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口讷(ne) 和弦(xuan) 惩罚( cheng)吞文咽(ydn)理 B.胆怯(qie) 招徕(lai) 讥诮(qiao)性格粗犷( guang) C.晕(yn)船追溯(shub) 临帖(tie 毋庸置疑(w) D.符(f)合 肋(1e)骨 因为(wei) 焚(fen) 琴煮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絮烦 嬉笑 诛连 食不果腹 B.无暇 编篡 声名鹊起 C.鼎立 蓬蒿 蚁巢 雕栏玉砌 D.世故 震撼 恸哭悬梁刺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孔庆东又语出惊人:“明明是继承中国人的血统,自己否认是中国人,说是美 国人!”看来,有人就是忘祖的 ,我曾经在这里住了十年,回到这里,就好象回到了我的故乡 ”这句古训,是从自己的“不足”出发,想方设法 去赶超别人。这种虚心、进取的心态本就无可厚非 A.典型 经 取长补短 B.典范 曾经 扬长避短 C.典范 已经 扬长避短 D.典型 曾经 取长补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就守在房门口,每天清早等候我们出 来 B.张裕解百纳是一种以蛇龙珠葡萄为主要原料的混合型葡萄酒,蛇龙珠可以増 添香气,他们还使用了相当一部分梅洛起到柔和作用。 C.“未来世界潮流是和平、合作、发展。”在宫力看来,世界多极化在向前发 展,中国就应该顺着这个潮流走。 D.面对这场决定中国竹地板产业生死存亡的诉讼,以天振公司为代表,联合全 国40多家竹制品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天振的美国代理商共同应诉。 5.为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① ,所以,我们 要 ④ ①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 ②从大师那里吸取思想的力量 ⑤体察与探求大师是如何思考的 ③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 ④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 A.①②④⑤③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④③⑤D.②①⑤④
江西省九江市 2013 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口讷(nè) 和弦(xuán) 惩罚(chénɡ) 吞文咽(yàn)理 B.胆怯(qiè) 招徕(lái) 讥诮(qiào) 性格粗犷(ɡuǎnɡ) C.晕(yùn)船 追溯(shuò) 临帖(tiè) 毋庸置疑(wù) D.符(fú)合 肋(lè)骨 因为(wèi) 焚(fén) 琴煮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絮烦 嬉笑 诛连 食不果腹 B.无暇 注销 编篡 声名鹊起 C.鼎立 蓬蒿 蚁巢 雕栏玉砌 D.世故 震撼 恸哭 悬梁刺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孔庆东又语出惊人:“明明是继承中国人的血统,自己否认是中国人,说是美 国人!”看来,有人就是忘祖的 ! ‚我曾经在这里住了十年,回到这里,就好象回到了我的故乡。 ƒ “ ”这句古训,是从自己的“不足”出发,想方设法 去赶超别人。这种虚心、进取的心态本就无可厚非。 A.典型 已经 取长补短 B.典范 曾经 扬长避短 C.典范 已经 扬长避短 D.典型 曾经 取长补短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就守在房门口,每天清早等候我们出 来。 B.张裕解百纳是一种以蛇龙珠葡萄为主要原料的混合型葡萄酒,蛇龙珠可以增 添香气,他们还使用了相当一部分梅洛起到柔和作用。 C.“未来世界潮流是和平、合作、发展。”在宫力看来,世界多极化在向前发 展,中国就应该顺着这个潮流走。 D.面对这场决定中国竹地板产业生死存亡的诉讼,以天振公司为代表,联合全 国 40 多家竹制品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天振的美国代理商共同应诉。 5.为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 ① , ② ,所以,我们 要 ③ , ④ , ⑤ 。 ①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 ②从大师那里吸取思想的力量 ⑤体察与探求大师是如何思考的 ③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 ④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 A. ①②④⑤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①⑤④ ③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 他乡;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 (《红楼梦》) 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 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 C.大卫成了一名作家,妻子朵拉却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 国旅行散心,三年后,他发觉安妮斯还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大 卫·科波菲尔》) D.徐庶为刘备岀谋划策,大败曹操,最后却被曹操骗进曹营,连累徐母自缢而 亡,自此徐庶愧悔难当,终身没有为曹操设一谋。此即“徐庶进曹营 言不 发”的来历。(《三国演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节选) 梁漱溟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 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 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 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 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先的文化 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有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 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 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 之中。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殆为人所不及。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 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 就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 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 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 各方,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或认真说:二千五百年来中 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 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 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试分层作些说明如 下 (1)当周秦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显然只是一学派的创始者,如同老子所代 表的道家,或以墨子为首的墨家那样。