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季风 2.3大气环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主要环流成员:季风、梅雨和寒潮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 风环 第三节 温与降水的时空特征 1.主要内容 3.1气温 1、气温分布 温年变化与四季划分 3.2降 1、隆水量分布 2、降水季节分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 热分布概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中国现代气候背景下的水热分布概况 (三)思考与实践 1.中国现代气候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气候形成的 素是哪些? 温和险 水的特点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掌握我国现代河流的时空分布概况,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的关系, 了解我国湖区与沼泽区的空间分布与气候背景,熟悉我国山岳冰川的分布和分类,熟 悉地下水的来源和补给方式。 通过宜扬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我国环保成就的宜传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地表水与地下水 1主要内容 1.1河川径流 水系与流域 2、径流分布 1.2湖泊和沼泽 1、湖泊 6
6 2.2 季风 2.3 大气环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主要环流成员;季风、梅雨和寒潮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季风环流 第三节 气温与降水的时空特征 1.主要内容 3.1 气温 1、气温分布 2 、气温年变化与四季划分 3.2 降水 1、 降水量分布 2、降水季节分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水热分布概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中国现代气候背景下的水热分布概况 (三) 思考与实践 1. 中国现代气候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气候形成的因素是哪些? 3. 中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五章 陆地水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我国现代河流的时空分布概况,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的关系, 了解我国湖区与沼泽区的空间分布与气候背景,熟悉我国山岳冰川的分布和分类,熟 悉地下水的来源和补给方式。 通过宣扬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我国环保成就的宣传,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1.主要内容 1.1 河川径流 1、 水系与流域 2、径流分布 1.2 湖泊和沼泽 1、 湖泊
2、沼泽 1.3山岳冰川 1.4地下水 1、松散沉积物孔隙水 岩溶裂隙溶洞水 3 基岩裂隙水 4 冻土孔隙裂隙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河流发育与我国阶梯型地貌和季风气候相联系。三大河源带:青藏高原东南、二 少水流丰水 级阶梯边缘隆起带、边境沿海山地丘陵 、多水带(800-1600mm),过渡带(400-800mm) (200-400mm),缺水带(<200mm 随季风进退,径流汛期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各有不同 中国五大湖区: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东北湖区、云贵 高原湖区 中国三大沼泽区 中国是由 低纬山岳冰川分布最广的国家。按照形成气候背景不同分海洋性冰川和 大陆性冰川两类。 地下水主要划分为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岩溶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冻土孔隙 裂隙水四类。 代河流的时空分布概》 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的关系 了解我国湖区与沼泽区的空间分布与气候背景 熟悉我国山岳冰川的分布和分类。 熟悉地下水的来源和补给方式 第二节 主要河流概 1主要内容 2.1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2.2长T 2.3黄河 2.4海河 2.5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长江、黄河、黑龙江、辽河、海河等水系流程及水文概况 3.间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发有与地貌演化的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1.我国现代河流的时空分布概况? 2.如何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发有与地貌演化的关系? 1
7 2、沼泽 1.3 山岳冰川 1.4 地下水 1、松散沉积物孔隙水 2 、岩溶裂隙溶洞水 3 、基岩裂隙水 4 、冻土孔隙裂隙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河流发育与我国阶梯型地貌和季风气候相联系。三大河源带:青藏高原东南、二 级阶梯边缘隆起带、边境沿海山地丘陵 径流地带划分:丰水带(>1600mm)、多水带(800-1600mm),过渡带(400-800mm), 少水带(200-400mm),缺水带(<200mm) 随季风进退,径流汛期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各有不同 中国五大湖区: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东北湖区、云贵 高原湖区 中国三大沼泽区: 中国是中低纬山岳冰川分布最广的国家。按照形成气候背景不同分海洋性冰川和 大陆性冰川两类。 地下水主要划分为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岩溶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冻土孔隙 裂隙水四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我国现代河流的时空分布概况 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的关系 了解我国湖区与沼泽区的空间分布与气候背景 熟悉我国山岳冰川的分布和分类。 熟悉地下水的来源和补给方式 第二节 主要河流概况 1.主要内容 2.1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2.2 长江 2.3 黄河 2.4 海河 2.5 珠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长江、黄河、黑龙江、辽河、海河等水系流程及水文概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的关系 (三) 思考与实践 1. 我国现代河流的时空分布概况? 2. 如何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发育与地貌演化的关系?
3.我国湖区与沼泽区的空间分布与气候背景是什么? 4.我国山岳冰川的分布和分类如何? 5.我国地下水的来源和补给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 ,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六章海域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近海海区划分标准,熟悉中国近海海底地貌类型,熟悉中国近海海岸 岛屿类型及形成机制,理解中国近海洋流系统与行星风系和季风系统的关系,了解中 国近海海 水温盐结构 理解中国近海 湖流的形成机制与 分为 深刻理解海域争端背景,增强寸土必争的决心和毅力,树立党和国家意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海域概况 1.主要内容 1.2黄海 1.3东海 1.4南海 1.5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近海海区划分为: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中国近海海区划分标准 第二节海底地貌 1.主要内容 2.1大陆架 2.2大陆坡、海槽和深海平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底地貌由滨海向深海逐浙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槽和深海平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热采中国近海海底地貌类型 第三节海常 1.主要内容 3.1海岸线、海岸带、海宇 3.2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1、基岸海片 平原海片 3、生物海岸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8 3. 我国湖区与沼泽区的空间分布与气候背景是什么? 4. 我国山岳冰川的分布和分类如何? 5. 我国地下水的来源和补给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六章 海域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近海海区划分标准,熟悉中国近海海底地貌类型,熟悉中国近海海岸、 岛屿类型及形成机制,理解中国近海洋流系统与行星风系和季风系统的关系,了解中 国近海海水温盐结构,理解中国近海潮汐与潮流的形成机制与分类。 深刻理解海域争端背景,增强寸土必争的决心和毅力,树立党和国家意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海域概况 1.主要内容 1.1 渤海 1.2 黄海 1.3 东海 1.4 南海 1.5 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国近海海区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中国近海海区划分标准 第二节 海底地貌 1.主要内容 2.1 大陆架 2.2 大陆坡、海槽和深海平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底地貌由滨海向深海逐渐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槽和深海平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悉中国近海海底地貌类型 第三节 海岸 1.主要内容 3.1 海岸线、海岸带、海岸 3.2 我国海岸的基本格局 1、基岸海岸 2、 平原海岸 3、 生物海岸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