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4.是指血管壁(大多数为动脉)局限性异常扩张。 5.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性的、暂时 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6.高血压代偿期内,心脏肥大,重量增加,左心室壁肥厚,乳头肌和肉柱 增粗变圆,但心脏不扩大,甚至略为缩小。 7.是以进行性心脏肥大、心腔扩张和收缩能力下降为特征的一型心肌病。 8.是以心室充盈受限为特点,典型病变为心室内膜和内膜下心肌进行性纤 维化,导致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腔狭窄。 9.双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变硬,皮质变薄,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 粒状。 10.是以心肌肥大、室间隔不匀称肥厚、舒张期充盈异常及左心室流出道受 阻为特征。 (二)填空题 1.①动脉粥样硬化 ②细动脉硬化 ③动脉中层钙化 2.①血脂异常 3.①胆固醇 4.①血中单核细胞 ②中膜的平滑肌细胞 5.①斑块内出血 ②斑块破裂 ③粥瘤性溃疡 ④动脉瘤 ⑤血栓形成 ⑥钙化 ⑦血管腔狭窄 6.①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 ②恶化性劳累型心绞痛 ③自发性变异型心绞痛 7.①急性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8.①大、中动脉内膜 ②细、小动脉 9.①5 克 ②Ca++ ③K + 10.①高血压脑病 ②脑软化 ③脑出血 11.①基底节 ②内囊 ③大脑白质 ④脑桥 ⑤小脑 12.①坏死 ②增生性硬化 ③肾 13.①结缔 ②风湿小体 14.①细胞介导 15.①阳性 ②阴性 16.①增生性 ②渗出性 ③皮下结节 ④环行红斑 17.①脑 ②肾 ③脾 ④心 18.①萎缩 ②肥大扩张 ③淤血水肿 19.①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 ②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20.①T 细胞 (三)选择题 [A 型题] 1.E 因粥样斑块内有胆固醇结晶、钙盐、坏死物、肉芽组织等,粥样病 灶压迫中膜,使中膜平滑肌细胞萎缩而不会肥大、增生。 2.A 因左室前壁是由左前降支供血,该血管是冠状动脉最易发生粥样硬 化的部位,而右心室前壁、左心房、右心房、室间隔后 1/3 由其它血 管供血,故不是心肌梗死的最好发部位。 3.D WHO 建议每日每人摄盐量应在 5 克以下,可起到预防高血压作用。 4.A 因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无转化能力,淋巴细胞可转化成不同
11 4.是指血管壁(大多数为动脉)局限性异常扩张。 5.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性的、暂时 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6.高血压代偿期内,心脏肥大,重量增加,左心室壁肥厚,乳头肌和肉柱 增粗变圆,但心脏不扩大,甚至略为缩小。 7.是以进行性心脏肥大、心腔扩张和收缩能力下降为特征的一型心肌病。 8.是以心室充盈受限为特点,典型病变为心室内膜和内膜下心肌进行性纤 维化,导致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心腔狭窄。 9.双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变硬,皮质变薄,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 粒状。 10.是以心肌肥大、室间隔不匀称肥厚、舒张期充盈异常及左心室流出道受 阻为特征。 (二)填空题 1.①动脉粥样硬化 ②细动脉硬化 ③动脉中层钙化 2.①血脂异常 3.①胆固醇 4.①血中单核细胞 ②中膜的平滑肌细胞 5.①斑块内出血 ②斑块破裂 ③粥瘤性溃疡 ④动脉瘤 ⑤血栓形成 ⑥钙化 ⑦血管腔狭窄 6.①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 ②恶化性劳累型心绞痛 ③自发性变异型心绞痛 7.①急性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8.①大、中动脉内膜 ②细、小动脉 9.①5 克 ②Ca++ ③K + 10.①高血压脑病 ②脑软化 ③脑出血 11.①基底节 ②内囊 ③大脑白质 ④脑桥 ⑤小脑 12.①坏死 ②增生性硬化 ③肾 13.①结缔 ②风湿小体 14.①细胞介导 15.①阳性 ②阴性 16.①增生性 ②渗出性 ③皮下结节 ④环行红斑 17.①脑 ②肾 ③脾 ④心 18.①萎缩 ②肥大扩张 ③淤血水肿 19.①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 ②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20.①T 细胞 (三)选择题 [A 型题] 1.E 因粥样斑块内有胆固醇结晶、钙盐、坏死物、肉芽组织等,粥样病 灶压迫中膜,使中膜平滑肌细胞萎缩而不会肥大、增生。 2.A 因左室前壁是由左前降支供血,该血管是冠状动脉最易发生粥样硬 化的部位,而右心室前壁、左心房、右心房、室间隔后 1/3 由其它血 管供血,故不是心肌梗死的最好发部位。 3.D WHO 建议每日每人摄盐量应在 5 克以下,可起到预防高血压作用。 4.A 因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无转化能力,淋巴细胞可转化成不同
12 亚型,纤维母细胞可转化为纤维细胞,故组织细胞在纤维蛋白坏死物 刺激下可转化为风湿细胞。 5.D 因为 SBE 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不易栓塞脾、肾、心和下肢,而最多 见的是脑的栓塞。 6.B 因为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通过瓣膜口受阻,左心室充盈不足,长 期充盈不足导致左心室萎缩,X 线显示呈“梨形”。而其它心瓣膜病均 导致左心室过度充盈。 7.B 因为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在心瓣膜,未侵犯心肌间质。SBE 病变亦在 心瓣膜,未侵犯心肌。细菌性心肌炎是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孤立性心肌炎可有淋巴细胞浸润,但数量少,并有多核巨细胞形成。 8.A 因血压升高对血管壁冲击力大,易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蛋白易 于进入内膜,产生粥样硬化病变。 9.E 因为肾小球囊内形成大量新月体,属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 特点。A、B、C、D 均属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病变。 