都属于堆积地貌;没 有侵蚀海岸,排除海蚀崖;风蚀蘑菇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千旱区。第 11题,海岸沙丘是海滩物质受风力作用形成的风积地貌,三角洲是由流水堆积作 用形成的地貌。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 附近景观图。读图,完成12~13题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 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C 8.B 9.C 解析:第 7 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可知,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说明是迎风坡,推测 该地盛行偏西风。第 8 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可 以减小风速,利于沙子堆积。第 9 题,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 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作用;该地区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宜造林,且该地位 于温带,不宜营造常绿阔叶林;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沙地不宜发展种 植业。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 10~11 题。 10.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沙丘 ②海蚀崖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 ②波浪侵蚀作用 ③流水堆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0.C 11.A 解析:第 10 题,图中有沙丘、海滩、三角洲、海积与河积地貌,都属于堆积地貌;没 有侵蚀海岸,排除海蚀崖;风蚀蘑菇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 11 题,海岸沙丘是海滩物质受风力作用形成的风积地貌,三角洲是由流水堆积作 用形成的地貌。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 附近景观图。读图,完成 12~13 题
12.图示区域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 13.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12.B13.C 解析:第12题,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 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第13题,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视野内主要的地貌 为黄土地貌。 下图中各,点为相对于海平面的实测高度(单位:米),其中M为该区域的最高点。读 图,完成1415题。 346 ●294 396 ④ M ●336 ① ●394 352 432 372 ② ● 360 400 ●340 302●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答案:14.A15.B 解析:第14题,图示四地水平距离相同,相对高度越大,坡度越陡。第15题,图中海 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因此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丘陵。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读图,完成16~18题
12.图示区域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延河大桥 B.延安宝塔 C.延安宾馆 D.延河游船 13.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12.B 13.C 解析:第 12 题,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 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第 13 题,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视野内主要的地貌 为黄土地貌。 下图中各点为相对于海平面的实测高度(单位:米),其中 M 为该区域的最高点。读 图,完成 14~15 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答案:14.A 15.B 解析:第 14 题,图示四地水平距离相同,相对高度越大,坡度越陡。第 15 题,图中海 拔在 500 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因此图示地区地貌类型为丘陵。 下图为 30°N 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 10 米。读图,完成 16~18 题
① 海 ④ 柴 50100m 16.山峰N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A.79米 B.69米 C.82米 D.97米 17.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18.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河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6.C17.A18.B 解析:第16题,注意图中海岸基线的海拔为0,再结合图中的等高距为10米,可以 看出图中山峰N处的海拔为80一90米,故选C项。第17题,M的地貌为陡崖,地 处海边,其形成原因可能是海浪侵蚀。第18题,河流的地势比周围低,等高线应该 凸向高值,故只有图中②③两处的山谷可以发育成河流,①④两处的等高线凸向低 值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成河流。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集独特奇绝的溶洞与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被誉 为世界岩溶圣地,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 B D 20.下列著名风景区、名胜地中同属这类地貌的有( ) ①长江三峡②台湾日月潭③云南路南石林④广西桂林山水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19.D20.D 解析:第19题,A图为风力侵蚀地貌,B图为冰川侵蚀地貌,C图为流水侵蚀中的冲 蚀地貌,而D图为流水侵蚀中的溶蚀地貌。第20题,路南石林、桂林山水都属于 喀斯特地貌。 二、综合题(共40分)
16.山峰 N 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 A.79 米 B.69 米 C.82 米 D.97 米 17.M 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18.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河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6.C 17.A 18.B 解析:第 16 题,注意图中海岸基线的海拔为 0,再结合图中的等高距为 10 米,可以 看出图中山峰 N 处的海拔为 80—90 米,故选 C 项。第 17 题,M 的地貌为陡崖,地 处海边,其形成原因可能是海浪侵蚀。第 18 题,河流的地势比周围低,等高线应该 凸向高值,故只有图中②③两处的山谷可以发育成河流,①④两处的等高线凸向低 值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成河流。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集独特奇绝的溶洞与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被誉 为世界岩溶圣地,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据此完成 19~20 题。 19.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 ) 20.下列著名风景区、名胜地中同属这类地貌的有( ) ①长江三峡 ②台湾日月潭 ③云南路南石林 ④广西桂林山水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19.D 20.D 解析:第 19 题,A 图为风力侵蚀地貌,B 图为冰川侵蚀地貌,C 图为流水侵蚀中的冲 蚀地貌,而 D 图为流水侵蚀中的溶蚀地貌。第 20 题,路南石林、桂林山水都属于 喀斯特地貌。 二、综合题(共 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