客观上从未被人作宗教看待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 他乡;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 (《红楼梦》) B.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 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 C.大卫成了一名作家,妻子朵拉却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 国旅行散心,三年后,他发觉安妮斯还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大 卫•科波菲尔》) D.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大败曹操,最后却被曹操骗进曹营,连累徐母自缢而 亡,自此徐庶愧悔难当,终身没有为曹操设一谋。此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 发”的来历。(《三国演义》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节选) 梁漱溟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 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 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一 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 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先的文化 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有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 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 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 之中。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殆为人所不及。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 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 就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 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 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 各方,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或认真说:二千五百年来中 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 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 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试分层作些说明如 下: (1)当周秦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显然只是一学派的创始者,如同老子所代 表的道家,或以墨子为首的墨家那样。客观上从未被人作宗教看待
(2)然而这派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到汉以后发展 流布,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却渐渐等若一种宗教。同时,亦因历代统治阶层加 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 (3)从本质上说,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实践之学,正如他们所 说“践形尽性”,就是了。践人之形,尽人之性,这是什么?这是道德。上文说 了,道德之真在自觉自律;而宗教信徒却接受规范于外,与此相反。 (4)兹且举孔子如何教人自觉自律的事例以为明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 子只婉叹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指出彼此之观点不同,而不作 何断案。宗教上总有许多礼,儒家同样极重视礼;但在孔门竟可以随意拿来讨论 改作。这就是理性主义,一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 7.下列对作者关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是孔子才使中国古人理性早启,一贯地好讲情理;中国古代文化早熟,而没 有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 B.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 史就是孔子一人的历史而已。 C.传于后的古先的文化如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典籍虽然不全是经过 孔子之手整理的,但还是传了下来并且用以教人。 D.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 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作为传习古文化者,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时列入孔门教 学的内容还有射、御、习礼、作乐等这些靠人传授的文化 B.孔子之后的学徒们只能算是经学家而己,因为他们只重讲解记诵书文,鲜能 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 C.儒家的本质是人生实践之学。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道德,而道德之 真就在自觉自律,不像宗教信徒接受规范于外。 D.作者举孔子教育子贡的事例,说明儒家虽然重视礼,但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 作,这是一种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的自觉自律的理性主义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孔子整理典籍文字为后人以保有传递古先的文 化,在这些古经书中还充分地寄寓了情理和理性。 B.社会大于个人,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说孔子“一身 直为中国政教之原”,就是否定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事实。 C.中国古代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孔子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到了宋、明时 期不能大有所发挥,这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关 D.儒家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后虽经历代统治阶层加以 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但始终没有成为一种宗教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帝疾大渐,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 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 念之有?皇太孙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 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 中者,推此令从事。”