10.C 因为心肌坏死时,血清 GOT、GPT、LDH、GOT+GPT 都升高,但 CPK 升 高更明显,并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11.D 因雌激素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女性在绝经前雌激素水平高 于男性,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两性发病率相等。 12.E 在 ox-LD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I 等因子作用下,血中单核细胞首先 迁入内膜。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作用下,中膜平滑肌细胞再迁入 内膜。 13.C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可形成血栓,表层 CT 可发生透明变性,斑块 内可有出血,坏死物内可伴有钙盐沉积。坏死物主要为无定形物质。 14.A 因肾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肾动脉狭窄,发生肾性高血压。肾动脉粥 样硬化可导致血栓形成,引起供血区域的肾组织梗死、梗死机化产生 较大的凹陷性瘢痕,但一般不出现肾功能衰竭。 15.C 因全身细动脉硬化可导致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这是造成良性高血压 的主要病因。 16.D 恶性高血压可表现不同程度的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入球动脉坏 死常波及肾小球,造成肾小球坏死,严重者产生尿毒症,其它病变不 足以引起尿毒症。 17.A 高血压对下肢的动脉血管影响较小,不致于造成下肢动脉血管的完 全阻塞,即使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往往也仅引起所谓间歇性跛行,当 血管完全阻塞,侧支循环又不能代偿时,可引起足趾干性坏疽。 18.A 由于外周阻力持续增大,左心室负荷增加而导致左心室肥大,心腔 不扩张。失代偿后才出现心腔扩张。 19.C 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心外膜纤维蛋白的渗出,胶原纤维的纤维蛋 白样坏死和粘液样变性等虽可出现在风湿病中,但均非特异性, Aschoff 小体仅出现在风湿病中,具有特异性。 20.C 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可导致心瓣膜病,对机体危害最大。反复 发作的风湿性心包炎对机体亦有影响,但影响较风湿性心内膜炎小。 21.D 急性风湿病,常累及心肌,产生风湿性心肌炎,尤其在儿童,渗出 性病变明显,心肌间质明显水肿及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严重者常引起 心功能不全,导致死亡
12 亚型,纤维母细胞可转化为纤维细胞,故组织细胞在纤维蛋白坏死物 刺激下可转化为风湿细胞。 5.D 因为 SBE 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不易栓塞脾、肾、心和下肢,而最多 见的是脑的栓塞。 6.B 因为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通过瓣膜口受阻,左心室充盈不足,长 期充盈不足导致左心室萎缩,X 线显示呈“梨形”。而其它心瓣膜病均 导致左心室过度充盈。 7.B 因为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在心瓣膜,未侵犯心肌间质。SBE 病变亦在 心瓣膜,未侵犯心肌。细菌性心肌炎是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孤立性心肌炎可有淋巴细胞浸润,但数量少,并有多核巨细胞形成。 8.A 因血压升高对血管壁冲击力大,易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蛋白易 于进入内膜,产生粥样硬化病变。 9.E 因为肾小球囊内形成大量新月体,属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 特点。A、B、C、D 均属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病变。 10.C 因为心肌坏死时,血清 GOT、GPT、LDH、GOT+GPT 都升高,但 CPK 升 高更明显,并具有一定诊断意义。 11.D 因雌激素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女性在绝经前雌激素水平高 于男性,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两性发病率相等。 12.E 在 ox-LD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I 等因子作用下,血中单核细胞首先 迁入内膜。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作用下,中膜平滑肌细胞再迁入 内膜。 13.C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可形成血栓,表层 CT 可发生透明变性,斑块 内可有出血,坏死物内可伴有钙盐沉积。坏死物主要为无定形物质。 14.A 因肾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肾动脉狭窄,发生肾性高血压。肾动脉粥 样硬化可导致血栓形成,引起供血区域的肾组织梗死、梗死机化产生 较大的凹陷性瘢痕,但一般不出现肾功能衰竭。 15.C 因全身细动脉硬化可导致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这是造成良性高血压 的主要病因。 16.D 恶性高血压可表现不同程度的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入球动脉坏 死常波及肾小球,造成肾小球坏死,严重者产生尿毒症,其它病变不 足以引起尿毒症。 17.A 高血压对下肢的动脉血管影响较小,不致于造成下肢动脉血管的完 全阻塞,即使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往往也仅引起所谓间歇性跛行,当 血管完全阻塞,侧支循环又不能代偿时,可引起足趾干性坏疽。 18.A 由于外周阻力持续增大,左心室负荷增加而导致左心室肥大,心腔 不扩张。失代偿后才出现心腔扩张。 19.C 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心外膜纤维蛋白的渗出,胶原纤维的纤维蛋 白样坏死和粘液样变性等虽可出现在风湿病中,但均非特异性, Aschoff 小体仅出现在风湿病中,具有特异性。 20.C 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可导致心瓣膜病,对机体危害最大。反复 发作的风湿性心包炎对机体亦有影响,但影响较风湿性心内膜炎小。 21.D 急性风湿病,常累及心肌,产生风湿性心肌炎,尤其在儿童,渗出 性病变明显,心肌间质明显水肿及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严重者常引起 心功能不全,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