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总论466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636会计核算基础664账户与复式记账51818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666会计凭证766会计账簿88财产清查8696财务会计报告2210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合计6868七、教学内容第一章 总论(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在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理解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内容】1.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会计的含义1.3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1.5会计的方法【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及职能13
13 1 总论 4 4 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6 6 3 会计核算基础 6 6 4 账户与复式记账 6 6 5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8 18 6 会计凭证 6 6 7 会计账簿 6 6 8 财产清查 8 8 9 财务会计报告 6 6 10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 2 合 计 68 68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 总论 (4 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在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理解会 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 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 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内容】 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2 会计的含义 1.3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1.4 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1.5 会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 会计的概念及职能
【教学难点】会计核算的方法【学时数】讲授 4 学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金运动的含义,理解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这一定义,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以及会计等式。【教学内容】2.1会计对象2.2会计要素2.3会计等式【教学重点】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教学难点】会计要素【学时数】讲授5学时,课堂练习1学时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项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含义理解会计实务中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具体应用形式,能够运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企业发生的收入、费用及利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重点掌握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4
14 【教学难点】 会计核算的方法 【学时数】 讲授 4 学时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6 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金运动的含义,理解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 具体化这一定义,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以及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 2.1 会计对象 2.2 会计要素 2.3 会计等式 【教学重点】 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教学难点】 会计要素 【学时数】 讲授 5 学时,课堂练习 1 学时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6 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项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含义, 理解会计实务中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具体应用形式,能够运用权责发生制和 收付实现制对企业发生的收入、费用及利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重点掌握会 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3.1会计假设3.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3.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3.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教学重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教学难点】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学时数】讲授6学时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账户的基本结构和设置原则、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以及企业常用会计科目的内容,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简单的经济业务,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下记账符号的含义、账户的结构、记账规则等内容,以及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教学内容】4.1账户与会计科目4.2复式记账原理4.3借贷记账法4.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记账规则【教学难点】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5
15 3.1 会计假设 3.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3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3.4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教学重点】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教学难点】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学时数】 讲授 6 学时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6 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账户的基本结构和设置原则、账户与会计科目的 关系,以及企业常用会计科目的内容,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借贷 记账法处理简单的经济业务,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下记账符号的含义、账户的结 构、记账规则等内容,以及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 【教学内容】 4.1 账户与会计科目 4.2 复式记账原理 4.3 借贷记账法 4.4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教学重点】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记账规则 【教学难点】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学时数】讲授5学时,课堂练习1学时第五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8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制造业企业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以及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具体内容,理解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所设置账户的结构和用途,能够熟练运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方法对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重点掌握制造业企业供、产、销经营过程中各项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教学内容】5.1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5.2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5.3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5.4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5.5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5.6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教学重点】制造业企业供、产、销经营过程中各项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教学难点】制造业企业供、产、销经营过程中各项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学时数】讲授14学时,课堂练习4学时第六章会计凭证(6学时)【教学目标】16
16 【学时数】 讲授 5 学时,课堂练习 1 学时 第五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8 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制造业企业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产 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以及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具体内容,理解制造 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所设置账户的结构和用途,能够熟练运用设置账户、复 式记账等方法对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重点掌握制造业企业供、产、 销经营过程中各项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教学内容】 5.1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5.2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5.3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5.4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5.5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5.6 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教学重点】 制造业企业供、产、销经营过程中各项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教学难点】 制造业企业供、产、销经营过程中各项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学时数】 讲授 14 学时,课堂练习 4 学时 第六章 会计凭证 (6 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讲授和实训,使学生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种类和传递程序,理解原始凭证填制、审核及会计凭证保管的一般要求,重点掌握各种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教学内容】6.1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6.2原始凭证6.3记账凭证6.4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教学重点】会计凭证的种类及其填制方法【教学难点】各种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学时数】讲授6学时第七章会计账簿(6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讲授和实训,使学生了解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特种日记账的常见格式及其适用范围,理解各种账簿的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重点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以及结账的含义和结账工作所包括的内容。【教学内容】7.1账簿的意义与种类7.2账簿的设置与登记7.3账簿的启用与错账更正7.4结账与对账7.5账簿的更换与保管17
17 通过本章的讲授和实训,使学生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种类和传递程序,理 解原始凭证填制、审核及会计凭证保管的一般要求,重点掌握各种专用记账凭证 的填制方法。 【教学内容】 6.1 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6.2 原始凭证 6.3 记账凭证 6.4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教学重点】 会计凭证的种类及其填制方法 【教学难点】 各种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学时数】 讲授 6 学时 第七章 会计账簿 (6 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讲授和实训,使学生了解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特种日记账的 常见格式及其适用范围,理解各种账簿的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重点掌握错账的 更正方法以及结账的含义和结账工作所包括的内容。 【教学内容】 7.1 账簿的意义与种类 7.2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7.3 账簿的启用与错账更正 7.4 结账与对账 7.5 账簿的更换与保管