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第一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的全面胜利需要的是雄厚的实力,需要的是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 能力,愿你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33分) 、基础题(15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轻飏怂恿战战兢兢 哀声叹气 B、伶俐逋慢门衰怍薄 今兹捧袂 C、台隍潦水垂头丧气 六神不安 D、酒馔优渥诚皇诚恐 闷闷不乐 2、加点的词中与其他三项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B、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C、屈贾谊于长沙 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8月15日,在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佟文不孚众望 在比赛进行到最后14秒时,以一个一本战胜日本选手壕田真希,夺得奥运金 牌 B.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投机者是这场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但是现在却要纳税人为 他们的过错埋单,这是不公正的。 C.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舱外的摄像机拍摄到了太空日落的美丽景象,金 色的太阳给地球和神舟七号镶上了金边,景色美轮美奂,分外壮 D.台湾检方厘清陈水扁至少犯了包括洗钱、销毁证据、收受贿赂等利用职权徇私 舞弊五大罪状,这些如果定谳成犯罪事实,陈水扁就可能面临30年的刑期。 4、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节 B.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清明 态度决定一切第1页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第- 1 -页 细节决定成败 乾县第一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的全面胜利需要的是雄厚的实力,需要的是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 能力,愿你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 II..卷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33 分) 一、基础题(15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 分)( ) A、 轻飏 怂恿 战战兢兢 哀声叹气 B、 伶俐 逋慢 门衰怍薄 今兹捧袂 C、 台隍 潦水 垂头丧气 六神不安 D、 酒馔 优渥 诚皇诚恐 闷闷不乐 2、加点的词中与其他三项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C、屈.贾谊于长沙 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8 月 15 日,在女子柔道 78 公斤以上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佟文不孚众望 ...., 在比赛进行到最后 14 秒时,以一个一本战胜日本选手壕田真希,夺得奥运金 牌。 B.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投机者是这场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 ....,但是现在却要纳税人为 他们的过错埋单,这是不公正的。 C.2008 年 9 月 27 日,神舟七号舱外的摄像机拍摄到了太空日落的美丽景象,金 色的太阳给地球和神舟七号镶上了金边,景色美轮美奂 ....,分外壮观。 D.台湾检方厘清陈水扁至少犯了包括洗钱、销毁证据、收受贿赂等利用职权徇私.. 舞弊..五大罪状,这些如果定谳成犯罪事实,陈水扁就可能面临 30 年的刑期。 4、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节 B.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清明
C.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 D.元宵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代表作《庄子》 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 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 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 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 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 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选做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9分,每小题3分) 户籍改革:一纸难载权利之重 谁都知道户籍制度要改革,可怎么改,探讨持续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定论。全 国人大代表、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的说法不能一刀切,大城市与小城市肯定有区别。 代表着官方思路。 放开户籍的尝试也在进行中,石家庄等城市,已经开放了户口。而能否取消户籍 制,最大的争论点在大城市。像北京,现在已经接近2000万人口,放开户口,迅速 涌进的人口会不会将城市压垮?管理者的思路是希望通过限制人口准入,来缓解交 通、治安、教育、卫生、就业等等多方面的压力。此种方式备受责难。反对者认为, 即便有户口限制,也无法阻挡外来人口。北京每年只有一万多个户口指标,外来新增 人口却有四五十万,指望户口挡住移民,一厢情愿。 遭遇批判的户籍制度,关键不在有没有户口这张薄纸,而在这张纸承载了太多内 容,它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的潜在利益捆绑在一起。正如一些论者 所言:“户籍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大多数的社会福利都是建立在户籍制度 基础上的,如果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把诸如孩子入学和升学考试、劳动 就业、社保等与户口脱钩,户口问题就简单得多了。人口流动性就会降低一点。” 鉴于此,有学者提出:“不能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做文章,而应该首先解决公共产品 配置不公的问题,然后再改革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的形式主义更是要不 得,所谓的“省级户口”“县级户口”,或者模仿国外的“蓝卡制度”“绿卡制度”,“除 态度决定一切第2页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第- 2 -页 细节决定成败 C.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 D.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代表作《庄子》 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 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 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 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边城》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 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 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选做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户籍改革:一纸难载权利之重 谁都知道户籍制度要改革,可怎么改,探讨持续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定论。全 国人大代表、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的说法:不能一刀切,大城市与小城市肯定有区别。 代表着官方思路。 放开户籍的尝试也在进行中,石家庄等城市,已经开放了户口。而能否取消户籍 制,最大的争论点在大城市。像北京,现在已经接近 2000 万人口,放开户口,迅速 涌进的人口会不会将城市压垮?管理者的思路是希望通过限制人口准入,来缓解交 通、治安、教育、卫生、就业等等多方面的压力。此种方式备受责难。反对者认为, 即便有户口限制,也无法阻挡外来人口。北京每年只有一万多个户口指标,外来新增 人口却有四五十万,指望户口挡住移民,一厢情愿。 遭遇批判的户籍制度,关键不在有没有户口这张薄纸,而在这张纸承载了太多内 容,它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的潜在利益捆绑在一起。正如一些论者 所言:“户籍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大多数的社会福利都是建立在户籍制度 基础上的,如果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把诸如孩子入学和升学考试、劳动 就业、社保等与户口脱钩,户口问题就简单得多了。人口流动性就会降低一点。” 鉴于此,有学者提出:“不能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做文章,而应该首先解决公共产品 配置不公的问题,然后再改革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的形式主义更是要不 得,所谓的“省级户口”“县级户口”,或者模仿国外的“蓝卡制度”“绿卡制度”,“除