辛卯,葬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2)然而这派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到汉以后发展 流布,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却渐渐等若一种宗教。同时,亦因历代统治阶层加 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 (3)从本质上说,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实践之学,正如他们所 说“践形尽性”,就是了。践人之形,尽人之性,这是什么?这是道德。上文说 了,道德之真在自觉自律;而宗教信徒却接受规范于外,与此相反。 (4)兹且举孔子如何教人自觉自律的事例以为明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 子只婉叹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指出彼此之观点不同,而不作 何断案。宗教上总有许多礼,儒家同样极重视礼;但在孔门竟可以随意拿来讨论 改作。这就是理性主义,一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 7.下列对作者关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是孔子才使中国古人理性早启,一贯地好讲情理;中国古代文化早熟,而没 有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 B.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 史就是孔子一人的历史而已。 C.传于后的古先的文化如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典籍虽然不全是经过 孔子之手整理的,但还是传了下来并且用以教人。 D.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 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作为传习古文化者,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时列入孔门教 学的内容还有射、御、习礼、作乐等这些靠人传授的文化。 B.孔子之后的学徒们只能算是经学家而已,因为他们只重讲解记诵书文,鲜能 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 C.儒家的本质是人生实践之学。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道德,而道德之 真就在自觉自律,不像宗教信徒接受规范于外。 D.作者举孔子教育子贡的事例,说明儒家虽然重视礼,但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 作,这是一种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的自觉自律的理性主义。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孔子整理典籍文字为后人以保有传递古先的文 化,在这些古经书中还充分地寄寓了情理和理性。 B.社会大于个人,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说孔子“一身 直为中国政教之原”,就是否定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事实。 C.中国古代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孔子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到了宋、明时 期不能大有所发挥,这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关。 D.儒家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后虽经历代统治阶层加以 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但始终没有成为一种宗教。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帝疾大渐,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 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 念之有?皇太孙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 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 中者,推此令从事。”辛卯,葬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开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 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 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 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 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 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 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 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出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 取秦、陇者,盖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 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 气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语云: “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 10.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善恶恶 恶:僧恨, 疾恨 B.徒为生民之患 患:担忧 C.士诚器小 器:器量 D.燕都既举 举:被攻占 11.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安吾民 斧斤以时入 山林 B.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 蟹六跪而二鳌 C.志骄则好生事 水至清则无鱼 D.以为之援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体现朱元璋“料敌如神”的一组是 ①统一方夏,纬开经文 ②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 ③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④友谅志骄,士诚器小 ⑤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⑥张、李望绝气穷, 不战而克 A.