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桥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2) 语文试卷 命题人:刘胜高 2012/10/20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第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新词”漫议 雷颐 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从理论上说,语言 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 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 根本不可能完全“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 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同样, “外来语”更多的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 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 速流行,成为“普通适”,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近代许多沪语能突 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 是风气先得。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 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 语,若査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而今日粵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改革 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 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 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吗?例如现在越来越 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一—!”“哇一—!”代替“哎哟一一!”来表示惊 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 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 就是“呜呼哀哉一一!”的时代。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听取蛙声 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 此次万众瞩目的“胡连会”新闻报道就说,“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是国共 两党的共同“体认”,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这多次出现的“体认”“愿景”不是立即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们的“普 通话”吗?事实说明,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拒绝来自台湾的词汇。其实,随着 1/18
1 / 18 乐桥中学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2)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刘胜高 2012/10/20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阅读题,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汉语“新词”漫议 雷颐 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从理论上说,语言 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 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 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 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同样, “外来语”更多的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 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 速流行,成为“普通话”,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近代许多沪语能突 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 是风气先得。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 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 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改革 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 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 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吗?例如现在越来越 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 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 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 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听取蛙声 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 此次万众瞩目的“胡连会”新闻报道就说,“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是国共 两党的共同“体认”,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这多次出现的“体认”“愿景”不是立即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了我们的“普 通话”吗?事实说明,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并不拒绝来自台湾的词汇。其实,随着
祖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普通话”尤其是“简化字”在台亦影响渐强。这恰 恰说明,两岸语言在互动中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把彼此的语言视为有害的洪水猛 兽而渐行渐远,这实在是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幸事。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 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 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 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 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 新鲜、丰富、精确。 1、下面对文中画横线的“普通话”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 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B、以“体认”“愿景”等词语为代表的,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被接纳 为标准语的词汇。 C、是指那些先在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流行,而后在其他地区迅 速流行的某些方言或流行语 我们认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语言。 2、与“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一句话 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 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 B、京、沪、粤地的某些方言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得到广泛认同, 但作为“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的“港台腔”受到不平等的责难。 C、“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 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 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 3、下列推论与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语言在交流、演变中的“功利性”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接受它、利用 它,而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 B、作者提倡并鼓励用字、用语自由化,因此与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求相悖。 C、对语言的演变现象不妨持豁达的态度,不必动辄大惊小怪、批评指责, 过分地强调“正统”是有害且不识时务的。 D、只有不断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国际政治地位,才有可 能使汉语在与外来语的交流过程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2/18
2 / 18 祖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普通话”尤其是“简化字”在台亦影响渐强。这恰 恰说明,两岸语言在互动中越来越融洽,而不是把彼此的语言视为有害的洪水猛 兽而渐行渐远,这实在是增进彼此了解、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幸事。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 “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 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 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 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 新鲜、丰富、精确。 1、下面对文中画横线的“普通话”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 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B、以“体认”“愿景”等词语为代表的,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被接纳 为标准语的词汇。 C、是指那些先在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流行,而后在其他地区迅 速流行的某些方言或流行语。 D、我们认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语言。 2、与“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一句话 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 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 B、京、沪、粤地的某些方言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得到广泛认同, 但作为“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的“港台腔”受到不平等的责难。 C、“外来语”更多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 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 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 3、下列推论与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语言在交流、演变中的“功利性”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接受它、利用 它,而不能人为地去改变它。 B、作者提倡并鼓励用字、用语自由化,因此与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求相悖。 C、对语言的演变现象不妨持豁达的态度,不必动辄大惊小怪、批评指责, 过分地强调“正统”是有害且不识时务的。 D、只有不断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国际政治地位,才有可 能使汉语在与外来语的交流过程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 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 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 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 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 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 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 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 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 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 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 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 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 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③。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 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 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①张煌言(1620-1664),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②舞象:代指成童, 成童即十五岁以上。③义熙:晋安帝年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典制诰 典:掌管 B、余谬鹰节钺 膺:心胸 C、年来叹天步之未夷 夷:太平 D、求知于后世哉 知:了解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实迷途基未远 C、思借声诗以代年谱 处涸辙以犹欢 D、岂欲以有韵之词 悦亲戚之情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18
3 / 18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 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 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 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 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 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 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 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 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 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 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 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 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 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③。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 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 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①张煌言(1620-1664),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②舞象:代指成童, 成童即十五岁以上。③义熙:晋安帝年号。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典制诰 典:掌管 B、余谬膺节钺 膺:心胸 C、年来叹天步之未夷 夷:太平 D、求知于后世哉 知:了解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 实迷途其未远 C、思借声诗以代年谱 处涸辙以犹欢 D、岂欲以有韵之词 悦亲戚之情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十七年中写诗编集遇到多次厄运,接连不断的“亡诗”记录,是诗的不 幸,也是诗人的不幸,国家的不幸。 B、作者靠“索”“忆”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 为作者青少年时期酷爱写诗,但诗稿很多都在战火中散失了。 C、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激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 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诗集之所以命名为“奇零草”,是因为诗篇散落,已非全貌;还因为集中所收, 都是作者在战斗岁月的间隙中写成的。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5分) (2)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8分)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 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六小题)(6分)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3)倚南窗以寄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6)臣欲奉诏奔驰,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7) 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4/
4 / 18 A、作者十七年中写诗编集遇到多次厄运,接连不断的“亡诗”记录,是诗的不 幸,也是诗人的不幸,国家的不幸。 B、作者靠“索”“忆”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 为作者青少年时期酷爱写诗,但诗稿很多都在战火中散失了。 C、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激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 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诗集之所以命名为“奇零草”,是因为诗篇散落,已非全貌;还因为集中所收, 都是作者在战斗岁月的间隙中写成的。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5 分) (2)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5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8 分)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 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 分) 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六小题)(6 分) (1)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3)倚南窗以寄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6)臣欲奉诏奔驰,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7) ,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 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 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 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 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 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 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瓦尔特·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 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 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 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他像一枝箭,穿过一层厚厚的藤叶与尖利的荆棘,沉沉地跌坐在一堆石子上, 脸与双手都被荆棘划破了。靠头顶上缠绕的藤枝当掩护,他尽可能地快爬,想离 开战场远一些。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 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 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 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 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 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 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 了响声,险些吓得瓦尔特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 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这时,瓦尔特·施那夫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寒冷难熬。接着迷迷 糊糊,噩梦不断。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 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 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5/18
5 / 18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 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 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 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 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 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 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瓦尔特·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 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 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 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他像一枝箭,穿过一层厚厚的藤叶与尖利的荆棘,沉沉地跌坐在一堆石子上, 脸与双手都被荆棘划破了。靠头顶上缠绕的藤枝当掩护,他尽可能地快爬,想离 开战场远一些。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 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 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 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 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 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 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 了响声,险些吓得瓦尔特•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 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这时,瓦尔特·施那夫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寒冷难熬。接着迷迷 糊糊,噩梦不断。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 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 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