了延续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中的不平等条款之外,还会把户籍作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 品,让乡村居民为进入城市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现实国情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平等配置,消除城乡地域差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但公民的迁徙权、受教育权,还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的必然流动,以及每年春运 期间数亿人的“转战南北”,都让户籍改革迫在眉睫。 人们等不及。于是就有这样的追问:一年一年总是疑似坚冰将融的户籍改革,何 时能有实质性突破?怎样才能真正破除部门利益的壁垒?还自由迁徙的权利于公民 到底有多难? 户籍改革是权利问题,同时也是利益问题。在利益之争上,一直没有捅破的一层 纸是:本地居民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忧。要求“抬高准入门槛、限制外来人口”,说 “外来人口影响城市治安、环境”的,一般都是本地人。这种保护主义在“人权”层 面上,肯定说不通。但如果我们承认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诉求的话,当地人“偏狭” 的自我保护也并非“十恶不赦”。而制定政策的地方政府,不会不考虑“本土意见”。 所以,户籍改革问题上的“缓行派”(另一派主张彻底放开户籍制度),之所以主 张“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制度改革”,除了基于现实条件的稳妥考虑外,可 能也有兼顾“本地利益”的考虑因素 在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制维持多年的国家,户口问题有 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审慎妥当的改革当是理性的必然,但不要忘了,权利高于 利益,中国的各种改革,一直都是“带着问题”上路 (取材于2008年5月8日《中国青年报》) 6.下列对户籍改革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各大城市仍然实行户口限制,虽然备受非议,但挡住了移民,缓解了交通、 治安、教育、卫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 B.有些地方进行了户口制度改革,或推出省、县级户口,或模仿国外的蓝、绿卡制 度,这些有益尝试因没有彻底放开户口,受到专家质疑。 C.户籍改革在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维持多年的国家,无疑 是要审慎妥当些的。 D.户籍改革问题上的“缓行派”基于现实条件的稳妥和兼顾“本地利益”因素的综 合考虑,主张“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制度改革”。 7.对目前户籍制度改革成效不显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维持多年,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 B.管理者担心放开户口,人口迅速涌进,会给城市交通、治安、教育、卫生、就业 等带来多方面的压力。城市本地居民担心自身利益受损。 态度决定一切第3页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第- 3 -页 细节决定成败 了延续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中的不平等条款之外,还会把户籍作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 品,让乡村居民为进入城市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现实国情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平等配置,消除城乡地域差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但公民的迁徙权、受教育权,还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的必然流动,以及每年春运 期间数亿人的“转战南北”,都让户籍改革迫在眉睫。 人们等不及。于是就有这样的追问:一年一年总是疑似坚冰将融的户籍改革,何 时能有实质性突破?怎样才能真正破除部门利益的壁垒?还自由迁徙的权利于公民 到底有多难? 户籍改革是权利问题,同时也是利益问题。在利益之争上,一直没有捅破的一层 纸是:本地居民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忧。要求“抬高准入门槛、限制外来人口”,说 “外来人口影响城市治安、环境”的,一般都是本地人。这种保护主义在“人权”层 面上,肯定说不通。但如果我们承认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诉求的话,当地人“偏狭” 的自我保护也并非“十恶不赦”。而制定政策的地方政府,不会不考虑“本土意见”。 所以,户籍改革问题上的“缓行派”(另一派主张彻底放开户籍制度),之所以主 张“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制度改革”,除了基于现实条件的稳妥考虑外,可 能也有兼顾“本地利益”的考虑因素。 在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制维持多年的国家,户口问题有 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审慎妥当的改革当是理性的必然,但不要忘了,权利高于 利益,中国的各种改革,一直都是“带着问题”上路。 (取材于 2008 年 5 月 8 日《中国青年报》) 6.下列对户籍改革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目前,各大城市仍然实行户口限制,虽然备受非议,但挡住了移民,缓解了交通、 治安、教育、卫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 B.有些地方进行了户口制度改革,或推出省、县级户口,或模仿国外的蓝、绿卡制 度,这些有益尝试因没有彻底放开户口,受到专家质疑。 C.户籍改革在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维持多年的国家,无疑 是要审慎妥当些的。 D.户籍改革问题上的“缓行派”基于现实条件的稳妥和兼顾“本地利益”因素的综 合考虑,主张“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制度改革”。 7.对目前户籍制度改革成效不显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维持多年,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 B.管理者担心放开户口,人口迅速涌进,会给城市交通、治安、教育、卫生、就业 等带来多方面的压力。城市本地居民担心自身利益受损
C.现实国情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平等配置,消除城乡地域差别,是不可能的事。 D.户籍与住房、教育、社保等潜在利益和社会福利捆绑,涉及资源配备问题。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已持续了很多年,放开户籍的尝试也在进行中 B.户籍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如果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把 孩子入学和升学考试、劳动就业、社保等与户口脱钩,户口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C.每年的春运,数亿人的“转战南北”,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如果真正进行了户籍改革,春运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D.城市居民要求“抬高准入门槛、限制外来人口”,认为“外来人口影响城市治安、 环境”,这种“偏狭”的自我保护中也有其相对合理的利益诉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9分)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 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 关吏予繻①。