②④⑤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2)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3)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春日独居 欧阳修 众喧争去逐春游,独静谁知昧最优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开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 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 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 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 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 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 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 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出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 取秦、陇者,盖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 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 气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语云: “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 10.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善恶恶 恶:憎恨, 疾恨 B.徒为生民之患 患:担忧 C.士诚器小 器:器量 D.燕都既举 举:被攻占 11.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安吾民 斧斤以时入 山林 B.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 蟹六跪而二鳌 C.志骄则好生事 水至清则无鱼 D.以为之援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体现朱元璋“料敌如神”的一组是 ①统一方夏,纬开经文 ②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 ③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 ④友谅志骄,士诚器小 ⑤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 ⑥张、李望绝气穷, 不战而克 A.②④⑤ B. C. D. 第 Ⅱ 卷(共 114 分)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2)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3)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春日独居 欧阳修 众喧争去逐春游,独静谁知昧最优
雨霁日长花烂漫,春深睡美梦飘浮。 常忧任重才难了,偶得身闲乐暂偷。 因此益知为郡趣,乞州仍拟乞山州。 (1)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 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不有佳咏 ?如诗不成, 。(李 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记》)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5)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 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五个饽饽①(有删节) 莫言 除夕日傍黑天时,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爷爷嘱咐我把两个陈年的爆竹放了 蜡烛有钱也难买到,通宵挂灯的事只好免了 母亲把家里的两盏油灯全点亮了,灯芯剔得很大,屋子里十分明亮。母亲在灶下 烧火,干豆秸烧得噼噼啪啪响。火苗映着母亲清癯的脸,映着供桌上的祖先牌位, 映着被炊烟熏得黝黑发亮的墙壁,一种酸楚的庄严神圣感攫住了我的心· 奶奶把一个包袱郑重地递给爷爷,轻轻地说:“供出去吧。”爷爷把包袱接过来, 双手捧着,像捧着圣物。我跟着爷爷到了院子里,院子当中已放了一条方凳,爷 爷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把饽饽摆好。 “来吧,孩子,给天地磕头吧!”爷爷跪下去,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头。 我这个自称不信鬼神的中学生也跪下,将我的头颅低垂下去,一直触到冰凉的雪 天神地鬼,各路大仙,请你们来享用这五个饽饽吧!…这蒸饽饽的白面是从包 饺子的白面里抠出来的,这一年,我们家的钱只够买八斤白面,它寄托着我们 家对来年的美好愿望。不知怎的,我的嗓子发哽、鼻子发酸,要不是过年图吉利, 我真想放声大哭。 就在这时候,柴门外边的胡同里,响起了响亮的歌声: 财神爷,站门前/看着你家过新年/大门口,好亮堂/石头狮子蹲两 旁 我从地上爬起来,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听着“财神”②的祝福。他都快要把我家 说成刘文彩家的大庄院了。“财神”的嗓门宽宽的,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他念。 他就这样温柔而悒郁地半念半唱着,仿佛使天地万物都变了模样 多好的精神会餐!我被“财神爷”描绘的美景陶醉了。我端着碗走到胡同里,“财 神”急步迎上来,抓起饺子就往嘴里塞。 “财神,你别嫌少……”我很惭愧地说。他为我们家进行了这样美好的祝福,只 换来六个饺子,我感到很对不起他
雨霁日长花烂漫,春深睡美梦飘浮。 常忧任重才难了,偶得身闲乐暂偷。 因此益知为郡趣,乞州仍拟乞山州。 (1)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 15.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 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不有佳咏, ?如诗不成, 。(李 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记》)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 轼《定风波》) (5)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 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五个饽饽①(有删节) 莫言 除夕日傍黑天时,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爷爷嘱咐我把两个陈年的爆竹放了, 蜡烛有钱也难买到,通宵挂灯的事只好免了。 母亲把家里的两盏油灯全点亮了,灯芯剔得很大,屋子里十分明亮。母亲在灶下 烧火,干豆秸烧得噼噼啪啪响。火苗映着母亲清癯的脸,映着供桌上的祖先牌位, 映着被炊烟熏得黝黑发亮的墙壁,一种酸楚的庄严神圣感攫住了我的心…… 奶奶把一个包袱郑重地递给爷爷,轻轻地说:“供出去吧。”爷爷把包袱接过来, 双手捧着,像捧着圣物。我跟着爷爷到了院子里,院子当中已放了一条方凳,爷 爷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把饽饽摆好。 “来吧,孩子,给天地磕头吧!”爷爷跪下去,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头。 我这个自称不信鬼神的中学生也跪下,将我的头颅低垂下去,一直触到冰凉的雪。 天神地鬼,各路大仙,请你们来享用这五个饽饽吧!……这蒸饽饽的白面是从包 饺子的白面里抠出来的,这一年,我们家的钱只够买八斤白面,它寄托着我们一 家对来年的美好愿望。不知怎的,我的嗓子发哽、鼻子发酸,要不是过年图吉利, 我真想放声大哭。 就在这时候,柴门外边的胡同里,响起了响亮的歌声: 财神爷,站门前 / 看着你家过新年 / 大门口,好亮堂 / 石头狮子蹲两 旁…… 我从地上爬起来,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听着“财神”②的祝福。他都快要把我家 说成刘文彩家的大庄院了。“财神”的嗓门宽宽的,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他念。 他就这样温柔而悒郁地半念半唱着,仿佛使天地万物都变了模样。 多好的精神会餐!我被“财神爷”描绘的美景陶醉了。我端着碗走到胡同里,“财 神”急步迎上来,抓起饺子就往嘴里塞。 “财神,你别嫌少……”我很惭愧地说。他为我们家进行了这样美好的祝福,只 换来六个饺子,我感到很对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