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 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 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首先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 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作者一生 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其次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结合题目和注释) 另外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 化、思想、宗教、凤俗等背景知识
“知人论世” 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 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首先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 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作者一生 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其次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结合题目和注释) 另外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 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时代与环境 唐玄宗后期,沉溺声色,朝纲混乱,奸臣 当道,终于在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社会走向衰败,民 不聊生。这场巨大的灾难对杜甫影响很大
时代与环境 • 唐玄宗后期,沉溺声色,朝纲混乱,奸臣 当道,终于在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社会走向衰败,民 不聊生。这场巨大的灾难对杜甫影响很大
杜甫(712-770)一生遭际 字子美,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家庭文化传统使 他的骨子里就具有思君爱民的思想。 青年时代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33岁遇 到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千支传颂的友谊。总之十 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他有远大的抱负,要“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 2天宝年间(746)到长安,十年长安,仕进无门,历尽 辛酸,使他看到了民生疾苦。颠沛辛酸使他忠君爱民的思 想筻加强烈 3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 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 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 有杜工部之称。这就是他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晚年 765)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漂泊郭、湘一带,穷 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年五十九,贫病而卒 (770)
杜甫(712-770)一生遭际 字子美,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家庭文化传统使 他的骨子里就具有忠君爱民的思想。 1青年时代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33岁遇 到刚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建立千古传颂的友谊。总之三十 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他有远大的抱负,要 “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 2天宝年间(746)到长安,十年长安,仕进无门,历尽 辛酸,使他看到了民生疾苦。颠沛辛酸使他忠君爱民的思 想更加强烈了。 3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 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 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 有杜工部之称。这就是他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晚年 (765)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漂泊鄂、湘一带,穷 困潦倒,疾病缠身,十分凄凉,年五十九,贫病而卒 (770)
追求与理想 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 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 有远大抱负的诗人。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 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 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 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
追求与理想 • 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 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 但他始终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有远大抱负的诗人。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 事无成,但即便如 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 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 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
杜甫,我国唐代最伟大的 ,他有着积极 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 他 坚信,“会当凌绝顶, 。”但政局的 动荡,官场的日趋腐败,使他的理想破灭。饱经忧 患的他对人民的苦难有了彻骨的感受。贫苦对立, 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 ”他忧 心如焚,“穷年忧黎元, 。”他心怀 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 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三吏”, “三别”,他的诗被誉为“ 他的诗歌艺 术丰富多彩,或
杜甫,我国唐代最伟大的_________,他有着积极 入世思想,“致君尧舜上,_____________。”他 坚信,“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但政局的 动荡,官场的日趋腐败,使他的理想破灭。饱经忧 患的他对人民的苦难有了彻骨的感受。贫苦对立, 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____________。”他忧 心如焚,“穷年忧黎元,___________。”他心怀 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 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三吏”, “三别”,他的诗被誉为“_______”。他的诗歌艺 术丰富多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