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 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 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 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 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 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 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 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 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 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 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欺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 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 注:①繻:用作通行的帛②传:凭证③制:帝王的命令④横草:使草 倒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武帝异其文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①弃繻而去 ②水浅而舟大也 态度决定一切第4页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第- 4 -页 细节决定成败 C.现实国情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平等配置,消除城乡地域差别,是不可能的事。 D.户籍与住房、教育、社保等潜在利益和社会福利捆绑,涉及资源配备问题。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已持续了很多年,放开户籍的尝试也在进行中。 B.户籍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如果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把 孩子入学和升学考试、劳动就业、社保等与户口脱钩,户口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C.每年的春运,数亿人的“转战南北”,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如果真正进行了户籍改革,春运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D.城市居民要求“抬高准入门槛、限制外来人口”,认为“外来人口影响城市治安、 环境”,这种“偏狭”的自我保护中也有其相对合理的利益诉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9 分)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 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 关吏予繻①。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 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 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 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 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 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 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 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 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 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 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欺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 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 注:①繻:用作通行的帛 ②传:凭证 ③制:帝王的命令 ④横草:使草 倒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武帝异其.文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①弃繻而.去 ②水浅而.舟大也
C.①还当以合符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①且盐铁,郡有余藏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终军报国心愿的一组是() ①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②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③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④驽下不习金革之事 ⑤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⑥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⑤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 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 B.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但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 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 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 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第II卷(117分) 四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宋末太学士,宋亡后隐居吴下,画兰不画土,意谓 土地已被外族人夺去了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结合诗句简要概括.(5分) 2)."宁可枝头抱香死″一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赏析点评.(6分) 态度决定一切第5页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第- 5 -页 细节决定成败 C.①还当以.合符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①且.盐铁,郡有余藏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终军报国心愿的一组是( ) ①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②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③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④驽下不习金革之事 ⑤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⑥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 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 B.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但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 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 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 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第 II 卷(117 分) 四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13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宋末太学士,宋亡后隐居吴下,画兰不画土,意谓 土地已被外族人夺去了.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结合诗句简要概括.(5 分) 2)."宁可枝头抱香死"一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赏析点评.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